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有那段經歷、能獲得這枚紀念章而自豪,更為有那樣的戰友而驕傲!」說起那段往事,王玉樹中氣十足地對記者說。
10月28日,在獲悉又有一位石獅籍老軍人收到「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後,記者來到石獅鳳凰城王玉樹的家裡。這是一位滿頭銀髮、精神矍鑠的老人,雖然年滿90歲,但說起往事,滿臉自豪。他說:這枚紀念章是他的原單位天津社科院寄來的,自己剛收到。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王玉樹是石獅寬仁人,1932年出生。1950年,他在石光中學讀高一。那年3月,福建省文工團到泉州招考新團員,在學校就喜歡戲劇、多才多藝的王玉樹報名參加並被錄取。不久,省文工團一部分團員奉命合編到華野某部文工團,王玉樹由此成為一名部隊戰士。1950年8月,該部改建為空軍某部,王玉樹又成為新成立的空軍的一名文藝兵,並隨之來到北京。不久,該文工團編入華北空政文工團,王玉樹開始分在美工隊,後調到戲劇班。也就是在華北空政文工團,王玉樹他們多次為志願軍部隊慰問演出。
「人老了,許多往事都不記得,但1951年深秋的那次慰問演出印象深刻。」王玉樹老人說,當時,他和團裡幾十位戰友組成志願軍赴東北慰問,由華北軍區空軍領導帶隊,先到達遼寧省開平縣城,後轉到被冰雪封地的齊齊哈爾、長春等地機場演出,主要表演歌舞、雜技。當時雖然天氣惡劣,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但為了給一線戰友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他和文工團的戰友們克服困難,盡心盡力表演,部隊戰友看了演出後,反響熱烈,情緒高昂。「能讓戰友們精神抖擻地上戰場,就是我們的責任。」
而那段時間,正是志願軍空軍最艱難、也是戰鬥最激烈的階段。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獲悉,1951年7月10日朝鮮停戰談判開始後,美軍為配合停戰談判,向中朝施加軍事壓力,8月中旬發動了以轟炸破壞朝鮮北方鐵路為主要目標的「絞殺戰」,並將清川江南北地區鐵路和橋梁作為其轟炸封鎖的重點。為配合地面部隊粉碎美軍的「絞殺戰」,志願軍空軍從9月中旬開始,大規模出動。其中,王玉樹所在的老部隊空軍某部也參加多次戰鬥,並擊落多架美軍飛機,戰出中國軍人的氣勢。
1954年7月,為支援新中國建設,大批軍人轉業到地方,王玉樹和一批幹部轉業到天津,從此脫下軍裝,安排在華北化工採購供應站。當年秋天,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他考進天津師院中文系。畢業後,他就留在天津,成了天津人。幾十年來,他先後在天津當過大學、中學教師,1970年,調到天津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從事文學研究工作,直到退休。幾十年的研究工作,他著作頗多,獨立或與人合作著有論文集《創造新世界的文學》《魯迅與西方文化》《徵戰之路文學之路》《魯藜研究文粹》《中國通俗文藝學》,傳記《華僑將軍李子芳傳》,散文集《多夢的歲月》等,參加編撰多部全國性的辭典叢書。
由於難離故鄉,2016年,在老伴去世後,王玉樹不顧兒孫的勸說,獨自從天津回到家鄉石獅居住。
「雖然遠離天津,曾經的那段經歷就離得更遠,但國家並沒有忘記我這個老兵,給我頒發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這是我們這代人的榮耀,我們因此感到無比自豪。」王玉樹說。
(記者 許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