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國土交通部最近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韓國房產交易量達14.1萬套,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110%。今年1-7月累計交易量更是高達76.2萬套,較去年同期近乎翻倍。月度交易量和累計交易量雙雙創下有數據統計以來的最高水平。同時,首爾的房價2020年6月份統計比2017年5月份上漲了52%,首爾公寓房子的平均價格大概為530多萬人民幣,呈現量價齊漲的態勢。
房價飛漲的結果是在韓國掀起了一波恐慌性購房潮。這種情況和中國的樓市極其相似,預期決定市場、決定房價,而不是成本,也不是什麼剛需的供求關係。近日,韓國首爾市內一處預售110套房的高層公寓樓盤,就吸引了37400多人前來預購,競爭比例高達340:1,刷新了首爾市樓盤預售史上最高紀錄。
但是,首爾的這個情況和杭州的搖號中籤率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這個也是我們思考問題的一個角度,我們在議論韓國樓市危機的時候,不要忘了中國樓市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從中吸取什麼教訓,注意什麼問題。首爾的一套公寓的平均價格是530萬元人民幣,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看來,是不是根本不算什麼?
2017年—2020年,三年時間韓國房價漲幅52%,平均月漲幅在1.4%,這對北上廣深等城市來說,也算不上暴漲。2007年的時候,有些地方一年漲幅都在一倍左右,我們說啥了。「首爾房價暴漲52%」的新聞卻在一個月後提上熱搜,為什麼韓國會如此重視?不可否認的是,這就是事實。而且韓國的人均GDP和個人收入是我們中國的三倍以上,我們該做何感想呢?
隨著韓國購房熱的興起,韓國家庭負債規模再創新高。根據韓國央行19日公布的數據,二季度韓國家庭負債總額高達1637.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9.5萬億元),也是韓國有數據統計以來的最高值。今年韓國央行兩次降息,基準利率從疫情前的1.25%下調到0.5%,為樓市火熱上漲發揮了極大的刺激作用。
和中國人一樣,韓國人也喜歡買房,據報導,韓國5%的富人佔著80%的房產,說明投資的傾向比中國不差。但是,這個情況也說明,韓國的投資者是比較集中的,也是越有錢的人越買房,但是,這個現象也有一個好的方面,就是危機也集中到了少數人的方面。我國基本上是全民炒房,槓桿率更高,因此,更要準備好防範措施。
首爾出現的購房潮,其實也是買漲不買跌的現象,房價越是上漲越是讓購房者想要買房,急於買房。在銀行貸款利率下調和房價接連攀升的情況下,大量熱錢也以驚人的速度湧入韓國樓市。據稱這波上漲潮,就有不少的外國投資者加入。然而值得警惕的是,房價上漲總是有個極限,一旦房價下跌,或者政府上調利率,這些資產就很有可能會變成不良資產,甚至會成為拖垮韓國實體經濟的潛在破壞因素。
據了解,韓國政府對樓市的調控不可為不重視,最近三年時間,就頒布了23項房產新政,房產稅最高可以達到30%,原本以為在政策高壓下可以消停了,沒想到韓國民眾卻因為擔心房價繼續上漲,居然引發恐慌性購房潮。這也讓我們重新思考,30%的房產稅,都沒有遏制住房價的上漲,我們國家的房產稅還在醞釀之中,以後的房價該怎麼控制?房產稅真的對調控樓市沒有作用嗎?
其實,早在10年前,為抑制不斷攀升的房價,韓國就提出過,治理房地產投機是「一場與房地產投機勢力進行的戰爭」,這個判斷,現在看來,還是非常準確的,既說明了這項工作的艱巨性,也表明了韓國政府對整治房地產投機的決心。對房地產交易轉讓和保有環節徵以重稅的稅收制度,目的就是要發揮抑制投機、穩定房價的作用。韓國是我們的鄰居,我們不能只是隔岸觀火,而忘記了自己面臨的危機,應該有的態度,就是結合我們20年調控的經驗教訓,思考我們自己該怎麼辦?【本文由「馬躍成」發布2020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