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21君~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
導讀:路部門有消息稱,依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改革完善高鐵動車組旅客票價政策的通知》,中國鐵路總公司將對東南沿海高鐵開行的時速200至250公裡動車組列車的公布票價進行優化調整,調整公布票價應當提前30天對外公告。2月14日,12306客服熱線工作人員作出回應,證實了這一消息,並表示票價調整自今年4月21日起執行。來 源丨央視財經(cctvyscj)
據悉,東南沿海高鐵由上海至杭州(滬杭段)、杭州至寧波(杭甬段)和寧波至深圳(甬深段)三段組成,由東南沿海鐵路有限責任公司負責運營管理。滬杭段全長159公裡,杭甬段全長155公,甬深段全長1309公裡。此次票價調整將會涉及滬杭線、杭甬線、杭深線時速200-250公裡的動車組列車。
說是調整,但大眾心裡都覺得這是要漲價了。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趙堅說:「發改委放開高鐵票價之後,東南沿海等熱門的、票源比較緊張的線路很可能漲價。」網友們如何議論?網友們也是議論紛紛,一聽到要對高鐵動車組的票價進行調整,鄙視者有之、謾罵者有之、詆毀者有之、力挺者有之。大部分網友叫苦不迭:看來高鐵又要漲價了,以後出行更貴了……
也有部分網友冷靜地進行了分析,認為對高鐵動車組票價的調整是市場的需求,無可厚非:
對此,政協委員怎麼看高鐵定價?高鐵發展的資金來源以財政投入為主,不能讓老百姓為之埋單。票價不能再漲,應該降低。——全國政協委員 辛穎梅綠皮火車淘汰了,K字頭的快車取而代之;之後,動車慢慢取代快車;而今,高鐵時代到來。鐵路提速改變了中國人的速度,但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因為高鐵票價昂貴而選擇更便宜的普通列車,這是無法被忽視的事實。——全國政協委員 孫志輝老百姓坐不起的交通工具,搞出來有什麼意義?如何降低高鐵票價,這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 茹克高鐵的票價是如何定價的呢?2016年以前:不隨市場而變以往,高鐵動車組的票價都是按照公裡數乘以固定基準價來計算:票價=分段線路上每段基價×裡程總和分段基價:當一趟車跨越不同的線路時,可能會有不同的運行速度,此時票價一般是兩段線路分段票價之和,不同區段的票價分開計算。裡程:指線路計價裡程,根據鐵路內部的裡程表查表得出,不一定等於實際線路長度。按車次等級來分:高鐵的車次等級主要分為G字頭與D字頭兩種。
G字頭,時速350公裡的約為0.48元每公裡。D字頭,時速250公裡的約為0.32元每公裡。高鐵執行降價後:二等座G字頭降速到300公裡,票價降低5%,約為0.46元每公裡。D字頭降速到200公裡,票價降低5%,約為0.3元每公裡。一等座G字頭車時速300公裡,0.74元每公裡。D字頭時速200公裡車,0.37元每公裡。如果分別提速至350公裡與250公裡,大約有5%的價格變動。運用票價公式和通用標準計算出票價後,會再根據線路情況適當地給予折扣或者上浮或者遞遠遞減,並附加一定的其它費用。遞遠遞減的分段計價原則500公裡以內,執行原價。以時速300公裡為例,那就是每公裡0.46元。
500公裡—1000公裡,約執行9折,約每公裡0.414元。1000公裡以上,約執行8折,每公裡約0.368元。2016年以後:鐵總自主制定去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於改革完善高鐵動車組旅客票價政策的通知》指出,將從2016年1月1日起放開高鐵動車票價,改由中國鐵路總公司自行定價。此舉意味著今後高鐵票價將告別「一成不變」,逐步走向市場調節。中國鐵路總公司是2013年3月14日正式批准組建,承擔鐵道部的企業職責,主要經營鐵路客貨運輸等,鐵道部自此不再保留。國家發改委在《通知》中指出,鐵路運輸企業制定高鐵動車組一、二等座旅客票價時,應當制定無折扣的公布票價,同時,可根據運輸市場競爭狀況、服務設施條件差異、客流分布變化規律、旅客承受能力和需求特點等實行一定折扣,確定實際執行票價。
為什麼「一言不合就調整」?鐵路專家、同濟大學教授孫章指出,根據市場因素決定價格是市場經濟國家通行的做法:「鐵總作為鐵路運輸企業是最了解市場狀況的,這樣可以制定更科學的票價,提高上座率,減少資源浪費,也可以提高整個鐵路行業的市場競爭力。再進一步來說,鐵總通過這一系列票價改革也會更加了解市場需求,有利於未來高鐵的規劃設計更符合運輸需求。」在國外,高鐵本來就是定位比飛機高的產品,無論是在高鐵的創始國日本,還是在歐洲的德國與法國,高鐵的票價定價都是要高於航空的。以每個國家的每公裡票價來看,中國的價格是全世界最低的,約為每公裡0.04歐元,遠低於西班牙的0.19歐元,以及法國的0.22歐元、德國的0.27歐元、義大利的0.25歐元和日本的0.22歐元。而且,中國還是世界高鐵大國中唯一一個定價低於航空的國家。但其實,在交通運輸工具種類繁多的當下,高鐵也是需要參與市場競爭的,它的競爭力也從來不是因為它是一種廉價的交通工具,而是在於它的安全性與舒適性。此外,正如網友所說, 20多年來鐵路票價「一成不變」,但相應的鐵路運營成本卻在不斷上漲,而自從鐵道部政企分開後,作為企業的中國鐵路總公司也是需要盈利的,一味的虧損和依靠國家的高補貼維持低票價的格局明顯不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高鐵票價有升有降是「潮流」任何一種商品的市場供給,都要靠價格因素來完成資源配置,它也是市場機制的核心內容。高鐵是一個具有出行代表性的產品供給,對其票價的調整,不是中國鐵路總公司的「一時腦熱」,而是社會、市場和效應之間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訴求。國家發改委也指出,要加強對鐵路運輸企業價格行為的監督檢查,要求鐵總按季度將高鐵動車組公布票價、執行票價、各區段旅客運量、旅客運輸周轉量和票價收入變動情況書面上報,以便及時調整監督。
但不管怎樣,高鐵票價的優化調整是否合理,最終要由市場來檢驗。
來源:綜合自中國之聲(ID:zgzs001)、中國網、國際在線、中國新聞網、光明日報、新浪微博、東北新聞網、百度百科、搜狐、今日頭條、網易新聞、中國經濟網、參考消息、澎湃新聞等;論文《國外高鐵票價體系分析及啟示》、論文《國外高速鐵路運價策略及啟示》、論文《法國的高速鐵路票價策略與我國價格現狀的對比分析》
21君你怎麼看待高鐵票價的調整?你常坐的高鐵線路是哪一條?定價如何?客流多麼?和21君分享你的經驗吧~推薦閱讀
三星又出大事:掌門被捕,39億美元財富瞬間蒸發,命脈在誰手裡?
這個股災以來就被嚴控的「工具」,昨晚突然鬆綁,一大波利好來襲!
本期編輯 陳思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