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時空的對話】「熊出沒注意」與「富而惜命」

2021-02-08 貴陽晚報

伯爾尼老城

伯爾尼的老城是世界文化遺產


瑞士首都「熊出沒」

瑞士首都是哪兒?日內瓦?錯!蘇黎世?也不對。



它真正的首都是「伯爾尼」。只因伯爾尼名氣小了一點點,多數人都沒聽過。



「熊出沒注意」這句話,在國內很多車子上都貼。到底是「熊出,沒注意」,還是「熊出沒,注意」?據說,這句話本是日本山區的警示標語,第二種解釋也許更為妥當。



伯爾尼的原意就是「熊出沒」,因為這邊曾經有熊。由於現在已很少看到熊,人們只能把熊印在了商標上、做成雕像樹立街頭,印放在各種體恤衫上……說起來,熊還是無處不在。而瑞士人的安全意識,也是無處不在。



修補地面,先劃線,再整整齊齊施工


在伯爾尼街頭,不時可以看見地上畫了矩形,藍色的,或紅色的粉筆線。而矩形當中,是已經初步修補完畢的路面。



當地人告訴記者,在地面開挖之前,就會用螢光筆,在地上畫方框,施工的工人,也就按照方框進行開挖。因為不是亂挖,行人受到的影響很小,修復完畢之後,也平平整整,完全感覺不到凹凸不平。



「慢工出細活。」當地華人劉女士說,瑞士人做事一點都不急,規規矩矩,所以市政施工非常安全。

市政工人正在伯爾尼的老街上修補地磚。伯爾尼的老街是世界文化遺產,這裡的市政工程不能有一點馬虎

伯爾尼街面的一處市政施工點,工作人員正在對路面進行拍攝,確保工程完成後百分百還原原貌



騎自行車,人人都戴頭盔

瑞士街頭的自行車不算少。有趣的是騎車人都戴著頭盔,不敢大意。摩託車手就更厲害,從頭到腳,穿戴齊全,非常安全。你要走路遇上他們就很簡單:全部都是車讓人,汽車?電車更是如此。



回想我們的電瓶車、摩託車,光頭赤膊、搭兩個人的比比皆是,還勇闖人行道……對風險的評估真是不一樣!

全副武裝的小騎手



最富有國度的「較真漢」

瑞士人這麼「不豪爽」,「不粗獷」,和他們高度分工的現狀是匹配的。打個比方,如果你裝修找一個「路邊裝修隊」,肯定最後的結果就是老闆一個人搞完泥水、水電和木工,最多中途請幾個零工幫幫忙。這種「萬精油」施工是最可怕的。因為什麼都是業餘水平,而且要拼命壓低成本,出錯是必然,不出錯才是偶然。



反觀瑞士,要補一塊地面,從規劃到實施少說也要三個月。幾種工人參與各個流程,你不把自己的那部分做得規規整整,別人怎麼接手?



不禁想起一個清晨在路邊看到的情景:一年輕瑞士小夥,逐個檢查小區體育設施。鐵鏈子,拉起來試試牢不牢;單槓,各個部件都使勁搖晃,檢查是否有隱患。



記者當時問了小夥,他說檢查是每周一次的。如果發現損壞部件,馬上就報告去換掉。



難能可貴的是,小夥工作時沒有任何人在旁邊,但他依然認真之極。其實這也不是獎懲機制的結果,而是這個國家做事的認真態度一直沒變。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當整個社會都以認真為榮,以認真為樂,這必然是個強大的社會。


伯爾尼全景



文_貴陽晚報瑞士行報導小組

本次報導由貴陽銀行全程冠名贊助


聲明:凡貴陽晚報微信內容、排版,均保留版權,不得複製。請有抄襲歷史者自行刪除,並停止侵權。如繼續侵權行為,本報將予以曝光並追究法律責任。

還沒加「貴陽晚報」微信麼?當心OUT啦

掃描下面的二維碼(或者加「gywbgywb」),大家在等你!


相關焦點

  • 大國論:跨越時空的對話
    原標題:大國論:跨越時空的對話李華平,曾先後就職於中共中央辦公廳、新華通訊社等單位。出版著作:《改造中國》《中國之路》《超越2012——世界危機與人類的選擇》《論天下》《思想二十年》《宇宙是活的》《智慧年代》等。
  • 嵊泗傳媒丨跨越時空的對話 | 走進枸杞鄉
    「嵊山枸杞解放了」、「枸杞成了旅遊勝地」;「建大橋前都是搖船去嵊山」、「建橋後電動車10分鐘就到了」……枸杞小島近百年的變化在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中被還原。來,我們一起跨越時空感受這些年枸杞鄉的變化來源:嵊泗傳媒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 疫讀《荀子》,一場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
    疫讀《荀子》,一場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文/姚海濤突如其來的疫情暫時關上了身體自由通往外面世界的門,另外一扇心靈之門自然就打開了。雖曰未可「兩耳不聞窗外事」,卻可「一心只讀聖賢書」。對於我來說,那扇通往先秦的心靈之門一直虛掩著,隨時可以打開,走進去,與古聖先賢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 西岸書齋 | 跨越時空的讀書對話
    西岸書齋 | 跨越時空的讀書對話 2020-09-01 21:3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疫讀《荀子》,一場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
    疫讀《荀子》,一場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文/姚海濤突如其來的疫情暫時關上了身體自由通往外面世界的門,另外一扇心靈之門自然就打開了。雖曰未可「兩耳不聞窗外事」,卻可「一心只讀聖賢書」。對於我來說,那扇通往先秦的心靈之門一直虛掩著,隨時可以打開,走進去,與古聖先賢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 直播預告 | 輔德裡金秋誦讀: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輔德裡金秋誦讀會暨紀念李達誕辰130周年誦讀會誦讀經典,以聲傳情2020年,李達誕辰130周年,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將在輔德裡精彩上演著名表演藝術家、全國金話筒獎得主、優秀廣播主持人以及二大會址講解員,他們將用聲音與歷史對話、用經典訴說情感。這個金秋,讓我們走入輔德裡,一同重溫二大的點點滴滴。
  • 一場文學對話!陳子善 汪軍:「跨越時空的文化意識對接」
    主題陳子善 汪軍:跨越時空的文化意識對接嘉賓汪軍(地域文化學者 作家 皖江文化研究會會長)陳子善(文學理論家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研究員)時間地點2020年8月17日 14:30上海市徐匯區龍華中路號綠地繽紛城1樓鍾書閣活動內容8月17日下午,在鍾書閣徐匯店,海派文化學者陳子善與皖江文化學者汪軍,將有一場題為《從<迷羊>到<歸羊> —— 鬱達夫A城大結局》的文學對話
  • 以「巴金夜光杯郵筒」為媒,南洋學子開啟跨越時空的對話!
    作為該校開展「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活動的延續,在老校友巴金誕辰116周年前夕,學校攜手新民晚報夜光杯副刊和金海岸工作室,共同激活南洋中學博物館內的「巴金夜光杯郵筒」,希望可以通過「以文會友」的方式,開啟一場南洋學子跨越時空的對話,也將一份對校友的深情和緬懷長久留存下去。
  • 惜命,才是一個人最大的責任
    事情源於討論是否坐滑翔傘,秦昊態度堅定:「我不玩,我把命交給一滑翔傘,我腦子被驢踢了。」秦媽媽覺得兒子太慫,太惜命,她一邊嫌棄一邊勸服兒子「我跟你講那都萬分之一」。秦昊振振有詞:「能少那什麼就少那什麼,我當然得惜命了,我要出事了,米粒可咋辦,我一點機會都不給他們。」
  • 傅國湧《尋找中國之美:少年雙城記》:跨越時空的對話
    他們從北京到南京,一路行來,與那個時代進行著一場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他們在北京的秋天裡,與老舍、梁實秋、張友鸞、張恨水、鬱達夫等先生們對話,領略了北京秋天的美;他們在八達嶺與居庸關與長城對話,感受長城的雄偉與壯觀;他們在紅樓與蔡元培、胡適對話,在未名湖與燕京大學對話
  • 跨越時空的對話丨今天,我把這盛世說給你聽
    跨越時空的對話丨今天,我把這盛世說給你聽 發布時間
  • 地中海與古蜀文明跨越時空的多彩對話
    新華社成都11月27日電(記者童芳)「彩繪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與幻想」展覽26日在四川博物院開幕,向中國觀眾展現了兩千多年前地中海與古蜀文明跨越時空的多彩對話。
  • 跨越八十年的時空音樂對話 大型交響樂《黃河入海》將在濟南上演
    通過一場跨越八十年的時空音樂對話,我們看到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嬗變。這是音樂的幸事,也是我輩的幸運。」來源: 魯網
  • 惜命,才是一個人最大的責任(悅讀)
    文|李悠然(富書專欄作者)人這一生,最大的責任是懂得把僅有一次的生命照顧好,把生活的快樂和悲傷一併收下,好好生活,好好愛人。《婆婆和媽媽》綜藝節目中孝順兒子秦昊和秦媽媽起爭議了。事情源於討論是否坐滑翔傘,秦昊態度堅定:「我不玩,我把命交給一滑翔傘,我腦子被驢踢了。」
  • 跨越時空的對話,用水彩向大師致敬!
    每次臨摹都是一種深層次的交談,我都能感受到跨越時空超脫於現實的美。夜間咖啡館》 為了更好地去感受偶像們作畫時的情感,丫丫魚拿起畫筆,背上行囊就踏上了這趟跨越時空的
  • 伯年和悲鴻,跨越時空的對話
    這便如同兩位大師進行了跨越時空的「合作」。 譬如《秋日泊舟》中,徐悲鴻以伯年筆法在畫中添上划船女子;《芭蕉鸜鵒》裡,則在畫面上端添補一隻飛翔的八哥,令畫面更為平衡且生機勃然。而在《西施浣紗》上,徐悲鴻則動情題跋道:「因俱在其夙昔所藏精品之外,而又不勝其裝置也,中多未竟之作,趣味良深,如舉玉按璞,諗其所自。
  • 跨越時空與天地對話 彭濤「天人之際」主題藝術展夢幻開展
    &nbsp&nbsp&nbsp&nbsp《觀天》(外部) 1200cmX1200cmX500cm 金屬、玻璃、木板、光波、聲波&nbsp&nbsp&nbsp&nbsp雲南網訊(記者 武銘方)跨越時空與天地對話是什麼感覺
  • 與古代藝人跨越時空的對話 ——探訪妙手修復瓷器的年輕人
    他們甘於寂寞,在「師傅」的帶領下,與古代瓷人展開跨越時空的對話,通過專業修復讓一件件殘破的古陶瓷煥發生機。15件出水元青花修復後7件被定級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於上世紀80年代,著手開展殘損古陶瓷保護與修復工作。
  • 熊出沒:時空出現了交錯,光頭強一共有兩個!5年前的強哥消失了
    熊出沒是伴隨我們成長的搞笑動畫片,是很多人兒時的回憶,如今熊出沒不斷更新,不斷有動畫電影播出,導致以前的觀眾完全不認識現在的熊出沒了,因為在熊出沒中,無論是動畫環境還是人物劇情,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呢,而現在的熊出沒已經不是當年的熊出沒了,我們來看看近些年的熊出沒有什麼變化吧
  • 莫高窟與吳哥窟 跨越千年文明對話
    莫高窟與吳哥窟 跨越千年 文明對話2019年11月10日—11日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晚間黃金時段播出的紀錄片《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以亞洲文明對話為題材,向人們展現了不同文明之間命運相通、藝術相通的奇妙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