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果園-端午吃粽子的由來及寓意 什麼粽子最好吃

2021-03-05 青果鮮VC

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傳統民俗之一,在我國各地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口味和喜好,同時也是各地特色之一,端午將至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吃做粽子嗎?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是什麼

端午從字面上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

據考,許多流傳至今的端午習俗也與屈原毫無關係。比如粽子,最早文字記載出自許慎的《說文解字》,食粽子習俗早於屈原去世400多年。最開始吃粽子是在寒食節這一天,是為了紀念介子推。之所以端午節要吃粽子只是人們為了紀念屈原而定的一個說法而已。到了現在還有一些地方會在清明節前一天和清明節當天吃粽子。

相傳,這些民俗活動是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是楚國三閭大夫、詩人,由於奸臣誹謗,昏庸的楚王不但不採納他聯齊抗秦的主張,反而放逐了他。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的國都。相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

為了寄託哀思,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端午節吃粽子的寓意有哪些

端午節吃粽子的寓意:驅趕蛟龍

《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用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這樣就不用擔心再被蛟龍破壞了!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為我國端午節食品。

端午節吃粽子的寓意:紀念屈原

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屈原是戰國時楚人,當他看到國家將亡時,於五月五日投汩羅江而死。老百姓划著船去打撈他的屍體,並將米飯撒到江中,防止魚蝦侵害到屈原。於是有了端午節,有了龍舟競渡,有了吃粽子。另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版本,是說屈原生前正直,是他的政敵在江中追趕他的小船,將他殺害後,裝在麻袋中深入江底。為了掩飾罪行,偽作了懷沙一篇遺文,傳言屈原是自殺。但老百姓心中有數,於是也有了端午節,划船是暗示小人們追殺屈原,包粽子,是暗喻小人將屈原捆綁並投入水中。

端午節吃粽子的寓意:求子

端午節中,人們會互贈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種,即為九隻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並且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形成五彩繽紛。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粽子是眾子的諧音,寓意人丁興旺。

端午節吃粽子的寓意:功名得中

因為粽和中 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時寓意學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舉考試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節時,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舉中的。

端午節吃粽子的寓意:光宗耀祖

因為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節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戶戶的人都在過端午的時候吃上粽子。

什麼粽子最好吃



北京派。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

西安派。蜂蜜涼粽子始於唐代,在涼粽子上淋上蜂蜜,是一種理想的夏令食品。

臺灣派。品種甚多,有白米粽、綠豆粽、叉燒粽、八寶粽、燒肉粽。

汨羅派。湖南汨羅傳說是粽子發源地,汩羅粽子歷來以品種多、製作精巧而著稱於世。

閩南派。廈門、泉州的燒肉粽、鹼粽皆馳名海內外。所謂「燒肉粽」,就是要趁熱而食的粽子,熱食則更有風味。

海南派。海南粽子與北方的粽子不同,它由芭蕉葉包成方錐形,重約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鹹蛋黃、叉燒肉、臘肉、紅燒雞翅等。

嘉興派。浙江嘉興粽子歷史悠久聞名華夏,嘉興粽子為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粽等品種。

蘇州派。蘇州粽子是呈長而細的四角形,有鮮肉、棗泥、豆沙、豬油夾沙等品種。

四川派。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製作講究,工藝複雜,其口味當然獨特,故成為四川千古流傳的名點小吃之一。

廣東派。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個頭較小,外形別致,正面方形,餡料主要是鹹蛋黃、冬菇、花生、五花肉及蓮子等,是傳統裹蒸粽做法。

相關焦點

  • 端午節吃粽子好寓意,粽子煮多久才會熟又好吃呢
    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2020年的端午節還有兩天,也就是這個星期四哦,每當端午節來臨的一個月左右,各大商場及超市都開始在比較顯眼的位置擺放各種各樣的粽子,特別是在農村老家,老一輩的老人們開始準備糯米,粽葉以及包粽子的線繩。我們都知道,端午節來臨就會有吃粽子的習慣,那麼,大家有想過沒,端午節為什麼會選擇吃粽子,端午節吃粽子到底有什麼寓意呢?
  • 今日端午 | 你吃什麼味的粽子?
    時至今日  在端午節的各類習俗中  人們對吃粽子情有獨鍾  並且腦洞大開  做出了各類奇奇怪怪的粽子  比如辣條棕    鹹甜之爭什麼的在這裡都不叫事兒  讓泡椒棕來刷新你的認知  酸爽無比  真真粽子中的戰鬥機  還有最土豪的粽子  (鮑魚棕
  • 全國唯一的粽子博物館在嘉興,這裡有粽子故事,還有最好吃的粽子
    你知道全國粽子的起源嗎?到這裡你就明白了,說到粽子大家肯定會想到嘉興,為什麼呢,因為民以食為天,今古不變。我問女兒,你知道端午要做什麼,她馬上回答我三個字「吃粽子」,是的,黃口小兒的最深刻記憶就是吃,也是靠這兒時的最初印象把我們的粽子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
  • 為啥端午節要吃粽子?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今天是端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有哪些習俗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與端午節相關的知識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其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
  • 大家還記得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的由來嗎
    大家還記得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的由來嗎時間:2020-06-25 08: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家還記得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的由來嗎 在端午節的那天各地都有吃粽子的習俗,那麼關於端午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呢?
  • 你知道端午節粽子,有哪些美好寓意嗎?
    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會選擇包粽子、吃粽子,我家也是。這幾天事情比較多,沒有時間包粽子,於是去超市買回來了幾個。我們北方人,習慣吃甜的粽子。端午節粽子忽然間想到了一個問題,中國人的飲食,從來都是有著一定的寓意,那麼,我們北方人習慣吃的江米紅豆紅棗粽子,又象徵和寓意著什麼呢?
  • 今天端午節,正在吃粽子的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
    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的名字的由來也有不同的說法,簡單的舉幾個常見的例子:端午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
  • 端午節安康,吃粽子好寓意,你知道粽子煮多久,才會熟又好吃嗎?
    端午節,從我記事起,已經度過了近三十個年頭,還記得小時候,最盼望過端午節,第一可以放假一天,暢快玩耍,第二可以吃粽子,這是一種節日的美食,也叫「角黍」,「筒粽」,是用粽葉包裹糯米,蒸製而成,在我的童年中,粽子只有紅棗餡、豆沙餡,直到有一天,我碰到了肉餡和蛋黃餡,原來粽子還可以這樣吃,簡直是回味無窮,到了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北方的習俗,喜歡吃餃子,包包子,多少年以來的傳統
  • 吃著粽子,不忘學習端午由來和習俗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這道菜飯桌上一定會有,不僅好吃還寓意吉祥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這道菜飯桌上一定會有,不僅好吃還寓意吉祥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不知道大家在端午節的時候,除了吃粽子,餐桌上還會有什麼菜呢,有的家庭餐桌上可能以粽子為主,有的家庭餐桌上便是大魚大肉,吃得非常豐盛。
  • 30多年以來吃過最好吃的粽子
    端午節即將來臨,同事們正在嘰嘰喳喳的討論著過端午節包什麼餡的粽子好吃呢?有的說包臘肉粽子好吃。還有的說包雞肉粽子好吃。還有人說,包紅豆綠豆好吃,其中有一個同事小孩說:要吃什麼線都不用的。才好吃,就光白白的糯米,加點白糖就好吃。說的五花八門,各顯神通。
  • 端午為什麼吃綠豆糕有什麼寓意 端午節吃綠豆糕的傳說和寓意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的時候要吃粽子,但是您知道嗎,綠豆糕是端午節的傳統民俗食品,甚至比吃粽子的由來更加的久遠呢。那麼端午節吃綠豆糕有什麼寓意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 在端午節吃粽子前,先了解下粽子的分類及製作和食粽子的注意事項
    小編這邊的習俗是每年的端午節,一大家子的長輩會帶著小輩坐在院子裡一塊裹粽子,期間歡聲細語,不亦樂乎!於是乎,小編覺得有必要分享端午節裹粽子的相關知識給大家!【粽子的由來和流傳】<粽子的由來>端午節最初是在古代用來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後來人們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屈原是愛國詩人、楚國大夫,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
  • 北京最好吃的粽子都在這兒!(附超全粽子包法+餡料秘方)
    又到粽子節啦!一場甜粽與鹹粽的大戰又要重啟,講真,你吃過最好吃的粽子是什麼味兒的?
  • 什麼粽子一個50塊?端午節這麼吃粽子真的值?
    掐指一算再過不到一個月就是端午節正所謂,有粽子的地方就有江湖每年端午全國總會上演一場粽子界的鹹甜大戰今天!在廈門粽子的鹹甜之爭終於有了結論無論你是閩南派的燒肉粽控還是堅定的甜粽黨都無需再爭論,因為……廈門這12家大牌酒店帶來了2020年的全新禮粽你最想吃的粽子,都在這裡!
  • 粽子的由來你知道多少?|一顆粽子的前世今生
    說到端午,必定離不開粽子,各地端午節雖然有各種不同的風俗,但粽子卻是大家共有的吃食,「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最早的粽子源於上古的祭祀習俗,當時粽子還不叫粽子,在北方,它叫角黍,在南方,它被稱為筒粽。「夏至節日食粽。按周處《風土記》謂為角黍。人並以新竹為筒粽」,「仲夏端午,烹鶩角黍」,「於五月五日及夏至日啖之(角黍)」。這些記載給我們傳達了兩條信息:北方的角黍和南方的筒粽已經被統稱為「粽」,而且它是夏至和端午的節令食品。
  • 下周端午!成都「粽子一條gai」開街啦!奶茶粽子、火鍋粽子、冰淇淋粽...想吃
    關於粽子街的由來,承載了不少老成都曾經的記憶。上世紀80年代,有4個婆婆在馬鞍北路賣粽子,從而逐漸帶火了這條街。去年抖音上的端午「網紅」——超級大肉粽就是他家的「獨創」!發仔是守著梁婆婆包的粽子,真的是一整塊醃好的五花肉夾入其中,一點不摻假,可謂是整條街上最夯實的粽子。
  • 粽子口味相當的甜美,而且代表著很好的寓意!
    粽子也是我們大家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的美食之一,那麼也成為了端午節必備的食物之一,每逢佳節的時候我們大家都會做各種各樣的食品來紀念這個美好的節日。並且讓以後的生活更加美滿,這就是我們大家也可以說是我們中國人的一個習俗,已經成為了一種傳遞下去的習俗,成為了一個紀念品,並且很多人呢,也是非常的喜歡吃這種粽子,那麼在過端午節的時候呢,粽子也成為了我們家鄉的一種想念品,不管你身在哪裡,都會有一種思念家鄉的感覺。
  • 端午節,別只知道吃粽子,這魚也記得吃,好吃營養,寓意安康
    說到端午節,大多數人想到的只有粽子。殊不知,端午節還有很多其他的傳統美食,就比如「五黃」。「五黃」指的就是黃瓜、黃鱔、黃魚、鹹蛋黃和雄黃酒,在我國江南地區民間端午節有吃「五黃」的習俗。「端午至,五毒出」,而民間有用「五黃」來克「五毒」的說法,所以我國南方一些地區端午節這一點都會吃「五黃」,來祈願平安。那為什麼選黃魚作為「五黃」之一呢?因為端午時節的大小黃魚量多質優,是這一時節的主打海鮮,營養豐富且當令,所以黃魚理所當然的列入了端午必食的「五黃」之中。
  • 端午節別只知道吃粽子,它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呢?來看看吧
    端午節別只知道吃粽子,它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呢?來看看吧。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是我們傳統文化習俗裡面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在這一天會有很多風俗習慣。但是現在很多人只知道端午節就是吃粽子的節日,對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去,卻知之甚少。下面給大家詳細說一下它的由來和習俗,看看你知道多少呢?大家都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紀念,但是為啥要吃粽子呢?吃粽子和屈原又有什麼關係呢?它的由來是這樣的,公元前278年,在農曆的五月初五,秦國大將白起,率兵攻破了楚國的都城郢後(安徽省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