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與地獄之間,是洞里薩湖.

2021-03-02 班夫山地電影節

洞里薩湖,東南亞最大的湖泊,柬埔寨的「生命之湖」,也是世界上產量最高的內陸漁場,每年捕魚量比北美所有河流湖泊的總量還多。

洞里薩湖

攝影 | DAVID GUTTENFELDER,AP/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20 世紀 90 年代初,這片廣闊的溼地是多種魚類覓食、繁殖和棲息之地,包括瀕臨滅絕的湄公河巨鯰。退役士兵 Hun Sotharith 說:

2002 年,在洞里薩河非法捕獲極度瀕危的湄公河大鯰,重 136 公斤。

攝影 | ZEB HOGAN

湖中的沼澤森林非常稠密,以至於他花一天半才能返回自己的水上浮村。

浮村

攝影 | LINH PHAM,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但現在,大範圍區域只剩森林的殘跡。

許多湖床的原始森林,變成了滿目遍是、沒有樹木和生氣的農田。

Sotharith 是洞里薩湖西端由 5 個村子組成的地區 Koh Chivang 的副區長。

2016 年旱季一場大火,燒毀了洞里薩地區 30 萬公頃沼澤森林的 1/3,包括這裡 80% 的沼澤森林。

農民、伐木工和當地人為捕捉野生動物或清理土地用於耕作而焚林。

攝影 | SEAN GALLAGHER

這個魚類棲息地被摧毀,導致 1.3 萬浮村居民放棄捕魚,改種辣椒等。

Sotharith 估計,70% 的居民已在自家旁邊的小塊土地上耕種。

政府養魚場養殖巨暹羅鯉。

攝影 | LINH PHAM,NAT GEO IMAGES COLLECTION

 

保護主義者警告,進一步的森林砍伐和環境退化,可能對湖周圍的近 100 萬人,以及依賴湖裡捕魚的數百萬人造成毀滅性的經濟損失。

而魚類是整個柬埔寨主要的蛋白質來源。

密集的水上浮村

攝影:LINH PHAM,NAT GEO IMAGES COLLECTION

最近發表於《水》雜誌的研究稱,洞里薩衝積平原森林被砍伐的森林比例最大,1993 年至今,沼澤森林減少了 31%。

柬埔寨北部、靠近寮國的柏威夏省被砍伐的森林。

攝影 | SEAN GALLAGHER

研究的主要作者、環境科學家 Sapana Lohani 說:

(與其他種類森林相比)柬埔寨的沼澤森林非常少,而它對水域生態系統的健康非常重要。

其他研究表明,沼澤森林比乾燥林有更大吸碳潛力,可以移除大氣中大量二氧化碳,從而減輕氣候變化的影響。

一名軍警在保護區尋找非法伐木工。

攝影 | SEAN GALLAGHER

20 世紀中期前,柬埔寨的生態環境鬱鬱蔥蔥。

但 21 世紀初,隨著柬埔寨結束內戰、發展經濟,森林砍伐率開始上升。

政府曾計劃將柬埔寨 10% 以上國土移交外資公司,其中大部分是橡膠種植園,導致了大範圍環境破壞。

即使該項目於 2012 年暫停,森林砍伐仍在加劇。

2001~2019 年,柬埔寨失去了全國 1/4 的森林——超過兩萬平方公裡。

柬埔寨北部的 Beng Per 野生動物保護區中的橡膠種植園。保護區的大部分土地已被政府出售。

攝影 | SEAN GALLAGHER

 

每年 6~11 月雨季,湄公河等河流向洞里薩湖注入,維持著洞里薩湖豐富的生態資源。

當周圍森林被淹沒,洞里薩湖的面積會擴大到旱季的 5 倍以上。

不過,今非昔比,多年的過度捕撈極大減少了捕魚量。

現在,整個河流系統似乎正在枯竭。今年,本該到來的洪水仍未到來。

而為了墾殖而縱火,更加劇了森林消失。

今年 2 月的火災又燒毀大片森林,即便降雨也沒有撲滅。

沼澤森林的消失,威脅的不僅是魚類,還奪走了海龜、爬行動物和毛鼻水獺等極危物種的棲息地。

毛鼻水獺

來源 | 維基百科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的生態學者 Simon Mahood 說:

斑嘴鵜鶘聚集 Prek Toal 保護區。

攝影 | TERRY WHITTAKER

疫情之下,當地人無法獲得旅遊收入,越來越多的人種植,土地將面臨額外壓力。

儘管如此,保護國際基金會的生態學者 Nick Souter 說:

作為熱帶生態系統,洞里薩湖的動植物生長迅速。

如果壓力得到釋放,仍有恢復的潛力 。


該組織正在幫洞里薩社區種植沼澤森林,並建立消防隊管控野火。

文 | STEFAN LOVGREN

請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被人遺忘的角落——柬埔寨洞里薩湖之美
    洞里薩湖遊船碼頭視頻來源:一天旅行洞里薩湖是柬埔寨最大的淡水湖泊
  • 孤獨的洞里薩湖
    我相信這位名叫「洞里薩湖」的柬埔寨小夥是存在的,他還是一位陽光、活潑、善良、健壯的帥哥。一個人與一個湖就這樣誘惑著我,促使我一定要去柬埔寨走一走,看一看,看一看名叫「洞里薩湖」的人與湖。洞里薩湖確確實實是存在的,那麼,那位名字叫「洞里薩湖」的柬埔寨小夥卻不一定能找到。對我而言,即使找不見哪位「高棉族」帥小夥,我仍然相信他會站在洞里薩湖岸邊微笑著等我來!
  • 洞里薩湖
    這是瑪格麗特·杜拉斯的《情人》裡的一段話。是的,就是「東方多瑙河」湄公河,就是這個洞里薩。湄公河,泰語「高棉人之河」,上遊是中國雲南瀾滄江。湄公河源於中國青海那曲(玉樹),流經中國的青海、西藏、雲南,然後經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到南海,匯入太平洋。洞里薩湖( Tonle Sab )與湄公河相連,是湄公河天然的「蓄水池」。
  • 驚豔,洞里薩湖的日落
    外圈比較遠,適合小車遊覽,主要景點是女王宮——崩密列——洞里薩湖。為了趕上洞里薩湖的日落,我們可謂是起了個大早。洞里薩湖洞里薩湖每家每戶門前都有一艘船,無論是否裝了發動機,這裡的出行工具一定是它。洞里薩湖洞里薩湖洞里薩湖坐在船上,靜靜聽著流水的聲音,看著遠方的屋子外嬉戲的孩子朝家而去,我們也被叫上高腳屋歇息,瞅瞅時間正是晚餐時間了,
  • 洞里薩湖的孩子們
    柬埔寨的洞里薩湖,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沒有之一。
  • 美而憂傷的洞里薩湖
    其實,在柬埔寨的洞里薩湖,也有水上城市。不,準確來說,應該是「水上村莊」——一個隨水漂流,能移動的村莊。柬埔寨語中,「洞裡」是指河,「薩」是淡水。洞里薩湖又名金邊湖,位於柬埔寨境內北部,呈長形位於柬埔寨的心臟地帶,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淡水湖泊。洞里薩湖的面積沒人能準確地測量出來,要靠老天爺來決定。因為柬埔寨一年中只有旱季和雨季兩個季節。
  • 洞里薩湖溼地生態監測
    洞里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在高棉語中,「洞里薩」即「巨大的淡水湖」之意——又是湄公河上重要的吞吐湖。
  • 水上人家——柬埔寨的洞里薩湖
    午飯後,大巴車載著我們開往洞里薩湖的路上。我們從暹粒市出發,行車約40分鐘即到達洞里薩湖碼頭。 洞里薩湖又名金邊湖,位於柬埔寨境內北部,在暹粒市南部,呈長形位於柬埔寨的心臟地帶,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泊。洞里薩湖意為「巨大的淡水湖」或純粹「大湖」。
  • 洞里薩湖上的越南人
    洞里薩湖上的越南人 前進二小 三(2)班  曹亦成指導教師:邵玲玲寒假裡,我和爸爸媽媽還有他們的同事們一起去柬埔寨旅遊。去柬埔寨的第三天,我們去柬埔寨人的母親湖——洞里薩湖坐船遊覽。因為一些原因,他們不能回自己的祖國,柬埔寨也不歡迎他們,他們被迫生活在洞里薩湖上,終生不能上岸,成為一群沒有根的「浮萍」。顛簸的湖面上,我還看見了數不盡的小船,有爸爸帶著孩子捕魚的小船,有媽媽帶著孩子向遊客乞討的,還有獨個孩子自己劃著半個油桶或者泡沫盒乞討的。
  • 柬埔寨除了吳哥窟,還有被稱為「淡洋」的洞里薩湖
    隨著船隊的推進,河道漸漸收窄,兩旁的紅樹林和蘆葦蕩開始出現一些簡陋的彩色木屋,洞里薩湖最具傳奇色彩的水上人家就這樣不加掩飾地闖入我們視線。柬埔寨是全世界公認的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而這些洞里薩湖的水上人家,則是這個貧窮國家裡最貧窮的一群人。遊船在狹窄的航道中緩慢前行,遊客也可以近距離仔細觀察這些可憐而無助的水上居民,他們每家每戶一艘船,條件好的擁有幾艘或大一點的船,隨雨季和旱季的輪換改變系泊地點,在廣闊的洞里薩湖漂泊流浪。
  • 行路湄公河丨毫無神秘和尊嚴的洞里薩湖
    世 界 說楊 達發自 伊朗在擁有1500萬人口的柬埔寨,有超過150萬人居住在洞里薩湖周邊,以漁業為主要收入來源,洞里薩湖位於柬埔寨境內北部,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泊。其與湄公河相連,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
  • 洞里薩湖(金邊湖):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泊
    洞薩裡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泊,同湄公河相連,沿途有多個城鎮,暹粒是其中之一。洞薩裡湖是看日落的最佳地點之一,還可以參觀水上村莊——浮村(Floating Village)。這裡有三個浮村,建議選擇一個遊覽即可。比較有名的浮村有空邦魯和磅克良。
  • 柬埔寨,洞里薩湖的水上人家
    已經回來好幾天了,可洞里薩湖美好的落日裡的水上人家,一直在腦子裡盤旋。以前覺得水上人家這幾字好浪漫,好唯美,可如今再提起這幾個字,我的心裡全是那片湖人的人們。我還記得那個染著紅指甲蓋,光著腳丫子的拉船的女子,願他們能越過越好。最記憶深刻的是洞里薩湖的水上人間,參團去洞里薩湖看落日。
  • 到吳哥 暹粒洞里薩湖不能不去
    除了大小吳哥窟,暹粒洞里薩湖不能不去洞里薩湖水上村莊從金邊到暹粒,這趟全程只有40多分鐘的短途飛行,其中大約有20多分鐘,飛機都是在洞里薩湖的上方穿梭翱翔。透過麥道DC—9的玻璃窗,我看見機腹下面的洞里薩湖形如葫蘆,東西窄、南北長。
  • 被遺忘的角落——柬埔寨洞里薩湖上居住的人
    洞里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泊,距離柬埔寨暹粒市區大概30多公裡,這裡住著無國籍的難民,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洞里薩湖上,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也許他們並不喜歡被外界打擾,但這裡早已經成了熱門的旅遊地,是來柬埔寨旅遊必到的地方。洞里薩湖橫穿柬埔寨,在金邊市與貫穿柬埔寨的湄公河交匯。
  • 被遺忘的人群:數萬越南人飄在洞里薩湖,至今「無家可歸」
    洞里薩湖位於柬埔寨境內北部,是東南亞第一大淡水內陸湖。洞里薩湖有一個奇特的自然現象,旱季時,湖水經洞里薩河向東南流入湄公河,等到雨季來臨時,湄公河的水位暴漲,河水又經洞里薩河倒灌入湖中。湖濱平原平坦、廣闊,橫穿柬埔寨,是柬埔寨人民的「生命之湖」。
  • 20美金門票的柬埔寨暹粒洞里薩湖,花錢來看的不是風景?
    洞里薩湖旅遊區的登船碼頭洞里薩湖洞里薩湖你來洞里薩湖試試?保準鍍個「黃」金身!」,雖然洞里薩湖的水在雨季豐水期後會稍好些,但確實沒有多少碧水清澈的時日。巨量的湄公河水,帶來了極豐富的水源營養,也就保障了洞里薩湖的水產物種的繁衍生息,造就了洞里薩湖豐富和源源不斷的漁產資源。在千萬年的人類歷史中,洞里薩湖養育了整個高棉民族,是柬埔寨高棉民族的生存、發展的物質保障,因此,洞里薩湖被柬埔寨人稱為:生命之湖。
  • 洞里薩湖上的越南人
    洞里薩湖上的越南人 前進二小 三(2)班  曹亦成指導教師:邵玲玲寒假裡,我和爸爸媽媽還有他們的同事們一起去柬埔寨旅遊。去柬埔寨的第三天,我們去柬埔寨人的母親湖——洞里薩湖坐船遊覽。因為一些原因,他們不能回自己的祖國,柬埔寨也不歡迎他們,他們被迫生活在洞里薩湖上,終生不能上岸,成為一群沒有根的「浮萍」。顛簸的湖面上,我還看見了數不盡的小船,有爸爸帶著孩子捕魚的小船,有媽媽帶著孩子向遊客乞討的,還有獨個孩子自己劃著半個油桶或者泡沫盒乞討的。
  • 「隨筆」洞里薩湖上的棄兒——水上人家
    之所以談及洞里薩湖及其水上人家,是因為它恰好與吳哥窟逆悖,給人別一種心理牽引,生發出另一種興趣。吳哥窟凝聚的是歷史和文化的積澱,是一種輝煌的象徵,給人以難以忘卻的記憶;而洞里薩湖的水上人家則是苦難的縮影,它與一段揪心的歷史相關聯,它迤今見證著某場「革命」引發的戰爭給民眾帶來的無盡苦果和病灶,同樣讓人難以忘卻。
  • 柬埔寨遊記之——承擔天責的洞里薩湖
    洞里薩湖,補充湄公河的水量,到了雨季湄公河河水暴漲時,洶湧的湄公河水又倒灌洞里薩湖,從而減輕了湄公河下遊的洪水泛濫,是天然的自然調節水系,感嘆造物主的神奇造化。是洞里薩湖替天行道,敞開了寬廣的胸懷擁抱了他們,滋養著他們在這裡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最原始的野人生活。他們靠湖生存,他們的世界只有洞里薩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