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剛則剛,當柔則柔,剛柔相濟為上策

2020-12-09 亦然花開

剛柔相濟是交友處世的一種有效方法,它可以使激烈的爭論瞬時停下來,可以改善氣氛,還可以增進感情。

01 恩威並用

東漢初年,馮異治理關中非常有成效。有人心裡嫉妒,就向劉秀打他的小報告說:「馮異威信和權力都非常重,百姓都特別崇拜他、擁戴他,稱他為鹹陽王。」

劉秀雖然不相信這一套,但他沒有就此罷休,而是將這份報告轉給了馮異。

馮異看完報告後大為驚恐,連忙上書進行申辯。

劉秀便撫慰他說:「將軍對於國家的貢獻有目共睹。道義上是君臣,實際上和父子一樣,我怎麼會懷疑,有疑惑呢?你又何必害怕呢!」

劉秀這些話非常有效果,顯然比單獨地施恩或施威要好得多。

人有時就是這樣,遇到困難或疑惑,開誠布公地講,比私下裡講效果要好很多。既要讓人感覺到威嚴,又要讓人感覺到恩寵。兩者結合起來使用,效果會更好。

02 一個絕妙的請求

日本著名企業家松下幸之助也遇到過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部下後藤犯了一個大錯。松下怒火衝天,一面用挑火棒敲著地板,一面嚴厲責罵後藤。

罵完之後,松下看到挑火棒有些彎曲,就對後藤說:「你看,我罵得太激動了,把挑火棒都弄彎了。你能不能把它給我弄直了。」

後藤自然很是遵命,拿起挑火棒三下五除二就弄直了,挑火棒恢復了原狀。

松下說:「咦?你的手可真巧啊!」隨後,松下臉上立刻綻開了親切的微笑,高高興興地讚美著後藤。

至此,後藤一肚子的不滿立刻煙消雲散了。

更令後藤吃驚的是,他一回到家,就發現太太準備了豐盛的酒菜等著他。

「這是怎麼回事?有什麼喜事嗎?」後藤問太太。

「哦,剛才松下先生打來電話,說你家老公今天回家時可能心情不好,你可以給他準備一些好吃的東西,讓他解解悶。」

後藤聽了這些話,心裡非常感動,他非常佩服松下先生的智慧和處理方式。

於是,後藤在工作上越來越賣力,總是幹勁十足地工作,取得了越來越大的成績,也逐漸成了松下先生的好幫手。

「你能幫我把它弄直嗎?」這是一句多麼絕妙的請求!正是因為這句話,讓一度緊張的氣氛變得鬆弛,讓後藤打開了心結。

有時候,一句合適的話語就可以化解矛盾,一句話就可以讓人溫暖如春。

03 什麼是剛強

子路向孔子請教什麼是剛強。

孔子說:「你問的是南方人的剛強,北方人的剛強,還是你這樣的剛強呢?」

隨後孔子繼續解釋到:

用寬厚溫和的態度教育別人,不報復別人的蠻橫無理,這是南方人的剛強。君子屬於這一類。頂盔貫甲,枕著戈戟睡覺,在戰場上拼殺至死而不悔,這是北方人的剛強。強悍的人屬於這一類。

所以,君子溫和而不隨波逐流,這才是剛強啊!君子中立而不偏不倚,這才是剛強啊!

國家太平,政治清明時,君子不改變貧困時的操守,這才是剛強啊!

國家混亂,政治黑暗時,君子一直到死不改變操守,這才是剛強啊!

看來,對於不同的人,剛強有著不同的含義。不同的人,剛強表現得也不一樣。

04 剛柔並濟

諸葛亮曾經說過:「榮恩並濟,上下有節,為治之要。」

在他看來,用別人心目中已經失去價值的官位來拉攏他們,沒有什麼效果;以別人已經熟視無睹的恩義來使他們心懷感激,也不會有實際效果。所以,只能用嚴法來使他們知道禮義之恩,加爵之榮。

曾國藩認為:人不可無剛,無剛則不能自立,不能自立也就不能自強,不能自強也就不能成就一番功業。

剛就是使一個人站立起來的東西。剛是一種威儀,一種自信,一種力量,一種不可侵犯的氣概。

由於有了剛,那些先賢們才能獨立不懼,堅韌不拔。剛就是一個人的骨頭。

人也不可以沒有柔,沒有柔就不親和,就會陷入孤立,四面楚歌,自我封閉,拒人於千裡之外。柔就是使人站立長久的東西。柔是一種魅力,一種收斂。

大凡剛烈之人,其情緒也很容易激動,情緒激動則會很容易使人缺乏理智。僅憑一股衝動去做或不做某些事情,這便是剛烈人的優點,同時又恰好是其致命的弱點。

05 以柔克剛

俗語說「四兩撥千斤」「牽牛要牽牛鼻子」,說的正是以柔克剛的道理。

俗話說:「俗人百心,百人百姓。」有的人性格內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則性格剛烈,各有特點,各有利弊。

然而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往往剛烈之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徵服利用。為職者需善於以柔克剛。

不過「柔」也要有一定的尺度,當你想施恩於對方,打算做出讓步之前,首先要考慮你的讓步在對方眼裡有無價值。別人並不看重的東西,沒有必要送給他。

如果開始你就做出許多微小的讓步,對方也許不僅不領情,反而加大了對你的攻勢,因為他知道,你做出這些小的讓步,是有企圖的,而且他們並不看重這些讓步。

因此,學會以剛柔相濟,以柔克剛,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相關焦點

  • 該剛則剛,當柔則柔,剛柔相濟為上策
    剛柔相濟是交友處世的一種有效方法,它可以使激烈的爭論瞬時停下來,可以改善氣氛,還可以增進感情。01 恩威並用東漢初年,馮異治理關中非常有成效。有人心裡嫉妒,就向劉秀打他的小報告說:「馮異威信和權力都非常重,百姓都特別崇拜他、擁戴他,稱他為鹹陽王。」
  • 太極拳的柔與剛
    太極拳的柔與剛作者 陝西省寶雞市隴縣中學 王彥龍大家都知道,太極拳有陳式、楊式、吳式、孫式、武式及武當、趙堡等多種流派。陳式太極拳有八大特點(1)大腦支配下的意氣運動(2)身肢放長的彈性運動(3)順逆纏絲的螺旋運動(4)立身中正,上下相隨的虛實運動(5)腰脊帶頭、內外相合的節節貫穿運動(6)相連不斷、滔滔不絕的一氣呵成運劫(7)由柔到剛、由剛到柔的剛柔相濟運動(8)由慢到快、由快到慢的快慢相間運動。
  • 太極拳:柔中有剛攻不破,剛中無柔不為堅
    太極拳理論家陳鑫對此有過精闢的論述:「世人不知,皆以為柔術,殊不知用功以來,千錘百鍊,剛而歸之於柔,柔而造至於剛,剛柔無跡可見,但就其外觀之,有似於柔,故以柔名之耳,而豈其然哉?且柔者,對於剛而言之耳,是藝也,不可謂之柔,亦不可謂之剛,名之為太極,太極者剛柔兼至,而渾於無跡之謂也。其為功也多,故其成也難。」在這裡,陳鑫指出了世人認為太極拳是柔術的偏見,明確指出,太極拳不可偏執於剛,也不可偏執於柔,而應是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相濟,陰陽對稱,才符合太極拳名的真義,才是名符其實的太極拳。剛柔是太極陰陽範疇中的一對矛盾。
  • 「為母則剛」和「為父則柔」
    我們總說「為母則剛」,這句話在我看來無形中給媽媽這個角色增加了很大的壓力。因為你是媽媽,你要「剛」。你不該再有少女時的爛漫,不該再露出嬌羞之色,你應該表現得像個戰士,一個隨時衝鋒在前的戰士。可是我想說,為什麼只有媽媽們要「為母則剛」?同樣的,爸爸們為什麼不能「為父則柔」呢?如果爸爸們「為父則柔」,媽媽們就不會有那麼多抱怨、焦慮,甚至產後抑鬱都會減少很多。
  • 「為母則剛」和「為父則柔」
    我們總說「為母則剛」,這句話在我看來無形中給媽媽這個角色增加了很大的壓力。因為你是媽媽,你要「剛」。你不該再有少女時的爛漫,不該再露出嬌羞之色,你應該表現得像個戰士,一個隨時衝鋒在前的戰士。可是我想說,為什麼只有媽媽們要「為母則剛」?同樣的,爸爸們為什麼不能「為父則柔」呢?如果爸爸們「為父則柔」,媽媽們就不會有那麼多抱怨、焦慮,甚至產後抑鬱都會減少很多。
  • 遇惡人當政,剛則必取禍,柔則必取辱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閔子騫(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損,字子騫,中國春秋末期魯國人,孔子高徒,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回並稱,為七十二賢人之一。他為人所稱道,主要是他的孝,作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稱讚說:孝哉,閔子騫!
  • 八極短拳七剛三柔——兼論八極拳的「頂」與「纏
    八極短拳七剛三柔——兼論八極拳的「頂」與「纏 我國古代的拳術,發展到明代時,基本上分成了長拳、短打兩大類別
  • 讀書隨筆:夬,剛與柔的智慧
    夬,在《說文》中被解釋為「決,行中也。」 所以,夬,在這裡是決斷、裁決的意思。 夬,是個獨體字,它與「夬」組成漢語中唯一的單獨詞組「夬夬」還是果斷的意思。 夬,它的存在就體現了剛與柔的智慧。從字面上分析水分流為決,擬有中流砥柱之勢。,所以,單獨講「夬」,體現著剛強,「兩點水」增加綿柔,二者結合一陽一柔,才形成「決」。 因此,古人造「決」字體現出一個高超的智慧,比如:在決定決策拍板重大問題或者處理重大問題時,不能單單具有果斷及勇往直前的雄心,也一定要充分考慮柔的一方面,即是在理論宣傳,人性感情、甚至家族紐帶、血緣相融等等關注各方面的配合,如此做出的決策,應該是圓滿的。
  • 名家解經典 |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陳微明註:人剛我剛兩相抵抗,人剛我柔則不相妨礙,不妨礙則走化矣。既走化,彼之力失其中,則背矣。我之勢得其中則順矣,以順黏背,則彼雖有力而不得力矣。許禹生註:人者,敵也。剛指強有力而言。柔者,無抵抗也。走者,化也。
  • 再說太極拳的「柔」
    再說太極拳的「柔」作者 陝西省寶雞市隴縣中學 王彥龍太極拳剛柔相濟的"柔"是柔和.是行拳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狀態,舒緩柔和、大方、自然,「濟」的本意是渡河,在這裡有過度、轉化、補充的意思,在楊式太極拳行拳過程中,剛中彰顯出柔和,柔和中寓含著剛;因此,外形上給人的感覺是舒展大方、緩慢柔和,在運動過程透過外形就可以感受到內在的剛。
  • 蠱:剛居於柔 有所事事
    ☶蠱卦第十八剛居於柔之象☴艮上巽下   有所事事之意蠱: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 遇惡人當政,剛則必取禍,柔則必取辱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閔子騫(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損,字子騫,中國春秋末期魯國人,孔子高徒,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回並稱,為七十二賢人之一。
  • 剛強之人若能「柔」就非等閒
    剛柔相濟如果僅僅是硬字,那就不足以服眾,也不足以成就一番事業。劉伯溫的成功之處還得力於一個「悔」字,「悔」字是從內省中化生出來的,那就是對自己行為的檢點或反省,也反映出劉伯溫智慧的一面。劉伯溫還把「恕」、「忍」與剛強合二而一,形成了一種剛柔相濟的獨特的處世之道。
  • 王源:新歌《柔》其實是一首很「剛」的作品
    新京報訊(記者 楊暢)8月19日,王源最新專輯《源》解鎖上線,其中的一首由王源原創詞曲的《柔》引起了不少歌迷的關注。前不久,在接受新京報專訪時,王源表示這首歌是他認為自己寫過最好的歌,「並不是說它有那麼那麼好,但是我覺得在我自己寫過的歌裡面,我認為它是寫得最好的。」
  •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剛與柔之歌
    此詩傳到中國後,余光中先生翻譯為「心有猛虎,細嗅薔薇」,自此在中國廣為流傳。我心裡有猛虎,不畏艱辛苦難,可我也可以停在牆角,彎腰仔細聞一朵薔薇的芳香。這句詩,包含著最簡單最真實的道理:剛柔並濟、相輔相成者得自在。過剛易折,過柔被欺,柔中帶剛,剛中有柔,不折不欺。
  • 太極拳的柔要如何掌握與理解
    太極拳以柔著稱於武林,那麼大家知道太極柔都包含著哪些意義或者包含了哪些概念呢。太極拳的柔是他獨特的韻味,因為太極柔而獲得廣大拳者的喜愛,因為太極的柔帶來了平心靜氣的享受。柔就好比太極拳溫柔的一面,以柔克剛」「輕柔舒展」「柔和連貫」,太極拳要領中到處都有這個有「柔」字,「柔」成了太極拳最顯著的標籤之一。 但許多人並不了解太極的柔,認為太極既然柔那就柔到極致,其實不是這樣的。
  • 言菊朋的「準與緊」、「剛與柔」
    演員在舞臺上, 要把字念得真,就要把字的三個部分( 特別是字的首尾) 略為誇大一些, 這樣由於反切的緣故, 不但聽起來悅耳, 而且能把每個字清楚地送到聽眾的耳朵裡去。』在咬字的「緊」這一點上, 就把言菊朋和餘叔巖區別開來了。餘叔巖也很注意字韻, 但他的收音比較翅, 尾音似斷非斷, 不落痕跡。
  • 中庸之道剛柔相濟
    剛和柔則是性格的兩端,沒有剛顯不出柔,沒有柔,剛也不存在。剛柔相濟的理解應該就是做到既不柔也不剛,處於中間的地段,大致與中庸的意思一致。但在生活中,其實,該柔還是應該柔,該剛時還得剛,並不是簡單的中和成「中庸」。舉個例子,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你是該柔著勸還是剛著採取措施?必然要二選其一。
  • 剛則一擊必殺 柔則陰險狡詐 天諭辰龍巳蛇技能展示
    剛則一擊必殺 柔則陰險狡詐 天諭辰龍巳蛇技能展示 時間:2017-11-22 10:06:23
  • 說話簡單,柔中帶有剛
    儘管他們說話簡單,但也聽得出柔中帶剛。這幾日在看《鄉土中國》,不免想起本書的作者——我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多年來,他一直對楊絳保持著濃濃的愛意。他倆本是青梅竹馬,然而郎有情妾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