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成功創建為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命名縣。為做實、叫響、擦亮「天府旅遊名縣」的金字招牌,一年來,長寧縣載譽前行、砥礪奮進,以建設世界竹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為目標,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引領,狠抓「天府旅遊名縣」鞏固、提升,著力提升長寧竹生態文化旅遊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快旅慢遊」讓遊客兼得詩與遠方
8月11日,長寧縣長寧高鐵站出站口的公交車站旁,直通蜀南竹海的旅遊車正在等待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隨著跨省旅行團恢復開放,就在8月初,因疫情而暫停運行的長寧高鐵站至蜀南竹海景區旅遊直通車再次恢復運行。「快旅慢遊」讓遊客兼得「詩與遠方」也因此成為現實。
「我們長寧高鐵站到蜀南竹海的旅遊直通車,每天有12班,它的發班時間是對應高鐵到站時間。」長寧縣運管所副所長代華剛表示,下一步,將根據客流量的情況,進一步發展至西部竹石林、蜀南花海、七洞溝和佛來山的旅遊直通車,方便外來遊客迅速到達景區。
為方便遊客快速進入景區,打通「主動脈」、暢通「最末梢」,全長12.39公裡的宜敘高速竹海連接線也即將正式建成通車。遊客「進得快、散得開」、更要「遊得慢」。「快旅慢遊」,提升旅遊服務品質是關鍵。
新業態釋放新活力 遊客盡享新體驗
水上漫步、噴射上天、飛魚入水、連續空翻……連日來,在七洞溝景區,專業人士正在進行水上飛人表演,腳下的兩條水柱,猶如風火輪般,託著他在水上狂舞。
入夏以來,位於長寧縣古河鎮的七洞溝景區迎來遊客高峰。除了體驗傳統的峽谷漂流,感受夏日清涼外,這個夏天,景區還引進「水上飛人」項目,讓遊客盡享水上娛樂的新體驗。
「感覺到有一點點的驚嚇。『水上飛人』項目很舒服,好玩,超級的好玩。」遊客曾鏡霖說。
「水上飛,我覺得太刺激了,而且很涼快。」遊客張女士說。
「從7月份開始,我們景區每天的漂流遊客量大概是在1000人左右,到周末的時候可能會更多一些,在1500人左右。」七洞溝景區營銷工作員胡琴表示,尤其是2020年,景區在漂流的終點引進了水上飛人項目,遊客在觀看的同時,運動員也和遊客現場互動,遊客還可以與運動員一起體驗空中飛人的感覺,這個項目非常受遊客的歡迎。
自2018年國慶推出西南第一高網紅玻璃橋以來,七洞溝景區先後開發引進高山旱滑道、高空滑索、喊泉、網紅搖擺橋等10餘個遊客參與體驗項目,新業態也進一步激發了景區發展的新活力。
宜賓長寧縣七洞溝旅遊風景區有限公司董事長羅亞檣表示,2020年9月份,他們還將完成高空自行車、步步驚心、高空挑戰橋、叢林穿越、龍舟鞦韆等新的體驗項目,為遊客提供更多全新休閒體驗,讓遊客在七洞溝玩得開心、遊得舒心。
項目建設 全域旅遊增動力添後勁
2020年7月底,因疫情「沉靜」半年多的跨省旅遊團恢復開放。這讓不少喜歡旅遊的朋友再次擁抱「詩與遠方」。在蜀南竹海景區,來自重慶的遊客楊先生選擇「故地重遊」。而讓他意外的是,如今的蜀南竹海早已煥然一新。
「感受簡直不一樣。」重慶遊客楊先生5年前來過蜀南竹海,看了新觀雲臺後,他覺得是花了很大力氣來修建的,非常漂亮。
換新升級,在距離觀雲臺不遠的七彩飛瀑鄰近,以「竹君子」文化為主體的精品民宿正加緊推進。現在已經進入內部裝飾裝修階段,預計10月1日進入試運營階段。
為提升景區接待水平,帶動周邊民宿、農家樂和餐館的提檔升級,民宿提升改造秉承「君子逐水而居,君子比德於竹」的設計理念,盡顯竹文化、竹特色。
「項目建成以後,能為遊客帶來一個高雅的,有文化體驗的度假勝地。」據宜賓市蜀南文旅某旅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成友介紹,從建築形態、內部裝飾裝修、園林景觀,都是圍繞「竹君子」文化來展開。園林景觀方面是通過「梅蘭竹菊」四君子這樣的文化植入來體現。內部裝修、裝飾方面是通過以下裝飾藝術,文化產品來進行植入和體現。
載譽前行、砥礪奮進,建設世界竹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據長寧縣旅遊部門統計,克服地震、疫情等不利影響,長寧縣旅遊市場正加速恢復。2019年,全縣接待中外遊客1201.78萬人次、旅遊收入142.10億元,分別增長22.16%和14.78%。2020年1-7月接待中外遊客658.15萬人次,旅遊收入69.72億元。
圖/長寧縣委宣傳部
文/宋成均 張寶林 熊章瑞
編輯/楊旭梅
審核/康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