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中,我們跟著水哥以及同行的大V們一起嘗過了檳城的各式美食(吃到走不動道了),接著就要去物種豐富的植物園好好逛一逛了(這樣回來才能有胃口接著吃)。各式的動植物,都是我們(水哥)的大愛呀!
檳城州氣候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型,全年陽光普照。這也造就了檳城獨特的植物結構。這次讀城活動中,從檳城國家公園到熱帶香料園,再到升旗山,一路植物相伴。
露兜屬植物
#椰風銀浪看檳城# 友情提醒!在雨林中穿行的時候,給某大V拍照,因為有幾片葉子擋住了,他伸出手一拉…山谷裡迴蕩起某種尖厲的叫聲……大家一定要小心這種看上去像蘭花一樣的植物(小時候),它的葉片兩邊都有刺,尤其是背面還有,如果你像對待普通植物一樣去擼它或者扒拉它,那麼你肯定會血濺當場……這就是露兜屬的特點,你要是問當地人,他們的英語你會聽成熊貓(「盼達」確實是露兜屬的前面幾個字母)……這種露兜屬的樹可以長很大(見圖七)它結的果實很像菠蘿,不過跟鳳梨科一點關係都沒有……雖然它又扎又醜不過用處很大,它生長在海岸林的最前線,成叢聚生,是優良的防風定砂植物……它的葉子當地人會用來編席織帽……最後再說一遍,別擼它,錶盤它……
果可食,外面長得像鳳梨一樣;且十分堅硬,基部軟,中有纖維質能隨水漂流,裡面是種子,味甜可食。莖頂芽稍可做菜餚,味如春筍。
小編細細查了一下,這類植物作為美食的未來——前途不可限量:如用露兜樹葉子包著雞蒸、製作各種各樣的露兜樹粽、製作韓式竹筍拌露兜樹芽沙拉等。特別是露兜樹的葉對於21世紀大米深加工的主導產品之一——大米增香劑的加工有著重要的作用:據研究,稻米的主香味成分為2-乙醯-1-吡咯啉等,具有天然稻米的植物種類很多,其中以露兜樹葉子中的含量為最高,為普通稻米香味的100倍。
黃花老鴉嘴
猛一看還以為是一種蘭花,畢竟蘭花的多姿是出了名的。但它不是,而是爵床科山牽牛屬,一種專門生長在熱帶的一種植物,原產於印度南部,非洲等熱帶地區。生性強健,抗逆性強。喜溫暖,不耐寒,生長適溫22-28℃。喜光。喜微潮偏幹、通風良好的環境。
可人的身姿,紫紅色的反卷裙瓣,花冠裡五條花蕊,眉目傳神,好像舞者身著舞衣翩翩起舞,所以它也叫「跳舞女郎」,而橫著看是不是也像一隻舞鞋,所以它也叫「舞者之鞋」。
#椰風銀浪看檳城# 在升旗山上有一個小咖啡館,它的後院是一個豬籠草的世界……主人會熱心帶你參觀,據說曾經很大,不過因為地租的問題被迫關閉,現在搬到這裡小了很多,但是品種更集中了(省的走很多路)我倒是覺得蠻好,大自然本就是要蹲下來慢慢觀察靜靜體會的……
由於視頻編輯有限,有些地方還是要文字補充一下,比如四十多秒時先是萊佛士豬籠草的中位籠,豬籠草會根據籠子位置不同而長出對應的適合獵捕環境的籠子,一般下位籠地盤比較寬大,方便接觸地面,裝更多的消化液進行捕獵,所以又肥又大……
緊接著是它的上位籠,仔細看會發現一個圈圈,是為了卷在其它樹枝上。底盤比較細、有韌性,適合在森林的樹枝上懸掛……一分四十秒時那個豬籠草的幼苗,小的時候看不出來是誰,但是每片葉子有且只有一個捕蟲籠(瓶),捕蟲籠是葉子中脈延伸特化而來的,因為氮饑渴,需要額外的蛋白質來補充營養,因此讓本來該製造營養的葉子變態成了獵食工具 ……其它沒有標註的可能是一些雜交種,我不是專家也不太懂,只揀知道的說吧。
來到檳城,必去的地方之一就是蝴蝶園。
這裡的蝴蝶品種多而漂亮,還可以近距離接觸蝴蝶,感受蝴蝶飛舞,體驗一把做香妃的感覺。這裡非常適合帶孩子們遊玩,最開心的就是在人口附近有一個小屋,裡面播放的「微觀世界」小片非常受大家的歡迎,孩子們看了會不想走。想買標本的也可以在出口處買到,他們會提供標本票據,可以帶著順利登機不會被扣押。
不過裡面還有一些其它昆蟲,看視頻來說對害怕蟲子的人十分不友好,但是這地方的設計感和互動性很好,其實完全不用怕,還可以很好地體驗一番。
一進Entopia蟲鳴大地的蝴蝶農場就遇到一位老爸在努力讓兒子女兒親近蝴蝶,尤其是三十八秒那一吻……我特意調慢了速度…當兒子發現外人在拍他時,頓時充滿男子漢的勇氣,那禮貌的一笑…我融化了……
角眼沙蟹
就是這個小東西,是螃蟹家族中奔跑速度最快的,它將身體拱起,腹不著地,舉起最末的對步腳,以三對步足奔跑……每秒4.4公尺,相當於它體長的100倍……不要說抓它拍它,跑起來你連看都看不清,所以他也叫幽靈蟹、鬼蟹。
大家可以到水哥的微博搜索視頻(背景音樂超深情),看是水哥拍的快還是它跑的快。
除了舒適宜人的自然風光,檳城的人文氣息也同樣吸引著大批「文藝青年」前來打卡!
檳城首府喬治市:壁畫
首府喬治市位於檳榔嶼島的東北,背山靠海,港面寬闊,是一個以華人為主的、具有古老歷史文化的大城市。許多對南洋新天地滿懷希望的華人和印度人移民至此,並在此紮下了根,各種移民的文化聚集一堂,形成獨特的城市面貌和氛圍。而喬治市的各式壁畫,更使得檳城一躍成為了全球十大自拍城市之一。
這些壁畫有的年代久遠,有的則是新作,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這就給了大家探索這座城市的好機會,想要把所有的壁畫都拍下來是不可能的,但你可以捧一杯冰飲沿著城市的大街小巷慢慢找,親身感受這裡濃厚的文化藝術。
水哥微博寫:這個老城因為牆上的各種壁畫吸引了無數人前來打卡,甚至有人說兩個騎腳踏車的孩子改變了一座城市的命運……這是一幅叫「姐弟同騎」的街頭壁畫,還被英國《衛報》列入全球15大最佳壁畫榜。這些壁畫是立陶宛藝術家爾納斯2012年在檳城創作的,他一共畫了8幅。後來,當地藝術家們也紛紛加入,一共創作了20多幅。爾納斯說過:「其實每個人都是藝術家,當他們在街頭看到這個壁畫的時候,都能夠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詮釋,完成藝術的二次操作。」
姓氏橋
這是華人在檳城最早的聚集處,從老一輩人開始就靠捕魚為生。搭建在海上的房屋簡單卻不簡陋。處處洋溢著一股和諧的氣氛。水哥對其比喻「和三隻小豬的前兩豬水平差不多吧」。
還有和水哥不約而同發呆的彈塗魚「沿著小木板走到盡頭,是個可以發呆的地方,一低頭發現柱子上有條可愛的彈塗魚,和我一樣望著天發呆……雖然是魚,但它們卻經常在岸上呆著,可以更多的揀食亂七八糟的東西吃,是非常不錯的海岸清潔工,有些還會築塔樓挖壕溝,就像我們人一樣駐防,有意思的是在發情期,公魚除了跳廣場還在洞裡進進出出,母魚等到公魚曖床完畢才扭捏的進去,反手還把門帶上(用泥堵住洞口)」。
一般一個姓氏的群族生活在一起,這是姓李橋,還有姓陳橋、姓林橋、姓周橋等等,但是隨著檳城城市的發展,年輕人的外出,姓氏橋也正在面臨著危險,逐漸有了一些有主張拆毀的聲音。
圖1-3源微博@天師-卡贊,圖4源微博@超毅----伊格
蠟染工藝
看蠟染的製作,十分治癒,感覺看一整天都不會膩的那種。看似隨意的塗,但是寥寥幾筆就塗出一朵生動形象的花,製作者們深藏不露。水哥自己也進行了嘗試。
在本頭公巷看到的竹筒音樂街頭表演——這個竹筒叫做「Angklung」,源自印尼的巽他群島,流行於整個南洋。總得來說,它就是一串竹筒做的鈴鐺不斷搖擺,按照音階編排起來就可以奏樂了。
除了美景、美食和浪漫的文藝氣息,檳城還是全球10大最佳退休住所。
「風光明媚的檳城,憑著休閒的生活步調、價廉物美的多元美食、便捷的公共運輸、友善的政策等,獲得美國旅遊雜誌《康泰納仕旅遊者》(Conde Nast Traveler)列為全球10大最佳退休住所第二位,更是唯一入選的亞洲城市。」
在檳城,你會不知不覺的被當地人「慢慢來」的生活方式所感染,自由隨性地在街頭漫步,靜靜地任由古老的街道、建築將你帶回溫柔的舊時光裡;和當地人一起慢悠悠地享受一道道美食,怕是生活最美的樣子了。
水哥和其他大V們此次的檳城之行,更是充分融入到了當地的環境中,不僅享受美食,感受植物和人文環境,也沉浸於各種奇奇怪怪拍照方式的樂趣中。
再比如這個下腰拍照動作,看官博的視頻裡,這下腰可不是一次兩次了,大可@劉大可先生打噴嚏閃了腰不是沒有原因的。
檳城是個生動而有趣的熱帶旅遊聖地,其首府喬治市更於2008年7月7日被聯合國文教科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是微博讀城的第21站,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體驗,希望大家都能有機會和時間,慢下來,去感受一座城市,感受它的人文、環境、生態的魅力。
旅行結束,@不乖書生還貼心奉上檳城旅遊指南,需要的小夥伴可以自行收藏。
#椰風銀浪看檳城# 檳城旅遊必備!剛需!
圖1:檳城地圖及主要景點。
圖2:檳城語言與貨幣等概況。
圖3:檳城美食。
圖4:檳城住宿。
圖5:檳城自然探索!(敲黑板,劃重點)
圖6:檳城古蹟與文化遺產。
圖7:檳城公共運輸。
圖8:檳城打車及租車。
圖9:檳城免費CAT公交路線。
信息來源@檳城旅遊局
最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次水哥微博的記錄發了很多視頻vlog,配樂還特別的「耐人尋味」。不僅僅是微博,他還跑到抖音去開闢新天地了,所以大家在抖音上刷到的閒人王昱珩可是水哥本人。喏,有圖為證。
責編/西北
文案/許之源
排版/安寧 西北
頁面編輯/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