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往事】長溪村的南風嶺古驛道

2021-12-29 婺源長溪旅遊

【婺源往事】長溪村的南風嶺古驛道

  無怪旁人不識,古道並非官家通衢,實為鄉民自行籌資所建山間便道。自築成之日,本就沒個正式名號。道路西起浮梁東鄉天寶堂,東接婺源西野長溪。天寶長溪皆為深山大塢。兩地鄉民往來相與須得越嶺跨山,進出間皆以界山南風嶺直呼,約定俗成稱作「過南風嶺」「上南風嶺」。

  古道無名,長度也有限。山這邊自天寶堂寺下到南風嶺隘口12裡,從南風嶺下到那邊婺源長溪13裡,總共也就25裡路程。路雖無名,所連之地亦為僻壤窮鄉,可對山那頭的長溪鄉人來說,卻是等同於「生命線」存在了好幾百年。

  眾所周知,婺源是個山多地少的山區縣。地處婺西大山深處的長溪尤其如此,整個村莊除了高塝就是深溝,根本找不出一塊適合栽種稻子的水田。村民在溝塝間見縫插針種下的一點玉米紅薯之類粗糧絕難維持,全村上千人口所需細糧幾乎全靠山外供應。

  幸而山這邊的天寶堂向來以地肥糧多聞名周邊,長溪人所需的糧食算是有了著落,隔一座南風嶺真算不得什麼。伐木換糧、買糧賣糧,兩邊的村民越走越勤,南風嶺裡的山路越走越寬。在天寶堂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田產,吃上自家田裡種出的穀子,成為每個長溪人夢寐以求的大事。  老天還算眷顧,滿清入關後,統治者們為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在全國推行「攤丁入畝」土地政策,一舉廢除了沿用千年的人頭稅。不用按家庭人口繳稅,讓本就缺田少地的長溪人身上的擔子輕了下來,日子又有了新盼頭。攢錢、攢錢,攢夠了錢到天寶堂買地去。長溪人買田佃地成風,短短幾十年,天寶堂已有近四成的肥田歸於長溪人名下。

  春種秋收,長溪人按季節在自家的田地上勞作,南風嶺山路走得更勤了。為便於莊稼的日常管理,大戶人家乾脆在天寶堂這邊的南風嶺腳用黃泥加篾片築起了勞作棚,慢慢地也就成了一片村落——外豐村。山兩頭的關係更加緊密起來,修一條好走的石板路自然也就成了長溪各宗族的頭等大事。  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雍正四年,天寶堂最大田主——外豐村的豐宗斌,應允承擔修路人員所需糧食開支。長溪戴氏族人多勢眾,內中不乏石匠瓦匠,一應工匠活路無需另找他人。築路石材最好解決,南風嶺有的是石頭,刨去土層直接鏨出來就是了。  路從天寶、長溪兩頭同時施工。天寶這邊路自寺下延出,穿外豐村而過,路面頗有講究,五尺許的路面中間由二尺見寬青石板首尾相連,石板兩側鑲碼的全是山澗裡挑揀來的鵝卵石,一水兒豎側得齊齊嶄嶄。  出了外豐村就是南風嶺腳,為儘量壓縮腳程,道路只隨山形起伏,並沒有為降坡度而刻意盤旋迴復。與村堂路面不同,山路不加裝飾,要的是能經得起重壓,不易損壞就行。工匠們自會選那堅固抗造的青石鏨出敦實寬厚的條石,再依山勢順次疊加向上延伸。修路就是為了方便把天寶堂的稻子擔回長溪,又是自家人投工投勞,當然不會有偷工減料的事情發生。

  石料要選最好的,一塊條石就是一級臺階,五尺的長度寬寬泛泛,往來滕讓只要稍稍側過挑籮就行。考慮到路遠擔重,半裡左右就拼出三塊條石權當換肩歇氣平臺,山腰和隘口又劈開山皮葺成歇亭,既可遮風又可擋雨。整整兩年,石板路終於修好。  看著擔到家中黃澄澄的穀子,長溪人到天寶堂買田置地的熱情再次迸發。至清末,天寶堂竟然有近六成田地歸長溪人所有,南風嶺山道成了長溪人的生命糧道。循著糧道,有那心疼晚輩之人,不願兒孫承受隔山種糧擔糧的艱辛,央著媒婆或娶或嫁,種著天寶堂的田總要跟天寶堂的人搭上關係。更有眼光長遠的索性舉家搬遷,天寶堂的婺源人越來越多,種糧、擔糧、走親、訪友,絡繹不絕的行人熱鬧了整座南風嶺,更連緊了山兩頭的鄉人。

  作為長溪的生命線,南風嶺糧道的保養維護自有統籌安排。平常小修小補無需族內議事過問,往來路人碰上了多會花個半天一晌的功夫就手解決。路況保持良好更得益於每年一次的大維護。立冬過後,農田裡的活計算是告一段落,各家各戶的穀子也都從天寶堂擔回了長溪。閒下來的鄉人齊聚宗祠,生命線的維護來不得半點馬虎,修繕任務按本族本年份田地的多寡重新劃分。糧道承載的是族人的腳步,更是族人的眼睛,都是臉面上的事,誰敢偷奸耍滑?  古道作為運糧通道一直延續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汽車運輸的普及,天寶至長溪盤山公路亦應時而建。穀子裝上卡車運到長溪,鄉人肩挑背扛過南風嶺的日子一去不返。這條浸透著世代長溪人汗水的糧道總算完成了歷史使命,漸漸閒了下來。  再也不用擔糧過岡,外豐村鄉人也就陸陸續續遷回了長溪,遺下十來幢幹打壘空在那裡。無人打理的房屋終難躲過坍塌,殘垣束不住木竹雜草的長勢,樹根竹鞭鑽過屋基躥上了路面。原本齊整平服的青石板早讓車輪碾得七零八落,只有那左一蓬右一蔸的絲茅見縫插針地肆意瘋長。村堂徹底荒空了。

  公路繞山而行,古道少人問津,岡上草木益發蔥蘢。經年藤蘿繞纏著巨木旋至半空,復從枝椏深處四散垂下,或掩入草中,或掛於階上。古道人跡罕至,亦就無人修葺,看那陂上青青石階時斷時續,定是二十多年風雨所致。且依古道前行,道旁歇亭頂蓋早已朽塌,背倚爬滿青藤綠苔的山牆,輕輕拂去石凳上黃葉,看山道空寂,再尋不見那腳穿草鞋擔糧過岡的婺源漢子,巍巍南風嶺,唯有山風依舊。


各位客人行程,請加微信號18879341398交流,針對各人時間,日期,人數、交通方式進行一對一專程策劃安排設計線路,確保行程出行順利無憂。

    敬請各位關注「婺源長溪旅遊」公眾號,凡關注公眾號或是轉發公眾號文章分享到朋友圈的朋友,通過郵政局實地免費寄贈婺源精美風光名信片,轉發後請添加小編微信號18879341398聯繫寄贈事宜,謝謝!

江西婺源旅遊 請關注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最具人氣的賞秋地一婺源長溪村
    千山萬壑的巍巍高山環抱著美麗的長溪村,村內一灣潺潺河水流經村中,全長有37公裡,村稱為長溪河,故村子也命名長溪村。驛道古楓,世外桃源!深秋時節,村子周圍二百多棵百年香楓便呈現一片火紅,高大古老的紅楓和粉牆黛瓦掩映交融,一派別致的鄉野田園秋色乍洩眼前,實在美得叫絕!
  • 「徒步客」喚醒婺源古驛道
    日前,筆者來到婺源縣浙源鄉嶺腳村,村民詹德興一邊修復古驛道,一邊向筆者介紹,「這是浙嶺古驛道,也是古代吳楚分源地,我們有責任將它保護好。」在嶺腳村,不少工人正忙著對古驛道鋪設青石板,對損毀的地方進行修補。  作為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婺源境內保存著上千條古驛道遺址,保存完好的有上百條。其中,以皖贛兩省交界的浙嶺古驛道最為知名。
  • 婺源長溪村,養在深閨人未識,大山中的紅楓之鄉
    長溪村位於江西省婺源縣賦春鎮,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原生態古村,由於地處極其僻遠的山村,就是到了婺源,在當地也難問到這個村莊的具體位置。通往長溪村的是一條窄窄的盤山公路,大巴車是嚴禁進入長溪村盤山公路的,遊客需到賦春鎮停車場換乘中巴車進村。這是旅遊團隊不會到的地方,說她是世外桃源,一點也不過份。
  • 婺源長溪村農家普通標間 長溪村農家住宿 長溪村農家樂
    婺源長溪村農家樂標間長溪村農家樂:憶家人客棧
  • 2017年婺源賞紅葉,婺源長溪村村長答客人問,最新推出!!!
    金秋婺源賞紅葉必到之地長溪村、石城婺源石城和長溪村都是婺源秋色最美的兩個村莊,深藏在大山之中。       為便於廣大遊客能夠及時掌握2017年婺源紅葉實況,制定出行計劃, 關於今年的紅葉情報我們近期會通過婺源旅遊網和婺源長溪旅遊微信公眾平臺,用文字和圖片發布《2017年婺源紅葉即時情報》,不斷更新。
  • 「婺源之秋」篁嶺曬秋+長溪村徒步+長溪紅楓古道3日遊
    如果你知曉婺源,只是因為她的油菜花,那就錯過太多發自內心的喜悅。11月初的婺源搖身一變,成為五彩繽紛的篁嶺曬秋,金黃的,火紅的,漫山遍野,給你滿滿的原始幸福感。如果提及紅葉,你只想到香山,以及摩肩擦踵的「熱鬧」人群,又會喪失多少賞秋的喜悅。而長溪村的紅楓卻肆意的絢爛,少人問津。
  • 【婺源油菜花】全程免門票婺源看油菜花線路功略 行程安排
    第一天:出發地---婺源長溪村(沿途遊汀村、賦春村、衝田村、林塘村、巖前村),徒步或是自駕,包車進入長溪村,住宿長溪村。一般大家都是周五下午下班後組團出發,趕到婺源己是周六的凌晨,戴向陽建議:如果離婺源近的城市到婺源半夜左右,就在賦春鎮住;天亮早起早餐後開始行程之旅。      特別提醒:長溪或是婺源其它山村,進山的公路彎多路險,夜間外地司機不建議進山。
  • 江西婺源,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最美鄉村」,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
    說起婺源,它作為中國最美鄉村之一,早已聲名鵲起,但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婺源總是能給你無盡的小驚喜。所以,有人說,曾經滄海難為水,婺源歸來不看村。人生,除了非去不可的長城,還應該去一次婺源。古樸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寧靜的街巷;世外桃源般的意境,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地道的鄉村美味,悠然自得的慢生活;婺源這座城,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喜。石城村:最佳賞楓地。青煙迷霧,古楓成林,秋天的石城村宛如人間仙境,美得攝人心魄。
  • 2012婺源油菜花賞春攻略
    【關鍵詞】:婺源旅遊攻略春天,從鋼筋叢林中逃離,讓婺源的春天壇徹底澄淨了混濁的心靈。那山、那水、那花(油菜花、桃花、梨花、杜鵑花等等),我們迷離地醉倒在婺源的花海中,共赴一場雲海和花海的視覺大餐。油菜花和天氣、地勢有很大關係,人為無法控制,無法準確的確定花期,所以大家經常要關注婺源旅遊官方微博、官方網站提供的即時菜花情報信息。具體可登錄婺源旅遊網 www.wycxc.com 查看圖文情報。)江嶺和慶源區域地處婺源東北角,因氣候的差異油菜花開放的時間會略遲幾天。大鄣山(山上)上村和長溪村處在高山中,因海拔高氣溫低,花期會在四月上中旬結束,可以說是婺源最晚的一畦油菜花了.
  • 春天去採花|婺源戶外踏春探花,3天原生態線路推薦
    婺源,不只是有油菜花!一生之中至少要有的兩次衝動.一次為春天油菜花盛開的時刻,一次為深秋晨霧紅葉造就的田野畫卷.就是要打破你對婺源的刻板印象,婺源不是只有油菜花,多少人來這兒,為的就是追尋盛開的油菜花田,欣賞花田裡花瓣繁茂的花朵,抑或是油菜花上偶爾停留的蜜蜂。又有多少人?
  • 婺源紅葉什麼時間紅?2016年婺源賞紅葉答客人問
    2016年婺源賞紅葉答客人問  婺源紅葉什麼時間紅?  婺源賞秋紅葉地點:長溪、石城  隨著婺源深秋的到來,美麗的紅葉火起最美鄉村一片天!最近,諮詢婺源旅遊攝影、賞秋色的客人越來越多,婺源石城和長溪村都是婺源秋色最美的兩個村莊,深藏在大山之。
  • 【紅葉情報2期】婺源紅葉什麼時間紅?2016年婺源賞紅葉答客人問,婺源賞秋紅葉地點:長溪、石城
    最近,諮詢婺源旅遊攝影、賞秋色的客人越來越多,婺源石城和長溪村都是婺源秋色最美的兩個村莊,深藏在大山之。尤其是長溪村,一直不為人所知,就是在婺源縣本地,也很少有人知道有這麼一個村莊, 極少有遊客前來,加上山區交通不是很方便,所以,客人們來到婺源,要前去這些山村有了不少困難。
  • 江西婺源,長溪村之殤
    對於長溪村即便大家都抱著雨住天晴的期許,紛紛於黎明時分登上溼滑的山巔,期待沉醉長溪村晨起時的虛幻縹緲,但終究只有陰沉沉的天,霧嵐也只在山巔徘徊。長溪村的周遭,亦是青山環抱,群峰逶迤,長溪河自峽谷流出,繞村而過,形成一個小小山坳,長溪村即依水就勢,生息繁衍。
  • 秋天的婺源,才是攝影師最不該錯過的人間天堂!
    位置:婺源縣西北古坦鄉石城村  長溪村千山萬壑的巍巍高山環抱著美麗的長溪村,村內一灣潺潺河水流經村中,全長有37公裡,村稱為長溪河,故村子也命名長溪村。「徽饒古道」就座落在這裡,也是浙嶺古驛道,這是一條古代徽州通往饒州的古道,千百年來,如今還完整無缺。田園、小溪、古木、翠竹環繞村落,飛瀑、驛道、路亭、拱橋散布鄉野。自駕可以沿著盤山公路往上開到半山腰的拍攝點,俯視角度拍下嶺腳晚秋的全貌。
  • 走出霧霾,去婺源山村看紅葉、賞秋景
    金秋時節,去婺源山村看紅葉、賞秋景。2天婺源戶外徒步之旅全程免門票行程出爐。  第一天:出發日(周五):出發地----婺源縣賦春鎮。到婺源賦春鎮下高速。當晚住宿賦春鎮。衝田村有全縣保存完好的梅嶺古驛道,驛道途中建有六個亭,分別為石亭、積慶亭、悅來亭、及第亭、福仕亭和桂芳亭,越過888步青石臺階,視線豁然開朗,可謂基石夯實、步步升華。途中還經過幾個小村落,野花、山林秋色與粉牆黛瓦的徽派建築、原始的泥土房子交相輝映。讓人流連忘返。  路線:衝田——(3公裡)梅嶺——(3公裡)梅源——(3公裡)梅春——(2公裡)——巖前(7公裡)——長溪。
  • 江西婺源油菜花圖片最佳時間 賞花推薦路線門票全攻略
    江西最美麗的油菜花在婺源,走進婺源,村村是景。 婺源油菜花盛開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份,但有早、有晚,不同的年份,時間有時相差半個月。婺源油菜花最早成名於江嶺萬畝梯田花海,由香港攝影家陳復禮先生拍攝的江嶺《天上人間》聞名於世。婺源最佳賞油菜花地標段為婺源江嶺與篁嶺。
  • 婺源的紅葉紅了嗎?
    隨著婺源縣賞楓季旅遊工作會議召開,主會場以及石城、長溪、篁嶺、江嶺,正式拉開今年婺源紅葉秋季旅遊旺季的序幕。今年,婺源的賞秋大戲將從10月國慶黃金周持續到12月中旬。長溪村村長戴向陽介紹,長溪村楓葉有三角楓、五角楓,紅楓葉千姿萬妙,秋風乍起,為何今年的楓葉紅得格外早?帶著疑問,紅葉情報員走上了村中古驛道遠望,發現路邊的小楓樹己部份轉紅,但村莊屋後的那些百年古楓,只是梢頭少數變色。
  • 去嗨皮|婺源的秋天,美得像一幅水墨畫!
    很多人都知道婺源的春天很美,但其實婺源的秋天,更是美得像一幅水墨畫!推薦理由:「一生痴就處,無夢到徽州」,婺源最美最令人嚮往的,某過於霧漫紅楓的秋天。主要秋色地:石城村、長溪村。一年中有兩個季節最適合去婺源,一個是油菜花開的春季,另一個便是雲蒸霧繞、層林浸染的秋季。深秋的婺源,秋意正濃。這時,長溪村的200多株百年香楓樹接連紅遍。而白雲深處的石城美景,也撩開了面紗,展露她的嬌媚紅顏。
  • 2017婺源紅葉什麼時間紅?婺源石城長溪賞秋紅葉情報攝影住宿攻略指南
    最近,諮詢婺源旅遊攝影、賞秋色的客人越來越多,婺源石城和長溪村都是婺源秋色最美的兩個村莊,深藏在大山之中。    有客人問,紅葉有紅了嗎?從近日拍攝的石城楓葉實景可以看出,目前楓葉已由綠色逐步轉變為黃色,個別樹梢還有少許紅葉出現。
  • 不要門票的婺源油菜花景點和線路推薦
    婺源看油菜花,大家總是關注江嶺、篁嶺這些著名景點,但是,你經常看到的是人擠人,車擠車,吃飯住宿各方面心情都大受影響。但是婺源有中國最著名鄉村的稱謂,有的是看不完的油菜花和小山村。筆者特意總結了婺源幾個亞於江嶺和篁嶺的村莊和線路,這些線路是專業戶外愛好者和當地村民發掘的。在婺源,讓你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油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