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十一月舞動黃河之濱

2020-12-21 蘭州新聞網

甘肅大劇院供圖《醒·獅》劇照

【本報訊】(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李超)30日記者獲悉,大型民族舞劇《醒·獅》2019全國巡演將於11月1日亮相甘肅大劇院。該劇以鴉片戰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兩位舞獅少年面對愛恨情仇、家國大義不同人生抉擇時的自我覺醒與蛻變,反映了南粵兒女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以「醒」為神、以「獅」為形

民族舞劇《醒·獅》由廣州歌舞劇院創排,故事源起廣州三元裡村。1841年5月,在廣州城北諸炮臺被攻陷後,南粵兒女在廣州三元裡抗英鬥爭中亮出了中華民族的血性剛強,成為中國近代史上人民反侵略鬥爭的第一面光輝旗幟。創排期間,主創團隊多次到三元裡村、陳家祠、佛山祖廟等地深入採風,充分了解嶺南歷史文化、民間傳統舞蹈、醒獅、南拳的精髓。

該劇以一百多年前的鴉片戰爭為故事背景,以「醒」為神、以「獅」為形,以民族覺醒為主旨,講述了兩位舞獅少年面對愛恨情仇、家國大義不同人生抉擇時的自我覺醒與蛻變。故事以國家級非遺嶺南醒獅為創作核心,受到了不同年齡段觀眾的喜愛與追捧。同時,不僅該劇同名紀錄片也收穫了不錯的口碑,其同名漫畫更是將金龍獎「最佳動漫品牌獎」收入了囊中。

《醒·獅》以南獅為神,兼取南拳、木魚說唱等諸多南粵非遺項目作為創作元素,將藝術創作深深紮根於民族文化這片豐厚的土壤。一方面,《醒·獅》融入了功夫與民俗元素,將南拳馬步以及南獅特有的騰、挪、閃、撲、迴旋、飛躍等技巧匯入舞蹈語言,充滿力量感的陽剛之美;另一方面,《醒·獅》所講述了100多年前的三元裡抗英的故事,通過劇中人物的命運和精神狀態,觀眾重溫民族經歷過的苦難歲月,看到雄獅的覺醒與抗爭,喚起了最普遍的民族情感。

民族舞蹈與傳統舞獅的完美融合

可以說,醒獅不僅代表了南粵大地的本土文化,更代表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所具備的自強不息的精神品格。藝術風格上,以深厚的嶺南人文為載體,展現出濃鬱的嶺南特點和廣州特色;舞美呈現則融入更多的創新元素,以多媒體全息技術為表現,將環境、表演相融合,營造出極具現代意念感和視覺衝擊的舞臺視覺。

「舞劇剛柔並濟地融武於舞,將民族舞蹈與傳統舞獅兩種不同藝術形式結合。」據甘肅大劇院有關負責人介紹:「劇中,你能看到南拳馬步和南派醒獅特有的騰、挪、閃、撲、迴旋、飛躍等難度技巧,卻並非呈拼貼式的生硬展現,而是將其有機匯入舞蹈,生動表現舞劇中的醒獅形象的同時,也使整部舞劇顯得剛柔並濟,充滿力與美的張力。」

他說:「讓人感受最深的是,舞臺上每個演員都「功夫了得」,這功夫不僅指舞蹈功底,也是通常意義上的中國功夫。一場群舞演員各站在一條長凳上打拳,馬步紮實、拳拳生風,亦是在這條板凳上,他們前後翻滾,閃騰挪移、互相打鬧,場面看似同伴間的嬉戲實則難度極高。而同樣是圍繞一條板凳,編導為男女主人公創作了一段十分巧妙的雙人舞,展現了朦朧青春裡情竇初開的美好。」

「舞」中有「武」造就滿滿陽剛之氣

常言道,舞醒獅必先習南拳。據了解,為了每一個段落、每一種元素和每一個細節都巧妙組合、精雕細琢,該劇總編導錢鑫、王思思都要求演員們要練出這些真功夫,舞劇特邀廣州工人醒獅協會、佛山黎家獅傳承人、南拳武術教練等為演員進行系統的訓練。練舞蹈前先學南拳和醒獅表演,整整四個多月封閉訓練,才有了現在臺上滿滿的陽剛之氣。

此外,醒獅講究「傳神」,導演組在道具選擇上放棄了輕便的造型獅頭,邀請具有百年歷史的黎家獅製作,由第五代傳承人黎婉珍親手軋制,保留了傳統獅頭的原貌。而演員們也在趙偉斌、馬小斌兩位的指導下,一一攻克醒獅傳神的技巧與精粹。

該劇總導演史前進表示:「時至今日,每逢春節時節,海內外都有大型的舞獅表演,這不僅代表了民俗風情,更是海外遊子對家鄉的思念,對民族的認同。通過醒獅精神的傳遞,不光能讓本土觀眾感受到文化自信的感召,更能讓海外觀眾也體驗到文化力量的輻射力。」

據悉,《醒·獅》曾獲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

相關焦點

  • 大型民族舞劇《醒·獅》來海口了
    大型民族舞劇《醒·獅》來海口了 2020-12-20 23: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型民族舞劇《醒·獅》9月在廣州友誼劇院首演
    嘗試將民族舞蹈與傳統舞獅相融合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丁瀅報導:廣州歌舞劇院又一部展現嶺南文化特色的舞劇即將上演。7月18日,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出品,廣州歌舞劇院創排的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將於今年9月29、30日在廣州友誼劇院首演。
  • 藝視界 |《醒·獅》,為何被稱為最「燃」舞劇?
    提及近兩年出現的「現象級」舞劇,廣州歌舞劇院大型民族舞劇《醒·「舞」「武」相融一招一式都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舞劇《醒·獅》,是中國第一部以國家級「非遺」項目廣東醒獅為主題的大型民族舞劇,其以南獅、南拳、木魚說唱等諸多南粵非遺項目為創作元素,將南拳馬步
  • 預告|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將於2021年1月22日首次登陸石家莊
    《醒·獅》海報河北新聞網12月15日訊(韓文哲 實習生張玉蕾)「醒獅醒國魂,擊鼓振精神」,中國首部以「醒獅」為題材創作的大型民族原創舞劇《醒·獅》將於2021年1月22日、23日在石家莊大劇院內精彩上演。
  • 百年睡獅醒,獅舞振精神
    該劇是我國第一部以國家級非遺項目「廣東醒獅」為主題的大型原創舞劇,作品以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廣州三元裡抗英鬥爭為背景,講述了南粵兒女奮起抗爭、書寫民族大義的故事,展現了中華民族英勇無畏、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同時醒獅、南拳、廣東音樂、廣府民俗等傳統文化元素與舞蹈語言的有機融合,又使得《醒·獅》極具嶺南韻味和本土風情,演出之後博得社會各界觀眾的熱烈讚賞和文藝界的高度評價。
  • 超「燃」舞劇《醒·獅》來石家莊了!
    國家藝術基金2019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專項基金資助項目廣東省第十一屆精神文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首部以「醒獅」題材的舞劇大型原創舞劇《醒·獅》廣州歌舞劇院出品中國舞蹈最高榮譽「荷花獎」獲獎作品
  • 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在甘肅大劇院亮相
    來源:經濟日報11月1日晚,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旗下中演演出院線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運營,廣州歌劇舞劇院創排的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在甘肅大劇院亮相。《醒獅》以鴉片戰爭為故事背景,以民族覺醒為主旨,講述兩位舞獅少年面對愛恨情仇、家國大義抉擇時的自我覺醒與蛻變,反映了南粵兒女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 超「燃」舞劇《醒·獅》將亮相石家莊
    記者從石家莊大劇院獲悉,中國舞蹈最高榮譽「荷花獎」獲獎作品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將於2021年1月22日至23日登陸石家莊。 據介紹,大型民族舞劇《醒·獅》由廣州歌舞劇院創演。該劇以「醒」為神、以「獅」為形,以民族覺醒為主旨,講述兩位舞獅少年面對愛恨情仇、家國大義不同人生抉擇時的自我覺醒與蛻變,反映了南粵兒女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展現了中華民族覺醒反抗從而獲得尊嚴和力量的過程,詮釋了「百年夢圓」的美好願景。
  • 《醒·獅》揭秘|道具都這麼講究!今年,值得你看的舞劇在這裡!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黎家獅」電影《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中,黃飛鴻手中舞動的獅頭就來自佛山黎家獅。黎家獅於清代道光年間開業,五代未中斷,已有180多年歷史,是一代武學宗師黃飛鴻都認準的金字招牌。舞劇《醒·獅》以一百多年前的鴉片戰爭為故事背景,以三元裡抗英起義為高潮爆發點,以今日之醒獅人回望先輩的姿態,開始對百年前歷史前塵進行回溯,三元裡抗英起義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取得勝利的反侵略武裝鬥爭。從而帶出醒獅文化生生不息,醒獅氣脈代代承傳,華夏文化頌揚久遠的民族復興夢圓願景。
  • 舞劇《醒·獅》將亮相國家大劇院,獅頭用現代審美重作解構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出品,中國首個以「廣東醒獅」為主題的大型原創作品,由廣州歌舞劇院歷時五年傾力打造,將傳統非遺文化和現代舞臺藝術相融合的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將於10月31日-11月1日,作為國家大劇院「華彩秋韻」系列演出項目之一,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上演。
  • 荷花獎評選結果出爐,《醒·獅》《大禹》等五部作品獲獎
    荷花獎評選結果出爐,《醒·獅》《大禹》等五部作品獲獎 澎湃訊 2018-12-27 16:00 來源:澎湃新聞
  • 文化是民族舞劇的立身之本
    近日,由廣州歌劇舞劇院創排的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在廣州大劇院再次上演,並與劇院運營方中演院線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即將開啟2019年的全國巡演。  這部以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三元裡抗英為歷史背景、以國家級非遺嶺南醒獅為核心元素的作品,在2018年12月剛剛斬獲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
  • 《醒·獅》:打造傳承嶺南文化、助力灣區建設的新名片
    醒·獅》做到了雅俗共賞,做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族情懷完美結合。」近日,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國際舞蹈季啟幕,承載著粵港澳大灣區同根同源歷史底蘊的舞劇《醒·獅》作為開場舞蹈再次贏得了觀眾的認可。 《醒·獅》是我國第一部以國家級「非遺」項目廣東醒獅為主題的大型民族舞劇,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出品、廣州歌舞劇院創作。該劇首次將嶺南舞蹈藝術與舞獅、武術相結合,創立了別具一格的舞蹈語彙,曾榮獲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
  • 大型民族舞劇《醒獅》重慶演出信息
    東方古老的一個國家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它醒來,世界將為之震蕩,2020民族舞劇《醒獅》重慶站,大型史詩舞蹈劇,最具民族文化與精神的舞劇!(大河票務網)2020民族舞劇《醒獅》重慶站時間:2020-04-25周六19:302020民族舞劇《醒獅》重慶站地點:重慶|重慶國泰藝術中心劇院醒獅是我國自古代傳承下來的民族傳統文化,每當重大節日會亮相,醒獅現是我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
  • 《醒·獅》今日首演,激昂舞述三元裡抗英鬥爭
    大洋網訊 記者了解到,歷時5年精心打造的大型原創民族舞劇《醒·獅》28日在廣州大劇院隆重首演,並將連續上演三天,目前門票已被認購一空。作為兼備傳統文化、嶺南本土特色、系列IP打造三大標籤的大型民族舞劇,《醒·獅》是廣州歌舞劇院近年來繼音樂劇《西關小姐》、《和平使者》後又一匠心巨製精品劇目,是中國第一部以國家非遺項目「廣東醒獅」為主題的大型原創舞劇,劇情極具嶺南特點、廣州本土特色。《醒·獅》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出品、廣州歌舞劇院創作演出。
  • 第五次赴京,《醒·獅》「燃」到國家大劇院!
    10月31日和11月1日,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文化廣電旅遊局出品,廣州歌舞劇院創演的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在國家大劇院盛大上演。本次是舞劇《醒·獅》第五次赴京演出,也是該劇作為國家大劇院「華彩秋韻」系列演出項目之一,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公演。
  • 活動報名 | 澳門文化中心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及節前社區演出及工作坊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一周年及與巿民共度中秋佳節,今年將帶來一部充滿嶺南特色的舞劇,「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一周年及濠江月明夜文藝晚會– 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將於10月1日晚上19:30,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上演。
  • 《醒·獅》:既尊重傳統,又大膽創新 這樣講「廣州故事」接地氣
    舞劇《醒·獅》以南粵醒獅為題材。《醒·獅》劇照既尊重傳統,又大膽創新;既有民族的內涵又有創新的樣式;把醒獅的傳統意義以今天的民族復興精神表達提煉出來,是舞劇《醒·獅》這麼「醒」的關鍵因素 。《中國藝術報》新聞部副主任鄭榮健認為舞劇《醒·獅》「一開始就站在了較高的起點上」,「『醒獅』既是舞蹈語彙,也是故事主線,還是民間風俗和民族精神的載體,多層內涵交織疊加,賦予全劇極為激蕩的情緒、極為豐沛的情感和極具張力的戲劇衝突。」既尊重傳統,又大膽創新是舞劇《醒·獅》大熱的關鍵因素。
  • 民族舞劇走進校園——《鳳飛羌舞》舞動寶職
    民族舞劇走進校園《鳳飛羌舞》舞動寶職——「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喜迎第九屆陝西省藝術節」寶雞市優秀劇目展演在我院舉行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凝聚奮進力量,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 舞醒獅 耀濠江《醒·獅》與澳市民同賀國慶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一周年及與澳門巿民共度中秋佳節,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及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承辦,廣州巿文化廣電旅遊局協辦,由廣州歌舞劇院擔演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一周年及濠江月明夜文藝晚會-大型民族舞劇《醒·獅》",於9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