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嚓古道】14號、15號《山間訪古、賞秋摘柿、探索500年古道、穿越時空的摩崖石刻》10公裡穿越活動

2021-02-20 大偉戶外旅行


活  動  亮  點

1喀嚓古道:京西古道眾多古道中的一條經典線路,古人在山間古道上行車軋在山石上,有咔嚓、咔嚓之聲、所以叫做咔嚓古道。更有現代人引申說這條古道風景優美,來此遊人無不感慨大自然之鬼斧神工,情不自禁地拿出相機咔嚓地拍照留念,所以叫咔嚓古道;

2品質保證:戶外純玩兒團、絕無購物;

3、每周發團:歡迎預定;

關  於  報  名

報名方式】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直接購買、有優惠;

【集合時間】活動當天、早8:00 之前;

【集合地點】地鐵「惠新西街南口」站、D出口(西南口)、集合,有藍色「大偉戶外」旗子;
【報名人數】20人成行;

【活動強度】賞秋、徒步、攝影

出團信息】活動前1天、下午6點,簡訊通知

報  名  電  話

座 機:010—57279488
微 信:139 1077 2548(周周)

費  用  明  細

會員價格:98元/人(非會員110元;7歲以下小朋友免車費,7歲及以上與成人同價)

成為會員:只要關注了《大偉戶外》微信公眾號,就是會員、並且永久享受會員價

1、車費:全程往返包車費用40元;
2、司機:活動當天的費用;1、本活動所涉地不收費,如遇村民收費,大家集體砍價AA;3、《費用包含》裡沒有寫到的費用、均屬於自理費用。

優 惠 政 策

1、可使用《短線卡》;

2、可使用《足跡手冊》;

3、點擊下面「閱讀原文」、購買,會員有優惠;

關 於 資 質

《大偉戶外》成立於2004年,是正規的中國戶外活動中心,擁有正規的營業執照、運營資質等官方文件,許可證:L—BJ01791 。

裝 備 要 求

1、身份證:必帶!

2、證件:各類可用於門票打折的證件;

3、裝備:休閒保暖的運動服裝、運動鞋、雙肩包、登山杖、護膝、帽子、手套 等戶外裝備;

4、零食:帶一些零食和水,路上備用;

5、手臺:如果有,儘量帶著(頻率:400 600)

6、帶一個環保袋,裝自己的垃圾,戶外環保,從我做起!

行  程  安  排

08:00  地鐵「惠新西街南口」站、D出口,集合、發車;一路歡歌笑語,開啟愉快旅行:大家互相認識、唱歌、遊戲、才藝小展示、領隊贈送小禮品。10:30  左右、到達【喀嚓古道】,三合莊徒步起點,休整後準備穿越,往咔嚓古道佛爺殿方向徒步、沿途要注意安全、不要只顧著拍下絕美風景;12:30  喀嚓山埡口午餐自理(或者大家一起AA);16:00  左右下撤到瓦溝,徒步完畢、上車集合返京;18:30  左右、到達惠新西街南口、解散。讓我們期待下一次一起愉快的遠足、旅行。注 意以上安排、僅為參考;如果活動過程中出現惡劣天氣、堵車、修路 等等計劃外的意外狀況,則以當時的實際情況為準、隊員要積極配合領隊新的規劃和安排。

景 點 風 光 賞 析

咔嚓古道」聽「咔嚓」喀嚓,聽著就那麼爽脆在京西山區眾多的古道中就有這麼一條爽脆的「喀嚓古道」適合有一定戶外經驗的隊員參加古棧道是依山勢的邊緣用石片、石塊堆砌而成的有百餘米之長是當地通商出外的必經之路

窟窿山

野柿子黃橙橙掛滿林

咔嚓古道的路邊有很多柿子樹

秋天樹上掛滿了黃橙橙的柿子無人收穫

成了各種鳥類的美食

也成了我們這趟喀嚓之行的嚮往

親手摘下枝頭的紅柿子

一口咬下去滿嘴汁水

那香甜到令人流連忘返的感覺

只有親身體驗才知道喔

旅行

我只信賴

大偉戶外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有優惠

相關焦點

  • 1日|楓林戶外.喀嚓古道 山間訪古 賞秋摘柿:探索500年古道-10公裡穿越活動
    查閱資料得知,猜測是多餘的,其實這條古道也是以地名冠名的——古道所在的山峰,當地叫棵茬山,即山頂由若干小峰組成,遠觀如樹棵子砍伐後留下的茬子,而外人不解「棵茬」其意,只記其音,故將此山上的古道稱為了「喀嚓古道」,倒也方便了後人的形象記憶。
  • 【餘位不多】10.31 || 山間訪古 賞秋摘柿:三合莊-喀嚓古道-佛爺殿-窟窿山-瓦溝一日穿越
    早就聽說房山有個「喀嚓古道」。「殿」內的崖壁上有造像,故稱「摩崖石刻造像」。造像面朝東,寬5米,高2.1米,面積約10.5平方米。主體造像為三世佛。佛像坐在高高的仰復蓮須彌座上,顯得安然端詳。三尊佛之間是足登蓮花的脅侍,合掌站立,畢恭畢敬。這組造像並不十分精細,然若一步作品的初稿。造像前有半截兒石碑倒在地上,石碑之上記載造像的始末,落款是「大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
  • 【蘭心探路】10.26 || 喀嚓古道 山間訪古 賞秋摘柿:三合莊-喀嚓古道-佛爺殿-窟窿山-偉人石-瓦溝一日穿越
    「喀嚓」或「咔嚓」一般是形容動靜聲響的用詞,用它命名古道,讓人猜測有什麼特定意思?查閱資料得知,猜測是多餘的,其實這條古道也是以地名冠名的——古道所在的山峰,當地叫棵茬山,即山頂由若干小峰組成,遠觀如樹棵子砍伐後留下的茬子,而外人不解「棵茬」其意,只記其音,故將此山上的古道稱為了「喀嚓古道」,倒也方便了後人的形象記憶。
  • 穿越咔嚓古道:山間訪古,摘柿子,覓徒步樂趣
    這次戶外是穿越咔嚓古道,它的經典路線就是咔嚓古道到老鷹背,於是我們開啟了一段山間訪古、摘柿子的肆意戶外之旅。01徒步徒步顧名思義指步行,在古時候,指平民無車出行,也是平民的代稱。在當下,徒步成為一項時尚運動。
  • 穿越咔嚓古道:山間訪古,摘柿子,覓徒步樂趣
    這次戶外是穿越咔嚓古道,它的經典路線就是咔嚓古道到老鷹背,於是我們開啟了一段山間訪古、摘柿子的肆意戶外之旅。01徒步徒步顧名思義指步行,在古時候,指平民無車出行,也是平民的代稱。在當下,徒步成為一項時尚運動。
  • 10月17日瓦溝-喀嚓古道-佛爺殿-窟窿山-偉人石-三合莊一日訪秋摘柿穿越
    「喀嚓」或「咔嚓」一般是形容動靜聲響的用詞,用它命名古道,讓人猜測有什麼特定意思?查閱資料得知,猜測是多餘的,其實這條古道也是以地名冠名的——古道所在的山峰,當地叫棵茬山,即山頂由若干小峰組成,遠觀如樹棵子砍伐後留下的茬子,而外人不解「棵茬」其意,只記其音,故將此山上的古道稱為了「喀嚓古道」,倒也方便了後人的形象記憶。棵茬山位於房山十渡鎮的三合村西側。
  • 穿越絕美藍關古道,來一場千年文化之旅
    古時的藍橋是當時古道中最重要的驛站,因此千百年來的藍橋便成為秦嶺深山中最負盛名的地方,藍橋距藍田縣25公裡。  《藍田縣王維/四呂文化研究會、藍田愛故鄉文學小組聯合舉辦「穿越時空 重走古道」文化考察活動 》  文/林小春  2020年6月21日,藍田縣王維/四呂文化研究會和藍田愛故鄉文學小組聯合舉辦了「穿越時空,重走古道」文化考察活動。
  • 【山夫戶外】10.17瓦溝-喀嚓古道-佛爺殿-窟窿山-偉人石-三合莊一日訪秋摘柿穿越
    線路介紹早就聽說房山有個「喀嚓古道」。京西山區多古道,其名字一般都是以所在地、走向、或當時的社會作用所命名。「喀嚓」或「咔嚓」一般是形容動靜聲響的用詞,用它命名古道,讓人猜測有什麼特定意思?查閱資料得知,猜測是多餘的,其實這條古道也是以地名冠名的——古道所在的山峰,當地叫棵茬山,即山頂由若干小峰組成,遠觀如樹棵子砍伐後留下的茬子,而外人不解「棵茬」其意,只記其音,故將此山上的古道稱為了「喀嚓古道」,倒也方便了後人的形象記憶。棵茬山位於房山十渡鎮的三合村西側。關於山上古道的作用,曾有人說是連接附近村落所修。
  • 穿越絕美藍關古道,來一場千年文化之旅
    古時的藍橋是當時古道中最重要的驛站,因此千百年來的藍橋便成為秦嶺深山中最負盛名的地方,藍橋距藍田縣25公裡。《藍田縣王維/四呂文化研究會、藍田愛故鄉文學小組聯合舉辦「穿越時空 重走古道」文化考察活動 》文/林小春2020年6月21日,藍田縣王維/四呂文化研究會和藍田愛故鄉文學小組聯合舉辦了
  • 【12.13周日】咔嚓古道 15KM徒步穿越 太行峽谷摩崖石刻 I 狐狸旅行
    層巒萬壑,峰迴路轉,徒步穿越咔嚓古道,尋蹤佛爺殿明代摩崖石刻,探幽太行山峽谷壯美秘境,晴朗冬日,徒步健身,放飛簡單而快樂的心情,結識歡樂小夥伴
  • 重磅:陽壺古道驚現古代摩崖石刻
    陽壺古道驚現古代摩崖石刻今年註定是個豐收年,正在進行保護性維護的陽壺古道,發現了多處石刻遺蹟,這又極大豐富了古道的文化內涵。之前由於道路年久失修,這些石刻大多掩藏在道路兩側的灌木叢中。經過這次清理之後,這些珍貴石刻一一裸露出來。縱觀石刻內容,發現大多與古道的修築和旅行者有關,人名居多,如:王五、呂永張某等,還有一些地名如洛寧等,其石刻年代跨度也較大。其中一塊摩崖石刻最為特殊,它位於陽壺古道東溝東段北側,編號為DGD721—9。
  • 清明節到恩施石門河巴鹽古道徒步 探尋古道土家民俗
    湖北日報網(荊楚網)消息(記者吳堅、通訊員肖華、吳冰)巴鹽古道是古代巴鹽銷楚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中國最古老的文明古道之一。石門河天塹段,更是巴鹽古道中目前保留得最為完整的古代關隘之一。這裡不僅保留有清朝封疆大吏的摩崖題刻,還有石門關、接官亭、石門古橋、石門洞屋等歷史遺蹟。
  • 徒步徽青古道穿越時空感受徽商的輝煌
    明代詩人湯顯祖的一首《遊黃山白嶽不果》重現了明未清初古徽州全盛時期的發達和繁榮景象。由於經濟的帶動,古徽州人投資修建的對外通道四通八達,修建的規格也相當高,可媲美現代的高速公路。現在地處崇山峻岭之間的古徽道,因為人為破壞較少,保存得大多比較完好。今天小編介紹一條非常著名的古徽道—徽青古道。
  • 【徒步軍團】1月26日周四.南嶽.彌陀古道穿越貓弓嶺
    寒冬冰雪時,此線路也是南嶽賞最美霧凇的最佳處,活動有一定強度,徒步軍團的強驢們,速度報名~~★活動亮點★        1、此線路為南嶽經典徒步線路;2、全程為原生態線路,風光秀美,沿山脊可以鳥瞰到整個南嶽鎮。3、尋古訪幽,親近自然。穿越兩條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道,探尋先聖遺蹟。
  • 好生態催熱古道遊 臨安清涼峰萬人穿越馬嘯嶺
    2018-10-27 20:28 |浙江新聞客戶端
  • 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十二):收工!此行比西藏還西藏
    第15天岷縣-天水-西安-洛陽 1100公裡昨晚住岷縣,今晨岷縣出發,歸心似箭,一路風馳電掣。在天水服務區,胡楊林和大家合影告別,她再次單人單車,麥積山石窟遊玩。又牟尼溝遊玩,又翻越岷山雪山梁,穿越單雲峽谷,繼續四川境內。她最後駕車回廣州,我們給她算過共40天行程,和我們在一起九天時間,其他一個月時間全部單人單車遊走川西藏區青海藏區的小眾線路。胡楊林,我們也叫她胡大強!至此,尋哥帶隊《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洛克線》大型自駕活動完美收工,從洛陽出發,到安全回洛。
  • 嫣 慧||商州區牧護關藍武古道摩崖石刻初探
    ;程社濤,地方文史愛好者,《灞水長流》公眾號號主。牧護關藍武古道摩崖石刻初探,有前代留下的摩崖石刻兩方。關於這兩方石刻,古籍文獻未見記載,迄今為止,也未發現有現代人的專門解讀文章。由於判斷此石刻可能與我縣藍關古道嶢山段蟒石灣摩崖石刻有關聯性,於是,藍田縣王維 / 四呂文化研究會張效東會長,組織縣內外數位文史愛好者,分別於2020年9月2日、10月22日兩次深入實地考察,並結合古籍文獻,反覆識辨、研討。現已將石刻文字全部辨識,並作了初步解讀。
  • 環聯嶺古道穿越徽商古道、賞家朋梯田油菜花
    環聯凹古道穿越徽商古道從績溪石榴村向南,有一條通往白楊的古道,白楊位於歙縣北岸鎮,是一個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古村落,今年5月11日,白楊村被國務院六部門列入31號7:00起床, 7:30準時出發,徒步環聯嶺古道穿越徽商古道,中餐到盟坑古村落煮吃麵條,5元/碗,經過6-7個小時徒步穿越,下午3:30結束返程。
  • 古道西風瘦馬 到麗水括蒼看最美古道
    馬致遠的這一首《天淨沙.秋思》,不知在多少人的心間種下了「古道情結」。漫步在悠悠古道上,仿佛穿梭在時空之間,從塵封的歷史中走來,路過現在,又邁向未來。如果你也有「古道情結」,請隨我來。麗水既有被評選為「浙江十大經典古道」和「浙江最美森林古道」的括蒼古道,也有蒼嶺古道、畲鄉古道等其他經典古道,來麗水,遊古道,定不會讓你失望。
  • 尋蹤「南絲路」|石渠唐蕃古道上 摩崖石刻巖畫群再現民族交融史
    近日,科考團抵達石渠,對石渠唐蕃古道上的摩崖石刻巖畫群等進行考察。專家們認為,這些石刻巖畫雖然刻在唐蕃古道上,且有的禮佛人像是吐蕃時期風格,但在一幅石刻造像旁,專家卻發現了「楊二造佛也」的漢語題字。石渠境內的摩崖石刻分布在多個鄉鎮。洛須鎮「丹達」溝內吐蕃時期約公元826年左右的作品——照阿娜姆摩崖石刻,高約28米。據悉,該石刻大日如來和二菩薩造像有敦煌吐蕃時期壁畫的波羅藝術風格,「楊二造佛也」的題字,便是刻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