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到了悽美虐心」殊凰戀「,讓疏影這樣的」琅琊粉「不知道陪著流了多少淚水,尤其是劇尾做回林殊的梅長蘇重返疆場功成之後,一身戎裝的宮羽莊重的拜倒在霓凰面前,呈上林殊哥哥的絕筆書信……瞬間淚奔。
不敢想像得而復失的巨大失落會給霓凰帶來怎樣的心痛。十二年的痴情守望,終於盼得他重新歸來,即使他音容大改,即使他不再是那個白袍銀槍、呼嘯往來的少年將軍,但他依舊是她的「林殊哥哥」,他會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呵護她的周全,去陪她分析時局,守衛南疆,去幫他教養幼弟,指點穆青。
對她而言,這些,已經足夠彌補十二年的刻骨相思,她只要他活著,只要他「永遠永遠不要再離開我!」
這個承諾,林殊始終沒有給過霓凰。沒有誰比他更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他甚至一直都在擔心自己堅持不到赤焰軍翻案的那一天,他又怎麼可能給霓凰這個承諾呢?「永遠」太漫長,他給不起,他又不忍心一直瞞著霓凰。他只能讓霓凰一點一點的去接近事情的真相,用「十年」之約來暫時安慰她,但是聰敏如霓凰,又怎麼會看不透這其中的關竅,許多破綻她看在眼裡,卻不敢去當面問他,何嘗不是既怕刺激到林殊,又怕自己接受不了這樣的殘酷真相呢?
在外人眼裡,霓凰是統領十萬鐵騎、威震雲南的將帥;是獨立支撐雲南穆府的郡主;在弟弟跟前,她是代行父母教養之責的長姐。只有在林殊哥哥面前,她可以放下這一切負擔,只做他身邊的「小女孩」、「小尾巴」。她是那樣的聽他的話,願意為了他做任何事情,甚至連「可不可以去看你」都要徵求他的意見。
心志堅定、霽月光風的她,在太子和越貴妃設計陷害時都能據理力爭,在朝堂上以林氏遺屬的身份要求重審舊案時氣度不改,卻在林殊發病、靜妃娘娘出手相救之後,面對靜妃沉重、憐惜的目光,她放棄了遮掩:「娘娘,您都知道了?」看著靜妃緩緩地點頭,霓凰再也支撐不住,撲在靜妃懷裡痛哭失聲。這是她在這部劇裡除了面對林殊外,唯一的一次失態。
不忍看第五十四集的後半部分,無論刷劇多少遍,總是無法讓自己平靜的看完。曾經網上流傳著一個鏡頭,藺晨和飛流在茶桌旁,屏風後伸出一隻手,接過了飛流遞的那杯茶。從衣袖的花紋看,應當就是林殊。多麼希望這是真的,在藺晨甚至藺老閣主的高超醫術下,林殊起死回生,與霓凰終成佳偶。可是,播出的劇集裡,我們最終也沒有找到這個鏡頭。
這個鏡頭,是拍好之後,製作方再三取捨,最終還是選擇了剪去。對於這樣的結局處理,該劇製片人侯鴻亮在受訪表示,「如果梅長蘇還活著,那麼之前周遭人及觀眾對他的痛惜,以及他死後霓凰、景琰等人對他的悼念和追憶,則都成了笑話。」就像維納斯的「斷臂之美」,《紅樓夢》文稿的殘缺一樣,因為遺憾,所以經典。那麼,林殊也好,梅長蘇也罷,最終只能以這樣決絕的方式,在沙場上告別自己的人生,告別所有牽掛他的人們,告別他心心念念的霓凰,告別喜歡他的觀眾。
就像那首《紅顏舊》裡面的歌詞一樣:「忍別離,不忍卻要別離。託鴻雁南去,不知此心何寄!」
喜歡疏影文章的朋友歡迎關注,和疏影一樣大愛《琅琊榜》的朋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