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被「團滅」,美軍正在打造「備用關島」!根據美國專欄《戰爭地帶》12月1日的報導稱,美國防部正準備在天寧島建設一個後備空軍基地,關島一旦遭遇打擊或自然災害,天寧島可以發揮」替代品「的作用。該文還認為,美軍的終極目標是全面的「備份基地」,既可以部署臨時部隊,也可以起飛戰機。
近幾十年,關島的名氣要比天寧島大得多。但在二戰末期,天寧島曾發揮過重要作用,美軍向日本投放的兩枚原子彈,均是在天寧島裝彈、起飛。天寧島臨近塞班島,位於關島北約161公裡,是北馬裡亞納群島聯邦的第二大島。
很明顯,這事是為了應對咱們。第一島鏈已經失去作用,以目前所擁有的中程彈道飛彈等武器,第一島鏈上的美軍基地只能成為「亂葬崗」,現在第二島鏈上的美軍基地同樣不容樂觀。因此美軍提出了所謂的「分布式作戰戰略」,該文稱:「這些舉措能讓能讓這些基地至少在太平洋戰區潛在衝突的開局階段生存下來」。
避免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幾波火力下去,美軍在西太平洋喪失戰鬥力。
與歐洲步步緊逼俄羅斯不同,美軍正在盤算第一島鏈成為戰場後,第二島礁如何能更好的發揮作用,以形成戰略威懾。這事在2010年就已經被提出討論,也就是歐巴馬正式推出「亞太再平衡」戰略前夕,由於爭議太大,直到去年敲定擴建空軍基地。這也是近幾十年來,首次開闢第二島鏈新基地。
但由於第二島鏈多由面積較小的島嶼組成,一旦咱們拿下寶島,突破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很難形成第一島鏈所實現的「圍堵」效果。美軍此舉,更多的是為了可能爆發的「梧桐」,進而可能引發的戰爭做準備。但實際上,一個關島也是炸,兩個關島也是炸,恐怕美國很難達到自己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