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從不缺名望,缺的是「煙火氣」!

2020-12-13 小鹿天下事

2020年11月12日,「百年西泠·金石傳薪」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系列展在浙江展覽館隆重開幕,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系列活動同時拉開帷幕。一場藝術視覺盛宴襲來,讓世人有機會再次領略到了百年西泠的獨特魅力。

「創、學、研、藏」:五大展覽齊亮相。「」百年西泠·金石傳薪」——11月15日,《西泠藝叢》2020年度編輯研討會在杭州舉行。

也許專業的金石展示和研討會對「圈外人」來說顯得過於「高檔」。作為一個簡單愛好者和鑑賞者,我還遠遠達不到參加研討會和對展會展品「評頭論足」。

但可能今年11月是「西泠印社」的黃金時間,11月18日《西泠印社》紀錄片上映,短短六集的紀錄片,記載了杭州這座承載西泠印社的金石聖山的起浮傳承。

第一集《君子》,首看吸引我的便是孤山雅韻和西泠印社的古樸交融的韻味。杭州,三面雲山一面城,自古以來被稱作天堂之城。城的中央,是最具天堂模樣的一湖碧水。湖水之上,海拔38米的孤山,寫滿了唐詩宋詞與人間煙火,也疊加著千百年間先行者們叩問天地尋道山水的種種痕跡。

我們試圖以西泠印社這樣一個藝術社團作為中國文化的優質樣本,對其百年命運和得失榮辱進行深入解讀,將其與國運興衰、國學傳承、傳統文化、文化自信連接起來進行思考,試圖尋找出更多對未來發展以及符號延展有價值的結論,這就是《西泠不冷》的最終訴求——

「文化自信,正是六集紀錄片《西泠印社》想要傳達的文人結社之精神內核。

一代宗師,就是六集紀錄片《西泠印社》想要弘揚的文化引領之外在主旨。

問道中國,即是六集紀錄片《西泠印社》想要呈現的文化自信之百年傳奇。」

孤山不孤,西泠不冷。西泠印社雖然小眾但值得。它在歷史書上不可或缺,它在民族記憶裡舉足輕重。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看到它的魅力,能夠傳承它的風採。「煙火氣」下的西泠印社方是絕美!

相關焦點

  • 「西泠印社」從不缺名望,缺的是「煙火氣」,所求僅是西泠不冷!
    2020年11月12日,「百年西泠·金石傳薪」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系列展在浙江展覽館隆重開幕,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系列活動同時拉開帷幕。一場藝術視覺盛宴襲來,讓世人有機會再次領略到了百年西泠的獨特魅力。 「創、學、研、藏」:五大展覽齊亮相。
  • 紀錄片《西泠印社》為「西泠印社中人」立傳
    大部分寫文人結社的文章,都會提到杭州孤山上那個因地鄰西湖西泠而得名的印社。那是中國研究金石篆刻最負盛名的民間學術團體,不僅開中國印人結社之先河,社員更多為海內外名家,故有「天下第一社」之譽。如果不是刻意去計算的話,很多內行的朋友常常會忘了西泠印社的年齡。
  • 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簡介    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國南方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品拍賣公司,具備國家第一類文物拍賣經營資質。西泠拍賣秉持「真乃居先,誠為業本」的創業宗旨,憑藉西泠印社深厚的文化底蘊,以中國古代及近現代書畫為經營重點,文玩雜項、油畫雕塑、古籍善本等諸項並舉,每年定期舉辦春季、秋季大型拍賣會,截止2011年7月,已成功舉辦13場大型拍賣會,總成交額逾57億元,在中國古代書畫、篆刻硯臺等文房領域位居國內藝術品拍賣翹楚之列,並創造多項拍賣紀錄,享有「江南第一槌」的美譽。
  • 西泠印社:六年改革從瀕危走向重光
    每年清明、重陽節前後,西泠印社社員雅集孤山,鑑賞詩書、交流印學,詩詞吟詠、筆墨酬唱,不僅繁榮了西泠印社的社團文化,還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墨寶,供後人敬仰、學習和研究。    歷經百年傳承,西泠印社融詩、書、畫、印於一體,同時建立起西泠印社出版編輯部、書畫社等,致力於中國傳統金石書畫的推廣與傳播,成為我國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廣泛的學術團體。
  • 西泠印社集團有限公司成立
    有著105年歷史的西泠印社昨日又跨出嶄新一步——西泠印社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西泠印社集團是我市繼杭報集團、文廣集團之後成立的又一重要國有文化產業集團,它的成立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新成果,也標誌著西泠印社產業進入了集團化、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國平為西泠印社集團有限公司成立題詞並發來賀信。
  • 杭州西泠印社有限公司簡介
    於是結社於孤山南麓西泠橋畔,「人以印集、社以地名」,取名「西泠印社」。自此,西泠印社跨越三個時代,承繼六任社長(吳昌碩、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撲初、啟功),迄今已過百年歷史。  經百年的傳承,西泠印社融書、畫、印、藏於一體,成為我國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廣大的學術團體,在國際印學界享有崇高的學術地位。
  • 西泠印社與臺灣印學的發展
    日據時期,印學初興,臺灣本土印人傳承明清篆刻及日籍印人帶來的明治時期日本篆刻,1913年水竹印社、1923年婆娑洋印會、1932年臺北趣味同人會,是得西泠印社典範性的啟示與影響。1945年至今臺灣印學發展,歷經臺灣印學會、海嶠印集、篆刻學會以及印社林立等時期,從印學團體結社、發展、雅集模式,到印學理念、印風,都受到西泠印社的啟導,並以參照西泠印社成功經驗為標杆,尋求開拓未來發展之道。
  • 印信百年 西泠不冷 大型紀錄片《西泠印社》正式開機
    杭州在中國歷史上留下的影響力符號多與石有關,如「秦王纜船石」,以及以金石文化聞名於世的西泠印社。因理想主義而自由結社的早期西泠人,為我們留下了哪些精神遺產?今天,我們該以怎樣的方式和態度解讀西泠印社?6月28日,由浙江廣電集團、杭州市委宣傳部、浙江大學和西泠印社聯合出品的大型紀錄片《西泠印社》,在孤山腳下的中國印學博物館宣布啟動拍攝。
  • 西泠印社社長印象(一):西泠掌門人 幽蘭滿庭香
    西泠印社,於1904年由丁輔之、王福庵、葉為銘、吳石潛等金石篆刻家在杭州發起、創立,是中國第一個專事篆刻藝術的全國性社團組織。人以印集,社以地名,故名西泠印社。它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凝聚起一大批海內外著名金石書畫大家,是世界印人心中的藝術聖地,歷來被世人譽為「印學重鎮,園林精華」,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譽。一方小印連天下,秦篆漢隸述古今,西泠印社風雲國際印壇百年。
  • 《西泠印社》總導演許繼鋒:核心就是君子的活法和刀法
    兩年前,紀錄片《孤山路31號》橫空出世,讓人看到了一個仙氣漫山的西泠印社;11月18日晚,大型紀錄片《西泠印社》在浙江衛視首播,撲面而來的,是滿滿的人間煙火氣和君子正氣。《西泠印社》海報這兩部備受好評的紀錄片一脈相承,都出自總導演許繼鋒之手。
  • 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簡介
    西泠印社創立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坐落於浙江省杭州市西子湖畔孤山南麓。其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宗旨,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學術團體,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譽。
  • 西泠印社「收徒」!福州校園「第一社」來了!
    」發來賀信金石宗師福州「收徒」揭牌儀式上被譽為「天下第一名社」的西泠印社專門發來賀信西泠印社西泠印社創建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為宗旨,西泠印社理事吳瑩、桑建華、梁章凱還被聘為樟林印社藝術顧問他們為晉安區的學校帶來了書畫作品福建商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西泠印社社員葉林心,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劉傳斌、劉丹明、劉文伯被聘為樟林印社校外輔導員。
  • 《西泠印社》:印石篆刻裡的中華文化
    本周,紀錄片《西泠印社》播出五六集《兄弟》《刀法》,講述西泠印社人的兄弟情誼與篆刻刀法的守正與革新。 而《兄弟》《刀法》繼續從「人」出發,描摹西泠印社過去與未來的故事。 孤山不孤,體會江南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價值 紀錄片對人物的描摹是具體而詳實的,以人物命運為軸,再現文人志士的行動場域。如《兄弟》一集以人物的命運為起點,展開西泠印社這幅時代畫卷,刻畫西泠印社代際之間的兄弟情誼。
  • 西泠印社,始終是小林鬥庵心中的一個圖騰
    記者 潘寧    但凡加入西泠印社的社員,入社時,都會得到一份證書,證書上面鈐有一枚印章,嵌有「西泠印社中人」六字。這代表著榮光和勵志的六個字,出自西泠大家吳昌碩之手。  可之前誰也不知道,吳昌碩的這枚原印,究竟流落在哪裡。  2002年秋天,一個好消息傳到了西泠印社。
  • 西泠印社慰問浙江省援鄂醫療隊
    西泠印社慰問浙江省援鄂醫療隊 4月14日 西泠印社社委會一行前往安吉 慰問正在那裡休整的
  • 西泠印社集團赴日舉辦「西泠雅韻·童衍方書畫篆刻展」
    西泠印社赴日代表團成員:團長:西泠印社副社長、國家一級美術師童衍方副團長:西泠印社集團董事長、總經理譚飛西泠印社社員、浙江省藝術品經營行業協會會長陸鏡清團員:西泠印社理事、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唐存才西泠印社社員、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仲威西泠印社社員、上海書畫出版社編輯馮磊西泠印社集團交流合作部副部長、西泠印社美術館運營負責人何琦
  • 首屆西泠印社集團發展大會在杭召開
    首屆西泠印社集團發展大會在杭召開   6月30日,主題為「艱苦奮鬥再創業,深化改革再出發」的首屆西泠印社集團發展大會在杭州召開。
  • 傳承中華文化,展現名家風範,紀錄片《西泠印社》從篆刻出發展現一...
    而在杭州城的中央是最具天堂模樣的一湖碧水,湖水之上,海拔35米的孤山寫滿了唐詩宋詞與人間煙火。千百年間無數先行者們在此地留下了自己叩問天地、尋道山水的痕跡。1904年四位杭州城的年輕才俊在孤山南麓創建西泠印社,此後歷經115年風雨,孤山已成為一座令海內外仰止的金石聖山。紀錄片《西泠印社》以「西泠四君子」為講述主體,在向觀眾系統介紹西泠印社發展歷史的同時,將一代大師的絕世風採展現地淋漓盡致。
  • 【尋味孤山】西泠印社楹聯碑刻(二十一)
    西泠印社坐落在杭州西湖孤山南麓,從白牆黑瓦的圓洞門入內,楹聯、匾額、摩崖石刻比比皆是,目不暇接,文化韻味撲面而來。
  • 「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銘刻百年興衰,《盜墓筆記》都蹭它名氣
    視頻訪談中,面對鏡頭的許繼鋒戴著細黑框眼鏡,光頭,語氣不疾不徐,姿態放鬆——他是紀錄片《西泠印社》的總導演。拍西泠印社並不簡單,這是一段過於冷門又傳奇的歷史。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何為西泠印社?1904年,晚清將亡,時局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