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火的巨鹿路上開了一家「城市修行館」
「天空很藍,白雲很白,城市是如此的普通。」在這條熟悉的街道,出現了一個「洞穴」。
洞穴。©含之
Practice in City城市修行館是心理諮詢類公眾號KnowYourself位於上海·巨鹿路的首個「未來商店」。
情緒的流線
普通的城市。©含之
就像所有老城中心的建築,我們的場地並不寬鬆,卻異常豐富。空間上它位於一棟樓的二層和四層,並不連續。二層的落地窗看去是繁忙的巨鹿路,它是一條宜人的步行街區。四層的高度則正好越過周邊老房的屋頂,目力所及是一片乾淨的綠意。二層和四層通過一座封閉的樓梯相連。
向上的階梯。©WDi
城市修行館以不同大小的獨立房間進行運營。三間操房,一間VIP室,一間會客廳,空間被擠的滿滿當當,僅留下一些縫隙。它們既是交通,也是有限的公共空間。在樹影和藍色中間,入口是一條向上的階梯。從這裡開始,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毫無戒備的走進去。
懸隔。©WDi
面對這些縫隙中的公共空間我們非常克制,沒有冒險的形式突進,僅從尺度和光線著手。這是一條隱性的情緒流線——向上、向內、向光,懸隔日常,認知自我。
洞穴空間與隱性的情緒流線。
洞穴間的縫隙和洞口,都是情緒流線中與人互動的媒介。我們用線性燈帶模擬自然光,讓光線從眼睛不能直視的縫隙中灑落,提供均勻的照度。窗外的綠色和光影,穿過洞口,澎湃的湧入室內。
洞口與縫隙。©WDi
四樓操房內的「洞口」。©WDi
四樓公共空間的「洞口」。©WDi
建立起日常的熟悉感。©WDi
人工光。©WDi
光沒有形式,當它穿過建築,就成為一件藝術品。我們熱愛自然光線的變化不定,也慢慢覺得在其中多一些穩定的人工光,像是多了一重關於永恆的隱喻。
日常光線。©含之
「不懼過去的羈絆,永恆的指向未來」。在認知自我的過程中,這樣若有似無的線索指引著我們。認識你自己,醒來時似有萬丈光芒。
洞穴和身體
「母體」。©含之
KY的創始人說,一個安全的房間讓她想到「母體」。我們把它留給了最小的VIP室,它是「洞穴」這個意向最為直接和質樸的演繹。
於身體,「母體」是呵護與包裹;於建築,「洞穴」是最原始的安全庇護所。兩者天然關聯。
進入VIP室前。©含之
VIP室處於二層的一角,也是最難用的角落。房間窄長且低矮,中間還有一顆柱。
這些恰是設計最重要的線索。以柱為界,小房間被再次劃分出內外。上一級踏步,裡面的空間更矮,你下意識彎腰,迅速坐下。被包裹成樹形的柱子,圍繞它或是靠近它,都是空間和身體緊密互動的過程。落地窗被縮小為一個方洞,呼應分格的發光牆體。不斷變化的自然光和人工光,時時處於一場對望。
VIP室。©含之
空間作為一個抽象的容器,自是可以包容複雜的行為。它不精確,卻可以被預期。通過觀察,這間極小房間正以我們設想的方式被感知和使用。這令我們振奮。建築學不再自說自話,它正以一種可以被理解的方式進入日常。
自然與人工,照見彼此,光是它最佳的媒介。
光的對話。©WDi
我們從不排斥具象,眼睛是我們最喜歡的符號之一。它位於樓梯上方的最高處,每次費勁的爬上四樓,轉身與它平視,都會有難言的情緒湧現。
情緒湧動。©含之
像極人生。
眼睛。©WDi
幾何和自然
看見自然。©含之
自然的體驗,是我們一切觀想的參照。它們出自可以被清晰描述的幾何方法。從自然中抽象而來,最終又回到自然的體驗中去。
「你總是在做同一個項目,但是在不同的情境中訓練提升你的技能」。這套幾何的方法我們也越來越熟練了:往上可以抽象的描述自然,並承接種種關於體驗的討論;往下可以對接技術和建造,讓現象以一個合理的造價實現。
幾何練習。©WDi
秩序的房間。©含之
小操房外。©WDi
大操房。©含之
最後回到日常。面對這一處有些魔幻的城市風景,回歸到自我的感受和體會。
露臺前。©WDi
然後再與它對視一眼,走出。
眼睛。©WDi
我們喜歡洞口之後的隱喻,幽深的藏著不與人說的秘密。在時空的更迭中,變和不變都在一線間。
洞口。©含之
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感受。「天空很藍,白雲很白,城市是如此的普通。」
日常光影。©含之
這個10月,在我熟悉的街道,出現了一個洞穴。
2F平面圖
4F平面圖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KnowYourself 城市修行館
設計方:Mur Mur Lab
完成時間:2020.9
主創及設計團隊:夏慕蓉、李智、鄭琴、楊育杭、黃林西、李信良、高含之
照明設計:J Studio景照明(何偉傑、陳祺侃、何麗華)
項目地址:上海市靜安區巨鹿路318號
項目面積:400㎡
攝影:WDi,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