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路名各式各樣,相當數量是以全國各地的地名來命名的,還有以植物名字甚至人名來命名的,但也有以道路起點或訖點其中一處命名的情況。
用道路起訖地點的簡稱來命名在20世紀20、30年代。為了連接上海不斷擴大的區域,各個地區,有許多條道路被修建,這樣的道路一般用起訖命名。
1949年之後,從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上海交通得到較快的發展。對這一時期的新路名主要有三種命名法,其中一項就是以起訖命名。
這種命名法令人容易辨識並且這樣的路名往往被保留至今,這樣的命名法也被使用至今。
小編梳理了一下涉及徐匯的一些起訖路名,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前後看似毫無關聯的兩字之中蘊含的「密碼」(以筆畫為序):
1884年上海城廂租界全圖中標註的上海縣城內部分道路名稱
龍水南路
在徐匯區東南部。東起上海水泥廠,西至龍吳路。長1895米,寬15米,車行道寬10米。20世紀30年代初築,因北接龍華西路,東有上海水泥廠,名龍水路。1958年闢建龍吳路後,將龍水路中段約1400米路段改為龍吳路。1960年將龍水路南段改名龍水南路。沿路原有村落、上海水泥廠、木材公司供應站。現今已建成諸多居民區。
龍吳路
在市區西南部,跨閔行、徐匯兩區。南起吳涇地區劍川路,北至龍華西路。長15500米,寬18~39米,車行道寬14~26米。1958年始築。以起訖地龍華、吳涇首字命名。港口以北段,曾名華港路。1959年向南延筑後統稱今名。沿路自南向北為吳涇、永德等新村,有上海氯鹼股份有限公司、吳涇化工總廠等廠及上海植物園等。
1979年的龍吳路及上海植物園航拍圖
龍漕路
在徐匯區中部。東起龍吳路,西至漕溪路。長1040米,寬23.5米,車行道寬14.0米。1915年築,因連接龍華、漕河涇二鎮,以兩鎮首字命名。沿路有工廠、新村、氣象觀測站。
滬閔路
這也是上海最知名的起訖型路名之一。北起滬閔路一號橋(今徐匯區內康健路與滬閔路交會處,跨龍華港),與漕溪路相接,南訖閔行渡口,與滬杭公路相接。1922年,閔行至土山灣(現今漕溪北路蒲匯塘路口周邊)的道路開始修築,這是上海市區西南部連接郊區的重要道路。1958年,拓展南北兩段,從而形成貫通徐家匯至閔行的主幹道(漕溪北路—漕溪路—滬閔路)。20世紀90年代,滬閔路開築高架路,2003年全線貫通,交通容量得到提升,成為上海西南區域最為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
20世紀30年代拍攝的滬閔南柘長途汽車公司上海站影像。所謂「滬閔南柘」就是是各取「上海(滬)」「閔行(閔)」「南橋(南)」「柘林(柘)」中的一個字而成,這也是起訖型路名的一種擴展版本
朱梅路
在市區西南部,跨徐匯、閔行兩區。東南起朱行地區老滬閔路,向西折北至梅隴鎮。長3290米,寬6.7~7.6米,車行道寬6.2~7.6米。1956年築,以朱行、梅隴首字命名。沿路為工廠、住宅。
虹梅路
在市區西南部,跨徐匯、閔行、長寧3區。南起滬閔路,北至虹橋路。長7270米,寬9~40米,車行道寬7~24米。有張家塘港、漕河涇港、蒲匯塘等6座公路橋。20世紀20年代闢築,名虹橋鎮路,又名虹橋公路。
1958年改名虹橋北路。1957年闢築虹橋鎮至梅隴路段,其中虹橋鎮至漕寶路段稱虹梅路,漕寶路至梅隴路段稱虹梅南路。1983年虹梅南路、虹梅路、虹橋北路,以虹橋鎮、梅隴鎮首字統稱虹梅路。路南端有上海錦江樂園。現今已經延伸出虹梅南路直至黃浦江邊的越江隧道。
2017年9月底開通的虹梅南路高架
虹漕路
在徐匯區西部。南起漕寶路,向北折西至虹梅路。為漕河涇地區通往虹橋鎮的交通要道。長2980米,寬4~24米,車行道寬4~15米。1956年築,以起訖點首字命名。沿路有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後又延伸出虹漕南路。
徐虹路
在徐匯區西北部。北起徐鎮路,西南至本路286弄口。長701米,寬2~9米,車行道寬2~6米。1946年前築,以徐鎮路、虹橋路首字命名。沿路多為住宅。現已拓展為徐虹中路和徐虹北路。
斜土路
在市區南部,跨黃浦、徐匯兩區。東起製造局路,西至漕溪北路。長5505米,寬10.0~29.0米,車行道寬8.0~14.0米。1914年築,因東起斜橋南首,西至土山灣,以兩地首字命名。沿路為工廠、住宅。此後又闢出斜土東路與斜土支路。
喜泰路
在徐匯區南部。南起龍吳路,北至龍水南路。長1582米,寬7~16米,車行道寬7米。1946年築,因路北端有喜兒廟,南端有泰山磚瓦廠,各取首字命名。
漕寶路
在市區西南部,跨徐匯、閔行兩區。東起漕溪路,西至七寶鎮接淞滬公路。是市內通往松江、青浦等縣的幹道之一。長8220米,寬31~42米,車行道寬21米。1936年築,以漕河涇、七寶各一字命名。沿路原有工廠、學校、醫院等,現已經建成諸多大型居住社區。
上海市徐匯區部分道路新舊路名對照表
今路名 | 舊時路名 | 舊路名使用年代 |
衡山路 | 貝當路 | 1922-1943 |
寶慶路 | 寶建路 | 1902-1943 |
華山路 | 徐家匯路 | 1864-1921 |
高郵路 | 高逖愛路 | 1925-1943 |
武康路 | 福開森路 | 1907-1943 |
餘慶路 | 愛棠路 | 1920-1943 |
吳興路(北段) | 潘興(馨)路 | 1930-1943 |
吳興路(南段) | 白利圖路 | 1930-1943 |
永福路 | 古神父路 | 1930-1943 |
高安路 | 高恩路 | 1914-1943 |
安亭路 | 亞田南路 | |
烏魯木齊中路 | 麥琪路 | 1911-1943 |
烏魯木齊中路 | 中迪化路 | 1943-1946 |
烏魯木齊南路 | 巨福路 | 1918-1943 |
烏魯木齊南路 | 南迪化路 | 1943-1946 |
常熟路 | 善鍾路 | 1901-1943 |
東湖路 | 杜美路 | 1902-1943 |
汾陽路 | 畢勳路 | 1902-1943 |
嶽陽路 | 祁齊路 | 1912-1943 |
襄陽南路 | 拉都路 | 1918-1943 |
襄陽南路 | 襄陽路 | 1943-1946 |
陝西南路 | 寶隆路 | 1911-1915 |
陝西南路 | 鹹陽路 | 1943-1946 |
長樂路 | 浦石路 | 1914-1943 |
安福路 | 巨潑來斯路 | 1915-1943 |
延慶路 | 格羅希【西】路 | 1919-1943 |
五原路 | 趙主教路 | 1925-1943 |
復興中路 | 法華路 | 1914-1918 |
復興中路 | 辣斐德路 | 1918-1943 |
復興中路 | 大興路 | 1943-1945 |
復興西路 | 西大興路 | 1943-1945 |
湖南路 | 居而典路 | 1918-1943 |
淮海中路 | 西江路 | 1901-1906 |
淮海中路 | 寶昌路 | 1906-1915 |
淮海中路 | 霞飛路 | 1915-1943 |
淮海中路 | 泰山路 | 1943-1945 |
淮海中路 | 林森中路 | 1945-1950 |
桃江路 | 恩利和路 | 1913-1943 |
桃江路 | 靖江路 | 1943-1980 |
東平路 | 賈爾業愛路 | 1914-1943 |
康平路 | 麥尼尼路 | 1922-1943 |
永嘉路 | 西愛鹹斯路 | 1920-1943 |
建國西路 | 靶子路 | 1912-1920 |
建國西路 | 福履理路 | 1920-1943 |
建國西路 | 南海路 | 1943-1945 |
平江路 | 交通路 | 1918-1927 |
平江路 | 市政府路 | 1927-1955 |
中山南二路 | 龍華路 | 1891-1960 |
中山南二路 | 新馬路 | 1938-1952 |
中山南二路(西段) | 龍山路 | 1952-1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