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體插圖珍藏本莎士比亞作品集」出版 敬一丹深情誦讀莎士比亞...

2020-12-12 鳳凰網讀書


詩體插圖珍藏本莎士比亞作品集

2016年4月23日是英國偉大的作家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隨著這一紀念日的臨近,上海譯文出版近日推出了二十卷本的「詩體插圖珍藏本莎士比亞作品集」。不同於市面上其他的莎士比亞作品,該套文集是一套詩體「莎士比亞文集」,特以譯文出版社詩體版《莎士比亞全集》為基礎,綜合考慮悲劇、喜劇、歷史劇、傳奇劇和十四行詩,精選二十種出版單行本,配以約翰•吉爾伯特爵士(Sir John Gilbert)的全套經典插圖。

以詩譯詩,呈現莎劇「原汁原味」

經過幾代翻譯工作者近百年的艱辛勞作和不懈努力,在詩體版莎士比亞作品出版之前,華語世界已經有了四套莎士比亞作品的散文體譯本。

誠然,這些翻譯大家為莎士比亞文學作品的普及傳播做出了不朽之功,使得莎士比亞成為在中國家喻戶曉的英國作家,但是實際上莎士比亞的劇本是詩劇,而不是降格以求的散文體,而且莎士比亞作品的藝術生命力就在於那有魔力的詩的語言。

方平主編、主譯的這個版本是華語世界第一個用詩體翻譯的莎士比亞譯本。莎士比亞戲劇的原貌是詩劇,是以素詩體(blank verse)為基本形式的詩劇,以詩體譯詩體,儘量使譯文在語氣、語言節奏感上更接近莎劇原貌,是這個版本的最終訴求。

該文集的主編與主譯方平先生堪稱中國莎學泰鬥,方平先生終生研究莎士比亞,生前是中國莎士比亞協會會長,國際莎士比亞協會執行理事。因此這個譯本溶入了最新的莎學研究成果,每部劇作和詩歌作品之前均有「前言」——分析作品的藝術特色、人物形象和思想主題等,對這部作品做出恰如其分的綜合評價;之後又附有簡明扼要的「考證」——對此部作品的版本情況、寫作年份和取材來源等做出交代。

臺灣著名詩人、翻譯家余光中對本套譯文寄予厚望,他指出莎士比亞首先是一個專業戲劇家,其作品是為了演出而創作的,並不是為了案頭閱讀。方平等人的譯本,有望恢復莎士比亞劇作本來面目,從「案頭書」變成「演出本」。

詩體版本,從傳統「案頭劇」轉向「臺上之本」

方平先生在生前曾指出,他組織翻譯的莎士比亞作品「不僅新在這是按照原來的文學樣式(詩體)的新譯,而是想著重表明在一種新的概念啟發下,試圖體現對於莎劇的一種新的認識。」

歐美現當代莎學研究所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有一部分來自從一個新的角度去研究莎士比亞的戲劇,即強調莎劇和舞臺演出之間的密切聯繫。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形象取代了十九世紀浪漫主義評論家們心目中的詩人兼哲人的莎士比亞的形象。所以方平先生等譯者是用「詩體」還原了莎士比亞戲劇大師的形象,為此,在翻譯工作中,方平先生要求自己和同伴們「進入角色,進入戲境」,「心中有戲,有助於把人物的口吻譯得更傳神些,或者更確切些。」

方平先生還在翻譯過程中,試圖把莎劇文本從傳統的「案頭劇」轉向「臺上之本」。比如在原來的莎劇中附加於文本的一些說明詞、舞臺指示等相當一部分不是出自莎士比亞之筆,而是當時的抄錄員、劇場的提示者,以及十八世紀的編著者。英國著名的莎學家杜佛•威爾遜在編纂「新莎士比亞版」(1921-1966)時,很多場景說明和舞臺提示,都不搬用現成的套語,而另出之散文化的語言。本套譯文也做了這方面的改進。比如在《馴悍記》中,方平先生參照了澤菲瑞理導演的故事篇《馴悍記》(1967)中的處理,用這樣一行舞臺指示交代了當時的情景:[把新娘摔在肩頭,扛著她就走;僕從格路米隨下]。而朱譯本則按照「牛津版」簡單地交代:[彼特魯喬、凱瑟麗娜、葛魯米同下],沒有展現新娘被新郎「搶親」似地當眾劫走的場景。

本套譯文還考慮到到劇本所描寫的歷史背景和民族文化色彩。如在《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第一幕第三景中,克莉奧佩特拉說:「I would I had thy inches.」,朱生豪翻譯成:「我希望我也長得像你一樣高」,而方平則考慮到古代埃及人奢侈縱慾,翻譯為「但願我也像你,多長出來那麼幾寸。」

皓首窮經,跨越半個世紀的翻譯之旅

方平先生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就翻譯了莎劇《亨利第五》,但是50年代末到70年代,聲勢浩大的政治運動一浪高過一浪,席捲了整個中華大地,容不下知識分子一方書桌。雖然方平先生私下斷續翻譯了三部莎劇,但是他說那時候恐懼的心情「就像封建專制統治下的小媳婦,冒著傷風敗俗的罪名,內心發抖,在黑夜裡偷偷地去和自己過去的戀人私會。」

三十年後,雖然方平先生步入老邁,但是為了一嘗夙願,他於1993年又挑起了翻譯莎士比亞的重擔,他把「前輩翻譯家看做一位可尊敬的競爭對手,務必要在前人所取得的成就上再跨出一步」。

但是詩歌體譯本的翻譯工作量是散文譯本的兩三倍。為了和時間賽跑,方平先生戲稱自己是進入了「讀秒階段」,在接下來翻譯的四年多時間裡,「年年月月,伏案工作,沒有星期日,沒有假期、節日,甚至沒有年初一,每天早晨,坐到書桌前,無異跨入了激烈的搏鬥場,明知道強大的對手不會輕饒了你,卻偏又迫不及待,倒像去赴親人的約會」。

世界讀書日,共同紀念莎士比亞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之際,上海譯文出版社攜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北京繁星戲劇村5劇場舉辦一場「永遠的莎士比亞:莎士比亞作品賞析朗誦會」,敬一丹、李野墨,趙嶺等多位演播藝術家、主持人等精彩呈現莎翁著名戲劇作品選段。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所長、文學評論家陸建德還為讀者深度賞析莎翁作品的魅力。繁星戲劇村根據《馴悍記》改編的舞臺劇《愛在無愛城》的演員也在現場讀者帶來了精彩片段。

「假如我的愛只是權勢的孩子/它會是命運的私生子,沒有爸爸/它將被時間的愛或憎任意處置」著名主持人敬一丹為讀者朗誦的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裡的第一百二十四首,講述的主題是友誼。

本次活動作為第六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的重要活動,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娛樂廣播、上海譯文出版社聯合主辦,北京閱讀季、繁星戲劇村、西城區第一圖書館協辦,為響應「北京閱讀季」之「全城尚讀馬拉松」活動倡導「全民閱讀」,嘉賓還將在朗誦會後向讀者朋友推薦12本他們認為值得閱讀的好書。

相關焦點

  • 「詩體插圖珍藏本莎士比亞作品集」出版 敬一丹深情誦讀莎士比亞...
    詩體插圖珍藏本莎士比亞作品集  2016年4月23日是英國偉大的作家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隨著這一紀念日的臨近,上海譯文出版近日推出了二十卷本的「詩體插圖珍藏本莎士比亞作品集不同於市面上其他的莎士比亞作品,該套文集是一套詩體「莎士比亞文集」,特以譯文出版社詩體版《莎士比亞全集》為基礎,綜合考慮悲劇、喜劇、歷史劇、傳奇劇和十四行詩,精選二十種出版單行本,配以約翰 吉爾伯特爵士(Sir John Gilbert)的全套經典插圖。
  • ...珍藏本莎士比亞作品集」出版 敬一丹深情誦讀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詩體插圖珍藏本莎士比亞作品集2016年4月23日是英國偉大的作家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隨著這一紀念日的臨近,上海譯文出版近日推出了二十卷本的「詩體插圖珍藏本莎士比亞作品集」。不同於市面上其他的莎士比亞作品,該套文集是一套詩體「莎士比亞文集」,特以譯文出版社詩體版《莎士比亞全集》為基礎,綜合考慮悲劇、喜劇、歷史劇、傳奇劇和十四行詩,精選二十種出版單行本,配以約翰•吉爾伯特爵士(Sir John Gilbert)的全套經典插圖。
  • 有沒有一個最好的「中文莎士比亞」
    到朱生豪病逝前,他已經譯出31部莎士比亞戲劇。1947年秋,上海世界書局出版27部。1954年,經補充4種遺稿,出版了12卷31出戲的《莎士比亞戲劇集》。1978年,經過全面校訂,補譯了原缺的6出歷史劇和十四行詩、長詩及雜詩,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11卷的《莎士比亞全集》,成為莎翁全集最經典的版本之一。
  • 莎士比亞,在書頁間永生
    而當莎士比亞遇到線裝書,又會迸發出怎樣的藝術火花? 上海人民出版社就將這一大膽的設想付諸行動,以最中國的方式紀念莎翁。  這次以線裝書形式出版的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這無疑是外國文學出版史上的一項創舉,因為在此之前,還從未有過外國文學作品是以繁體直排線裝書的形式出版的。
  • 華語世界首套詩體"莎士比亞全集"出版 共39部莎劇
    今年4月23日是莎士比亞誕辰450周年紀念日,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戲劇家、詩人,上海譯文出版社昨日推出由中國莎學泰鬥方平主編的10卷本《莎士比亞全集》,與之前所有版本不同的是,該套全集是華語世界首部詩體 《莎士比亞全集》,充分吸收國際莎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共收莎劇39部(在傳統上的37部之外又收入《兩貴親》和《愛德華三世》兩部戲劇),詩歌部分則收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才確認為莎翁作品的長詩
  • 世界首套詩體《莎士比亞全集》原汁原味呈現莎劇
    2014年4月23日是英國偉大的作家莎士比亞誕辰450周年,隨著這一紀念日的臨近,上海譯文出版推出了十卷本的《莎士比亞全集》。不同於之前《莎士比亞全集》的版本,該套全集是華語世界首部詩體《莎士比亞全集》,充分吸收國際莎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共收莎劇39部(在傳統上的三十七部之外又收入《兩貴親》和《愛德華三世》兩部戲劇),詩歌部分則收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才確認為莎翁作品的長詩《悼亡》。「全集」凡470餘萬字,堪稱整個華語世界搜羅最全、校勘最精,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的首部詩體漢譯莎士比亞全集,這套「全集」的出版將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 華語世界首套詩體《莎士比亞全集》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
    2014年4月23日是英國偉大的作家莎士比亞誕辰450周年,隨著這一紀念日的臨近,上海譯文出版近日推出了十卷本的《莎士比亞全集》,不同於之前《莎士比亞全集》的版本,該套全集是華語世界首部詩體《莎士比亞全集》,充分吸收國際莎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共收莎劇39部(在傳統上的三十七部之外又收入《兩貴親》和
  • 第六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活動:「莎士比亞」作品賞析朗誦會
    「莎士比亞」作品賞析朗誦會時間4月23日14:30-16:00嘉賓李野墨、敬一丹、趙嶺喬菲菲、小曾、李滿超特約嘉賓學者陸建德主持人海濤、董樂地點繁星戲劇村5劇場(西城區宣武門路口西北角)活動簡介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共同紀念文豪莎士比亞文學評論家陸建德深度賞析敬一丹、李野墨、趙嶺等多位演播藝術家、主持人精彩呈現明媚的春天共同感受方平先生詩體譯本的魅力!
  • 有沒有一個最好的「中文莎士比亞」
    到朱生豪病逝前,他已經譯出31部莎士比亞戲劇。1947年秋,上海世界書局出版27部。1954年,經補充4種遺稿,出版了12卷31出戲的《莎士比亞戲劇集》。1978年,經過全面校訂,補譯了原缺的6出歷史劇和十四行詩、長詩及雜詩,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11卷的《莎士比亞全集》,成為莎翁全集最經典的版本之一。
  • 為什麼要新譯莎士比亞?
    儘管莎士比亞最早純為舞臺演出而寫戲(也許僅僅為了多掙錢),儘管莎劇演出史已超過四個多世紀,但仔細揣摩《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改寫者之一查爾斯·蘭姆近200年前說過的話,並非沒有道理。蘭姆始終認為,高山景行的莎劇,那一點一滴的原汁原味,都只在他劇作文本的字裡行間,舞臺上的莎劇無滋無味、無韻無致。換言之,莎士比亞的文本詩劇與舞臺演出本是雲泥之別,莎劇只能伏案閱讀,根本不能上演!
  • 莎士比亞《第一對開本》將拍賣
    佳士得拍賣行近日宣布,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的劇本合集《威廉·莎士比亞喜劇、歷史劇和悲劇》(即熟知的《第一對開本》),將於4月24日在佳士得紐約作為矚目拍品隆重呈獻。這是《第一對開本》近20年來首次有如此完整的版本上拍。
  • 遊訪莎士比亞故居
    雖然伏爾泰、列夫·託爾斯泰懷著文人的偏見,口出不遜地輕蔑莎翁,但莎士比亞的藝術成就仍贏得了舉世大眾廣泛的褒揚。  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詩人和批評家安諾德說過:「可以作為英國作家典範的,首先就是莎士比亞。」詹森說過:「莎士比亞超越所有的作家之上,至少超越所有近代作家之上,是獨一無二的自然詩人。」
  • 莎士比亞在華首譯為「舌克斯畢」 後由梁啓超定名
    《文化廣場》:在莎士比亞這個人被介紹引進之後,他的戲劇是如何真正呈現在中國人面前的?李偉民:有蘭姆姐弟據莎士比亞劇本改編的故事集,中國人翻譯為《莎氏樂府本事》,翻譯家林紓根據這本書翻譯成《吟邊燕語》,林紓不懂英文,是別人翻譯成中文後他寫成故事的,但《莎氏樂府本事》不是莎士比亞原作的劇本,而是英國人編的莎士比亞故事集。
  • 莎士比亞究竟是不是個虛構的人物呢?
    農民之女安妮海瑟薇結婚,從1585年到1592年這段時間裡沒有關於莎士比亞的任何記載,但突然從1592年往後倫敦各大劇院的史料裡突然出現了莎士比亞的名字,當時去劇院看莎士比亞作品的人一點也不亞於現在的追星族莎士比亞的筆下有王公貴族權謀震動也有市井凡夫大悲大喜,卻唯獨沒有記錄他自己的生活,很多讀過莎士比亞作品的人都認為要寫出這種程度的作品需要作者受教育的程度非常的高
  • 莎士比亞四大喜劇四大悲劇
    莎士比亞在世之日只見過自己的少數劇作出版,有些還是出版商未經他本人同意私自印行的。死後7年,才由戲劇界的朋友搜集了他的遺作,出版第一個莎士比亞戲劇集,即後人所謂「第一對摺本」。莎士比亞的朋友、著名戲劇家本·瓊斯曾為這部戲劇集題詞,稱莎士比亞為「時代的靈魂」。
  • 《尤利西斯》莎士比亞書店初版影印本國內出版:喬伊斯的幽靈
    編者按:喬伊斯小說《尤利西斯》自1922年在巴黎莎士比亞書店出版後,流傳著多個版本。和一般作品不同,《尤利西斯》並不是越晚近的版本越準確,究竟哪個版本最為準確、權威,在學術界是一個問題。本文編輯自《尤利西斯》巴黎莎士比亞書店初版影印本序言,該書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
  • 莎士比亞作品中的名言
    大文豪莎士比亞一生創作了很多名作,不少作品都被改編成舞臺劇、戲劇等形式得以在民間廣泛傳播,很多名作都是久演不衰,到現在仍然廣受歡迎。今天,我們就挑選他一些作品中的名言與大家分享。——莎士比亞《哈姆雷特》There is nothing either good or bad, but thinking makes it so.——William Shakespeare, "Hamlet"世上之事物本無善惡之分,思想使然。
  • 書店·莎士比亞書店·莎士比亞
    所以,看到鍾芳玲書話三部曲(《書店風景》《書天堂》《書店傳奇》,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4月版)的平裝本套裝,腦袋裡第一個念頭是,咦,這是出版社把一本精裝書拆成三本平裝書了吧?忍不住去查了下,大概的傳播路線是:鍾芳玲關於書店的書,這些年,歷經臺北的遠流、遠景和北京的三聯、理想國,簡體中文版最終匯總在中央編譯的圖文館。
  • 「世界讀書日」滬推百餘活動 思南讀書會增特別場-莎士比亞 上海...
    東方網記者周晏珵4月21日報導: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今年正逢莎士比亞誕辰450周年,上海將在包括思南書集、各大書店、各區縣等多地將推出一百餘項讀書文化活動。活動將在思南公館思南文學之家舉行,表演藝術家梁波羅,老中青三代配音藝術家曹雷、張歡、童自榮、王肖兵、曾丹、葉沙、金鋒將朗讀《麥克白》、《羅密歐與朱麗葉》等作品的著名片段,讓莎翁最美的作品和藝術家們最美的聲音陪伴讀者度過一個美好的閱讀日。
  • 傅光明計劃十年翻譯完成《莎士比亞全集》,前兩輯九本已出版
    由天津人民出版社計劃出版的「新譯莎士比亞全集」總計38部,是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員、《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執行主編傅光明計劃用十餘年時間以一己之力完成的翻譯工程。目前已經上市的九本是第一輯(《羅密歐與朱麗葉》《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奧賽羅》)與第二輯(《李爾王》《麥克白》《第十二夜》《皆大歡喜》《仲夏夜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