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史標誌性一夜:瘋狂的華盛頓將美國形象拖入滑鐵盧

2021-01-07 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白雲怡 李司坤 劉欣 楊升】當民主黨「險勝」拿下參議院時,川普的支持者卻「拿下」了國會大廈:當地時間 6日下午,數百名川普支持者衝破障礙進入國會大廈,以向正在進行大選投票結果認證的國會聯席會議施壓。示威者和警方發生衝突,議員們被緊急疏散,選舉人票認證程序一度被迫中止。截止發稿,這場騷亂已導致4人死亡。

「在華盛頓經歷了這瘋狂的一天後,美國構建的『山巔之國』『民主燈塔』等自我敘事正在消解,這極具標誌意義的一天,將成為美國國際形象的一次『滑鐵盧』。」國際政治學者對《環球時報》記者這樣表示。

局勢將走向何方?專家:大選結果無法翻轉 對川普政治清算或加速

1月6日下午,數百名抗議者聚集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舉行支持川普的示威活動,以向正在進行的國會聯席會議施壓,讓其拒絕確認拜登選舉獲勝的結果。部分抗議者穿過國會大廈周邊設置的障礙,與警察對峙扭打,並衝進國會內部,導致正在進行的大選結果認證程序中斷,議員們不得不緊急撤離「避難」。

這些抗議者們舉著大旗,旁若無人般在國會大廈中遊走,或砸碎玻璃,或衝上講臺,或闖入議員辦公室「合影留念」…...在與警察的對峙中,暴力流血也發生了:據華盛頓特區警方消息,國會騷亂已導致至少4人死亡,另有數人被送往醫院。由於局勢混亂,華盛頓市長已下令當晚實施宵禁,並將延長該市緊急狀態至15天,直到1月20日就職典禮之後。

華盛頓的政治及社會局勢會向何方發展?北京時間7日上午,據媒體最新報導,闖入國會大廈的抗議者們已被趕出,大選結果認證程序也已恢復。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認為,無論川普和其支持者如何「折騰」,國會對大選結果的認證、政權過渡的交接工作都將繼續推進,川普所希望的「重新計票」「推翻大選結果」的場景絕對不會出現,他最終還是會離開白宮。

據CNN等媒體報導,一位共和黨消息人士稱,一些川普政府的內閣成員正在就援引憲法第25修正案來迫使川普總統下臺進行初步討論。目前討論仍在進行中,尚不清楚是否會有足夠的內閣成員同意。該條款規定,假使聯邦內閣大多數官員認為總統「無法履行其職務的權力和職責」,將啟動剝奪總統權力,並使副總統取而代之。

李海東分析認為,現在讓川普現在下臺、由彭斯暫代總統一職的可能性較小。但川普此次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把個人利益完全置於國家制度和民眾利益之上,可能會使民主黨上臺後加速對其政治清算,川普很有可能遭到起訴,甚至入獄。

當「山巔之國」隕落,「民主燈塔」黯淡,美國該反思什麼?

隨著情緒的爆發與釋放,抗議的人群也許會很快散去。然而,這件事對美國制度和其國際形象的長期影響或許沒那麼快消散。

「我們曾一直認為,美國的制度是非常具有韌性的,即使選出一個非常糟糕的總統,由於有權力之間的制衡,有定期的選舉,最終結果並不會太壞」,克里斯多福紐波特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孫太一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然而,1月6日發生在華盛頓的事件告訴我們,美國的體系其實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於非正式的制度,需要所有參與方去遵守大家默認的規則和規範,比如輸了選舉會承認並和平交接權力,比如國會並不能在認定結果的過程中篡改選舉結果,再比如抗議遊行須是非暴力的等等。」

他認為,川普及其信眾對美國相關制度的衝擊將會帶來長遠的影響,「也許未來美國所有的選舉結果都不再會有以前那樣的公信力,失敗方都可能會效仿,來無休止地糾纏,並通過散布謠言蠱惑信眾持續抗爭。」

而在李海東看來,6日在華盛頓發生的混亂,是美國此前很長一段時期自身國家治理衰敗的典型表現,一個自詡為全球最強大的民主國家墮落成今日的場景,需要美國政治精英對其國家治理進行整體反思:美國的土壤為何產生出川普這樣只顧自身利益、不顧民眾福祉的政客,又為什麼會陷入這樣的亂局。「而川普也並不是一個人,他代表的是美國的一個階層和群體,這更說明美國的病已經非常嚴重。」

「此事會成為一個標誌性的悲劇,並可能長期破壞美國的法律和秩序精神。而這也恰恰說明,在一些華盛頓政客眼中,法律和秩序只是一個工具,而並非什麼神聖不可侵犯的精神,合乎自身需要之時,就會被拿來鞏固權力或利益,而一旦不合,則棄之如敝履。」他表示,美國將很難再真正支撐起以往「山巔之國」的自我敘事,其國際形象將因此嚴重受損。

截至目前,華盛頓國會山的騷亂已引發國際多方關注。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形容,美國國會的場面是「可恥的」,他稱,「美國在世界各地主張民主,現在至關重要的是實現和平有序的權力交接。」挪威首相索爾貝格則發布推特對美國局勢表示「難以置信」,稱「這是對民主完全不可接受的攻擊」。

不過,更值得玩味的是一些非西方國家的表態:俄羅斯駐聯合國第一副代表德米特裡·波利揚斯基在推特上反問,「為什麼你們把美國國會的風暴稱之為『國內恐怖主義』,卻把2014年在基輔發生的非常相似的、甚至更血腥的事件稱為『尊嚴革命?』」而一名黎巴嫩外交官穆罕默德·薩法則直接開啟嘲諷模式:「如果美國看到美國正在美國的所作所為,美國就會入侵美國,把美國從美國的暴政中解放出來。」

「無論是國會山的混亂,還是國民警衛隊的出動,都戳破了美國一直著力塑造的『普世價值觀』的漂亮氣泡」,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沈逸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這個美國政治生活的重要節點上,美國推崇的新自由主義理論卻遭遇了暴亂,這還是美國建國歷史上的第一次,「美國的『民主燈塔』看起來快倒了,至少已不再亮了。或許,我們現在說『諸神的黃昏』還有點早,但那一天已越來越近了。」

「夜路走多了,總會有報應的」

面對大洋彼岸的混亂,很多中國網友聯想到了2019年的香港動蕩——美國政客在當時和此刻的表態顯現出明顯的雙重標準:

曾稱香港暴亂是「街頭美麗的風景線」的眾院議長佩洛西,此刻卻稱美國國會發生的事件「是對民主制度的可恥攻擊」;曾為暴力亂港分子打氣的共和黨參議員泰德·克魯茲,現在卻開始大呼「暴力,不管是來自左翼還是右翼,總是錯誤的」;而曾指責香港警察「使用暴力鎮壓示威者」的參議員馬克·盧比奧,則更向川普喊話稱,「執法人員正在受到攻擊」,敦促他派遣更多資源「協助警察,幫助恢復秩序」……

這樣前後不一的面孔讓許多中國人大呼「馳名雙標」。「中國網友此刻的反應,折射出此刻我們對美國『樸素而真摯的情緒』——用英文來說就是『deserve』,或者說『反噬』『報應』」沈逸對《環球時報》記者評論稱,「誰讓你總是在別國出現暴亂的時候,給暴力者正名為『自由戰士』,夜路走多了,總是會有報應的。」

他舉例稱,國會騷亂發生後,美國很快出動國民警衛隊,這無疑證明了美國此前在香港及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的言論是多麼虛偽和雙標。推特更把川普的帳號直接封禁12個小時,說明任何國家在危機時刻都可能需要一定信息管控,避免更大的混亂。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呂祥則指出,最近美國的一些共和黨議員在國會近乎無理取鬧般地反覆挑戰選舉結果,已和過去香港反對派議員在立法會惡意「拉布」的胡鬧方式非常相似;而2019年整個「修例風波」期間香港警察也沒開槍打死人,而這次美國的國會騷亂則一下就死了四個人,這更說明當時香港警察的處理方式非常專業,「以後美國再以『民主』為由去幹涉他國內政,將更加沒有合法性和說服力。」

有意思的是,或許川普及其親信在目睹局勢發展後,也開始擔心進一步失控,川普的兒子小川普在推特上發文,呼籲支持者「和平抗議」。但他卻立即遭到了自己支持者的回「懟」,「這事已遠高於你個人了,唐。退下吧,現在是人民做主的時候了。』」

潘多拉的魔盒已經打開。「也許,川普以為自己是個引領局勢的將軍,但到頭來他會發現,自己終究也會變成一枚棋子」,孫太一形容說。

相關焦點

  • 一夜抗議後,美國林肯紀念堂等華盛頓標誌性紀念碑被毀
    來源:海外網圖為華盛頓抗議現場。(Getty)【海外網6月1日編譯報導】因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全美各地的抗議活動持續蔓延。當地時間30日晚上,華盛頓特區一些最具標誌性的紀念碑遭到破壞。據福克斯新聞網(FOX News)報導,美國國家廣場國家公園管理局在推特上發布了受影響的紀念碑的照片,其中包括林肯紀念堂、第二次世界大戰紀念館和卡西米爾·普拉斯基將軍的雕像。目前還不清楚其他紀念碑被破壞的程度。「在示威活動之後,國家廣場周圍發生了大量破壞事件。」
  • 【美國】華盛頓的標誌性建築
    【美國】華盛頓的標誌性建築
  • 華盛頓示威者攻佔美國會,川普「最後的瘋狂」重創美國形象
    當地時間1月6日,數百名抗議者聚集在國會大廈外示威,以支持美國總統川普,向正在進行的國會聯席會議施壓。美國首都華盛頓發生大規模示威活動,主要目標就是象徵美國最高立法權力的國會大廈。通往國會大廈的主幹道和附近地區已實施車輛禁行,部分示威者衝進國會大廈,與警方發生衝突,造成一人死亡,當時正在舉行的認證大選結果的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也被迫中斷。
  • 川普下令:不準拆除華盛頓紀念碑!美國標誌性建築,竟自身難保
    2日,川普總統緊急下令,禁止拆除華盛頓紀念碑!美國最具標誌性的建築之一:華盛頓紀念碑,居然曝出可能被改名、甚至拆除的消息!今年5月起,隨著黑人喬治·弗洛伊德被警察「跪殺」,抗議美國種族歧視的抗議活動爆發,一些紀念參加美國內戰、奴隸交易的有爭議人物的紀念碑,已經被當地政府或抗議者拆除。
  • 川普緊急下令:不準拆除華盛頓紀念碑!美國標誌性建築自身難保
    2日,川普總統緊急下令,禁止拆除華盛頓紀念碑!美國最具標誌性的建築之一:華盛頓紀念碑,居然曝出可能被改名、甚至拆除的消息!今年5月起,隨著黑人喬治·弗洛伊德被警察「跪殺」,抗議美國種族歧視的抗議活動爆發,一些紀念參加美國內戰、奴隸交易的有爭議人物的紀念碑,已經被當地政府或抗議者拆除。另一些則被討論是否應當拆除,首都標誌性的華盛頓紀念碑,以及傑弗遜總統雕像,都被人建議拆除或者改名。
  • 美國十大最具標誌性的古蹟
    美國古蹟不僅是小學階段的野外飼料。當然,他們具有教育意義。但是這些比生活大的地標也令人眼花亂。這些是您在暑假期間選擇的美國十大最具標誌性古蹟的精選之選。在您暑假期間,您可以站在這些地點中進行改變歷史意義的事件發生,拍攝值得雜誌封面的照片或參加的活動。從高聳的雕塑上欣賞壯觀的景色。
  • 美國行:華盛頓
    林肯公認的是美國歷史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有人把他與兩位開國元勳華盛頓、傑弗遜並稱為美國最偉大的3位總統。所以這三位總統的紀念堂和紀念碑都位於首都華盛頓的中心,並且也都是華盛頓的標誌性建築韓戰紀念碑前面,是一個小小的紀念園區,19個與真人尺度相仿的美國軍人雕塑群。
  • 關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11個事實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關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11個事實的歷史往事。事實一、兩位美國總統,將鱷魚皮留在白宮。確實,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和約翰·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這兩位美國總統在白宮中養有鱷魚。
  • 一夜之間,美軍精銳部隊部署華盛頓,川普:必須恢復美國的安全
    據CNN統計,該事件發生之後不到一周的時間,從事發地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斯市開始的示威抗議活動,便蔓延到美國70多個城市,而且參與人數與日俱增,抗議活動「伸張正義」的初衷也逐漸演變成騷亂、搶劫、縱火等暴力事件。在這樣的形勢下,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也未能倖免。5月30日和31日,數千名抗議者聚集起來違反宵禁並和警方發生衝突。
  • 美國首都華盛頓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
    當地時間5月8日,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的活動。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蘇珊·賴斯當天向所有參與二戰的美軍士兵和美國民眾致敬。她說,二戰是人類歷史的一個轉折點,世界需要銘記那些為自由獻出生命、做出重大犧牲的人。中新社發 刁海洋 攝當地時間5月8日,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的活動。多名參與二戰的美軍老兵向美國國家二戰紀念碑敬獻花環。
  • 美國首都華盛頓
    >  美國首都華盛頓,全稱為「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Washington D.C.),是為紀念美國開國元勳喬治·華盛頓和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哥倫布而命名的。華盛頓在行政上由聯邦政府直轄,不屬於任何一個州。   華盛頓位於馬裡蘭州和維吉尼亞州之間的波託馬克河與阿納卡斯蒂亞河匯合處的東北岸。市區面積174平方公裡,特區總面積6094平方公裡。   華盛頓原是一片灌木叢生的處女地,只有一些村舍散落其間。1789年,美國聯邦政府正式成立,喬治·華盛頓當選為首任總統。
  • |川普|西奧多·羅斯福|自然歷史博物館|喬治·華盛頓|美國_時政
    近日,位於美國紐約市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宣布,將拆除博物館入口處的羅斯福雕像。據環球網報導,繼美國第3任總統傑斐遜和美國首位總統華盛頓雕像相繼被示威者推倒後,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雕像也要「倒」了。當地時間21日,位於美國紐約市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宣布,將拆除博物館入口處的羅斯福雕像。
  • 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Louis,簡稱(Wash U,WU)以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命名,始建於1853年2月22日,位於美國密蘇裡州聖路易斯市,是美國歷史上建校最早也是最負盛名的"華盛頓大學",該校在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2014大學綜合排名中名列14位 ,超過康奈爾大學、布朗大學等多個"常春藤"名校;2013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全球第31位 ;2013年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名
  • 美國華盛頓自然歷史博物館重新開放恐龍與化石展館
    ↑這是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自然歷史博物館恐龍與化石展館陳列的展品(6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劉傑攝↑這是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自然歷史博物館恐龍與化石展館陳列的展品(6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劉傑攝↑這是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自然歷史博物館恐龍與化石展館陳列的展品(6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 鈕文新:美國還有過高的「辨識度」?——「華盛頓暴亂」震驚世界
    《中國經濟周刊》首席評論員 鈕文新「1月6日華盛頓見」。這是不服選舉結果的川普,在新年第一天向支持者發出「抗議集會」號令,而「華盛頓暴亂」恰恰就在這天發生。為什麼會是這一天?因為,國會將在這一天統計並確認第46屆總統選舉計票結果,一旦確認拜登當選則是板上釘釘。
  • 美國的政治中心,華盛頓特區旅遊目的地
    歷史愛好者可能會喜歡少數單詞的人兩個著名的演講,第二個就職演說和葛底斯堡演說,這兩個演說都刻在紀念館的對面牆上。與此同時,藝術史和建築愛好者將欣賞亨利培根的建築引人注目的設計,其中有38個Doric柱,其中36個柱表示林肯逝世時的聯邦各州。 2.白宮和華盛頓紀念碑。
  • 華盛頓是首位總統?自由女神像誰出錢?這些歷史多數美國人不知道
    美國從建國到現在歷史不長,幾乎所有歷史事實都有據可查,但還是有許許多多的神話和謊言被當作「史實」廣為流傳。不信?請繼續閱讀,以下就是一些美國人回答錯誤幾個最基本的美國歷史問題:美國獨立時的首都是華盛頓特區?
  • 美國亂了:羅斯福總統雕像,被下令拆除!國父華盛頓也自身難保
    因此,紐約州長安德魯·科莫和紐約市市長比爾·白思豪,支持自然歷史博物館將標誌性的西奧多羅斯福雕像從入口處移除的決定。黑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全美國反種族歧視抗議,令許多人要求移走這些過往推行歧視政策的政客、軍人的雕像。周日,紐約這一博物館獲得了紐約市政府的許可,可以移走羅斯福總統的青銅雕像。
  • 美國華盛頓紀念塔的碑文竟是清代翰林寫就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有一座標誌性建築——華盛頓紀念塔。塔壁鑲嵌著鑄文石刻計190方,取自世界各地,皆為歌頌美國國父之詞語,旨在顯示其在全世界的影響。其中,一方刻石為漢字所書,鑲嵌在紀念碑第十級牆壁上,碑文如下:「華盛頓,異人也。
  • 大衛·戈德菲爾德:美國教科書中的林肯形象
    公眾心中的林肯強化了教科書中的林肯形象,而教科書中的林肯又進一步塑造了人們心中的林肯形象。1876年4月14日,託馬斯·鮑爾(Thomas Ball)的著名雕像「林肯與跪著的黑奴」在華盛頓揭幕。這形象地反映了美國19世紀後期黑人與白人之間適當的地位關係,也暗含了自那以後盛行近一個世紀的歷史解釋:即黑奴的自由主要是這位殉道的總統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