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頻道報導,前幾天,小編寫了一篇有關最近分析巴沙魚為什麼漲價的文章,主要就是歐美不待見巴沙魚了,魚苗投放量減少。可是最近,歐洲漁業機構又開始為巴沙魚平反,怎麼一回事呢?跟著小編來看看...
去年9月,美國宣布禁止從越南進口巴沙魚,之後義大利、比利時和西班牙等國的家樂福也決定停止銷售越南進口的巴沙魚,一時間,曾經掀起消費熱潮的巴沙魚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各種抨擊越南漁業養殖環境「髒亂差」、巴沙魚抗生素超標等新聞熱度躥升,越南的巴沙魚養殖企業變成了眾矢之的,國內從業者也或多或少受到影響。
對此,越南海產出口商和生產商協會發言人表示,大部分針對越南巴沙魚的負面報導都有悖事實,許多正規巴沙魚養殖場環境都符合國際標準,產品優質安全。
那麼越南巴沙魚在歐美為什麼會被禁?真的是因為養殖條件惡劣,產品品質太低?巴沙魚真的如此不堪?有人猜測,這種對越南巴沙魚「一邊倒」的負面評價是否有保護本國養殖業的嫌疑,打著「保證人民飲食安全」的大旗肆無忌憚的實施保護主義。
為了查清越南巴沙魚養殖究竟如何,保護合格養殖戶利益,全球水產聯盟(GAA)出面,表示將用科學手段還越南養殖巴沙魚一個真相。
其實歐美地區對於越南巴沙魚的品質問題已經爭論了好幾年。2010年,時任歐盟議會漁業委員會會長的斯特魯恩·史蒂文森(Struan Stevenson)曾在會議中公開抨擊越南巴沙魚養殖衛生條件差、養殖場存在剝削工人的現象等,隨後美國鯰魚養殖協會也發布了相關言論。
隨著媒體輿論對越南巴沙魚衛生情況堪憂的大肆報導,民間也出現了許多抗議進口巴沙魚的活動,大眾對巴沙魚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對此,荷蘭瓦格寧根大學大學教授表示,如今在大多數人眼中,越南巴沙魚成了威脅食品安全和環境的罪魁禍首,但細究起來這個罪名缺乏證據支持。
比利時根特大學名譽教授Patrick Sorgeloos認為巴沙魚不僅衛生安全,而且營養豐富,而媒體卻向大眾傳遞了錯誤訊息。荷蘭研究所的科學家們也通過研究證實了巴沙魚對於治理湄公河水汙染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從很大程度上修復了湄公河流域的生態系統。
GAA最佳養殖示範認證項目(BAP)發言人稱,無論是野生還是養殖魚,都會與環境相互影響,巴沙魚也不例外,東南亞生產系統的相互作用確實有可能產生局部的負面影響。為了避免這些負面影響,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ASC)和最佳養殖示範認證項目(BAP)各自出臺了養殖漁業的生產要求和環境標準。看來越南巴沙魚養殖場還需早日獲得ASC和BAP認證,這樣才能挺直腰板重新奪回國際市場的份額。
當然,歐美解禁巴沙魚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在此之前,中國還會保持進口巴沙魚第一大國的地位,但是目前直線走高的價格讓很多經銷商苦不堪言,不過隨著越南國內對漁民採取了相應的補貼政策,鼓勵巴沙魚生產,但願巴沙魚能夠早日恢復正常的價格水平。
其實巴沙魚(當然是指正規進口的)並沒有那樣不堪,這種魚因為適應性很強、病害很少,相比於飽受魚病困擾的一些魚種,其藥物殘留可能更低,從正規渠道進口的巴沙魚可以當做安全放心、營養健康的食用魚。因為巴沙魚刺少肉嫩,而且沒有鯰魚的土腥味兒,煎炒烹炸煮樣樣精通。
【關鍵字】:越南巴沙魚 歐美 被禁 中國市場 水產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