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廣東肇慶街頭,放眼望去,公園草木蔥蘢、綠意盎然,街道靚麗整潔、人車秩序井然,城市美、生態美、環境美,城市管理的「繡花」功夫,讓城市顏值不斷提升。
近年來,肇慶市堅持「像繡花一樣精細」的城市管理理念,把精細化的管理觸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積極開展城市修補和有機更新,大批社區脫胎換骨,面貌不斷美化優化,生態宜居宜業宜樂宜遊大灣區高品質都市目標正在逐步實現。這正是肇慶深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帶來的最直接變化之一。
民生「微實事」刷新城市顏值
走在端州城區,街頭小景隨處可見。在工農北路和雅圖路交界處的綠化帶,翠綠、黃綠、紫紅,多彩的植物形成了別致的城市風景帶;在天寧北路,一個個色彩繽紛的花箱代替了此前密集的柵欄和單一的花基,還新添了不少石凳供路人休憩。
街頭小景建設是肇慶市「創文十大提升計劃」項目。肇慶市充分挖掘資源,找出一些可供利用的閒置空地,通過社區民生微實事項目資金進行改造升級,建設出一批社區小型公園,打造出一批既貼近群眾又美化城市的微景觀,讓城市變得更加美麗宜居。這些街頭小變化,不僅扮靚了城區、提升城市品位,還讓市民心情舒暢。
「小公園建成後,長期困擾我們的髒亂差頑疾迎刃而解,大家無不拍手叫好。」記者採訪時,工農北路附近居民王阿姨說,如今小公園成了過路人的歇腳點,也為社區居民增添一個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同樣,在星荷路與翠星路交界處的一處街頭小景,花卉的種類豐富,綠植錯落有致,還新增了休息處與照明路燈。走在其中讓人心曠神怡。「散步的人多,以前連個休息的地方都沒有。」說起這小舉措,社區居民們直誇讚,「現在每次到這裡來心情都很舒暢。」
據了解,端州區對19個可利用邊角地進行綠化美化等微改造方式打造靚麗街頭小景,累計擺放時花花箱121個(組)、人物運動綠化造型2個、完成綠化種植喬灌木1600多株、地被約1300平方米、草皮約3900平方米、時花種植約2500平方米。
民生「微實事」雖小,但件件都連著民心。2018年至今,肇慶市共完成背街小巷、老舊小區整治工程303項,對71條背街小巷和54個老舊小區、191個無物業小區完成綜合整治,對153條背街小巷和203個老舊小區完成鞏固完善;推廣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試行無物業管理小區物業化管理;打造「15分鐘生活圈」20個;推進新建小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共打造15個示範點;新增停車位14700個,設置分時停車位1720個,開放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停車位7681,解決停車難問題。
打通「瓶頸路」疏通城市「毛細血管」
11月25日是工作日,正值下班高峰,端州城區主幹道,車輛穿梭,秩序井然,2020年初全部開通的50條道路通達暢順。
2017年前,肇慶市委市政府作出鄭重承諾,3年之內要打通端州50條瓶頸路,並立下「軍令狀」。
重溫來路,最具標誌性的是剪彩了6次、長達16年之久還沒打通的人民北路終於被打通。「想不到泥濘小路變成雙向6車道的大馬路,不僅出入方便多了,環境也整潔了很多。」端州下瑤社區居民黃悅來說。
幾年中,越來越多城區居民嘗到打通瓶頸路甜頭,出行更便利,環境更整潔。市民對打通瓶頸路的工作,也從「看熱鬧」轉變為「盼開通」。
據統計,打通城區「斷頭路」50條,城市公共運輸分擔率大於31.3%;城區路網密度保持在8公裡/平方公裡以上。2018年以來,肇慶市連續三年位於全省暢通城市前列。
端州城區從「堵城」變成了「順城」,50條「瓶頸路」變成了通途,這正是市委市政府一心為民辦實事的最生動寫照。
「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
城市管理,紛繁複雜,千頭萬緒。一座城市管理得好與壞,直接關係到城中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市城管局作為「大管家」,肩上重任可想而知。
一座城市的面貌,不僅體現在交通上,更體現在各個文明細節裡。記者從市城管局了解到,針對違法停放車輛、車窗拋物、亂丟菸頭、不文明養寵行為、亂擺亂賣等重難點共性問題,該局壓實「一線工作法」,制定「4+2」專項行動方案,把工作重心前移,直擊末梢神經,將城市管理問題解決在最前端。
「我們採取三班倒14小時工作機制,由局領導班子分班次帶隊全員壓上一線,對城區城市管理問題進行全面把脈問診,構建『不留死角、摸排見底、登記造冊、快速處置、一一銷案』的城市精細化管理體系。」市城管局宣傳和信息化科科長周澤彬介紹。
截至11月9日,2020年肇慶市共勸導不文明養寵677宗、勸導商戶和流動攤販534戶(檔)、查處佔道經營40宗、整治車窗拋物33宗、教育勸導落實「門前三包」4311宗、整治城區共享單車、電動車亂擺放13948輛。
肇慶市城管局主要負責人表示,該局將按照「4個不能亂」、強化「11個力度不能減」的工作要求,對環境衛生保潔和城區園林綠化實施「常態化長效化」管理模式,堅持管養力度不減,持續推進精細化管理,著力提升城市園林的綠化品位,持續鞏固創建成果,把全國文明城市這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西江日報記者 劉浩輝)
【來源:肇慶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