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黨員母親每天敲起銅鑼走村串寨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退伍歸來的大兒子主動請戰與民警一同走在危險最前沿,大學在讀的小兒子不畏嚴寒每天堅守在村頭路口的值守卡點上……連日來,李德芝攜子戰「疫」成為了當地廣為傳播的佳話。
——從戰疫情結看李德芝的初心使命
黨員母親每天敲起銅鑼走村串寨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退伍歸來的大兒子主動請戰與民警一同走在危險最前沿,大學在讀的小兒子不畏嚴寒每天堅守在村頭路口的值守卡點上……連日來,李德芝攜子戰「疫」成為了當地廣為傳播的佳話。
「我是黨員我先上」
當前,正處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農村地區的防控工作也成為了新的攻堅點。
金堡鎮羊滿哨村距離縣城17公裡,醫療衛生條件相對薄弱、外出返鄉人員多,思劍高速、鎮岑旅遊路、通村路、通組路阡陌縱橫,加大了人口的流動性,加之部分村民防控意識薄弱,這裡的疫情防控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李德芝(左二)主動加入村級宣傳隊伍
「雖然我是個農民,但我更是一名共產黨員,關鍵時刻就得站出來為大家做些事情。只有黨員首先站出來、敢於衝上去,把群眾帶動起來、凝聚起來、組織起來,才能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李德芝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村裡的防疫工作剛啟動,她就主動投身到抗疫中,以巾幗不讓鬚眉的氣概,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在抗疫中踐初心,在抗疫中擔使命。
防疫知識的宣傳員、後勤保障的服務員……走上抗疫戰場的李德芝每天都忙得廢寢忘食。為了讓村民們第一時間了解防疫信息,她敲起銅鑼、拿起喇叭、張貼溫馨提示,利用多種方式走村串寨開展防疫宣傳,發動大家積極行動起來一同防控疫情蔓延。
「基本上每天都會碰到她,交代我們戴好口罩,做好防護措施,沒有要緊事儘量不要外出,家中有從疫區回來的村民請及時和她聯繫並做好自我隔離。」村民施應德介紹說。
李德芝不僅幫助鎮裡和村裡的幹部深入寨鄰家中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工作,還申請加入到村裡的後勤服務隊伍中開展後勤保障和運輸工作。同時,向村組群眾倡議對一線的守卡人員進行關心和慰問,群眾們積極響應,集中捐款捐物,對羊滿哨高速執勤點和該村青山坳執勤點進行了物資慰問。
「讓兒子也到一線去!」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日趨緊迫,李德芝壓力也與日俱增。她意識到,必須動員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才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
如何動員?疫情這麼危險,誰又願意去?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她臉上都是一籌莫展的模樣。這一切家人們都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這兩天東奔西跑的,你辛苦了,要注意自己身體喲。」丈夫何克祥打開了話匣。
「現在疫情很老火,我想讓他們哥倆和我一起去搞疫情防控,是時候給他們肩上壓些責任了。」說出心裡的想法,李德芝如釋重負。
「嗯……母親我來照顧,你們一起去吧!」何克祥不假思索地說。
就這樣,他們三母子忙碌在抗疫一線的身影,成為了當地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何歡與派出所民警一起出警巡察
「媽媽是一名黨員,我是一名退伍軍人,好男兒更需要自我錘鍊,我也要想她那樣,衝鋒在抗疫一線。」李德芝的大兒子何歡堅定地說道。2017年入伍,2019年9月退伍,曾在部隊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22歲的他骨子裡保留著那股軍人的氣質。
「退伍,只是戰場的轉移,真正的士兵,即便脫下軍裝,依然會保持軍人的信念和勇敢。若有戰,召必回!疫情就是戰情,退伍不能褪色,作為一名退伍軍人,疫情當前,必須衝鋒陷陣到一線!」原本被安排到村裡執勤點開展常規工作的何歡,主動要求調整加入到社會穩控隊伍中,與派出所民警一同走在危險最前沿。
在高速公路卡點執勤點,堅守崗位,做好車輛和人員的排查登記;在集鎮、村寨的巷道裡,巡邏巡察開展疫情排查;出現誤會與糾紛,主動跟隨出警,化解矛盾糾紛,保社會平安……每一項工作,何歡都積極配合,從沒說過一句累。
同母親和哥哥走上抗疫一線的,還有剛滿20歲的何龍舟。他並非鎮村的幹部,也不是黨員,而是一名返鄉在家的大學生。
何龍舟(男)對過往車輛進行排查
「媽媽從小就教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勇於擔當、甘於奉獻便是她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何龍舟說。一直以來,李德芝都是這樣以身作則的,也是這樣要求身邊人的。
自參加防疫工作來,何龍舟不僅和母親進村入戶挨家挨戶地發放宣傳冊,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還主動到羊滿哨村塘頭哨路口卡點值守,值守時間從早上8點到晚上22點,期間換一次班。塘頭哨這個自然寨有6個村民小組,群眾較集中,每天都有村民需要過往去購買物資,何龍舟對每一位過往的村民都做好宣傳和解釋,他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行動,讓更多鄉親能夠正視疫情,帶動更多鄰裡提高防範意識,響應政府號召,做好自我防護,保住家鄉淨土。
李德芝只是抗疫一線的普通一份子,但她通過行動詮釋了一名黨員的擔當和作為一位母親對兒子的愛。疫情還未止,他們三母子依然堅守在抗疫一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編輯:吳賢和 責任編輯:徐銀珍 審核:江春健 監製: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