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質色彩豐富,種類繁多,將其琢成玉鐲,千姿百態,是陶冶心靈的靈性之物。人可養玉,玉可養人,數百年來玉鐲一直是人們的摯愛。能夠琢制手鐲的玉質雖然有很多種,但只有翡翠手鐲最堅固耐用,因此格外受到人們的喜愛。
翡翠手鐲形狀
欣賞一隻翡翠手鐲一般看手鐲的「圈口」和「圈條」。根據圈口的形狀,翡翠手鐲的圈口可分為圓圈(正圓形)和橢圓圈(蛋圓形),它們的內圈口和外圈口相一致,呈同心狀。
歷史上翡翠手鐲幾乎都是圓圈圓條。扁條翡翠手鐲於三十年前從香港開始興起,這種內平外圓的翡翠手鐲能把翡翠玲瓏剔透的質感充分地表現出來。廠家在琢制手鐲時也會因材施藝,種好、色淡的翠料做成圓條款的手鐲,其效果會更好。
由於內圈口呈一平面,與皮膚接觸面積大,佩戴起來比較舒適。於是扁條玉鐲便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成為當今翡翠手鐲的主流款式。
橢圓圈也稱為貴妃鐲,相傳唐明皇的寵妃楊玉環為彰顯高貴和與眾不同,特遣玉匠為其御製橢圓形玉鐲,並下令天下人不得仿製,於是便有了貴妃鐲的稱謂。
此外,有的翡翠手鐲因外圈呈不規則狀,琢有圖紋,故稱雕花玉鐲。根據圈條斷面的形狀,手鐲的圈條可分為圓條、扁條、方條、梯形條及異形條五類。
翡翠手鐲的分類
翡翠手鐲品種的分類繁多,難以細分。根據「形象翡翠學」的原理大致可以分為七類:
素手鐲
僅有底子,沒有色、花的手鐲稱為素手鐲。素手鐲可以有很多品種,如素白手鐲即由白地子構成。
素水手鐲則是種好、水頭足、底帳通透的無色無花手鐲;還有冰白、玻璃白、素苘手鐲等。
色花手鐲
底帳綴有綠色的手鐲叫色花手鐲。根據地子的種質可將色花手鐲分為若干種,如冰底綠花手鐲等。
有的地區將綠色稱為「青色」,如白底青手鐲、花青手鐲等。種好、色正、色多者為上品。冰綠手鐲、玻璃綠手鐲較為少見,價格也高。
飄花手鐲
主要指在各種地子上分布有蘭花的手鐲。此類手鐲品種繁多,主要根據地子的種質來命名。
如冰底飄蘭花、玻璃底飄蘭花、糯化底蘭花、瓷底蘭花等等。老種飄花手鐲為上品,如玻璃飄花手鐲。
滿綠手鐲
整隻滿綠的翡翠手鐲較少見,種好者更是罕見,是翠中極品,價格高昂,極具收藏價值。
例如2000年10月在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一隻正種正色的滿綠手鐲,其成交價高達1850萬港幣。
黃翡手鐲
帶有黃霧和紅霧的手鐲叫黃翡、紅翡翠手鐲,雖較常見,但黃霧、紅霧所佔的部位卻不會太多。種質差者價不高。
種好的冰黃、冰紅手鐲較為少見,其價也高。黃色也稱富貴色,為許多愛翠者所追求。整隻滿黃的好種手鐲較罕見,其價格高。
蓴色手鐲
蓴色即紫色,紫色越濃價格越高。蓴色與淡綠色同在時,即稱為蓴帶彩手鐲。
凡紫色的翡翠種質都不太好,若能達到冰紫即為上品,整隻冰紫濃豔,則為珍品。
三彩手鐲
紅(黃)、綠、紫同時出現在手鐲上稱為三彩手鐲,寓意福、祿、壽三全。
種好的三彩手鐲不常見,具有收藏價值。
翡翠手鐲保養秘籍
1
翡翠手鐲的保養最重要的秘籍其實就是要經常佩戴,俗話說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就是要說經常佩戴。
人體的皮膚分泌出的油脂對手鐲有很好的保養作用,戴久的翡翠手鐲會越來越有光澤,越來越透亮。手鐲戴在手腕上也能起到按摩的效果,玉質的冰涼感能使人定氣安神,避免心煩氣躁。
一般豆種的翡翠手鐲比較好養,因為玉質顆粒比較粗糙,人體油脂容易滲入增加玉質的透明度,相反冰種、玻璃種的手鐲就比較難養了,因為本身它們的顆粒就已經很緻密了,效果就不會太明顯。
2
翡翠手鐲在雕琢之後,往往都上有川蠟以增加其美豔程度。所以翡翠首飾不能與酸、鹼和有機溶劑接觸。
即使是未上蠟的翡翠首飾,因為它們是多礦物的集合體,也應切忌與酸、鹼長期接觸。這些化學試劑都會對翡翠首飾表面產生腐蝕作用。
3
翡翠手鐲由於其生長特性和內部結構決定,若長期使之接觸油汙,會使油汙沾在玉鐲的表面,影響其華麗的外表。因此在佩戴玉鐲時,要注意保持玉鐲的清潔,通常半個月左右就要清洗一次。
4
翡翠也不適合接近高溫和煙火,更不能讓太陽曝曬。因為長期如此,會使光澤失去,變得沒有那麼鮮亮。太大的溫差與壓力會使顆粒結構產生變化(如微裂),只是我們用肉眼難以察覺。因此,若遇到這種忽冷忽熱的狀況,應加強對玉鐲的保養。
5
在佩戴翡翠手鐲時,要避免使它從高處墜落或撞擊硬物,尤其是有少量裂紋的手鐲。否則極易破裂或損傷。佩戴或脫下時最好在有沙發、地毯等安全的地方進行。
總之,翡翠玉鐲的保養需要您的精心呵護,經常用軟布擦拭,一般都需單獨包裝,按照玉鐲的保養方法定會使您的玉鐲越來越美麗,越來越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