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划艇路亞釣法之潟湖篇

2021-01-21 路亞中國

皮划艇(canoe and kayak)包括皮艇(kayak)和划艇(canoe)兩個項目。皮艇起源於格陵蘭島上的愛斯基摩人製作的一種小船,這種船是將鯨魚皮、水獺皮包在骨頭架子上製成,用兩端的槳划動前行。划艇則起源於加拿大,因此又稱為加拿大划艇。實際上,這兩種艇都是從獨木舟演變而來的,因此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都把皮划艇稱作獨木舟。

你所不知道的一種新鮮釣法正慢慢地在周遭興起——說起皮划艇,其實是有許多故事的。早些年,我在阿拉斯加與關島、帛琉(帛琉)都用它來釣魚。後來,皮划艇逐漸在我國臺灣省興盛起來。

大約在20年前,臺灣省北部的澳底望海巷出現了皮划艇釣魚活動,主要對象魚是近海的一些魚類,比如白帶魚、鯖魚、鰹魚,乃至海鰱、金目鱸或底棲的石鱸、鮋科魚類。

這項活動在臺灣省歷經20年而不衰,目前已有很多皮划艇運動愛好者,組織的活動也五花八門。就釣魚運動而言,皮划艇運動在臺灣省大致包括北部的沿岸釣法與南部的潟湖釣法。今天,我們先來講講臺灣省南部的潟湖釣法。在進入主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皮划艇。

皮划艇(canoe and kayak)包括皮艇(kayak)和划艇(canoe)兩個項目。皮艇起源於格陵蘭島上的愛斯基摩人製作的一種小船,這種船是將鯨魚皮、水獺皮包在骨頭架子上製成,用兩端的槳划動前行。划艇則起源於加拿大,因此又稱為加拿大划艇。實際上,這兩種艇都是從獨木舟演變而來的,因此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都把皮划艇稱作獨木舟。 

獨木舟是人類祖先在原始社會就已經廣泛使用於漁獵和運輸的水上工具。原始的獨木舟在世界許多地方被發現過。

例如非洲的埃及、南亞的印度和西歐的荷蘭。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浙江湖州錢山漾、浙江餘姚河姆渡、福建連江、廣東化州等新石器時代遺址都出土過獨木舟或船槳的殘骸,這些文物已有5000~9000年的歷史。臺灣省的原住民達悟族(蘭嶼)自古就使用一種特殊的獨木舟捕魚,即便是現在也依然如此。

皮划艇運動的歷史

現代皮划艇運動誕生於1865年,蘇格蘭人麥克格雷戈以獨木舟為藍圖,製造了第一隻皮划艇「諾布·諾依」號。「諾布·諾依」號長4.57米,寬0.76米,重30千克。麥克格雷戈於1865~1867年划船週遊了法國、德國、瑞典等歐洲國家,編寫了《諾布,諾依千裡行》一書,積極推廣皮划艇運動。

1866年,他創建了英國皇家皮划艇俱樂部,並舉辦了第一次皮划艇比賽。1924年1月,由丹麥、瑞典、法國和奧地利發起,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成立了「國際划艇聯合會」。

同年,第8屆奧運會還進行了皮划艇表演賽。1936年,在第11屆奧運會上,皮划艇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其間共進行了9項比賽。此後,皮划艇比賽項目不斷演變,奧運會在這項比賽共設12個項目。

由於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獨木舟漸漸被其他船艇所替代。但是在一些邊遠偏僻的地區,獨木舟仍有其獨特的生命力,如南太平洋的薩摩亞群島人、哥倫比亞的海達人、加拿大的印第安人,以及中國的西藏、雲南、廣西等少數民族地區,至今仍在製造和使用獨木舟,並且還經常組織民間的獨木舟競渡比賽。

皮划艇運動逐漸興起

此後,皮划艇運動逐漸興起,到19世紀末,皮划艇運動已成為歐美各國廣泛開展的一項體育活動。但是,這項運動比中國的「龍舟競渡」晚了將近2000年。

在皮划艇運動的發展過程中,很多人為了提高船速熱衷於對艇形進行改造。19世紀末,德國工程師赫曼根據自己的飛行經驗將皮艇製造成魚形,大大提高了船速。後來,英國造艇家弗龍德發現船體越長阻力越小,速度也越快,造船者們於是紛紛加長船體。1923年,丹麥、瑞典、奧地利等國家組成了一個工作委員會,規定了艇的長度為5.2米,寬度為0.51米,並且一直延用至今。

1956年,凹形船體出現了。到了1960年,橫向的凹形輪廓線達到了頂點。1964年,國際劃聯又制定了「無凹面」規則,使艇的設計更加標準化。

隨後,人們設計了菱形皮划艇,1972年又出現了玻璃鋼艇和蜂窩結構的碳素纖紙艇,美國造船家為了提高船速,在皮艇外殼上加裝了人工鯊魚皮,表面那一層平行的「裡布勒特」溝紋能使水平穩地流過,可以阻礙漩渦的形成。但是,這種設計未被國際劃聯通過,儘管如此,創造精神仍是可嘉的,因為皮划艇運動必須協調人的技術、運動器材和水的作用這三者的關係。

臺灣省南部的潟湖釣法

了解了皮划艇的相關知識以後,我們接著介紹臺灣省南部的潟湖釣法。臺灣省南部的潟湖地區多為牡蠣養殖區,在這些水域裡有很多魚類棲息,最常見的就是黑鯛、夏威夷海鰱與鱸魚。以往,在這些地方垂釣多使用管筏,但管筏速度比較慢;如果使用機動管筏,則會有噪音幹擾魚群,特別是容易幹擾黑鯛。而皮划艇機動性強,操作靈活,在阡陌縱橫的牡蠣田裡可以發揮安靜與速度的優勢,釣獲往往會令人滿意。

一般情況下,在潟湖區玩路亞會使用「雙刀流」配置,也就是帶一把專搏大魚的硬調竿(25~30lb)用來對付米級夏威夷海鰱或鱸魚,然後再帶一把輕調竿(8~12lb)用來釣黑鯛或其他小型魚。

路亞竿的長度多為1.98~2.1米,太長的竿子不易在皮划艇上操作,而選擇直柄竿或槍柄竿則根據個人喜好。擬餌以泳姿生動為佳,釣黑鯛的擬餌長度應在5釐米以內,泳層設定在2米左右。釣大型魚可使用水面系擬餌,長度應在7~9釐米。

潟湖釣法需要注意保持安靜,以不驚擾魚群為佳。另外,釣手必須穿著救生衣,防曬也要做到位,釣友務必要結伴同行,確保人身安全。




2017.內容來源於《路亞中國》


相關焦點

  • 路亞釣法的釣組介紹圖解
    建議裝備:紡車或者路亞輪,中、中硬、硬調釣竿,6-20磅拉力值釣線。釣組組成:母線+子彈鉛+曲柄鉤+軟餌此釣組有重心穩定、平衡度佳、泳形自然的優點,適合底層及障礙區的水域,該釣組重心及風阻都低,所以拋投距離遠搜索範圍廣,適合初到陌生釣場作為探測地形之用,操作方式適合採用慢速及拖動方式,逐步搜尋魚訊。
  • 釣魚達人私藏:雷魚的路亞釣法
    在各種針對雷魚的路亞釣法中,雷蛙釣法是最為刺激的一種。原因很簡單,獵物在瞬間索餌時產生的聲光效果使許多人永生難忘,進而愛上此種玩法。不過雷蛙釣法卻是一門相當深奧的學問,從蛙體、裝備的選擇到標點判斷都需要有相當的經驗。今天,我們先從簡單的路亞硬餌、軟蟲釣法講起。
  • 首屆新疆路亞船釣公開賽在福海縣烏倫古湖開釣(圖)
    莊曉頗 攝 8月16日,首屆新疆路亞船釣公開賽暨第三屆福海烏倫古湖野魚垂釣大賽在福海縣舉行。 初秋的烏倫古湖,秋風送爽,水天一色,碧波蕩漾,正值魚肥蟹滿時節,活動吸引烏魯木齊、克拉瑪依、石河子、五家渠等地的40名選手參加了比賽。本屆垂釣大賽由新疆釣魚運動協會主辦,福海縣委、縣人民政府承辦。
  • 春季如何路亞黑魚?乾貨解讀:釣黑魚之標點與釣法的選擇
    北方地區在三四月份要想用路亞釣起黑魚確實是有難度,但南方某些地區是可以的,我看有些釣友甚至在冬季的時候都在玩雷強。春季並不是黑魚特別活躍的季節,為啥要寫這篇文章呢?其實說句實話,到了六七八月份你覺得溫度夠了,黑魚活性強了,未必就能保證釣到,而到九、十、十一月份,雖然是釣黑魚的黃金時節,但大家也都是這麼想的,釣的人多競爭也激烈,同樣可能釣不好。
  • 路亞餌及釣法詳解
    在整個過程中,釣者是在做全身運動,同時路亞裝備簡潔,乾淨環保,與傳統釣法有著極大的差異。路亞釣在歐洲非常盛行,自2007年我國也逐漸興起路亞釣,被越來越多的釣魚愛好者所喜愛。路亞,君子愛漁,取之有道。今天向大家介紹路亞餌的分類和釣法,希望對各位釣友有所幫助。
  • 3種路亞釣慢速鐵板釣法,玩法隨心變!
    幾年前的路亞玩法中,一種叫作SLOWJIGGING(慢速鐵板)的新型鐵板釣法慢慢興起。
  • 餌木釣法---釣軟絲教程!有路亞福利秘籍!
    水質好又清澈,就十分適合魷魚和墨魚的生長,而且餌木釣法在還沒被廣泛推廣,玩的人少資源就比較豐富,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新釣法。裝備建議:8尺軟絲杆+淺杯路亞紡車 +0.6-1.0號PE +3-5號碳素前導,木蝦建議2.5-4.5號依據釣場深度和水流選擇重量。1、拖釣首先介紹入門者最常用,也最方便的方式--拖釣。
  • 潟湖
    海岸帶泥沙的橫向運動常可形成離岸壩-潟湖地貌組合。當波浪向岸運動,泥沙平行於海岸堆積,形成高出海水面的離岸壩,壩體將海水分割,內側便形成半封閉或封閉式的潟湖。漲潮流帶入潟湖的泥沙,在通道口內側形成潮汐三角洲。潟湖沉積是由入潟湖河流、海岸沉積物和潮汐三角洲物質充填,多由粉砂淤泥質夾砂礫石物質組成,往往有黑色有機質粘土與貝殼碎屑等沉積物。海岸與濱岸壩之間,有水道與外海相通的淺水區。
  • 升鍾湖釣紅尾,原來這就是路亞的魅力!(上)
    升鍾湖位於四川省南部縣國家4A級旅遊區升鍾湖風景區內,湖跨南部、劍閣和閬中三縣,距離成都約250公裡。它具備水域遼闊、溝壑眾多的地貌特點,又具有魚種豐富、不限釣法的優勢,因此被川渝釣友視為心目中的「野釣天堂」。2009年,首屆中國升鍾湖釣魚大獎賽在這裡拉開帷幕,這是當年全國規模最大、參賽人數最多、獎金最高的野釣賽事。
  • 我不是瀉湖,我是潟(xì)湖
    小編上周寫避寒這篇文章 如果能去這些地方過冬,我只希望冬天永遠不要走 的時候,寫到了美國佛羅裡達州的邁阿密,就順手查了下Google map,結果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多地方都有這樣一條圍堤底圖來自google map,下同放大看,是這樣的。。
  • 路亞釣法入門之德州釣組詳解
    ---德州釣組在路亞釣法中是使用最廣泛的釣組
  • 是潟湖而不是瀉湖
    杭州西湖是一個潟湖,1800多年以前的秦漢時期錢塘江灣的一部分逐漸衝積為沙洲,遂形成西湖。那什麼是潟湖呢?潟湖是指被沙嘴、沙壩或珊瑚分割而與外海相分離的局部海水水域。潟湖內之水最初為純海水,而內外海水可藉離岸沙州間的潮口互相流通,由於離岸沙洲屏障了波浪湧動,因此潮流所挾帶泥沙逐漸沉積於潟湖內。
  • 【地理視角】潟湖
    1.潟湖的概念與形成漢語中,「潟」是被海水浸漬的土地。英文lagoon來源於義大利語,指的是威尼斯附近的水域。潟湖是海灣被泥沙堆積封閉形成的湖泊。沿岸流會把泥沙帶到海灣的突出部位,流速減慢堆積下來,就成沙嘴。沙嘴逐漸發展,便成為窄而長的沙堤,最終隔出一個潟湖。
  • 不會用路亞打翹嘴,不要緊,試試這種蝦皮鉤釣法
    不會用路亞打翹嘴,不要緊,試試這種蝦皮鉤釣法 原標題:不會用路亞打翹嘴,不要緊,試試這種蝦皮鉤釣法
  • 路亞竿吃灰?這幾種釣法會有意外驚喜哦,不耽誤釣手竿!
    路亞是「賊船」路亞釣法並不是不好,而是路亞是一個非常吃資源的釣法,沒有資源你再好的魚竿和再風騷的擬餌都是白搭!國內路亞資源不多路亞竿磯釣線組釣這個釣法可以釣鱸魚、鱖魚、翹嘴、草魚(我自己只釣了這四種,其他應該也可以),就是用路亞竿當磯竿用
  • 冬季路亞釣魚,倒釣法野釣翹嘴魚!
    冬季路亞釣魚,倒釣法野釣翹嘴魚,收穫還是會挺不錯的!冬季如何釣翹嘴魚? 冬季,魚兒基本在恆溫層,一般冬季路亞,水深不足三米是不太可能有魚的。冬季翹嘴活性不夠,咬口很輕。所以選擇擬餌不需要太大的,一般用小型vib就行。
  • 新喀裡多尼亞:潟湖之最
    作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這片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潟湖是新喀裡多尼亞送給每一位涉足者的珍貴禮物,它宛如一塊被寵愛呵護的寶石,散發著迷人而神秘的魅力。平靜而浪漫的分子散布在這裡的每一個角落,當你踏上點綴於潟湖之上的點點白紗,此刻便再無塵世喧囂,只有專屬於自己的安然與寧靜。離開首府北上,綿延不斷的沙灘即以一種更加獨特的面貌映入眼帘,他們更加狂野與原生態。在布拉伊的入口地帶,是波伊海灘綿延十多公裡的白色沙灘。
  • 說說前導線 路亞釣法中前導線的種類和作用
    路亞釣法中路亞線的連接方法有3種,一是直接連接假餌,二是別針連接假餌,三是別針加活結8字環組合,這後2者是必須要用到前導線的。 路亞擬餌釣法中,有時會因為「吸收拋投切力」、「防止魚兒咬斷釣線」或是「緩衝母線張力」的因素下,加上一條前導線(LEADER)。通常前導線的 長度有一定的規格,如:六尺、七尺半、十二尺等。不過釣者也可依照自己的喜好或釣況而自行斟酌加減其長短,並不一定要依上述的規格去裁剪。
  • 路亞釣法雖然現在國內很流行,但是這部動畫早就有了
    釣魚很多種釣法,目前比較流行的釣法還是臺釣,路亞是其次,最後是海竿。路亞很早就有了但是卻是很晚才傳入國內,所以流行的比較晚,有可能是國內的資源沒有那麼好吧。國內的網工和電工太多導致。這兩部動畫都是釣魚的動畫,但是前者比較接近真實,後者比較接近科幻和講路亞釣法比較多。所以今天介紹下《天才釣魚郎》,如果有看完的網友,發現這是一部路亞釣法的教科書,雖然裡面的海神鉤比較不符合實際,有神力的假餌,就是誰拿了海神鉤,誰就可以在這場比賽釣到這個區域的魚王。
  • 路亞黑魚一定要用雷強竿?錯,只要明白釣法原理,用海杆也行
    咱們釣魚人想必都聽過「臺釣毀一生,路亞窮三代」這句話,在沒有接觸路亞釣法之前我一直理解不了這句話的意思,作為一名老釣魚人我雖然也知道釣魚燒錢,但就是不明白路亞憑啥比臺釣還燒錢,乍一看臺釣的裝備可比路亞複雜的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