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最與眾不同周末目的地
有人說重慶是8D(8維)的,與由長寬高和時間組成的4D現實世界比起來,只能用魔幻來形容。
重慶很多地點單單看外觀就能顛覆你對「常識」二字的理解。但當你真正走進去,就會發現比外觀更讓人著迷的,是景觀背後的精神與信念。或許,只要重慶火鍋就像它經久不散的氣息一樣在全國各地落地生根,對重慶的敬仰也會成為你、我、大家的選擇。
接下來我們就將揭曉這是為什麼。今天的內容既是「照著做不會錯」的路書,也是對8D魔幻城市的解讀。你如果去重慶,可以按著它的介紹高效打卡「最重慶最出片」的地方;如果你不去重慶,也可以在重慶火鍋的飯局上成為看透那一鍋紅湯的百科全書 - 哪怕,只是看起來像。
快查目錄:
01 江北機場 - ins風黃色計程車大隊
02 海棠溪筒子樓 - 易烊千璽走過的機械風
03 長嘉匯和朝天門大橋 - 魔幻之都的全景
04 盤龍立交 - 走錯就成一日遊的全國最難立交
05 白象居 - 沒有電梯的24層住宅
06 文化街 - 瘋狂石頭的瘋狂天橋
07 港渝廣場 - 太空時代棒棒軍
08 皇冠大扶梯 - 亞洲第二長,僅次於平壤
09 李子壩 - 地鐵穿樓
10 洪崖洞 - 古今對比的正確姿勢
11 紅土地站 - 中國最深地鐵站
12 融僑路 - 祖瑪計程車
13 最後還想說,火鍋精神,精神火鍋
1
江北機場 - ins風黃色計程車大隊
地理位置: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航站樓
魔幻重慶的厲害之處在於,你剛下飛機,就準備了ins風到不真實的畫面。
不要小看了這些計程車,買車可能10萬塊不到,但一個車牌,市場上能整到4、50萬
觀看位置是T3航站樓通往停車場的天橋。重慶主城區風格統一的黃色計程車在橋下排隊上客,組成一條有序和諧的曲線,不難怪機場直接在天橋上都標註了拍攝位置。
可以適當延長曝光時間抓拍計程車移動的時刻。照片動靜結合更有感覺。
2
海棠溪筒子樓 - 易烊千璽走過的機械風
地理位置:海棠溪筒子樓
如果你看過電影《少年的你》,一定會對易烊千璽走過的一座奇特樓房記憶猶新。相信即便沒有電影加持,這座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建築單單憑藉機械硬朗而對稱的線條,一樣能夠成為網紅。
筒子樓外觀與其它老式居民樓沒有什麼二致,但從朝向長江一側的入口進入,你就會發現別有洞天。
筒子樓樸素的外觀。背後的喜來登酒店還露出金色屋頂,有些對比的喜感
房子一共13層,每層8個住房,圍成了八邊形的天井。而之字形的開放式樓梯和昏暗的光線,又營造出機械時代的硬朗結構。拍照時候可以多取景,人小一些,既充分表現環境,也能減少天井光照不足對人物形象的影響。
一個很有感覺的視角是從地面層向上拍天井出口。樓房處於江北機場航道下方,理論上還有可能拍到飛機經過天井中央的場景。這也是世界上這類建築當中,極少數靠等而不是靠PS把飛機加上去的地方~
地面朝上視角,圖自重慶晨報。嚴格來說這座居民樓不算真正意義的筒子樓。真正的筒子樓是類似兵營或者大學宿舍,一條走道左右兩側都有房間,各家各戶公用廚衛的設計,只是筒子樓大多年代久遠,已經成為老式建築代名詞,這裡不用深究,領會精神就可以
樓內平視
官方對海棠溪筒子樓的介紹。其實這幾棟樓的歷史不算長,它們都是90後
3
地理位置:長嘉匯購物公園
海棠溪筒子樓是重慶的微觀。要看重慶的宏觀,個人推薦長嘉匯和朝天門長江大橋。
長嘉匯,顧名思義是長江和嘉陵江交匯處,也是觀看市中心渝中半島「重特蘭大」高樓群天際線的理想位置。機位就在長嘉匯購物公園臨江的餐廳酒吧觀景露臺上,免費進入。順帶提一句,很多攻略都推薦到長嘉匯腳下的南濱路拍重慶全景,但個人認為南濱路高度太低,不能很好觀察出對岸的層次,不如長嘉匯。
除了上面這些「重慶標準相」,長嘉匯還隱藏著彩蛋:觀景平臺一旁有個不起眼的水池,簡陋到不注意看還以為是施工不徹底留下的爛尾:
但你只要用心一琢磨……請把手機翻轉90度,橫屏服用:
如果還是想拍攝正兒八經的重慶標準相,這裡再推薦一個相對冷門的位置:朝天門長江大橋靠市區的人行道。橋面比長嘉匯高出許多,站在那裡能更全面地觀察城市起伏,而且人少。地鐵6號線彈子石站下車後沿上橋人行道一直走就到。
地理位置:朝天門長江大橋
其實大橋本身也挺有意思的。機位差不多就是「朝天門長江大橋」牌匾左下角的位置
4
盤龍立交 - 走錯就成一日遊的全國最難立交
地理位置:盤龍立交
上下總共5層,20條匝道,去往8個不同方向;快速路、城市主幹道、城市支線相互交錯;「走錯一個路口,就變成橋上一日遊」。如果評選中國最難立交橋,2016年開通的盤龍立交(也叫黃桷灣立交)如果排第二,那恐怕沒有誰敢說第一。
但事實上這座立交橋只是看起來難而已。為了方便司機判斷,橋上所有的岔路都是雙岔口,沒有三岔口;而且在最不利情況下,司機就算開錯了道,最多繼續前行5、600米就能掉頭返回。從這點上說,很多結構簡單的立交橋反而更不友好。
比起橋梁本身,更難說的可能是拍攝機位。像上面這樣,嗯,顯然是某個高層的樓頂。這個地方,只要是小區的人,都可以去到;但外人進入小區嘛……「點撥」到這裡就差不多了,大家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注意安全,愛護機位。
5
白象居 - 沒有電梯的24層住宅
地理位置:白象居
去到白象居,第一件事是後悔沒有在20年前就打卡。1992年剛建成的時候,這座居住著300戶居民的大樓就像依山而建的城堡矗立在長江之濱,與周圍破舊低矮的民房形成鮮明對比,遠看恢弘高大,但近看又逼仄壓抑。
以上兩圖自渝中區政府。設計師依據重慶臨水靠山的地理特點,通過不同的三層樓通往不同的方向,避免了居民爬樓的辛苦,1樓通往長江濱江路,10樓通往白象街,15樓通往解放東路。因此白象居樓高24層卻無電梯
今天即便周圍已經是萬丈高樓山地起,白象居依然以樓高24層卻無電梯的「重慶特色」成為網紅,更因為樓座間特色走廊和煙火氣息多次出鏡影視作品。而遊人打卡的主要畫面,就是「長江索道穿樓」。
從解放東路進入白象街(這時不要直接進入白象居,雖然有入口),沿街下行繞過白象賓館後就是拍攝地點。此外還可以往上爬幾層樓,到《火鍋英雄》取景的走廊裡拍。拍照時看到纜繩大幅下降就可以擺好pose等著了,轎廂很快就到。
前圖頂上的走廊可以拍到的畫面
6
文化街 - 瘋狂石頭的瘋狂天橋
地理位置:文化街天橋
首先不用懷疑上面文字和地圖對定位點描述不一。這座給電影《瘋狂的石頭》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人行天橋並沒有正式名字,因此只能就近定位。它就在太陽溝派出所旁邊。
天橋距離地面約40米,分別連接了兩棟樓的1樓和13樓。重慶地貌從一座小小的天橋就能體現出來。「天橋的一頭是重慶下半城,另一頭就是上半城。」話雖浪漫,只是不知道外地的小夥伴站在這單薄天橋往下望的時候,會不會也戰戰兢兢?
有點遺憾的是,這個最佳觀察視角位於民居內部。如果是遊客,可以自帶無人機拍攝類似畫面,但注意不要影響居民作息和隱私。圖自渝中區政府
橋面視角
7
港渝廣場 - 太空時代棒棒軍
地理位置:港渝廣場
港渝廣場門前的朝東路,有一段直指巨大的來福士大樓。而道路周邊又是市場聚集地,因此很容易就能等到棒棒師傅、黃色計程車或者其它重慶特色與高樓的合影。情感與物質,傳統與未來,人類與科技在這裡碰撞。
這個機位,早上8、9點鐘那樣拍攝比較合適,這時路兩邊起「夾縫」效果的民居都在陰影裡面,可以凸顯背景來福士的雄偉。
8
皇冠大扶梯 - 亞洲第二長,僅次於平壤
地理位置:皇冠大扶梯上行口
還是先說定位的事。各種地圖app上都能找到「兩路口皇冠大扶梯」這個地址,但那是下行入口。如果你想打開《少年的你》同款上行畫面,就導航到上面提示地址吧~當然扶梯坐一次也就幾塊錢,有時間的話上下行都走一遍也成。
扶梯1996年2月18日建成運營,全長112米,寬1.3米,提升高度52.7米,傾斜度為30度,每秒運行0.75米,全程運行2分30秒 ,由上、下梯和備用梯共三臺扶梯組成。每臺最大載客能力為13000人次/小時,是亞洲第二長的一級提升坡地大扶梯(第一名:平壤地鐵)。
扶梯主要就是長(chang2)得壯觀,以及有點80年代科幻風格的裝飾。對,在過去暢想的未來,有點矛盾。拍照時可以嘗試增加曝光時間,製造動感
9
李子壩 - 地鐵穿樓
地理位置:李子壩[地鐵站]
這應該是各個景點中最好找的一個了。出地鐵2號線李子壩車站,路邊就是觀景平臺。
很多人好奇地鐵穿樓,樓裡噪聲震動不大?其實地鐵和樓雖然空間上重合,但兩者的支撐結構是獨立的,只是房子中間特地留個洞給地鐵線路穿過,因此車輛震動不會直接傳導到樓上。而且2號線的跨坐式單軌列車本身噪音震動就小一些。
大樓另一側的軌道出入口也是可以圍觀的,沿嘉陵新路 - 桂花路走幾百米就到,只是這一側不如觀景臺那一側壯觀。
大樓另一側情形
另外,地鐵3號線牛角沱站的站臺也是拍攝李子壩站的好位置。在重慶拍照可以多走走多看看,景點都不只有一個視角。
牛角沱站看李子壩。從車站大樓和列車都沒有披上彩繪這兩點判斷,照片有些年頭了。嗯不用介意這些,領會精神就好
10
洪崖洞 - 古今對比的正確姿勢
地理位置:千廝門大橋
既然李子壩都出鏡了,盡人皆知的另一個網紅打卡地洪崖洞傳統建築商區也必須配有名分。關於這個商區本身,網上介紹不計其數,這裡不再贅述,只提示大家最好的攝影角度不在商區裡,而是在旁邊的千廝門大橋,和對岸的重慶大劇院地鐵站附近。這倆地方都可以從洪崖洞走路過去。
千廝門大橋橋面視角
對岸重慶大劇院地鐵站附近視角
甚至前面介紹的03部分長嘉匯也能拍出不錯的畫面
11
紅土地站 - 中國最深地鐵站
地理位置:紅土地地鐵站
說了那麼多攝影景點介紹一個適合拍攝視頻的。
一般地鐵只需要1-2分鐘就可以行駛一站,而紅土地站這座94米(相當於31層樓)深的車站,單單進站就需要……
提示:從3A口進站後往10號線方向走才是最深配置。
12
融僑路 - 祖瑪計程車
地理位置:融僑路
如果你10年前就開始玩社交媒體,很可能見過下面這張紅遍全網的惡搞照片:
如今立交橋依舊,只是隨著能源供應改善,很難再看到那麼多計程車排隊加氣的場景了。而且這麼些年過去,橋下的樹也長高了很多,立交橋層次感不再明顯,因此站在拍攝祖瑪照片的木原町酒店樓頂可能已經不容易出片,建議帶上無人機航拍。
都是無人機作品
注意!航拍時不要側飛和倒飛。周圍都是樓和電線,一不小心就炸機!
13
最後還想說,火鍋精神,精神火鍋
洋洋灑灑快4000字,介紹了那麼多景點,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一直沒談門票?沒錯,除了地鐵、皇冠大扶梯之類「交通工具」以外,這裡介紹的所有景點,全部免費。
不單免費,當你進入那些位於居民樓中的景點時,還完全不用擔心住戶像其它地方那樣向你投來抗議的白眼。他們早已經習慣這些場景,與遊客相安無事,甚至還能聊上幾句。他們已經為了方便遊客,甘願讓渡了自己的私人空間。
長江索道附近,政府設立的指示牌直接建議遊客穿過居民樓前往景點,居民對此早就習以為常。在其它城市,這是很難想像的……
再聯想到曾經紅遍全網的重慶政府號召市民長假期間減少外出,為外地遊客讓路的新聞;以及地鐵線路通過經濟手段表示不鼓勵老年人在上班高峰期與年輕人「搶座」。這座城市魔幻景觀的背後,是一種結果導向+利他主義的真誠與直率,就像重慶火鍋,很辣,卻不太麻。
說起火鍋,繞不過去的話題是老湯。與成都火鍋植物油+大量香料的底料做法不同,重慶火鍋多用牛油等動物油脂做鍋底油,並不需要放入太多香料 - 因為動物油脂是循環使用的,日積月累,本身就吸附足夠多的香氣了。
而且,重慶火鍋是不拒絕涮料的。厚實的肉片?可以;味道獨特的內臟?隨意;爽口的青菜?歡迎;主食?自便。重慶火鍋源自沿江航運工人群體,源自碼頭文化的包容精神,已經一桌一席傳遞百年,直到今天,一切都還在不斷融入滾滾紅湯之中,讓它更加濃厚。
而作為食客,我們也是這熱辣滋味的感受者、創造者和分享者。據調查,有多達40.3%的人表示喜歡辣味,比喜歡甜的人還多出12%。我們為什麼喜歡吃辣?因為辣味會讓大腦誤以為我們身體受傷,從而指揮身體產生內源性嗎啡 - 內啡肽,帶來治癒的愉悅感,以減輕痛苦。
魔幻重慶為什麼讓人這樣著迷?
抗拒不了的,是治癒。
拍攝地點:即將降落江北機場的航班
拍攝地點:謝小路橫跨龍騰大道立交橋,作者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