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臺養犬新規定:小狗出街要戴口罩(圖) | ||
NEWS.SOHU.COM 2003年10月29日00:00 南方日報報業集團-南方都市報 |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 ||
南方都市報 09:41:48 養狗管理費多少比較合適?特區內和特區外是否應該分區管理?小狗上街必須要戴口罩嗎?流浪狗是否可以免予「死刑」住進收容所?……深圳市法制局將於11月6日舉行《深圳市養犬管理條例(送審稿)》(以下簡稱《條例(送審稿)》)立法聽證會,聽取市民意見。 有關人士認為,1995年制定的《深圳經濟特區限制養犬規定》確定養狗實行「嚴格限制、從嚴管理、管限結合、總量控制」方針,相對這一規定,《條例(送審稿)》管理思路出現根本性轉變,對養狗管理從「嚴格限制」轉變為「加強管理和服務」,《條例(送審稿)》將通過降低養狗收費、簡化申辦養狗證程序,降低養狗的準入門檻,使更多的犬只納入規範化的管理。 變化1 養狗費用大大降低 《條例(送審稿)》第十七條規定養犬、銷售費用養犬或銷售犬只應當繳納管理費。重點管理區內養犬第一年管理費為2000元,以後每年度為200元。一般管理區內每隻犬第一年管理費為1000元,以後每年度為100元。 記者調查 根據現行的《深圳經濟特區限制養犬規定》,養犬管理費第一年為5000元,以後每年年審費為2000元。現行《規定》對養犬者來說門檻很高,這對犬只管理有怎樣的影響呢?深圳市城管辦綜合處楊科長表示,從《規定》頒布到今年5月,全市共辦理養犬許可證1858份。由於養犬管理費用高,確實出現了一部分市民逃避辦證的現象,養了狗又沒辦證,這和「用高額提高養犬費用限制養犬數量」的立法本意是相悖的。管理部門人手少、管理手段欠缺,再加上大量不辦證的「黑戶狗」的存在,令犬只管理更加千頭萬緒。 楊科長認為,如果降低管理費用,主動辦養犬許可證的人數會增加,也就能把儘可能多的犬只納入管理,這是最重要的。 梅林一村的馬女士也表示,有不少鄰居養狗,她最關心的還是安全問題——如果管理費降了,就會有更多的犬主有能力給狗打防疫針、年檢、辦證,這樣大家會更有安全感。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像馬女士這樣樂觀,項女士就向記者表示,交錢辦證的人多了,管理水平就一定上來了嗎?相應的配套服務水平真的能隨之提高嗎?《條例(送審稿)》中確實增加了不少操作性強的內容,但目前問題的關鍵還是怎樣把具體的管理措施落到實處。 市民聲音 王女士,28歲,銀行職員,養狗2年 降到2000塊也還是太貴了,我覺得首年管理費500元,以後每年100-200元還差不多。 李先生,30歲,公司職員,曾養狗4個月 門檻低了,配合的人就多了,養狗公開了,管理方便了,這有什麼不好?但問題是2000元收費還是高,是否可以考慮把狗按品種或價格分為三六九等,按狗的價格交管理費、辦保險。 變化2 分區管理按區收費 《條例(送審稿)》第四條規定 本市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鹽田區以及寶安區中心區、龍崗區中心區為養犬重點管理區,其他區域為養犬一般管理區。 記者調查 深圳市城管辦綜合處楊科長向記者介紹,由於立法等很多原因,特區外對犬只的管理在執法上存在很大難題。 《深圳經濟特區限制養犬規定》原則上只是針對特區內的,因此對特區外犬只管理就缺乏執法依據。比如當城管人員接到投訴,前去處理時經常會遇到這種現象——無證養狗戶說:「你收費辦狗證的政策可是針對特區內戶籍居民的,要我辦證也可以,你先給我辦個關內的戶口嘍!」楊科長表示,「這是我們城管辦的一大心病」。 龍崗區四季花城業主委員會主任陳寶臺反映,四季花城養狗泛濫。據管理處不完全統計,現有包括大型獵犬在內的各類犬只300隻以上,其中90%以上為無證飼養。養狗泛濫不但造成環境汙染,而且引發鄰裡糾紛。四季花城管理處曾聯合多方到坂田城管辦及布吉鎮執法大隊投訴,並勸阻養狗人,但都被以「特區限制養犬法規不適用特區外」為由遭到拒絕。陳先生建議儘快對特區外養狗進行立法管理。 寶安區城管辦管理科黎科長證實了上述情況。他說,根據規定,特區外的犬只管理主要參照廣東省的有關規定,而廣東省規定犬只由公安和防疫部門管理,而非由城管辦管理。寶安區也曾試圖建立相關制度進行管理,但該區有沒有相應權力進行管理尚不明確。而關外的居民結構和風俗也限制了犬只管理辦法的推行。黎科長表示,如果《深圳市養犬管理條例》出臺,特區外管理犬只才有法可依,理直氣壯。 市民聲音 林小姐,26歲,四季花城住戶,未養狗 我們小區就有為了養狗才住關外的,這時候,我就想養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發生了糾紛後無法可依。 韓先生,33歲,關外居民,養狗4年 狗就像我兒子,我當然也希望給它和我自己保障——辦個狗證。聽說特區外即將可以辦證,管理費還低,我和我「兒子」舉6隻手贊成。 變化3 設置犬類收容處所 《條例(送審稿)》第三十三條規定區城管執法部門應當安排犬類收容處所,負責收容流浪、遺棄、丟失、暫存和被依法沒收的犬只。被收容的犬只在七天內沒有被認領或者認養的,由城管執法予以拍賣或者採用人道方式滅殺。 記者調查 流浪狗由於缺乏管理,狗只咬傷路人、糞便汙染環境等情況時有發生,而且流浪狗也容易染上狂犬病,因而流浪狗是這次捕殺行動的重點。今年8月,龍崗區城管部門辦配合葵湧鎮政府展開聯手捕殺流浪狗的行動,共捕殺流浪狗100多隻。深圳市城管辦綜合處的申處長說,在街頭執法人員常常採用堵截的方式,用網將狗套住,然後當場捕殺,之後再把屍體送衛生防疫部門處理。被捕殺的除了流浪狗還包括部分依法沒收的犬只。 對於小狗也能進入收容所,市民普遍表示贊同。張女士說,看外國電影時常常能看到有「棄狗之家」之類的組織,充滿愛心又有人情味,體現了人與狗、與自然界間的溝通。目前深圳市辦犬證收費比較高,從收費中撥出一部分用於建立遺棄狗收容站,不僅是解決遺棄狗問題的一種方法,也是人類愛心的表現。 但是也有市民擔心,這麼多犬類長時間在收容所裡關養,如果一旦收容了帶病毒的犬類,將直接威脅工作人員的健康。 記者了解到,臺北市已經建立犬只收容所,其中只有四成被領養,大部分的狗只能安樂死。而深圳一些寵物醫院已經嘗試給寵物實施「安樂死」。醫生介紹,動物「安樂死」主要是給寵物注射麻醉劑,再注入化學製劑,5分鐘內寵物便會安靜地死去。 市民聲音 張先生,38歲,企業法人,養狗3年 人是生靈,狗也是生靈,人用棍棒的方式來結束狗的生命是殘暴的。 顧女士,64歲,退休,養狗5年 有流浪動物收容所當然是好事,但是《條例(送審稿)》沒有規定流浪狗的收容空間,包括衛生條件、棄犬載運等方面的內容。如果被收容的小狗「住」得過於擁擠,再碰上一隻生病的,那就麻煩了。 變化4 為防傷人狗戴口罩 《條例(送審稿)》第三十五條規定個人攜帶犬只到戶外活動,必須遵守下列規定:(一)為犬只佩戴主管部門製作的號牌;(二)為犬只戴防護口罩;(三)配束犬鏈並由成年人牽領、看管;(四)及時清除犬只排出的糞便;(五)攜帶《養犬登記證》。 記者調查 你在大街上見過小狗戴口罩嗎?「沒有。」許多市民會這樣回答。《條例(送審稿)》的起草者表示,之所以明確戶外活動應為犬只戴口罩,目的是減少犬只傷人事件的發生。 隨著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狗出現在深圳的住宅區、大街小巷,甚至商場、車站。深圳市防疫站工作人員介紹,從站內門診情況來看,深圳已多年沒出現狂犬病人,但狗咬傷人的事件可以說是逐年增加。最近一段時間,平均每天有十幾人因被狗咬傷而前來注射狂犬疫苗,最多的一天達30多人,而且受傷者多為孩子,傷情有不少很重。 家住梅林一村的張女士說,她曾目睹狗傷小孩的情景。幾位媽媽正帶著小孩在散步,忽然一隻小狗狂追兩個小孩,一位媽媽眼疾手快地抱起了孩子,另一個小孩則被咬傷了小腿,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讓人心疼又憤怒。 那麼給小狗戴口罩會影響它用舌頭散熱嗎?記者在位於皇崗路的一家寵物店內看到,小狗口罩居然有超過10種款式,質地包括尼龍、塑膠等等。小狗口罩均為網狀設計,價格10到100元不等。深圳野生動物園動物醫院院長喻信益介紹,小狗口罩對小狗呼吸和散熱不會造成影響,小狗的舌頭和鼻子還可以通過口罩網洞伸出來。 市民聲音 羅女士,26歲,教師,未養狗 如果有一天,我們美麗的深圳也是狗屎遍地、臭氣燻天,豈不是大煞風景!養狗人必須負起責任,不讓自己的愛狗汙染環境、打擾鄰居甚至傷人。 塗先生,29歲,公司職員,未養狗 現今養狗已成一種時尚,草地上、電梯間、公車上甚至飯店裡,都有狗狗們的身影。所以,規範小狗不侵犯公眾利益非常必要,違反規定就應該重罰。 本版採寫:本報記者 唐潔 溫元元 城市話題,關乎你我。歡迎撥打熱線0755-83325000,提供話題,參與討論。 圖: 狗狗戴上口罩別有一番可愛。 本報記者 陳以懷 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