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國內生鮮電商行業迎來新風口。美團買菜、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平臺強勢崛起,一時間「買菜」市場成為眾家必爭之地。
然而幾家歡樂幾家愁。國內首批生鮮電商易果生鮮被曝出破產重組的消息。
易果集團被爆旗下的易果生鮮、安鮮達、雲象供應鏈三家公司總負債達23億元。曾經擁有幾萬人團隊的易果生鮮目前只剩幾十人,且被裁員工的賠償金至今沒有到帳。
易果生鮮成立於2005年。在易果生鮮眾多的投資方中,阿里巴巴在易果生鮮15年發展路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阿里巴巴在2013至2017年的4年間,共參與易果生鮮4輪融資。作為易果生鮮的大股東,阿里也傾斜了更多的資源給易果生鮮。2013年,易果生鮮獲得天貓超市生鮮的運營權。站在阿里背後的易果生鮮很快迎來了高光時刻。
2017年易果生鮮網站成交金額達100億元,較2016年增長178%,預計在2018年實現盈利。在2018年雙十一大促之前,易果生鮮被國內電商智庫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評選為2018年上半年電商獨角獸,在生鮮電商行業排名第一。
然而好景不長。2018年12月,阿里進行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易果生鮮手中的天貓超市生鮮運營權被盒馬拿走。失去大蛋糕的易果生鮮業務量直線下降八至九成,不得不考慮轉型。
失去「金主」的易果生鮮很快在2019年4月便開始進行大規模裁員,如今易果生鮮淪為阿里的「棄子」已成定局。從行業獨角獸到破產重組,易果生鮮用15年的時間證明,想要「霸佔」生鮮電商賽道,必須要有自己的「造血」能力。
作為前期極度「燒錢」的行業,生鮮電商找到可持續、能夠自我造血的商業模式才是發展的根本之道。而像易果生鮮這樣靠阿里龐大流量支持的運營模式,當流量撤去,平臺的發展之路顯然並不能長遠。
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研究報告,2015年至2019年,國內生鮮電商行業的市場規模從497億元增長至2796億元,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增至4.47億元。根據天眼查的數據,目前我國的生鮮電商企業共有超6萬家。
龐大擁擠的生鮮賽道,不斷有新人加入,也不斷有巨頭倒閉。可以預見未來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哪家將勝出還未可知。
文/禹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