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走進小南村,就能感受到新生活力。
小南村把目光瞄上了鄉村旅遊業。
在我市,旅順口區水師營街道小南村是個頗有名氣的「大村」——雖然村莊的面積只有6.73平方公裡,卻因為它的美麗和化繭成蝶的發展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經過改革開放這些年來的發展,曾經集體經濟薄弱、基礎設施落後的小南村,如今登上了國家的大舞臺,先後獲得了「2015中國最美鄉村文明風尚村鎮、2016中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2017中國最美村鎮50強、大連十大美麗鄉村」等多項榮譽。近日,記者走進小南村,感受到改革開放給這個鄉村帶來的新生活力。
曾經落後的小村子
現在「村子美、百姓富」
走進五月的小南村,隨處都是綠意盎然,五彩的蝴蝶在花叢中不斷飛舞,潺潺的細水在假山間流淌,絡繹不絕的遊客悠閒地享受著自然風光,村子裡的果農們正在果園裡勞動,這裡處處都是悠然自得的田園景象。小南村位於旅順口區水師營街道,轄區面積6.79平方公裡,村民1498戶,是一個土地少、人口多的小村子,2000年以前,由於集體經濟薄弱,基礎設施落後,村民們收入普遍不多。經過這些年的發展,2017年,全村實現社會總收入20億元,人均收入3.3萬元,村級可支配財力1783萬元,現在的小南村不僅環境美了,老百姓的腰包更是鼓鼓的。
依託自身優勢,發展鄉村遊
小南村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3畝,地處生態涵養區,限制了工業的發展。小南村的蝶變始於本世紀初,隨著旅順口區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2000年時失地農民逐年增多,就業生活問題亟待解決。面對此困境,小南村兩委班子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利用自身優勢轉換經營模式,抓住旅順全面對外開放的發展契機,把目光瞄上了鄉村旅遊業。
2007年起,小南村開始開發建設佔地30萬平方米的七彩南山景區,先後投資1200萬元,與中科院種子研究所合作開發建設了國內首個「太空植物王國」;投資4000萬元建起大連市首家蝶戀花蝴蝶園,引入巴西、印度尼西亞等多國蝴蝶標本200餘種,引進繁殖臺灣大帛斑蝶、雲南金裳鳳蝶、虎斑蝶,使之成為目前東北地區蝴蝶品種最多,規模最大,蝶文化內容最豐富的蝴蝶產業園區;建設了以影視文化產業為主的「闖關東影視基地」,逐步將旅遊觀光、休閒度假、民俗體驗、遊覽購物、餐飲住宿、四季採摘融為一體,打造小南村鄉村旅遊綜合體。景區自開業以來,已在200多家旅行社進行推廣,年接待國內外遊客近15萬人次,旅遊年收入800萬元。
集體經濟帶動村民發展第三產業
在經營主體上,村裡的發展始終堅持以集體經濟為主線,充分調動農民、合作社等深入參與的多種經營主體共同發展模式,取得顯著效果。在管理方式上,小南村改變過去單純集體領導模式,實行村民共同參與、多種經營主體協調促進、村民監督、村集體經濟組織落實的新模式,促進了村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集體經濟發展的同時,小南村大力鼓勵村民發展第三產業,引導村民建成農莊飯店、果蔬採摘園、農副產品加工廠、農家民宿等項目。目前,集體經濟為主導的多元化新型旅遊產業已成為小南村的支柱產業,同時形成了產業發展、集體經濟、農民致富的良性互動。
採訪手記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美麗鄉村,是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的現實需要,是新時代所需、新任務所迫、新責任所擔。我市美麗鄉村建設已踏上新的徵途,相信全市鄉村能夠像小南村一樣因地制宜,揚其所長,避其所短,堅持走鄉村綠色發展道路,實現鄉村振興。
(責編:蔣山、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