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系列展「青海西寧花兒與少年」本月在恭王府博物館開展。
本次展示月活動以「河湟遺韻·西陲安寧」為策展主題,來自西寧湟中、湟源、大通的400餘件靜態非遺展品和8000餘件文創產品,全面展示西寧賢孝、青海花兒、湟中堆繡、湟中農民畫、河湟皮影、湟中陳家灘傳統木雕、湟源陳醋釀造技藝、河湟刺繡、宗喀唐卡等近3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
國家非遺展覽展示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孫冬寧:分別用了相關的、青海西寧省級以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進行整體的展示,其中有振興河湟傳統工藝類的項目,像銀銅器、像唐卡繪製,像堆繡這些河湟刺繡的,這些傳統技藝類項目。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何滿在現場用一錘一鏨,展示了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項目中的鏨刻。湟中的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已有幾百年歷史,由於湟中地處青藏高原,製作的工藝品都有藏文化藝術特色。湟中堆繡技藝與塔爾寺的壁畫、酥油花被並稱為「塔爾寺藝術三絕」,其製作技法工細精湛,是藏族美術工藝的主要形式之一。多元文化在這裡並存融合,創造了堆繡、排燈、河湟皮影戲等絢麗多姿、異彩紛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了解,本次西寧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示月系列活動將持續一個月。
(編輯 於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