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角華裔的流亡之路

2020-12-10 文史海洋FS

罪惡的金三角,犯罪的天堂

提及金三角這個地方,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毒品的代名詞,毒梟犯罪的天堂。尤其當我們看到電影《湄公河行動》中演繹的那樣,這是一個黑暗,而又殘酷的地方,是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所不能了解知曉的。

因為毒品的存在,這個地方給我們的感受是負面的、消極的,要知道我們國家對毒品都是採取零容忍的態度,每年我們國家就有著許多的緝毒警察因公殉職,緝毒警察的傷亡率在我國的所有職業中也是最高的。

可想而知,就像電影《湄公河行動》那句名言,生活中你看不到黑暗,是因為有人替你把黑暗擋在了看不見的地方。畢竟花在毒品上的每一分錢,就是打在緝毒警察身上的每一顆子彈,這就是殘酷的現實,也是處在歲月靜好的我們所不知道的事實的真相。可以說金三角已經與毒品深深地聯繫在了一起,不過金三角背後的故事也不只是因為毒品那麼簡單。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一段蒙塵、不為人知的歷史。

一段蒙塵的歷史,記錄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時間撥回到上世紀的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當時的解放戰爭已經基本進入了最後的尾聲,國民黨的有生力量已經基本被掃清,除了大部分的部隊敗退到臺灣之外,一部分基本在大陸被解放軍全部殲滅,而其中的一支殘部則是流亡到了泰國、緬甸一帶。這支部隊就是原國民黨的93師,93師是國軍部隊中的精銳部隊之一,官兵們大部分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十幾年的時光,他們經歷過第一次國共內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戰火的洗禮。

不過解放戰爭作為隸屬於第八軍的93師,其部隊主力在1950年被解放軍於雲南殲滅,殘部則陸續撤退到泰國、緬甸一帶,也就是我們今日所說的金三角地區。這些殘部力量與原來滯留在當地的中國遠徵軍殘部重新合併為93師,期待著未來的一天能東山再起。

但是,緬甸當地政府始終不願意接納這支境內突然出現的國民黨殘部軍隊,始終都想著要把他們趕走。其實這些人之所以選擇流亡到緬甸,也是無路可退時的選擇。一來他們去不了臺灣,二來祖國大陸也不可能會接收他們。於是,別無選擇流亡到此的他們不得不與當地的部隊發生了衝突,甚至是戰爭。

實際上,93師原先的戰鬥力跟解放軍的實力實在是不能相提並論,解放戰爭中他們數次都被解放軍主力打得屁滾尿流,堪稱是解放軍的手下敗將。不過到底是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面對著火力人數數倍於自己的緬甸軍隊,他們愣是以少勝多,打得對方丟盔棄甲。以至於緬甸政府不得不上訴到聯合國,控告臺灣當局「非法在他國領土駐軍」(此時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被臺灣當局非法佔據,直到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才得以恢復),自知理虧的臺灣當局,要求他們立即撤退到臺灣。

之後的事實是,只有少部分人歷盡艱辛才到了臺灣,絕大部分人依然滯留在當地。可是他們在緬甸的土地上,沒有生活收入來源,為生計所迫,他們不得不和當地居民一樣,種罌粟、鴉片,販賣海洛因等等。不過時間推移,他們還是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後來緬甸當地政府別無選擇,只好將他們全部收編,不過這個決定最初遭到了這些士兵的反對,他們始終都不願意加入緬甸籍。

現實的逼迫,人生的新開始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再一次踏上流亡之路,來到了泰國在金三角的土地——美斯樂鎮,泰國軍隊最初也和緬甸當初一樣吃到了93師的苦頭,不過泰國政府倒是聰明,他們便想借用93師的力量來幫助政府平叛當地的販毒武裝,作為交換條件,93師要協助泰國軍隊平叛,事成後泰國政府允許他們在美斯樂鎮駐紮定居下來。

於是93師在現實所迫的情況下,接受了這一條件,事成之後的他們也在此定居了下來。1970年,經由泰國王室出面以及泰國國王的親自招安,93師在指揮官的帶領下,向泰國政府如數交出所有的作戰武器,所有的部隊將士及其隨軍家屬都加入泰國籍,並且還將享受與泰國軍隊及其家屬一樣的條件與待遇。由此他們的人生也重新開始了新的生活。

現如今的情景已經是另一番景象,這些當年滯留在此的士兵們,少部分還在世但也是風燭殘年,而大部分的士兵早已經去世了。他們在當地也有了自己的後代,主要分布在泰國的清萊、清邁山的幾十個鄉村中,進入到21世紀時這裡已經有了發達的交通設施,電站、工廠應有盡有,多年以來他們一直都受到外界的支援與資助,加上他們勤奮勞作、艱苦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境地,對於他們來說生活已經不是問題。

除了自己勞動所取得的成就以外,老一輩們開墾的農田,種植的上萬棵果樹、大片的茶園、以及農產品加工廠和興起的旅遊業,是他們現在主要的生活收入來源。所以每當有外來遊客們來到這裡時,也會買走當地的農產品,並且還能聽到這些年輕一代們講述著他們父輩當年的故事。

黑暗看不見,是因為有人負重前行

也許當我們知曉這個故事時,無不對金三角這個地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它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記得電影《湄公河行動》裡面有著這樣的一句話,這一個毒梟被抓獲了,不知道還會不會有下一個。的確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金三角的本質依然不會變,只因為利益的驅使和犯罪的本性。

但願這片土地,日後能脫去罪惡的外衣,當地的居民們也能像那些士兵的後代們一樣,勤於勞作,學會其它的種植,不再讓毒品在這裡滋生犯罪的土壤。畢竟黑暗我們看不見,是因為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擋住了黑暗。

相關焦點

  • 金三角,國民政府孤軍從兵變匪,後裔紮根泰國,仍對祖國滿懷愛意
    在敗逃的國民政府軍隊中,就有那麼一支軍隊從兵變成了匪,最後更是成為了金三角的毒販武裝,何其可悲。 金三角地區的販毒史,就是國民政府孤軍的奮鬥史,這不禁讓我們想知道現在的華裔過著怎樣的生活。毒品本是害人之物,為什麼這些軍人寧願以身試毒,走上無法回頭之路。世道時艱,讓我們看看現在的華裔過著怎樣的生活。
  • 遊歷在金三角腹地,感受不一樣的人文!
    過境至泰國,此時就是金三角的腹地了,圖五顯示,我們在泰國,寮國和緬甸三國交界的核心區域(圖五),拜謁了金三角博物館,略知金三角的發展歷程,決定繼續北上前往泰北小鎮-美斯樂。經清孔到達清萊,由於美斯樂不通巴士,我們在美塞換乘雙條條去往美斯樂,一上雙條車便感受不一樣,車上坐的都是操著華語的當地人(圖七),一下子溝通無障礙。
  • 金三角曾經最大的大毒梟,兩次被抓卻不敢處決,手下有6個師軍隊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一位毒梟,坤沙,他曾經是金三角最大的大毒梟,兩次被捕,政府卻不敢處決,原來他手下軍隊有6個師。眾所周知,在我國南面有個金三角地區,那就是泰國、寮國、緬甸三國的交界處,這裡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生產源地,當然,也出現了很多堪稱世界頂級的大毒梟,坤沙便是其中的一位。
  • 《金三角大營救》:毒窟魔穴,九死一生,營救小組,突出重圍
    美麗神秘的金三角,毒販無處不在。為解救深入狼窩取證的富商女兒,五名精英保鏢開始了一場困難重重的營救任務.,絕地反擊 捨身護主,智取毒梟 替妹復仇網大劇《金三角大營救》。《金三角大營救》:毒窟魔穴,九死一生,營救小組,突出重圍《金三角大營救》講述了華裔富商林嘉豪的女兒林歌闌來到金三角地區採訪。在採訪期間,無意中拍到一次惡勢力團夥的殺人販毒事件,發現惡勢力團夥無惡不作,正在得到一些證據的時候被惡勢力團夥發現給抓了起來。林歌闌的父親得知這一消息,緊急召集自己的保鏢團隊挑選出五名前去營救。
  • 泰國前總理英拉,流亡海外卻風光至今,她靠什麼維持奢華生活的
    先來說說老大他信·西那瓦,此人生於1949年7月26日,是第四代華裔。說起後來走上從政道路,其實是從他的父親開始的,這是一個家族的野心。 2001年,從小立志當總理的華裔少年,登上了頂點。2005年12月9日,林明達指控他信貪汙,說他收取了三十五億泰銖的回扣,使得購買了不符合情況的舊式俄羅斯戰機。
  • 泰國流亡女總理成了「中國公司董事長」?她的事跡,讓人另眼相看
    而這個人,就是英拉的祖先,從準確意義上來說,英拉也是真正的華裔。 作為家族第四代華裔的英拉,曾稱自己有25%的中國血統。據說,英拉早年在商界打拼時更多次到過中國,所以,英拉對中國民眾有特別的親切感。 然而,出生在這樣家境中的是英拉,其家庭背景可以想像,但與此同時,英拉本人也是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在當地女子學校完成初、高中學業。
  • 當年有名的金三角大毒梟坤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如今去哪了?
    曾是金三角第一大毒梟,曾被美國通緝在東南亞有一個四國的交界處,也曾是「四不管」地帶,此處就是有名的緬甸「金三角」,此地包括撣邦等地區。現代以來,我們一提到「金三角」,就會想到此地生產毒品。而「金三角」之所以有名,主要還是此地是全世界有名毒品生產來源地。
  • 那個3歲流亡海外的中國女孩,後來怎麼樣了?成世界首位華裔總督
    自三歲時,就和家人一起流亡,從香港輾轉來到了當時並不強盛的加拿大。1999年的十月,伍冰枝正式上任總督職位,也是歷史上第一位華裔女總督。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說到,選擇伍冰枝擔任加拿大總督,原因在於:「她是一位才智雙全的女中豪傑,正直、熱情且仁慈。」
  • 金三角地區的新面貌—金三角特區
    、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產地,而使「金三角」聞名於世。金三角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鴉片、海洛因類毒品產地,種植面積在100萬畝以上,年產鴉片2650噸至2800噸,年產海洛因約200噸左右。 一種相對公認的說法是金三角是全球20%鴉片的供應源頭,而每年經過金三角地區販運的海洛因卻佔世界總量的60%-70%,而該地區海洛因的年生產能力能滿足全球海洛因兩年的消費量。
  • 布羅茨基:我們稱之為流亡的狀態
    而無足輕重(lack of significance)是任何一個作家,無論流亡與否,都不能接受的。因為,往往正是對重要地位(significance)的追求構成了他寫作生涯的絕大部分。至少,重要地位往往是寫作生涯的結果。在流亡作家這一個案裡,這幾乎還無一例外地是導致流亡的原因。
  • 詩妮娜貴妃之路:出生於泰北「金三角」地區,護士到貴妃走了14年
    出身泰北楠府低下基層的貴妃——金三角區域泰國發展並不均衡,南部地區要比北部富裕,而貴妃詩妮娜則出身泰北地區,而且還是楠府。楠府長久以來因為地理位置偏遠,長久以來很少與泰國內陸聯繫,而且更貼近緬甸地區,在歷史上還曾經被緬甸統治,而且還緊挨寮國,這裡屬於金三角區域,所以並不富裕。
  • 金三角「黃河之旅」謀劃大聯動
    雖說分屬三省,但三省的運城、臨汾、渭南、韓城、三門峽五市和濟源示範區,卻共處在省際交界地區,一條黃河將三省六市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這個片區因此也有著黃河金三角的美譽。9月7日,晉陝豫黃河金三角文化旅遊區域協作會議在三門峽市舉行。會議圍繞文化旅遊品牌打造、精品線路連通、聯合宣傳推廣、旅遊產品等各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 此人是金三角毒梟,卻不向中國賣毒品,揚言:誰賣中國,誰就得死
    話雖如此,可毒品這種東西還是到處傳播,一直都沒有被斷絕,從世界範圍來看,大部分毒品都源於金三角地區。這個地方曾經出現過一個影響力最強的華人毒梟,他叫坤沙,曾經公開宣布自己從來都不會向中國販賣毒品。坤沙揚言稱,如果誰敢賣給中國毒品,誰就得死,不會有任何例外。
  • 泰國「流亡女總理」英拉,成中國企業董事長?看看她背後是誰
    一、名門閨女英拉出生於泰國的西那瓦家族,這個家族雖然是華裔家族,卻在泰國有著數一數二的影響力,包括英拉在內,這位家族一共出過三位泰國總理,其政治根基之深厚可見一般。然而政壇多詭是自古不變的真理,哪怕再精煉老道的政客也很難保證自己一定能夠從政局中全身而退,更何況彼時的泰國政局本身就多方勢力林立對峙,這使得本就波譎雲詭的政局更加兇險,英拉的從政之路也平添了幾份兇險和不測。
  • 流亡的女哲人
    米蘭·昆德拉曾在 《無知》一書中寫道:成千上萬的流亡者,在同一個夜晚,雖然夢境形形色色,但大同小異,做的是同一個夢。流亡者之夢:二十世紀下半葉最奇怪的現象之一。也許西班牙知識分子是最先擁有了這種體驗的。西班牙內戰奏響了世界大戰的序曲。畢卡索在內戰期間創作的《格爾尼卡》很黃很暴力,預言了瀰漫到全世界的瘋狂血腥的殺戮。人與人之間的殺戮,僅僅是思想不同而導致的大逃殺。
  • 1949年解放戰爭結束,這支國軍隊伍流亡海外,至今未能回國
    正是這一命令,導致93師的全體官兵流亡海外,至今未能回國。抗戰期間,93師是一支重要的抗日武裝力量。此部隊曾在呂國銓的帶領下,參加了中國遠徵軍。進入緬甸後,93師轉戰1500多公裡,浴血奮戰,歷時5個多月,屢挫敵鋒,給予了日軍沉重的打擊。
  • 金三角最大毒梟,曾2次被捕政府不敢處決,手下軍隊有6個師
    在很多人看來,金三角的毒梟簡直就是心狠手辣,為製毒販毒可謂是殺人不眨眼,只要是有點血性的中國人,都想將他們一鍋端掉以絕後患。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金三角曾經最大的一個毒梟,他究竟厲害到了什麼地步呢?據說他曾經兩次被政府逮捕,人們卻壓根不敢處決他,這是因為什麼原因呢?咱們今天就來一探究竟。大家都知道,在我國的南面地區,有一個地方被稱之為金三角,這裡交匯著三股勢力,它們分別是緬甸、寮國和泰國。這裡,曾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毒品生產源地,世界頂級的大毒梟就誕生於此,其中就不得不提到坤沙。
  • 電影《以為是老大之金三角風雲》在金三角開機
    騰訊娛樂訊 電影《以為是老大之金三角風雲》(以下簡稱《金三角風雲》)日前作為首部代表作正在金三角經濟特區火熱開機。  電影《金三角風雲》作為「以為是老大」系列的第二部,IP續作再度引爆喜劇盛宴。  電影大量取景一水連六國的神秘金三角,在這片風光旖旎的神奇土地上,不管是神鬼莫測的熱帶叢林,還是風雲詭譎的金三角生存法則,以及跌宕起伏生死難料的大結局,都將讓你感受到獨屬於金三角的魅力。
  • 「金新月」超」金三角」 阿富汗成毒品交易老大
    「金新月」超」金三角」 阿富汗成毒品交易老大 在過去的一年中,那些著名的毒品傳統產地,如亞洲的「金三角」地區和南美的秘魯,其毒品生產和交易活動都呈下降的趨勢,但阿富汗地區的海洛因毒品市場卻在飛速發展,急速向中亞、俄羅斯和東歐地區擴散。
  • 探訪「金三角」
    就在此時我們前往寮國「金三角」,對這片神秘的土地進行了探訪。所見所聞,切身感受,使我們對「金三角」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毅然前行——出行心理    大名鼎鼎的「金三角」,聞名遐邇。人們知道的「金三角」,大多是通過傳說、通過影視劇、通過紀實文學,得來的印象基本上都是負面的。毒品、毒梟、綁架、火併、殺戮,都是一些包含著血腥、使人恐怖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