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池州遊玩,
看完了風景,
吃過了美食,
離開的時候就只帶走相片嗎?
當然不是啦!
大老遠來一趟池州,
怎能不帶點特產回去呢?
池州禮物豐富多樣,
土特產、工藝品數不勝數,
下面一起看看,
池州值得帶走的特產有哪些呢?
據了解,為豐富全域旅遊要素供給,做優做強池州旅遊商品,促進文化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池州的禮物暨首屆池州十佳旅遊商品」評選活動。經企業申報、縣區推薦、網絡評選、專家評審和公示等環節,最終評定大九華水磨玉骨絹扇等10件商品為「池州的禮物暨首屆池州十佳旅遊商品」。
大九華水磨玉骨絹扇
(青陽太平工藝美術扇廠)
大九華水磨玉骨絹扇,扇骨採用九華山三年生長的參天毛竹為原料,經手工破篾、選料、成型,用特殊方法進行防黴防蛀處理,再用九華山區野生沙樹葉蘸水細磨,直至骨面紋理細膩、光滑、潔亮照人。扇面採用當地生產的真絲絹布裝裱,手工繪畫扇面,再將二者加工合成,製作成扇。青陽大九華水磨玉骨絹扇是傳統手工製作的工藝品,在明代已躋身於我國名扇之林,清代列為貢品。2012年榮獲首屆中國(黃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銀獎。2015年榮獲安徽省第五屆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徽工獎」金獎。
九華布鞋
(青陽縣九子山老布鞋製造有限公司)
九華布鞋採用老筍衣(竹籜)、棉麻布、麻線、米粉等自然材料,按照傳統老式方法結合現代工藝製作而成,吸汗、透氣、柔軟,穿著舒適,有益健康。九華布鞋歷史源遠流長,文字記載有兩千多年歷史,作為商品也有近百年歷史,九華布鞋2016被評為「池州樂購旅遊產品」,2017年列入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0年被安徽省商務廳授予老字號。九華布鞋具有鮮明的皖南地方特色,是中華鞋文化獨特的組成部分。
霄坑綠茶
(安徽茶鄉裡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霄坑綠茶產自梅村鎮霄坑村,村民們在茶葉種植過程中不使用化肥農藥,這種原生態的茶葉生產模式,確保了霄坑茶綠色、健康的品質。霄坑綠茶形似龍鬚,色澤翠綠。衝泡後,香鬱芬芳,湯色清明,葉底如花。2017年榮評池州市知名商標;2018年榮獲「安徽省旅遊商品研發設計大賽」銅獎;2020年被評為池州市名優農產品。
文創諦聽
(安徽九華山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大願文化園分公司)
文創諦聽,採用樹脂材質,產品具有精度高、亮度好、稜角清、不易磨損、顏色豐富、自然環保的特點。產品在設計時保留了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的特徵,將其設計成Q版形象,生動活潑,招手動作有歡迎、招財的寓意。
雁落坡祁門紅茶
(安徽紅茶林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雁落坡祁門紅茶由祁源茶廠生產製作。祁源茶廠位於東至縣葛公鎮海拔約1170米九天仙寓西南側的雁落坡,生態環境極佳。茶園面積1000畝,茶葉鮮葉採自祁門櫧葉茶樹;純手工製作,製成的紅茶條形緊細勻秀;衝泡後色澤鮮潤,毫色金黃,入口醇和,回味悠長。產品連續九年通過有機茶認證。2004年榮獲「第二屆海峽兩岸農博會」金獎茶王;2009年榮獲世界綠茶協會獲得最高「金賞獎」;2009年榮獲上海第十六屆茶文化節「祁門紅茶」獲金牛獎;2010年被定為上海世博會產品;2019年制茶師汪建明獲「全國茶師大賽」單項二等獎;2020年汪建明池州市鬥茶賽暨茶藝師大賽獲「制茶師」一等獎。
石臺硒茶
(安徽石臺縣西黃山茶葉實業有限公司)
石臺硒茶產自牯牛降風景區的高山茶園,茶樹長於硒土,潤於靈霧,選擇上好鮮嫩的芽葉,以古法製作,造就茶中正品。硒茶經久耐泡,韻味悠長,品一口便有一種「一杯富硒茶在手,仙子予硒樂逍遙」的意境。產品榮獲第十七屆安徽石臺·茶葉節(網絡)「石臺硒茶」(鬥茶賽)毛峰類榮獲金獎。2020年首屆池州鬥茶賽暨茶藝師大賽金獎、名優產品。
如意鎮紙
(池州美帝雅旅遊製品有限公司)
如意鎮紙,青銅文化藝術品,長31㎝、寬7㎝、高3㎝。運用砂型鑄造和失蠟鑄造技術製作而成,品相別致,包漿溫潤,工藝精湛,高端大氣,寓意萬事順利,吉祥如意,為雅舍案頭賞用之佳器,饋贈典藏之佳品。公司獲評安徽省旅遊商品生產示範企業;安徽民營企業100強;安徽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黃精系列
(池州市徽池壹品供銷有限公司)
徽池壹品黃精系列產品,包裝融入產品的工藝特點和池州的文化元素,將池州特色景點平天湖、望華樓、九華山、百牙塔微縮在包裝主畫面上,在展示地方特色的同時,也展示了山水池州的魅力。此系列產品屬旅遊伴手禮,所以產品包裝設計簡潔實用大方,採用白色主色調和抽屜式結構設計,視覺及體驗感極佳。
茶則
(池州市皖南鴕鳥開發有限公司)
茶則是選用自然生長的龜甲竹,經傳統手工工藝匠心打磨製作,整體形狀奇特、造型精巧,通體光澤順滑,古樸大氣,寓意竹報平安。
手工竹籃
(安徽錦鴕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手工竹籃精選雷竹,經手工破篾烤制,匠心打造而成。竹籃繼承地方傳統手工工藝特色,整體造型古樸,輕巧秀氣,凸顯中國竹文化藝術精髓,寓意竹報平安。
走過一個地方,
總是要帶走些什麼,
才算是來過這個地方,
才算是讓自己的到來圓滿。
所以,你們到過池州之後
帶走了什麼?
來源:池州日報 記者:鄭媛媛
編輯:包瑤 審稿:周勁風 監製:潘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