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建粵澳深合區:珠海可為澳門做什麼?

2020-12-10 澎湃新聞

幾天前,備受矚目的澳交所傳來新進展。國家發改委在就全國政協提案答覆的函稱,研究探索在橫琴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對落實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相關任務具有積極意義,將會同有關方面積極參與相關工作。

珠澳情緣何以歷久彌堅?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認為,血脈聯繫是不可忽視的先天基因。他期待,區域融合進入發展攻堅期,一些澳門與內地制度的屏障和壁壘,或可通過深合區找到突破口。

被譽為澳門版「納斯達克」的澳交所傳來新動向,這為珠澳合作打開了新的想像空間。

「珠海經濟特區因澳門而生,橫琴新區因澳門而興,自設立以來就擔負著服務『一國兩制』和服務澳門的使命。」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永航如是表示。

在多年攜手的基礎上,珠澳合作正駛入快車道,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深合區」)蓄勢待發。但與此同時,隨著合作進入深水區,需要破解的難題也愈發凸顯。

站在「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開局的交匯點上,謀建深合區,「深」的秘訣在哪裡?秉持「據澳門所需,傾珠海所能」,珠海可為澳門產業多元化做些什麼?

開創新局,深合區將帶來什麼

珠江口以西,珠海與澳門毗鄰而居,時間的車輪記錄著兩地攜手發展的印記。

2000年,珠澳共建的蓮花大橋通車,閉塞已久的橫琴島敞開懷抱。2003年,全國第一個跨境工業區——珠澳跨境工業區經國務院批准開建。2009年,《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出臺,橫琴新區啟動開發建設。

近年來,在珠澳兩地先行先試的探索中,一系列跨境創新舉措落地,路相連、關相通,合作機制屢屢突破,產業項目「全面開花」。

珠澳情緣何以歷久彌堅?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認為,血脈聯繫是不可忽視的先天基因。「相比深港合作是『雙城』,珠澳合作則是『連城』,珠澳雖然有著不同的城市系統、地方運行體制和法律文化習慣,卻彼此深度連結和溝通,擁有連體嬰兒般的血脈聯繫。」

在此基礎上,經濟互補性讓珠澳兩地真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旅遊博彩業為主的澳門經濟,產業結構單一,兼有土地面積狹小的限制,產業擴展的空間有限;而面積較大、開發較少的橫琴島背靠珠江西岸和內地市場,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提供了承接空間,資源優化配置後迸發了強大的發展動能。」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申明浩分析稱。

時至今日,新的機遇再度來臨。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爐,明確提出「發揮澳門—珠海強強聯合的引領帶動作用」。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專門指出「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

謀建深合區意味著什麼?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澳門經濟學會理事長柳智毅認為,從現狀來看,珠澳合作已經打下堅實基礎,但在打基礎的過程中也碰到不少問題,而建設深合區就是要逐步解決這些問題。

一石激起千層浪。概念一出,粵澳深度合作區便迅速成為熱門話題,在大灣區內引發熱議。

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研究員丁力看來,一方面,深合區呼應了珠澳合作逐漸由淺層邁向縱深的現實;另一方面,隨著珠澳合作進入深水區,不僅合作難度增大,面臨的問題也可能更複雜,愈加考驗改革者的智慧。

深合區能帶來什麼?梁海明期待,區域融合進入發展攻堅期,一些澳門與內地制度的屏障和壁壘,或可通過深合區找到突破口。

叩問未來,「深」的秘訣在哪裡

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深」無疑是個關鍵詞。如何在「深」字上下功夫,變粵澳合作的「加法」為共贏的「乘法」?

「這個『深』可能在制度層面,也可能在具體遊戲規則制定上,但無論如何,最後都要落到營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美好生活上。」丁力說。梁海明則認為,深合區要發展,離不開法制保障和人才聚集,「深」應該體現在法制運用,體現在人才吸引上。

在國家發改委的公開發文中,建設粵澳深度合作區,包括構建粵澳雙方共商共建共管的體制機制,優化「分線管理」政策,探索在民商事法律適用、貿易等領域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打造與國際規則高度銜接的營商環境等。

按照決策部署,珠海將從建立新體制、打造新環境、發展新產業、建設新都市、締造新生活「五個新」上入手,與澳門共同推動粵澳深度合作區落地建設。

深合區蓄勢待發,優化「分線管理」和離島免稅是備受關注的焦點。

在2011年《國務院關於橫琴開發有關政策的批覆》中提到,「創新通關制度和措施,將橫琴與澳門之間的口岸設定為『一線』管理,橫琴與內地之間設定為『二線』管理,按照『一線』放寬,『二線』管住、人貨分離、分類管理的原則實施分線管理。」作為兩地規則銜接的一大突破,分線管理的初衷是打破壁壘,實現珠澳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技術流的跨境自由高效便捷流動。

但必須承認的是,由於部分領域制度壁壘的存在,具有創造性意義的分線管理政策尚未達到預期效果。截至2019年底,橫琴僅有4家企業累計享受了4000萬元的免稅額度。「目前,該政策僅對進入橫琴的生產性貨物實行免稅或保稅,而澳門和橫琴都是以服務業為主的地區,政策供給與發展需求出現錯位。」橫琴新區發展改革局副局長王彥坦言。

優化分線管理的必要性顯而易見,這也是珠澳目前正極力突破的一道關。

今年5月,劉藝良等10名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實施深度放開「一線」、嚴格管住「二線」的管理模式——放開「一線」,各類貨物及行李物品以免稅或保稅方式進入深合區,並在區內自由流轉;嚴管「二線」,從內地進出深合區的貨物統一按規定辦理報關手續,行李物品接受電子監控、隨機抽查。

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早在2009年橫琴新區剛剛成立時,類似設想就已被提出。「當時,橫琴居住人口不多,對外通道只有橫琴大橋,橫琴幾乎是座獨立的島,人員貨物管理相對簡單。但出於多方面考慮,擔心嚴管『二線』對長隆項目或是內地進入橫琴的人流產生不利影響,遂決定不往後退。」該人士表示,如今,隨著入出橫琴通道漸多,風險增大,嚴管「二線」對監管部門而言難度相當大,但仍需努力推動。

「備受消費人群關注的離島免稅,目前須待政策東風,但在操作層面上更易實現。」上述人士稱,橫琴旅遊項目眾多,如若實施離島免稅,在購物上給予一定的免稅額度,將有利於刺激消費,積聚人氣帶動周邊產業。「只要中央將這一政策賦予橫琴,海關制定具體監管方案即可,在海南能管,在橫琴也一樣可以管。」

站在歷史的交匯點上,珠海已錨定未來的方向:到2025年,以橫琴為主平臺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到2035年,粵澳融合發展新都市基本建成。

邁向深合區,最美的風景,在下一程。

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

梁海明

在人才普遍成為稀缺資源的今天,深合區要大量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還需革新思維,在吸引人才、培育人才方面下功夫。

目前橫琴推行「港人港稅、澳人澳稅」個稅差額補貼,但內地人才在橫琴工作未能採用澳門稅制。建議參考深港做法,對在深合區澳企工作的內地專業人士,給予多次往返澳門籤證;並爭取對在橫琴澳企工作的內地職員也採用澳門稅務政策,吸引全國各地優秀人才前往深合區工作、創業。此外,建議加快對海外人才專業認證制度建設,吸引外國人才和海外澳門人才回流。

文章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謀建粵澳深合區:珠海可為澳門做什麼?》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粵澳深度合作區 珠海可為澳門做什麼
    「珠海經濟特區因澳門而生,橫琴新區因澳門而興,自設立以來就擔負著服務『一國兩制』和服務澳門的使命。」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永航如是表示。在多年攜手的基礎上,珠澳合作正駛入快車道,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深合區」)蓄勢待發。但與此同時,隨著合作進入深水區,需要破解的難題也愈發凸顯。
  • 澳門珠海舉行工作會議加快推進粵澳(橫琴)深度合作區建設
    新華社澳門9月22日電(記者王晨曦)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22日在澳門與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市長姚奕生一行舉行工作會議。雙方回顧了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兩地推進粵澳(橫琴)深度合作區建設的工作進度和成果,並就未來工作計劃進行磋商。
  • 澳門:澳門居民可跨境繳在粵民生費用 已對接珠海、江門等地機構
    14日,粵澳跨境電子直接繳費系統首批客戶啟用儀式在珠海舉行,華發集團樓盤澳門籍業主成為內地首批試點客戶。據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消息,該行與澳門金融管理局正式聯合啟動粵澳跨境電子帳單直接繳費業務。  澳門居民將可通過澳門10間參與銀行繳交廣東省的公用事業或民生服務帳單,滿足居民對跨境金融服務的需求,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基建的互聯互通。
  • 全身心投入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大局
    近年來,琴澳之間路相連、關相通、心相親,規則銜接屢屢破冰,產業項目「全面開花」,全區澳資企業超3500家。 如今,再迎歷史新機遇,橫琴將堅守初心,扛起沉甸甸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以橫琴粵澳深合區為抓手,學習研究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和海南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經驗,做好充分準備,全身心投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大局。
  • 粵澳跨境電子直接繳費系統啟用 澳門居民可跨境繳納在粵水費物業費
    澳門金融管理局與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聯合開展的「粵澳跨境電子帳單直接繳費業務」14日正式啟動,澳門居民可通過澳門10間參與銀行繳交廣東省的公用事業或民生服務帳單,滿足居民對跨境金融服務的需求,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基建的互聯互通。當日,粵澳跨境電子直接繳費系統首批客戶啟用儀式在珠海舉行。一位澳門居民通過繳納華發集團物業費的形式成功辦理系統第一筆業務。
  • 明年7月粵澳遊艇將實現自由行 遊艇40分鐘可到澳門
    原標題:明年7月粵澳遊艇將實現自由行 旅遊已經成為粵澳兩地合作的新亮點。去年珠海和澳門兩地接待遊客總人數均超過2000萬人次,而明年7月粵澳遊艇自由行將成為現實……業界認為,未來粵澳兩地旅遊合作空間巨大,要將粵港澳遊打造成類似「新馬泰」的知名旅遊板塊。   遊艇40分鐘可到澳門   近日,記者來到中山神灣鎮,這裡一個大型遊艇地產項目正在建設中。
  • 橫琴新區全身心投入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大局
    近年來,琴澳之間路相連、關相通、心相親,規則銜接屢屢破冰,產業項目「全面開花」,全區澳資企業超3500家。  如今,再迎歷史新機遇,橫琴將堅守初心,扛起沉甸甸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以橫琴粵澳深合區為抓手,學習研究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和海南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經驗,做好充分準備,全身心投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大局。
  • 澳門居民足不出戶可跨境繳納在粵民生費用
    12月14日,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和澳門金融管理局聯合啟動粵澳跨境電子帳單直接繳費系統,使得在廣東工作生活的澳門居民,在澳足不出戶即可繳納在廣東產生的各類生活民生費用。上午,珠海華發集團某樓盤,一位澳門籍業主繳納樓盤物業費,成為該系統落地後成功辦理的第一筆業務。
  • 橫琴兩項創新服務為澳門投資者入駐發力,粵澳合作規則銜接持續推進
    文|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彭敏靜 近日,珠海橫琴新區推出了兩項創新服務模式,提供商事登記認證服務以及上線個體經營臺帳式備案系統,正式為澳門投資者提供在橫琴的商事登記認證「一條龍」服務,並推出全國首個個體經營臺帳式備案系統。
  •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粵澳貨車通關數量持續攀升
    央廣網珠海8月18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 王相國 陳睿溪)8月18日15時橫琴口岸新旅檢區域正式啟用。為配合澳門蓮花口岸遷至珠海橫琴口岸,經珠澳雙方協商一致,8月16日6時,將原通行橫琴口岸的主要粵澳貨車臨時分流至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通關。
  • 澳門居民可跨境繳在粵民生費用
    南方日報訊 (記者/沈夢怡 唐柳雯)14日,粵澳跨境電子直接繳費系統首批客戶啟用儀式在珠海舉行,華發集團樓盤澳門籍業主成為內地首批試點客戶。記者從人民銀行廣州分行了解到,該行與澳門金融管理局正式聯合啟動粵澳跨境電子帳單直接繳費業務。
  • 粵澳跨境電子帳單直接繳費業務啟動 已對接珠海、江門等地
    來源:新華社澳門金融管理局與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聯合開展的「粵澳跨境電子帳單直接繳費業務」14日正式啟動,澳門居民將可通過澳門10間參與銀行繳交廣東省的公用事業或民生服務帳單,滿足居民對跨境金融服務的需求,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基建的互聯互通
  • 粵澳跨境電子帳單直接繳費業務啟動,已對接珠海、江門等地
    12月14日報導,澳門金融管理局與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聯合開展的「粵澳跨境電子帳單直接繳費業務」當日正式啟動,澳門居民將可通過澳門10間參與銀行繳交廣東省的公用事業或民生服務帳單,滿足居民對跨境金融服務的需求,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基建的互聯互通。 近年來,粵澳兩地經濟合作不斷深化。
  • 2019年粵澳合作聯席會議在澳門舉行
    新華社澳門5月27日電(記者王晨曦)2019年粵澳合作聯席會議27日在澳門舉行,兩地政府代表團討論了粵澳重點合作平臺建設、科技創新、青年創新創業、基礎設施、支持產權等領域的合作進展和發展方向,並籤署了一系列相關合作協議和備忘錄。
  • 廣東澳門私家車可加籤通行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操作方法公布
    廣東澳門私家車可加籤通行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操作方法公布 2019-01-05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粵澳「粵康碼」上線,近百萬人出入澳門,通關攻略看這裡!
    圖:7月15日,珠海市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內,旅客向工作人員出示健康碼\中新社 一、出入境近百萬人 7月15日6時起,對經粵澳口岸進入廣東省人員不再實施集中隔離14天醫學觀察。
  • 金融支持粵澳融合交出優異答卷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推動粵澳金融合作...
    更加便利的跨境人民幣結算帶動粵澳跨境人民幣業務持續擴大,也為澳門金融業多元化發展帶來重大機遇。截至2019年10月末,粵澳之間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達6726.64億元。經過多年努力,澳門人民幣清算行獲批成為內地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間接參與行,並初步建立起覆蓋葡語國家的人民幣清算網絡。
  • 粵澳兩地健康碼互認!端午出入澳門記得提前完成轉碼
    此前,「粵康碼」與「澳門健康碼」互認方便了不少跨境人員在目的地活動截至6月23日,已累計為15013名澳門人員、19710名內地人員提供「澳門健康碼」轉「粵康碼」服務,累計為5817名澳門人員、53120
  • ...已對接珠海、江門等地澳門居民可跨境繳納在粵水費物業費
    原標題:粵澳跨境電子直接繳費系統啟用,已對接珠海、江門等地澳門居民可跨境繳納在粵水費物業費   居住在廣東的澳門居民生活繳費有了重大改變!
  • 「粵澳同心 逐夢灣區」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網絡主題採訪活動啟動
    南方網訊(記者 劉澤琦)今天上午,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廣東省委宣傳部指導,廣東省委網信辦主辦的「粵澳同心 逐夢灣區」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網絡主題採訪活動在廣東珠海正式啟動。各位記者要用手中的筆和鏡頭去記錄、去發掘、去呈現,努力講好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以及粵澳合作共贏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