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奧斯維辛集中營」,一場災難與地獄的存在:汾陽「留置場」

2020-12-13 呱呱歷史說

日軍"奧斯維辛集中營",一場災難與地獄的存在:汾陽「留置場」

上個世紀,我們經歷了許許多多的戰爭。從清廷的轟然崩塌,結束了千年之久的封建王朝統治;再到民國時期,軍閥割據混亂局面,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後來,侵華日軍的大肆掠奪,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給我們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沉重災難。後來隨著解放戰爭的的爆發,反攻的號角吹響,日本投降,新中國成立,我們的人民站了起來,民族與國家嫩能夠傲然地立於世界之林。

今天,小編向大家講述的就是上個世紀抗戰年代發生的事情,是日軍侵華那段時間裡留下的歷史痕跡,是罪證與屈辱的歷史。

小編所說的「黑房子」,實際上真實的名字叫做「留置場」,是日軍建造的一處專門用來看管犯人的地方,在臨汾。汾陽隸屬於山西省呂梁市,位於山西省腹地偏西,因位於汾河之陽(西)而得名。據《明史·地理志》,汾陽縣,奉宋金元汾陽軍,汾陽軍取義則因地當汾河之陽。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人口稠密,交通方便。到了抗戰年代,因為地理位置比價重要,所以在那時很是被看重。而留置場,顧名思義,只有一個小門可以進出入其中,狹長的走道像是漫無天際的黑夜,給人一種陰森黑暗的感覺。或許是因為目睹了當時的慘狀,雖然裡面曾經待過的人早已消失,但記憶不曾改變,也不會忘記。再往裡走,一間間小房間,昏暗無比,裡面沒有燈,猶如狗洞一般大小的門被鐵皮包裹著,可想而知當年的悲慘場景。黑壓壓一片,黑洞一樣的地方,這也是「黑房子」稱呼的由來。

每個房間裡面都會關押至少二三十個人,有的是真正對抗者,有的是普普通通的百姓,沒有什麼緣由,被抓住就過上了暗無天日的生活。上至六十歲的老者,下到十幾歲的孩子,沒有人能逃過懲罰與折磨,。人擠著人,空氣都顯得汙濁不堪。

一日兩餐,沒有吃飽的時候,甚至有時連吃的都沒有。沒有床,更別提被褥,即使天氣再寒冷,也只有乾草鋪攤開以此取暖。

由於長時間在這樣的環境下遭受苦難與壓迫,人們受著身體上和心靈上的雙重折磨,早已面目全非。每一個人都是骨瘦嶙峋,早已沒了正常的樣子。有些人因為飢餓就這樣裡再也沒有了生機,更殘忍的是日本人竟然不把他們弄出去。時間一長,就出現了惡臭味道,伴隨著的還有驚恐與害怕。

每天天都會被殘忍對待,而那些看管者卻會因此尋歡作樂。他們以迫害無辜的人為開心的事,有時甚至不讓上廁所,就生生地拉在褲子裡。每當這時,他們就會開懷大笑,沒有道德。

這是與外界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圍城》裡這樣說:「裡面的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去」,在這裡只存在前一點。抗戰紛爭不斷,每個人都希望活著。雖然生活在裡面只有黑夜白天的觀念,但裡面的每一個人對於周六的到來絕對是記憶猶新。那天是看管的人放鬆的一天,哼著小曲喝著酒,他們瀟灑自在。在這之餘,他們竟憑藉酒醉,隨意拉出女性糟踐,對於反抗的人大打出手。

在這裡面,還有許多軍犬的存在,他們的任務就是死死盯著那些犯人,隨時準備撲上去。其餘的刑罰,如針刑、兩人廝殺決鬥等等都是他們最愛的「節目」。

冬天經歷嚴寒,在凜冽寒風中瑟瑟發抖,夏季,則讓不穿衣服,在大太陽下直曬,已經到了沒有良知的程度。就這樣的看管所,與奧斯維辛集中營沒有任何區別。每天都是非人的折磨,每天都有人這樣離去。

歷史需要銘記,那些悲慘的無辜人與英勇的壯士,會一直懷念敬仰。

相關焦點

  • 日軍究竟有多慘無人道!侵華日軍打造的活地獄:汾陽「黑房子」
    1.侵華日軍一手打造的活地獄——黑房子今天要來跟大家說到的是侵華日軍所打造的活地獄—汾陽的黑房子。黑房子又叫做留置場,是侵華日軍特製的監牢。黑房子外面圍著高牆,只有一個小門可以進出,從小門進去是一條很長而且黑暗的甬道,囚室就排列在甬道裡面。
  • 「殺人工廠」奧斯維辛集中營究竟有多恐怖?
    眾多集中營中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奧斯維辛集中營了,號稱二戰中德國法西斯最大的一個「殺人工廠」。 奧斯維辛集中營在哪呢?在波蘭克拉克夫市,西南60公裡處的一個小鎮。 這個小鎮的名字就叫奧斯維辛。
  • 否認南京大屠殺和奧斯維辛集中營
    據日本共同社18日報導,針對日本高須美容院院長高須克彌否認南京大屠殺和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言論,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日前在官方推特上破例用日語發表推文稱,「奧斯維辛的存在是歷史事實」。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1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駁斥高須克彌的言論,強調歷史不能「整容」。報導稱,高須克彌2015年10月在推特上寫道:「我認為南京(大屠殺)和奧斯維辛(集中營)都是捏造的」。奧斯維辛博物館3月15日在官方推特上用日語回復稱:「奧斯維辛集中營是一個歷史事實,不斷向世界人民的內心提出忠告。
  • 站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前
    7月5日,此次歐洲三國遊裡我們來到了奧斯維辛集中營。這使我想起了今年五一前新華社的一個報導:萊因霍爾德•漢寧,原納粹黨衛軍「骷髏師」成員,1942年1月至1944年6月在奧斯維辛集中營擔任守衛,檢察官指控他協從謀殺至少17萬人,認為當時20歲出頭的漢寧為「殺人機構的運轉作出了貢獻」。今年2月11日,德國西部代特莫爾德鎮一家地方法院開庭審理漢寧一案。考慮到漢寧年事已高,每次庭審時長最多兩個小時。在過去12場庭審上,他一直一言不發。
  • 奧斯維辛集中營波蘭猶太人倖存者的自傳漫畫《鼠族》
    1973年,阿特創作了獻給母親的漫畫——《地獄行星的囚徒》,講述自己在母親自殺去世後,經歷的痛苦和沮喪。經過將近10年對當年大屠殺倖存者的採訪,參觀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舊址,並前往父親弗拉德克的故鄉、波蘭索斯諾維茨收集資料,1980年《鼠族》在阿特和妻子穆利創辦的漫畫雜誌《原生》上連載。
  • 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現場引人深思
    下車找到服務中心指路,徑直向奧斯維辛集中營的進口走去。奧斯威辛集中營,一個令人恐怖的遺址,希特勒納粹的死亡工廠,令人震撼!這裡記錄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種族滅絕暴行。因為參觀者來自世界各地,語言各不相同,所以按照填表國家語言分門別類分組進入,因為沒有中文組,我們劃到英文團隊中,當參觀者領完胸牌和耳機,便有專職導遊過來組織自己的隊伍。
  • 奧斯維辛集中營,不親歷現場永遠無法想像人性會墮落至此
    波蘭之行奧斯維辛集中營是一個必去的地方,我們到達奧斯維辛集中營是一個秋日的午後,那天是在中歐旅行以來天氣最好的一天,然而陽光明媚、風景秀麗的景色卻無法掩藏那段悲慘、沉重的歷史,這裡給人一種陰冷的感覺,讓人說不出的難受,同行的一個朋友為此直接放棄了集中營的參觀。
  • 侵華日軍打造的活地獄:汾陽「黑房子」
    「黑房子」,又叫「留置場」,是侵華日軍在汾陽地區建造的一種特殊監牢,外邊圍著曲尺形的高牆,只有一個小門出入。從小門進去,便是一條很長且黑暗的甬道,囚室排列在甬道裡。每個囚室只有一個用鐵皮包裹木材製成的小門,三尺高、二尺寬,好似狗洞一般,犯人出入,只能爬進爬出。
  • 「死亡集中營」設計草圖現身 奧斯維辛不是勞改農場
    死亡集中營設計總覽圖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9日報導,近日有關人員在德國的一間民居裡找到了當年納粹修建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設計圖,這些圖紙更進一步說明納粹「大批量」屠殺猶太人是早有預謀的,而非像他們宣稱的那樣——「奧斯維辛集中營僅僅是一座勞改農場」。
  • 奧斯維辛,永遠不要忘記
    原標題:奧斯維辛,永遠不要忘記  1月27日是蘇聯紅軍解放奧斯維辛集中營70周年。德國總理默克爾近日面對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及數百名來自以色列、波蘭和德國的青年這樣表示:「我們一如既往地負有責任,讓更多人知曉當時的殘暴行徑,讓那一段記憶清晰地刻在人們心裡。」   奧斯維辛,波蘭西南部小鎮。
  • 奧斯維辛集中營:地球上最大規模的殺人工廠
    前世今生   當年納粹後代集中營原址懺悔前輩罪行   「奧斯維辛博物館是迄今為止最詳細記錄下納粹所犯罪惡的地方,也是當今世界保存最為完整的納粹德國滅絕營。」   原來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目前已經成為波蘭國家博物館,博物館內基本保留著原來集中營中的原貌。
  • 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70周年 倖存者重聚講述悲慘經歷
    1月26日,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70周年,倖存者重返當年的死亡之地,講述慘痛經歷。 奧斯維辛是波蘭南部的一個小鎮,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在這裡建立了最大的集中營,有「死亡工廠」之稱。
  • 她把中國的和平之聲傳遞到波蘭奧斯維辛
    課餘時間,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做英語講解;公祭活動期間,曾給國際和平城市協會會長亞門特做翻譯;前往波蘭奧斯維辛交流學習,給當地人講述南京大屠殺歷史……她叫範梓幸,南京河海大學英語專業大四學生。
  • 經歷奧斯維辛集中營災難的維也納醫生如是說
    奧斯維辛之後震撼靈魂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義》如果不是戰爭,維克多·弗蘭克爾可能只是維也納一名默默無聞的醫生;但是戰爭,讓他成為了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倖存者。在那裡,弗蘭克爾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只有他和妹妹倖存下來。
  • 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亨利·基奇卡感染新冠病毒去世
    據比利時媒體報導,比利時為數不多的猶太人大屠殺(Holocaust)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之一、自傳作家亨利·基奇卡(Henri Kichka)因感染新冠病毒於4月25日在布魯塞爾去世,享年94歲。他的母親、兩個妹妹和姨母在抵達奧斯維辛集中營後就慘遭殺害,而他和他的父親被迫在集中營裡充當戰俘。1945年,蘇聯紅軍解放了奧斯維辛集中營,亨利·基奇卡成為奧斯維辛集中營少數倖存者之一。2005年,在二戰結束60年之後,他以回憶錄的形式出版了自傳《集中營裡黑暗的少年時代》。
  • 押往集中營的南京日軍 以為進地獄 沒想好吃好喝還能泡溫泉
    當時在中國共有日軍戰俘128萬人,根據陸軍總司令部的命令,放下武器的日軍在遣返回國前都必須前往指定的集中營等候處置。南京日軍戰俘集中營設在中華門外下關以及湯山等地。日軍在投降以後一直很怕遭到中國政府和民眾的極端報復,尤其是在他們犯下了禽獸罪行的南京。
  • 二戰集中營倖存者萊維:奧斯維辛之後,寫作只為救贖
    然而不幸的是,1943年,萊維被逮捕,隨後被送至佛索利集中營,不久轉到莫諾維茨集中營,「囚犯」編號為「174517」。《這裡就是奧斯維辛》書封《這就是奧斯維辛》:牢記黑暗歷史,對抗慣性遺忘在莫諾維茨集中營,青年萊維和名為萊昂納多·德·貝內代蒂醫生,共同見證了集中營內的恐怖景象,並將記憶裡的種種情形,記錄在《這就是奧斯維辛》一書裡。書中還包括他們為審判某些戰犯,比如約瑟夫·艾希曼,提供的證詞。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將和平之聲傳遞到奧斯維辛
    課餘時間,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做英語講解;公祭活動期間,曾給國際和平城市協會會長亞門特做翻譯;前往波蘭奧斯維辛交流學習,給當地人講述南京大屠殺歷史……她叫範梓幸,河海大學英語專業大四學生。  2017年,剛讀大一的範梓幸加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紫金草志願者隊伍,成為一名英語講解志願者。
  • 周六薦書 | 無淚而泣: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特別工作隊」
    「特別工作隊」是在納粹實施種族滅絕的集中營中被挑選出來、被迫在毒氣室和焚屍爐旁工作的猶太奴工。他們目睹了人間地獄般的殺戮場景,還被迫參與其中,同時也承受著外界的責難,身心都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作者通過多年的資料採集和訪談(許多人是首次披露他們的經歷),以豐富的細節和嚴密的邏輯,重構了「特別工作隊」的生存狀態和人性煎熬,無聲地控訴了德國法西斯對猶太人實施種族滅絕的反人類暴行。
  • 納粹集中營,遠不止奧斯維辛,納粹殺人方法讓人毛骨悚然
    奧斯維辛如果有選擇能力,它絕對願意只做一個波蘭境內默默無聞的小鎮。 但是納粹的慘絕人寰讓它用聲名遠揚,在蘇聯紅軍解放它之前的四五年,110萬猶太人在此被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