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遇見廣州 gzyjgz
那股從90年代就吹起的韓風,直到現在依然火遍東南亞。借著這股「韓流」,有一些店、一些人、一些文化著實在國內紅火了一把。
在廣州,就有一條被人吃出來的「韓國街」。
遠景路連接機場路和三元裡大道,雖然只有816米長,但作為廣州著名的「韓國風情街」,臨街商鋪極多。一大片的韓國美食商鋪,擦肩而過的都是說著流利韓語的路人,走在路上,仿佛置身韓國當地。
那麼遠景路,是如何成為廣州的「韓國街」的呢?
在上世紀90年代末,遠景路一帶還是偏僻而又荒涼的小鎮。那時候,成千上萬的韓國商人隨著全球化的浪潮來到廣州從事服裝和化妝品生意,而遠景路由於靠近機場、離火車站也不遠,所以很多韓國人就開始聚集於此。
這些韓國人來到廣州後,一開始並不適應這裡的飲食文化,嗅到商機,在周邊開起了大片的韓國餐館、韓國商品超市、韓國桑拿房等,加上當地規劃,漸漸地,遠景路就成了遠近馳名的「韓國風情街」。
除了眾所周知的「小韓國」稱號,遠景路這裡其實還有另一個名字——「白雲區的北京路」。
在20年前,遠景路還是一條「斷頭路」的時候,就有人看中了它的發展前景優勢,地處白雲西部中心位置,交通方便,距離二號線三元裡也不遠,因此有部門規劃要把這裡打造成「白雲區的北京路」。
如今,在廣州說起「韓國街」,大家都知道是遠景路,但「白雲北京路」的典故卻不是每個人都知道。20年後,遠景路成了什麼樣?
經歷20年的演變,遠景路變得愈發成熟。這裡多了充滿韓國風情的商場,販賣各種韓國進口日用品、零食的超市。
形形色色的路人,幾乎有一半都是韓國人,穿著時尚靚麗的服飾,說著地道的韓語,結伴穿梭在路上,毫無陌生感。
這裡有韓國的老字號餐飲品牌景福宮、全州家,有來自於韓國首爾的知名烤肉連鎖店——姜虎東678烤肉,有號稱廣州最貴的韓式雪花刨冰——玉樓夢。
看似一些不起眼的小街小巷,更是被無數小型的韓式料理店填滿。想嘗鮮的可以去探探店,說不定藏有驚喜。
遠景路雖然不長,但道路兩旁的臨街店鋪極多,而且將近一半都是用韓語標示的店鋪。
這些店鋪的絕大多數老闆和廚師、服務員都是韓國人,其中也有少數是來自東北的朝鮮族人,在這裡用餐,常常有隔壁桌就是韓國人的情景,一起大口大口吃肉,毫不意外。
這些韓式餐飲店以烤肉最為集中,甚至有一排共十幾家店鋪並排連著都是經營韓式燒烤及料理的。「韓國街」名號實至名歸。
除了烤肉店和韓料店,遠景路上最常見的就是咖啡店了。韓國人對於咖啡的熱愛幾近「中毒」程度,曾有報導研究,韓國平均10名大學生中,就有9.5人是喝咖啡的;69.8%的人,每天都想喝咖啡。
因此各式各樣的咖啡店,也是遠景路上別具一格的風景。這些咖啡店不僅僅提供咖啡,還有早餐、正餐、點心供應。
位於肯德基斜對面的咖樓樹道,就是一種一家非常有特色的咖啡店。咖啡店本身就以韓系風裝修,主打原木風,加上室外的豐富綠植,給人清新的溫暖感。很多韓國人都喜歡在這裡休憩或碰面聊天。
據知情人士透露,以遠景路為中心,共有140家使用朝鮮語的店鋪,從事餐飲業相關的就有92家,口水街一帶的韓國族裔經濟設施最為集中,已形成名副其實的「韓國美食街」。
要成為「白雲區的北京路」不是這麼容易,遠景路鋪租並不便宜,加上同行競爭激烈,這邊隔三差五就有店鋪關門停業。
我們採訪了一位在遠景路開烤肉店的李女士,她的烤肉店在這裡已經開了5年,主要是靠出品和味道取勝。「我們的五花肉、醬料都是在韓國供應商訂購的,在這裡的菜市場買不到,做出來的根本不是那個味。」
想來,韓國人在異國他鄉做生意,也是不容易。為了緩解鄉愁,大家都在努力。
遠景路上有數個住宅小區,中意花苑、棠景新街市等,不少韓國商人為了方便工作、生活,都在此居住。
很多人都上學時期,都在吐槽自己的校服醜爆,但在畢業後,那套「醜爆」的校服,卻一直擱置在衣櫃底,不捨得扔。
對日益加強的租金壓力,韓料市場的逐步擴大,崗貝、同德及周邊商圈的快速發展,未來的遠景路,會變成怎麼樣,還真說不定。
這個藏在廣州的「小韓國」,若有時間,何不前來走走感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