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些遊客眼中,旅行社就是個中間商,是中間商就一定會吃差價。如果外出旅遊選擇跟團遊,那麼肯定會比自己出去玩,費用要高一些。事實真的是這樣子嗎?
張姐是我的一個客戶,是那種很精明的生意人,她和老公一起打理著一個西餐廳,生意相當不錯。
去年經朋友介紹來找我諮詢旅遊的事兒,張姐這人很有意思,不像別的遊客那樣問問這條線路,又問問那條線路。
她目的性很明確就是要去雲南,對於行程安排和服務標準她也不是很在乎。單單對景點門票、房費、餐費這些單項費用的底價很感興趣。
其實,像這些單項的底價旅行社一般是不會報給客戶的。因為和介紹的那位朋友關係很好,我就把各個單項旅行社能拿到的底價告訴了她。
結果張姐那次並沒有跟我們走,而是選擇了自己帶著家人自由行。朋友知道了這件事以後抱怨道:你這人也太實在了,哪有把自己的成本價告訴客戶的。
我笑了笑說:她是個精明人,和這樣的人合作就得把各項費用給她算清楚、說明白。我相信如果明年她還去旅遊,一定會再來找我的。
果不其然,今年七月份張姐又一次找到了我,說要帶著孩子去日本旅遊。這次張姐的合同籤的很爽快,而且對於單項報價隻字未提。
我把這件事告訴了我那位朋友,朋友在表示了對我的佩服之後,非要問問我其中的緣由。
我告訴她原因其實很簡單,像張姐這種精明的生意人,去年諮詢了以後沒有跟我去旅遊,肯定在想既然知道了低價,自己出去玩豈不更省錢?可是她卻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那些單項的底價旅行社可以拿得到,一般的遊客怎麼能拿的到呢?
最後肯定是自己出去玩了一趟,發現花的錢比我報的價格還要多。所以,今年才會這麼爽快地選擇了跟我們合作。
張姐的例子充分說明了一個問題,去旅遊少了旅行社這個中間商,最後不僅僅沒有少花錢,反而多花了不少錢。
按照常理如果有中間商肯定會加利潤,那麼最終到用戶手裡的價格應該是要高一些才對,為什麼有了旅行社這個中間商,價格不漲反而降了呢?
這是因為旅遊行業的特殊性,旅遊是一個綜合服務行業,而旅行社正是整合了這些資源,並提供給遊客。
作為整合資源的旅行社是以團購的形式和服務商進行合作,人數越多能拿到的價格就越低,這也就是為什麼自己出去玩,比跟團遊費用更高的原因。
說到這裡肯定會有人說我是在忽悠大家,去旅遊如果旅行社不賺遊客的錢,難道他們都是搞慈善、為人民服務的嗎?不賺錢他們都喝西北風啊?
當然不是!只是旅行社賺的不是遊客的錢,而是酒店、景點、車隊、餐廳...這些合作商的錢。
你一定又會說我在偷換概念,最終這錢不是還是遊客出的嗎?
沒錯,錢的確是遊客出的。可是你自己出去不是也要花錢嗎?你自己去景點一張門票100塊,旅行社給你80塊,你說旅行社賺你錢了嗎?不僅沒有!還給你省了20塊錢。其他的單項服務也一樣,就不用我一一羅列了吧。
所以,結果就是去旅遊找旅行社,不僅旅行社沒有賺你的錢,還為你省了不少錢。
上面說了旅行社沒有賺遊客的錢,那麼旅行社賺的又是誰的錢呢?
旅行社賺的是服務商的錢,這些服務商包括酒店、景區、航空公司、餐廳、車隊等等。因為旅行社是以團隊的方式跟這些服務商合作,那麼這些服務商勢必會給旅行社一個最低的同行價格。
而旅行社的利潤正是來源於這些價格中的差價,剛剛我們說了你自己去景點一張門票100塊,旅行社給你80塊,可是你卻不知道景區給旅行社的最低價是60塊。
這樣一來,你少掏了20塊,旅行社還能賺20塊,這20就是旅行社的利潤。結果呢,你省了錢,旅行社賺了錢,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那些覺得沒了旅行社這個中間商,去旅遊就會更省錢的想法是不對的。旅遊跟團遊不僅不會多花錢,相反還會更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