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首次全環不停靠航行 與風浪搏擊 伴夢想起航

2020-12-15 同花順

  核心閱讀

  第十一屆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日前落幕。走過第一個10年,海帆賽以專業化運營和國際化視野,探索出一套適合本土辦賽的模式。開啟第二個10年,海帆賽還需抓住發展機遇,繼續提供高質量賽事產品和服務。

  在海南三亞半山半島帆船港,一艘艘帆船相繼駛出碼頭,這一幕讓帆船奧運冠軍徐莉佳心生感動,「盼了那麼久,熟悉的帆船比賽回來了!」不遠處的海面上,33支大帆船賽隊正開啟一段長達580海裡、全程不停靠的海上航程。

  比起往年3月揚帆,11月29日開幕的第十一屆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簡稱「海帆賽」)來得晚一些,但也迎來了首次全環不停靠的賽制。在中國帆船帆板運動協會主席張小冬看來,海帆賽從蹣跚起步到乘風破浪,始終在堅守中創新,正是這股不懼挑戰、勇往直前的勁頭,讓賽事愈加朝氣蓬勃。

  難度升級帶來新體驗

  12月3日,海帆賽歷史上首次全環不停靠拉力賽進入衝刺階段。4天3夜的航程中,複雜的天氣與海況如影隨形,一些船隻無奈選擇中途返航,堅持下來的船隊則扛住一輪輪險象環生的考驗。「在海上最艱難的時候,4個絞盤壞了3個,船帆破損,升降繩也斷了。但只要船在,我們就有信心戰勝一切困難。」第一個衝過終點線完賽後,長橋建設隊船長滕江和如此感慨。

  充滿未知與挑戰,賦予長航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帆船專業選手和資深愛好者投身其中。從創辦之初,海帆賽主辦方就圍繞環島航線不斷挖掘新內涵。從設置東、西線拉力賽到分賽段環島航行,從半環再到全環,豐富的賽制變化、不斷升級的難度,每年帶給參賽者不同的航海體驗。

  帆船名將沈聖是參賽者中的「老面孔」了。他還記得第一次參賽時,海口、三亞連停泊碼頭都沒有,晚上帆船綁在漁船上,靠快艇載船員往返……短短10多年,從衛星追蹤、鎖帆技術到救援保障、現場仲裁,沈聖見證了海帆賽攻克一個個難關,摸索出一套適合本土化辦賽的模式。

  海帆賽走過第一個10年,以專業化運營和國際化視野,找準自己的坐標。

  隨著體育行業有序復工復產,海帆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成功實現辦賽。當開放報名的消息傳來,全國各地翹首以盼的船隊、水手積極響應參賽。

  「下一步,海帆賽除了賽事規模擴容,為更多國際高水平船隊打通參賽渠道,還有更多突破的可能,比如航線延伸到北海、湛江或西沙,青少年賽事延長至一兩個月……」賽事副總指揮、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二級巡視員劉平久描繪著海帆賽未來的藍圖。這項由政府、專業公司、市場合力「養大」的賽事,如今已然站上涵養項目文化的新起點。

  「融體於旅」帶來新機遇

  第二次擔任海帆賽的推廣大使,徐莉佳多了一項新任務:到直播間與帆友們一起互動觀賽。以往的離岸帆船賽,觀眾大多通過軌跡直播了解賽況,這次有了內行解說,更多帆友看懂了門道,還能通過微視頻「隔空」感受航海生活。

  依託新媒體進行賽事傳播,正是海帆賽尋求突破的有益嘗試。帆船運動在國內起步較晚,但發展加速度很快。從最初不足幾百人玩,成長到現在每年數萬人次深度參與、數百萬人次體驗。「玩船門檻降低了,賽事設計也要同步豐富,發掘更有價值、有賣點的爆款。」海南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曉華說。

  市場化運作多年,海帆賽已然具備提質升級的能力。數據顯示,2019年海帆賽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達到1.3億元,直接影響人群近百萬。而藉助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旅遊島的政策東風,「融體於旅」正給海帆賽帶來新機遇。陳曉華表示,帆船是重視體驗和參與的項目,未來海帆賽可以設計一些長航培訓式賽事,一旦形成規模化體育消費,產業雪球才能逐步滾大。

  在徐莉佳看來,國內的碼頭硬體條件足夠優越,社會俱樂部和賽事數量的增速也後勁十足,目前最欠缺的是軟體。「推廣帆船僅靠專業競技是不夠的,關鍵看能否盤活資源,為更多人提供參與的平臺。」

  目前,海南正對體育產業進行重新布局,通過「一市一品,一縣一特色」避免同質化競爭,將海島獨特的氣候、資源優勢轉化為體育示範項目。劉平久希望,海帆賽抓住稍縱即逝的產業「火花」,做深做精賽事產品,從泊位建設、裝備製造到社會化培訓、帆船深度體驗,實現「一條龍」的促動。

  「體教融合」帶來新希望

  本次參加海帆賽的船隊中,有一支引人注目的「學生軍」。船長邢增樂率領8名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的隊員,首次踏上全環航程。「我們學校2013年設立體育休閒專業,那時候我從海南省帆板隊『轉會』過來任教,組建起這支大學生帆船隊。」邢增樂自豪地說,該專業每年的畢業生供不應求,各帆船俱樂部搶著要人。

  中國帆船運動的突破點在於青少年,這已是業內共識。這幾年,青少年帆船培訓呈現井噴狀態,「大手牽小手,全家一起來航海」的模式越來越受歡迎。海帆賽專門設置的青少年OP組別,參賽者來自各地,在不少內陸湖泊也有孩子開始學船、玩船。

  過往多年,「帆船進校園」從沿海城市起步,通過校本課程、課外班、夏令營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心中產生興趣。張小冬透露,今年年底中帆協將出臺規範性的青少年培訓體系,中小學生的帆船賽事也正在逐步搭建中。

  海帆賽公司從2016年接手了一家帆船學校,利用寒暑假開展青少年帆船培訓、體驗活動。劉平久希望藉助「體教融合」讓更多孩子邁出接觸帆船的第一步。「帆船運動員退役後,可以成為學校體育教師、教練。當更多學校、家長意識到參與帆船對孩子成長的價值,師資缺口會越來越大。」

  本屆海帆賽最年輕的舵手許澤熙只有20歲,卻有著12年的帆船經歷。在海上搏擊風浪的日子,讓他擁有很多同齡人不曾體味的快樂與收穫。「勇敢去嘗試帆船吧!當更多年輕人走近海洋,中國帆船運動的明天將大有可為。」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lg

相關焦點

  • 原創組圖 | 全環不停靠!2020第11屆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三亞起航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30日消息 (記者沙曉峰 )11月30日,2020第11屆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的重頭戲——全環不停靠環海南島賽從三亞半山半島帆船港正式起航。據悉,4個級別的船隊將分成5組錯時出發,他們將展開為期5天的遠航旅程。
  • 人民日報 - 與風浪搏擊 伴夢想起航
    核心閱讀  第十一屆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日前落幕。走過第一個10年,海帆賽以專業化運營和國際化視野,探索出一套適合本土辦賽的模式。開啟第二個10年,海帆賽還需抓住發展機遇,繼續提供高質量賽事產品和服務。    在海南三亞半山半島帆船港,一艘艘帆船相繼駛出碼頭,這一幕讓帆船奧運冠軍徐莉佳心生感動,「盼了那麼久,熟悉的帆船比賽回來了!」不遠處的海面上,33支大帆船賽隊正開啟一段長達580海裡、全程不停靠的海上航程。
  • 2020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在三亞揚帆開賽 (1/6)
    2020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在三亞揚帆開賽 (1/6) "← →"翻頁
  • 2020海帆賽三亞起錨開幕 繞海南島全環不停靠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三亞11月30日電 (記者 王曉斌)11月29日,中國體育彩票杯2020第十一屆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下稱「海帆賽」)在三亞半山半島帆船港盛大開幕。33支參賽船隊即將從這裡起航,開啟全程580海裡的環海南島拉力賽,這是海帆賽十年來首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環不停靠。
  • 第11屆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三亞起航
    11月29日上午,2020第十一屆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在三亞半山半島帆船港開幕,33支船隊參賽。據了解,本次賽程分為Dubois 50組和IRC1-3組,參賽船隊將參加三亞場地賽和三亞-海口-三亞580海裡全環拉力賽。
  • 33支賽隊揚帆三亞半山半島 開啟首次全環不停靠環島賽新徵程
    11月30日上午,中國體育彩票杯2020第十一屆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起航儀式在三亞半山半島帆船港碼頭舉辦,IRC1-3組27支船隊和Dubois50組6支船隊的成員們整裝待發,將正式拉開海帆賽史上首次全環不停靠賽事大幕。
  • 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第二日 船隊風浪中前進
    12月1日,中國體育彩票杯2020第十一屆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核心的環島賽,進入長航賽第二天。首個夜航,船隊經歷了大風大浪的突襲和考驗。平均風力在25節左右,最強陣風達到35節,最大浪高達到5米左右,各賽隊勇敢搏擊風浪之餘也紛紛感慨「中國第一離岸賽」的巨大吸引力。福建船政文化(馬尾)·鯤鵬遊艇隊·中國移動號的船員鄭毅參加過克利伯環球帆船賽,他表示雖然自己經歷過更大的風浪,但船隊也非常不容易,主帆受損的情況下,堅持用前帆繼續向前,一面前帆就能達到10節的航速,足可見風大。
  • 這項國際賽事牛了,今年將全環海南島不停靠!
    11月29日上午中國體育彩票杯2020第十一屆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在三亞半山半島帆船港盛大開幕中國體育彩票杯2020第十一屆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宣傳片33支參賽船隊即將從這裡起航開啟全程580海裡的環海南島拉力賽這是海帆賽首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環不停靠
  • 2020海帆賽三亞落幕,深圳中帆航海隊奪全環拉力賽總冠軍
    12月4日晚,中國體育彩票杯2020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閉幕式暨頒獎儀式在三亞半山半島帆船港舉行,人們齊聚於此,以帆船之名,為中國第一離岸賽激情喝彩,以大海之名,為凱旋而歸的勇士榮耀加冕。首次實現全環不停靠徐翔鴻致辭表示,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帆船帆板運動協會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下,海帆賽已經成長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帆船多日離岸拉力賽。為推進帆船運動在海南普及、促進國際體育交流、發展體育產業、營造體育文化氛圍,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和海南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作出積極的貢獻。
  • 2020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落幕 深圳中帆航海隊奪得總冠軍
    人民網三亞12月5日電(宋彤桐)四天三夜不間斷航行、挑戰強陣風以及5米高海浪、穿越木欄頭海域……12月4日晚,2020第11屆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落幕並舉行頒獎儀式,經過激烈角逐,深圳中帆航海隊奪得此次比賽總冠軍。
  • 邊檢通關「零等待」三亞邊檢站高效服務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5日消息(記者 王燕珍 通訊員 宋歌)2020年12月4日,第十一屆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圓滿結束,海口邊檢總站三亞出入境邊防檢查站以優質高效、順暢安全的通關服務,贏得了組委會和國內外選手的廣泛讚譽,展現了「南疆國門」名片的良好形象。
  • 2021超級帆船賽曦冉號船東卿安永:懷有敬畏大海之心 享受每一次航行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4日消息(記者 林師堂)每年1月1號起航是中國超級帆船賽的慣例,出生之日即代表著航向未來與希望。當中國超級帆船賽開賽之時,「航海圈」瞬間燃起熊熊鬥志。「太需要這場賽事來辭舊迎新,來振奮自己,鼓起勇氣,攜手航向新生的2021。」1月3日晚上10時許,來自深圳的曦冉號衝過陵水清水灣遊艇會的終點線,圓滿完成了此次超級帆船賽。
  • 萬萬沒想到,老闆自掏腰包,燒烤師傅們成了帆船冠軍
    天海之間,駕船與風浪搏擊,伴海鳥翱翔。燒烤師傅們手中的籤子變成了繚繩,連自己都不曾察覺的體育夢想被激發出來。「學帆船後,我們曾經的很多認知被刷新。在船上並肩作戰的日子,隊員們相互信任、目標一致,畢竟一個人的一點操作失誤,可能就讓所有人的努力付之東流。」帆船隊最早的隊員、主繚手陳工坦言,參與帆船讓大家重新認識了自己,也重新思考著人生。
  • 自貿港政策利好吸引大帆船「發燒友」競相來瓊參賽
    自貿港政策利好吸引大帆船「發燒友」競相來瓊參賽揚帆逐浪海之南海南日報記者 王黎剛3天2夜、460多海裡的航行,1月3日,參加2021年第二屆深圳至陵水超級帆船賽的長橋建設隊—曦冉號順利抵達陵水雅居樂清水灣遊艇會,完成此次超級帆船賽。
  • 國內首次動力傘全系列比賽!環海南島飛行大賽開賽
    (原標題:國內首次動力傘全系列比賽!2020海飛賽·海口站動力傘魅力海岸錦標賽開賽) 10月20日,2020環海南島飛行大賽·海口站動力傘魅力海岸錦標賽開賽。
  • 青島「獨臂帆俠」徐京坤成環中國海航行第一人
    中新網青島2月8日電 題:青島「獨臂帆俠」成環中國海航行第一人  作者 趙玥博 李英  2013年1月24日19時30分,青島獨臂帆船運動員徐京坤,獨自駕駛自己命名的「夢想號」帆船順利完成環中國海挑戰之旅,成為全球獨臂環中國海航行第一人。航程自中國丹東到三沙,歷時129天,航行4000海裡。
  • 騎行、衝浪、大帆船、滑翔傘等賽事來襲!海南與你有個動感約會!
    2020環海南島飛行大賽、2020第十一屆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2020中國大眾帆板巡迴賽暨第七屆國際旅遊島帆板大獎賽、「千裡傳騎 智慧騎行」2020環海南島騎車接力挑戰賽……近段時間,一場接一場的體育賽事呈現出強大的「磁吸」效應,吸引熱愛運動的人們到海南享受健康生活。
  • 騎行、衝浪、大帆船、滑翔傘等賽事來襲!海南與你有個動感約會
    2020環海南島飛行大賽、2020第十一屆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2020中國大眾帆板巡迴賽暨第七屆國際旅遊島帆板大獎賽、「千裡傳騎 智慧騎行」2020環海南島騎車接力挑戰賽……近段時間,一場接一場的體育賽事呈現出強大的「磁吸」效應,吸引熱愛運動的人們到海南享受健康生活。
  • 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晉級UCI職業系列賽(圖)
    圖為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資料圖)組委會 供圖  中新網海口10月10日電 (陳媛媛)國際自行車聯盟(下稱UCI)官網10日公布2020年最新賽歷,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根據賽歷安排,第十四屆環島賽將於2020年2月23日至3月1日在海南舉辦,共8個賽段,它將成為UCI職業系列賽在中國的首秀。  據了解,設立職業系列賽是UCI針對世界職業公路自行車賽進行的重大賽制改革。此次改革,旨在調動賽事舉辦方積極性,激發職業車隊的潛力,讓賽事變得更精彩,從而有效增加賽事的觀賞性,更好地在全球推動自行車運動的普及和發展。
  • 環海南島自行車賽 離環法賽還有多遠?
    當日,2009年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進行了第五賽段海口至澄邁的比賽,本賽段全程158公裡。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當日,2009年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進行了第五賽段海口至澄邁的比賽,本賽段全程158公裡,中國選手惠國再次獲得了代表亞洲最佳的藍衫。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2009年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今年的環島賽升級為洲際2.HC級,跨入了亞洲頂級賽事行列,成為繼馬來西亞環蘭卡威和我國環青海湖之後的第三個亞洲頂級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