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中,成交量是買、賣雙方達成的交易數量,同時也是資金進出的一種表現。而「放量」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放大的成交量,或者也可以理解為放大的資金交易量。
那麼,對股市或者對a股而言,為何會放量?怎樣才算是放量?放量又有什麼含義呢?好了閒言少敘,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聊一聊「放量」的含義,和它在股市中不同的階段,所釋放的信號都有哪些!
先說股市為何會放量,和怎樣才算放量。首先我們知道,股市需要有投資者的參與才能運轉。而在參與過程中,投資者的交投頻率和規模,就會影響股市成交量的多少。那麼,如果想要推動投資者的交投意願和規模,就需要市場有激發這種意願的條件。
所以,我們在看a股的行情時會發現,每當市場的交投意願和規模突然放大時,通常都會伴隨著一些事情的發生。比如說某個股市新規則的實施,比如某些重要數據的公布等等。看到這裡,對於股市為何會放量,我們就有了一個大致的思路。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當股市中準備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事,有可能對市場產生影響時。其交投頻率和規模,便會根據投資者對事情的判斷而發生變化,同時成交量也會隨之做出反應。
那麼怎樣才算是放量呢?舉例說明:假如a股市場在一個階段內,每天的成交量大約是1000億左右,但某一天或某個階段,成交量突然大幅增加,比如放大到2000億或更高。而這種明顯高於一個階段內平均水平的增長,我覺得才算是放量。另外,如果我們將之前所說的「為何會放量」擺在一起看時,便會發現成交量的增長程度和延續性,與造成股市放量的原因和結果是有緊密關係的。
最後再說一下,放量在股市的各個階段,都有哪些含義和釋放了哪些信號。首先,我們將股市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是下跌階段、第二個是爬升階段、第三個是衝刺階段。但是,由於這三個階段是連續的是有相互關係的。所以在說放量在每個階段的含義,和所釋放的信號時,重點就在於放量的時機。
我們先從爬升和衝刺兩個階段說起。在整個a股的行情走勢中,衝刺式的快速放量大漲並不少見。但是,它出現的時機通常都是在某一個階段的末尾。比如說牛市的末期階段、比如說爬升階段的末期。但有所不同的是,前者通常意味著市場下跌的開始。而後者通常釋放的是股市通向下一個新高點的信號。
那麼,下跌階段中放量的含義是什麼呢?對於這一點,我的看法是:它是爬升階段和衝刺階段的一個綜合。詳細點說就是,下跌初期的放量,與爬升階段類似,通常意味著通向下一個新低點的開始。而下跌末期的放量,與衝刺階段類似,通常意味著市場即將見底或將要調轉方向的開始。
結語:綜上所述,我覺得股市在不同階段的放量,通常是市場轉折的體現,而這種轉折會根據投資者的交投意願和規模發生不同改變。結合到a股中我們會發現,當市場處於頂部和底部的時候,成交量一般都是呈放大的。因為這兩個階段,可能是投資者比較容易做出決定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