在童年記憶裡
圓滾滾的健達奇趣蛋
必須佔有一席之地
這個源於義大利費列羅旗下的巧克力品牌
最初的產品靈感來自於復活節彩蛋
雞蛋般的造型其實暗藏玄機
裡面裝著各式各樣意想不到的小玩具!
有人說,奇趣蛋的玩具很粗糙
也有人是為了收集玩具而買,巧克力是不會吃的
但不管怎麼說
「過甜巧克力+粗糙玩具」的組合每年在全球售出35億個
相當於每2個地球人就買一個
超市、便利店幾乎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
貨架前經常有小孩子賴地不起
一臉委屈地哭著鬧著讓買「奇趣蛋」
導致不少家長也心生「抱怨」:
千萬不要給孩子買奇趣蛋,不然會買上癮的!
小小的一顆奇趣蛋,魅力到底魔力從何而來?
有限空間,無限創意
1
就像是哆啦A夢的百寶袋
各種卡通人物、動畫元素
聽說過的、沒聽說過的都能從裡面變出來
有不少愛好者把收集起來的玩具分享到網上:
可這連冰山一角都算不上
關於健達奇趣蛋到底出過多少款玩具,誰都不清楚
也可能連他們自己都沒有答案
不過對於消費者而言,數字並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奇趣蛋會開出什麼。
健達奇趣蛋不僅打出
「一次性滿足三個願望:美味+玩具+驚喜」
小小的玩具裡居然還包含了說明書
讓小孩子可以動手拼裝出完整的玩具
麻雀雖小,卻也五臟俱全
抓準心理,巧妙設計
2
奇趣蛋的產品經理
一定是一個兒童心理學家
如果只滿足了探索的欲望
這還不足以讓奇趣蛋在孩子群體之間流行起來
如果你回憶你小學時代,肯定會有那麼一個時期
男孩和女孩是水火不容的關係
也有那麼一段時期
身邊同齡人買什麼,你也會跟著去買什麼的時期
這就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2個心理命題
一是關於性別的認同,二是關於同伴關係的建立
奇趣蛋為了滿足這兩種心理
設計了一個很巧妙的橋段
就是將奇趣蛋分為男生版和女生版
健達奇趣蛋就成為了孩子表達出內心心理的突破口
順利地插上一面自己的旗幟
買買買上癮
3
奇趣蛋的粉絲有一個專屬暗號——拆蛋專家
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子,他們都會對「拆蛋」有一種上癮感
以收集奇趣蛋玩具為興趣,並熱衷分享自己的收集成果
這是人腦中的成癮機制在發揮作用
與拆快遞的快感有異曲同工之妙
對健達奇趣蛋的粉絲來說
與其說他們買的是奇趣蛋
倒不如說他們買的是「打開奇趣蛋的過程」
在「拆蛋」的過程,驚喜的不確定性不斷刺激多巴胺的分泌,戳中了收集癖的爽點。
在各大視頻平臺上搜索「健達奇趣蛋」
總是散落著很多收集癖的「開箱視頻」
為品牌源源不斷地貢獻了豐富的傳播素材和露臉機會
核桃總結的公式——
品牌=產品+內容
顯然
奇趣蛋做的就是「內容」生意
他們其實也是「創意行業」
生產的內容就是
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小玩具
他們為消費者交付的價值
已經遠遠超乎於「吃」之外
今天,你開竅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