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夏天,夏天天氣會越來越熱,大家也知道這個時候的蚊子會特別多,到了夏天家裡都會用滅蚊的藥水,還有的會點蚊香,因為被蚊子咬到會有包,而且會很癢,我是一個很惹蚊子的人,有的人說蚊子是針對血型來的,還有的人說是身體裡的糖分高惹蚊子,總之這些都沒有得到驗證,夏天防蚊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蚊子也沒有誰會去喜歡,實在太讓人討厭了,特別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在耳邊嗡嗡響,太影響睡覺了。
在福建有一個地方,這裡就是世界客家首府的福建省長汀縣的丁屋嶺,這裡是個很奇怪的地方,這個村子裡千百年來,沒有見過一隻蚊子,他們幾乎都不知道蚊子是什麼樣的生物,也從來沒有體會過蚊子給他們帶來的煩惱,在我們的鄉下,蚊子是很多的,家裡每天會有數不清的蚊子,城市裡稍微會好點,而這裡就是看不見蚊子,是不是很奇怪呀!這麼會連蚊子都沒有呢?可以說蚊子少,大家也能理解,而這裡不是少,是沒有,這也太怪異了吧!
這個丁屋嶺是一個飽含客家文化的村莊,是在福建省的深山裡,這裡也是一個古村寨,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而且這裡全村的村民都是同一個姓氏,都姓丁,加上這裡到處都是被山包圍著,所以叫做丁屋嶺,村子裡有一個很古老的牌坊,是木頭做的,分成三門式的,頂上還是古老的石瓦搭建的,中間有塊牌子,牌子上用金字寫著牛市街,來到村子裡看到這裡真的是很古老,路上都是鋪著石磚,而且路面是非常的窄。
丁屋嶺的房子都是木頭和黃泥石瓦搭建的,房子也是一棟挨著一棟的老房子,房頂也是鋪著石瓦的,有的是木頭搭建的,房子整體不高,看上去就是那種很陳舊的感覺,由於村莊內的房子密集,加上石磚步道很窄,有很多小巷子,不熟悉的人,繞著繞著是會迷路的,因為房子感覺都差不多,路又窄,走在裡面真的分不清,而且這個寨子是建在山上的,所以這裡的路面不會像平地這麼平整,很多地方都是坑坑窪窪的。
丁屋嶺的房子都是村民自己動手建造的,而且材料也是山上砍的樹木,以及山上的黃土,還有山裡的石頭搭建的,這裡的建築都是偏向於古樸的,就是一些這樣的材料,也沒辦法建造出別的了,不過這些都是屬於這裡的特色,也沒用別的地方會這樣去建造了,家家戶戶就是在門前養養雞鴨,然後自己種菜,過著簡單的生活,這裡沒有一個外來人口,而且寨子裡的東西也很齊全。
其實以前客家人不是住在南方的,很早以前丁屋嶺的創始人,不怕辛苦來到南方,在南方定居之後,看上了這裡山上的土地,於是就選擇定居在這裡了,他們世代生活在這裡,也不太與外界過多的走往,反正才是自己種的,禽類是自己養的,米也是靠自己種植出來的,任何東西這裡也能自給自足,村子裡也有小賣部,很多東西這裡都有,他們也不會外出去打工,就是過著辛苦又充實的生活。
跟當地村民打聽了一下關於村子裡為什麼沒有蚊子的事情,才知道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大家都知道癩蛤蟆這種動物吧!很多人看到癩蛤蟆都會很害怕,也有人會覺得很噁心,長得太醜了,可是它有個很厲害的功能,你知道嗎?大家隨口一說的就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但是你知道癩蛤蟆還會吃蚊子嗎?癩蛤蟆可是抓蚊子的高手,癩蛤蟆跟青蛙一樣都是靠吃蚊子為生的。
在進丁屋嶺的時候看到村門口有一個癩蛤蟆的石像,當時沒太注意,沒把它當回事,現在一聽村民說才知道,以前這裡也有很多的蚊子,每個人家裡也是每天趕蚊子趕不贏的,特別是小孩,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蚊子咬了,而且山裡的蚊子又特別的毒,咬的包也是很大的,小孩皮膚嫩,又很難痊癒,為了這個事情,他們也很傷腦筋,於是有人想了一個辦法,就像用癩蛤蟆去制服這些蚊子。
最後想到在村口建了一個癩蛤蟆的石像,癩蛤蟆趴在村口,而且嘴巴是對著丁屋嶺的,後來這裡就連一隻蚊子都沒有了,大家都覺得很奇怪,都說是這隻癩蛤蟆把蚊子都嚇跑了,都很感謝這隻石像癩蛤蟆,為了感謝它,是它的作用讓蚊子全部都消失了,後來這裡的村民每年都會舉行重大的儀式祭祀這隻癩蛤蟆,接下來他們的子孫後代就沒有煩惱的在這裡一直生活下去了,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