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爾尼老城
伯爾尼的老城是世界文化遺產
瑞士首都「熊出沒」
瑞士首都是哪兒?日內瓦?錯!蘇黎世?也不對。
它真正的首都是「伯爾尼」。只因伯爾尼名氣小了一點點,多數人都沒聽過。
「熊出沒注意」這句話,在國內很多車子上都貼。到底是「熊出,沒注意」,還是「熊出沒,注意」?據說,這句話本是日本山區的警示標語,第二種解釋也許更為妥當。
伯爾尼的原意就是「熊出沒」,因為這邊曾經有熊。由於現在已很少看到熊,人們只能把熊印在了商標上、做成雕像樹立街頭,印放在各種體恤衫上……說起來,熊還是無處不在。而瑞士人的安全意識,也是無處不在。
修補地面,先劃線,再整整齊齊施工
在伯爾尼街頭,不時可以看見地上畫了矩形,藍色的,或紅色的粉筆線。而矩形當中,是已經初步修補完畢的路面。
當地人告訴記者,在地面開挖之前,就會用螢光筆,在地上畫方框,施工的工人,也就按照方框進行開挖。因為不是亂挖,行人受到的影響很小,修復完畢之後,也平平整整,完全感覺不到凹凸不平。
「慢工出細活。」當地華人劉女士說,瑞士人做事一點都不急,規規矩矩,所以市政施工非常安全。
市政工人正在伯爾尼的老街上修補地磚。伯爾尼的老街是世界文化遺產,這裡的市政工程不能有一點馬虎
伯爾尼街面的一處市政施工點,工作人員正在對路面進行拍攝,確保工程完成後百分百還原原貌
騎自行車,人人都戴頭盔
瑞士街頭的自行車不算少。有趣的是騎車人都戴著頭盔,不敢大意。摩託車手就更厲害,從頭到腳,穿戴齊全,非常安全。你要走路遇上他們就很簡單:全部都是車讓人,汽車?電車更是如此。
回想我們的電瓶車、摩託車,光頭赤膊、搭兩個人的比比皆是,還勇闖人行道……對風險的評估真是不一樣!
全副武裝的小騎手
最富有國度的「較真漢」
瑞士人這麼「不豪爽」,「不粗獷」,和他們高度分工的現狀是匹配的。打個比方,如果你裝修找一個「路邊裝修隊」,肯定最後的結果就是老闆一個人搞完泥水、水電和木工,最多中途請幾個零工幫幫忙。這種「萬精油」施工是最可怕的。因為什麼都是業餘水平,而且要拼命壓低成本,出錯是必然,不出錯才是偶然。
反觀瑞士,要補一塊地面,從規劃到實施少說也要三個月。幾種工人參與各個流程,你不把自己的那部分做得規規整整,別人怎麼接手?
不禁想起一個清晨在路邊看到的情景:一年輕瑞士小夥,逐個檢查小區體育設施。鐵鏈子,拉起來試試牢不牢;單槓,各個部件都使勁搖晃,檢查是否有隱患。
記者當時問了小夥,他說檢查是每周一次的。如果發現損壞部件,馬上就報告去換掉。
難能可貴的是,小夥工作時沒有任何人在旁邊,但他依然認真之極。其實這也不是獎懲機制的結果,而是這個國家做事的認真態度一直沒變。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當整個社會都以認真為榮,以認真為樂,這必然是個強大的社會。
伯爾尼全景
文_貴陽晚報瑞士行報導小組
本次報導由貴陽銀行全程冠名贊助
聲明:凡貴陽晚報微信內容、排版,均保留版權,不得複製。請有抄襲歷史者自行刪除,並停止侵權。如繼續侵權行為,本報將予以曝光並追究法律責任。
還沒加「貴陽晚報」微信麼?當心OUT啦
掃描下面的二維碼(或者加「gywbgywb」),大家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