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柔相濟是交友處世的一種有效方法,它可以使激烈的爭論瞬時停下來,可以改善氣氛,還可以增進感情。
01 恩威並用
東漢初年,馮異治理關中非常有成效。有人心裡嫉妒,就向劉秀打他的小報告說:「馮異威信和權力都非常重,百姓都特別崇拜他、擁戴他,稱他為鹹陽王。」
劉秀雖然不相信這一套,但他沒有就此罷休,而是將這份報告轉給了馮異。
馮異看完報告後大為驚恐,連忙上書進行申辯。
劉秀便撫慰他說:「將軍對於國家的貢獻有目共睹。道義上是君臣,實際上和父子一樣,我怎麼會懷疑,有疑惑呢?你又何必害怕呢!」
劉秀這些話非常有效果,顯然比單獨地施恩或施威要好得多。
人有時就是這樣,遇到困難或疑惑,開誠布公地講,比私下裡講效果要好很多。既要讓人感覺到威嚴,又要讓人感覺到恩寵。兩者結合起來使用,效果會更好。
02 一個絕妙的請求
日本著名企業家松下幸之助也遇到過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部下後藤犯了一個大錯。松下怒火衝天,一面用挑火棒敲著地板,一面嚴厲責罵後藤。
罵完之後,松下看到挑火棒有些彎曲,就對後藤說:「你看,我罵得太激動了,把挑火棒都弄彎了。你能不能把它給我弄直了。」
後藤自然很是遵命,拿起挑火棒三下五除二就弄直了,挑火棒恢復了原狀。
松下說:「咦?你的手可真巧啊!」隨後,松下臉上立刻綻開了親切的微笑,高高興興地讚美著後藤。
至此,後藤一肚子的不滿立刻煙消雲散了。
更令後藤吃驚的是,他一回到家,就發現太太準備了豐盛的酒菜等著他。
「這是怎麼回事?有什麼喜事嗎?」後藤問太太。
「哦,剛才松下先生打來電話,說你家老公今天回家時可能心情不好,你可以給他準備一些好吃的東西,讓他解解悶。」
後藤聽了這些話,心裡非常感動,他非常佩服松下先生的智慧和處理方式。
於是,後藤在工作上越來越賣力,總是幹勁十足地工作,取得了越來越大的成績,也逐漸成了松下先生的好幫手。
「你能幫我把它弄直嗎?」這是一句多麼絕妙的請求!正是因為這句話,讓一度緊張的氣氛變得鬆弛,讓後藤打開了心結。
有時候,一句合適的話語就可以化解矛盾,一句話就可以讓人溫暖如春。
03 什麼是剛強
子路向孔子請教什麼是剛強。
孔子說:「你問的是南方人的剛強,北方人的剛強,還是你這樣的剛強呢?」
隨後孔子繼續解釋到:
用寬厚溫和的態度教育別人,不報復別人的蠻橫無理,這是南方人的剛強。君子屬於這一類。頂盔貫甲,枕著戈戟睡覺,在戰場上拼殺至死而不悔,這是北方人的剛強。強悍的人屬於這一類。
所以,君子溫和而不隨波逐流,這才是剛強啊!君子中立而不偏不倚,這才是剛強啊!
國家太平,政治清明時,君子不改變貧困時的操守,這才是剛強啊!
國家混亂,政治黑暗時,君子一直到死不改變操守,這才是剛強啊!
看來,對於不同的人,剛強有著不同的含義。不同的人,剛強表現得也不一樣。
04 剛柔並濟
諸葛亮曾經說過:「榮恩並濟,上下有節,為治之要。」
在他看來,用別人心目中已經失去價值的官位來拉攏他們,沒有什麼效果;以別人已經熟視無睹的恩義來使他們心懷感激,也不會有實際效果。所以,只能用嚴法來使他們知道禮義之恩,加爵之榮。
曾國藩認為:人不可無剛,無剛則不能自立,不能自立也就不能自強,不能自強也就不能成就一番功業。
剛就是使一個人站立起來的東西。剛是一種威儀,一種自信,一種力量,一種不可侵犯的氣概。
由於有了剛,那些先賢們才能獨立不懼,堅韌不拔。剛就是一個人的骨頭。
人也不可以沒有柔,沒有柔就不親和,就會陷入孤立,四面楚歌,自我封閉,拒人於千裡之外。柔就是使人站立長久的東西。柔是一種魅力,一種收斂。
大凡剛烈之人,其情緒也很容易激動,情緒激動則會很容易使人缺乏理智。僅憑一股衝動去做或不做某些事情,這便是剛烈人的優點,同時又恰好是其致命的弱點。
05 以柔克剛
俗語說「四兩撥千斤」「牽牛要牽牛鼻子」,說的正是以柔克剛的道理。
俗話說:「俗人百心,百人百姓。」有的人性格內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則性格剛烈,各有特點,各有利弊。
然而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往往剛烈之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徵服利用。為職者需善於以柔克剛。
不過「柔」也要有一定的尺度,當你想施恩於對方,打算做出讓步之前,首先要考慮你的讓步在對方眼裡有無價值。別人並不看重的東西,沒有必要送給他。
如果開始你就做出許多微小的讓步,對方也許不僅不領情,反而加大了對你的攻勢,因為他知道,你做出這些小的讓步,是有企圖的,而且他們並不看重這些讓步。
因此,學會以剛柔相濟,以柔克剛,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