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平西梁村的小康奮鬥之路

2020-12-12 騰訊網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建新居,盤資源,豐產業 ——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平西梁村的小康奮鬥之路

平西梁村一家民宿外景。 (記者郭軍鴿攝)

新疆網訊(記者郭軍鴿 實習記者劉雅琦)寒露剛過,烏魯木齊縣的斑斕色彩還未完全褪去,零星的雪花悄然而至,仿佛一幅拙樸的山水畫躍然眼前。

步入水西溝鎮平西梁村,只見集中連片民宿與鄉村原生態共融,成為一道別樣的風景線。

以鄉村振興為註腳,藉助旅遊興疆戰略和全域旅遊的東風,平西梁村因地制宜,找準定位,深度推進鄉村旅遊發展,一步一步,穩穩走在決勝全面小康的奮鬥之路上。

建新居——整體搬遷生活變

曾發誓走出平西梁村一輩子不回來的於新平回來了,還經營了一間名叫「棲賢居」的民宿。

「發展太快了,完全超出我的預期。」說話間,於新平笑著送走了一撥客人。

地處南山前山帶的平西梁村,原址坐落在南山西邊一片平整的山梁上。在於新平的記憶裡,平西梁村總是破破爛爛的。

那時,和村裡所有人一樣,擠在低矮土房中的於新平一家,卯足了勁忙活著地裡的那些活兒。

由於地理位置的問題,平西梁村人面臨最大的困境——村裡大部分耕地沒有灌溉條件,只能期盼每年雨水豐足。靠天吃飯,半年種地半年閒。以前,這個有著675人的小村莊成了周邊村民口中「這片最窮」的村。

「那個時候,年輕人覺得最有出息的事就是離開這個村。」於新平說。

為了改變現狀,結婚後的於新平也橫下一條心,帶著妻子張淑梅走出去尋找生計。

改變也在悄然而至。時鐘撥回2004年,新疆宏景集團進駐平西梁村,擬採取全村整體搬遷形式開發建設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並新建村民新居。

平西梁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桂琴說,當時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的建設轉移了部分勞動力,大多村民也嘗試開始經營農家樂。

隨後,新農村建設腳步加快。2008年,平西梁村再次以引入企業的形式改造了一組新居。當年10月底,功能完備、設施齊全、造型美觀的「新村」竣工,全村305戶村民整體搬遷。

自此,平西梁村徹底改變舊面貌,熱鬧起來:農家樂、滑雪場、景區馬匹租賃……村裡遊客多了起來。「有時候趕上假期,我從中午12點開始炒菜,一直到下午3點,手都沒有離開過鍋鏟。」村裡經營農家樂的陳建新說。

盤資源——遍地有景活力足

旅遊興起。在外做生意的於新平也開始關注家鄉的變化。

此時,已有個別村民開上了汽車。2011年平西梁村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村民年人均收入已超過8600元。

吃旅遊這碗飯可行,可村容村貌改造卻遠遠不夠。平西梁村在抓硬體的同時,又提出了「文化做底蘊、旅遊促發展」的新路。平西梁村藉助村內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引進文化公司,先後建設團結巷、孝悌巷、孔子廣場、陶藝館、茶藝館、圍棋基地等,營造文化氛圍。同時梳理盤活山、水、田、園、林等各種資源,發展旅遊新業態。

「利用現有資源,豐富旅遊項目、延伸旅遊內涵,不僅留住了遊客,更使得鄉村旅遊發展更具集聚力。」烏魯木齊縣委組織部駐平西梁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趙新彥說。

遊客紛至沓來,平西梁村更美了,村民腰包更鼓了。得知家鄉變化的於新平坐不住了,2017年,他開始籌劃回家鄉。也就在那一年,「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也加快了平西梁村前行的腳步。採摘基地、大田景觀、露營基地、康養基地……平西梁村以鄉村休閒旅遊產業為突破,謀劃全域旅遊藍圖,逐步形成了旅遊項目聚集優勢,外出打工不再是村民首選。

2018年,於新平帶著妻子回村,將自己分得的新居改造成民宿。改造後的「棲賢居」,門前有花,門頭掛匾,室內設茶。

於新平的創業計劃順利推進,已經營農家樂十幾年的陳建新也瞅準機會,利用村裡的冰雪資源轉行開起了險峰滑雪學校。

「學校裡的教練員80%都是本村及周邊村民,僅滑雪季每人收入就有七八萬元,我們一家一年也有二三十萬元的收入。」陳建新說。

遍地有景、處處能玩的平西梁村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2018年,村裡接待遊客49.1萬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27277元。其中,七成來自旅遊及相關產業。

「留在老家,還能掙錢,再沒什麼比這更讓人覺得心裡美了。」於新平臉上掛著自信的笑容。

豐產業——故鄉新機引投資

經過近一年籌備,2019年,於新平的民宿開門了。讓他沒想到的是,剛營業就火了。

「預約入住的疆內外遊客都有,一個月收入就超過一萬元。」於新平說。

蒸蒸日上的鄉村旅遊,不僅讓曾發誓一輩子不回村的於新平回來了,一些城裡和外地的投資者也慕名而來,主動上門商談投資。

同樣是在2019年,得知平西梁村將閒置下來的農宅統一整合對外出租,欲整體打造規模化鄉村旅遊民宿集群,前來考察的深圳界汐旅遊投資有限公司決定與村裡籤訂協議,投資建設民宿。「除了一流的自然景色及旅遊資源,這裡基礎設施完善,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崑崙之約》等大型景區、項目集聚,非常適合開發。」深圳界汐旅遊投資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彭小卜說,目前公司已籤訂54家民房。

外來企業的投資為平西梁村發展帶來了無限可能,也讓村民的腰包更鼓了。

「村民每年有2.5萬至5萬元不等的房屋租賃費,還能在滑雪場、民宿打工,或者利用既有旅遊資源優勢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李桂琴說。

幸福生活邁上「高速路」,平西梁村的變化仍在繼續,每隔一段時間,村裡就如雨後春筍般「生發」出新的農家書屋、旅遊體驗項目、民俗風情文化活動……

平西梁村正吹來徐徐新風。

李桂琴說,2019年,全村遊客接待量突破百萬,村民年人均收入超過29000元,並先後被評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目前,村裡從事旅遊業人數佔全村就業人數的70%以上。

隨著鄉村振興和旅遊興疆戰略的深入推進,平西梁村不斷推陳出新「鄉村旅遊+」,推進「村集體+企業+農戶」模式,深化旅遊服務培訓,提升自身競爭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從平西梁村村頭走到村尾,零距離感受現實中的美麗鄉村,看著村民臉上流露出的那種幸福與滿足,你就會真正理解「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的含義。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新遊記】民宿滑雪我都愛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新遊記】民宿滑雪我都愛   南山是天山山脈的一部分,位於烏魯木齊市南郊,距離市區大約50公裡。南山風景區一年四季景色俱佳,就如同烏魯木齊人的後花園一般。  冬日的一個周末,我和朋友相約開車去南山遊玩。
  • 去烏魯木齊縣平西梁村舒緩心情 看漫畫裝扮的新農村
    五一小長假第二天,打卡烏魯木齊縣平西梁村,聽人介紹說這裡的房前屋後紛紛用漫畫裝扮,別具一格於是驅車50多公裡,親自去看一看,自駕大約需要一個多小時,自駕車大約需要一個多小時,平西梁村,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開欄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圓滿結束
    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影報導2020年8月2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來到正定縣參觀採訪。這是採訪團一行來到正定博物館採訪正定縣文物保護工作情況。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影報導2020年8月2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團來到正定縣參觀採訪。這是採訪團一行來到正定博物館採訪正定縣文物保護工作情況。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這是你印象中的洲仔嗎?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這是你印象中的洲仔嗎?為講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故事,展示各領域各行業的偉大成就,鼓舞決戰決勝鬥志,凝聚團結拼搏力量,激勵全縣上下奮勇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圓滿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從今日起,本臺將連續播出大型主題報導《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多角度、全方位反映我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偉大成就和發生的巨大變化。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瑞金華屋村「華嬤嬤」:小康生活「泡」出來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千百年來,我們從未停止對小康生活的憧憬。如今,全面小康終於觸手可及。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們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向更加壯麗的新徵程。東方女報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透過平凡生活的溫度與感動,一個又一個的小康故事,生動體現出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匯聚起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強大力量。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辛店鎮:脫貧攻堅挖窮根 鄉村振興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辛店鎮:脫貧攻堅挖窮根 鄉村振興奔小康 2020-09-21 1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滷水點豆腐,「點」出全家小康夢
    開欄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小康,千百年來承載了中國人民對理想生活的追求。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也是譜寫新時代內蒙古更加出彩絢麗篇章的關鍵之年。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作品徵集活動...
    講述小康路上的奮鬥記錄小康路上的我們「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作品徵集活動開!始!啦!為了充分展示小康承載的初心認真描繪小康路上的我們傾情講述小康路上的奮鬥忠實記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給江西人民生產生活帶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江西日報
  • 仙居縣全媒體新聞中心: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下園社區合力繪就幸福...
    仙居縣全媒體新聞中心: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下園社區合力繪就幸福新生活 2020-09-23 2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遊客來了,小康近了——生態旅遊引領湖北山區...
    來源:新華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遊客來了,小康近了——生態旅遊引領湖北山區蝶變二三事新華社武漢9月23日電題:遊客來了,小康近了——生態旅遊引領湖北山區蝶變二三事新華社記者李偉、田中全「以前這裡到處是破房子,現在村民以房屋入股,貧困戶變成了民宿主人,吃上了旅遊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路上,風景如畫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正在進行中。農民日報多路記者奔赴全國各地,在傾聽小康故事之餘,也用鏡頭記錄下了各地獨具特色的美景。而靠著家鄉秀美的景色,很多群眾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湖北宜昌【補齊邊界村短板攜手奔小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可複製的「莓」好
    9月25日上午9:00,昌平人民廣播電臺將攜手福建永安、北京大興、河北武安、山西大同、內蒙古鄂爾多斯、天津濱海共同開展《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脫貧攻堅聯合直播活動,向全國觀眾展現各地脫貧路上溫暖的故事。直播觀看平臺為「北京昌平」APP。
  • 守望丨幸福海北: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本周《守望》之《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節目,就要帶大家走進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和門源縣,跟著那裡的百姓一起去探索他們的綠色發展之道。離開了祁連縣,我們沿著盤山公路「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無論是鄉村旅遊還是生態種植,這裡的發展日新月異,這裡的村民笑容盡顯;大家都昂首闊步走在小康路上在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現在我們每家每戶都在想辦法增產擴產,柞水木耳供不應求。」小嶺鎮社保站站長、技術指導員吳正超說,當地正籌劃對木耳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研發出木耳鍋巴、木耳代餐粉、木耳益生菌等產品。陳慶海對未來也充滿憧憬,「現在吃穿不愁,還住進樓房,冰箱空調都捨得開了。我還報名學駕駛考駕照,打算買輛小汽車。」
  • 光影見證小康:文昌閣和四望亭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光影記憶。
  • 走向小康的篳路藍縷之路
    這些小人物,帶著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從貧困山村出發,各奔西東,像蒲公英種子一樣隨風飛揚,撒播在山山水水,從事著不同的職業,在中國滾滾向前的歷史洪流中豐富著各自的人生經歷。  這本書視角廣闊,涉及社會、經濟、民生、情感等眾多領域,構成了一幅貫穿中國半個多世紀最本真、最立體的鄉村變遷圖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之一|共享農家廚房,「烹出」美味生活!
    開欄話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我們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向更加壯麗的新徵程。曾經,我們無數次憧憬小康,如今,全面小康終於觸手可及。在奔向小康的道路上,普通群眾生活的變化成為一個個閃光點。這些平凡人的小康故事,不僅可以帶動周邊群眾的思想轉變,也可以為身邊創業者提供可複製的「致富模板」。今天起,本公眾號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圍繞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講一講身邊的小康故事,展現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的生動實踐。
  • 烏蘇里船歌新唱(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來源:海外網開欄的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是14億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承載著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夢想。經過長期艱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我們就要取得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勝利。這是不屈不撓、長期奮鬥的果實,更是啟航新徵程、揚帆再出發的動員。」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