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蘇軾一生的「情路,官途,朋友」

2020-12-07 瑜論新知

這是一篇長文,是一篇論述蘇軾頗具傳奇色彩命運的文章。我們換個角度來領略他縱有通天情趣與才情,卻屢遭排擠和貶謫,又能泰然自若淡然處之的一生。請大家耐心地讀下去,了解蘇東坡一生的情路,官途與朋友。

作為千百年來家喻戶曉的大文豪,蘇軾的生平我就不在這裡贅述了。我找到了他的四柱八字,整理了他一生中主要大事的發生時間,列舉給大家來看。

蘇軾的四柱為: 丙子 辛丑 癸亥 乙卯一生的大運為: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蘇軾一生中主要大事排列如下,以供大家做命理分析時參考:

一、19歲(甲午):迎娶了眉州(今四川眉山市)王方的女兒王弗為妻。二、20歲(乙未):旅遊成都。三、21歲(丙申):考中進士。四、22歲(丁酉)母親去世:與父親一起回家丁憂守孝。五、25歲(庚子):任河南福留縣主簿。六、26歲(辛丑):應中制科入第三等。第一次到密州,後來又轉到鳳翔任籤判。七、30歲(乙巳):自風翔罷任。第一位妻子王弗病逝。八、31歲(丙午):父親蘇洵病逝,與弟弟蘇轍一起回家丁憂守孝。九、32歲(丁未):再娶前妻王弗堂妹21歲的王潤之為妻。十、34歲(己酉):守孝滿三年回開封,這時震動朝野的王安石變法已經開始。十一、36歲(辛亥):任監官告院兼尚書祠部。不久被新黨排擠,出任開封府推官,然後再趕出京城,任通州、杭州通判。十二、39歲(甲寅):納妾王朝雲。朝雲當時12歲(據考證,王朝雲生於癸卯年。朝雲開始是作為丫環伺候東坡夫婦,後收為妾的。知識點來了,當時王朝雲12歲,這要是放到現代絕對是嫖宿幼女罪)。十三、40歲(乙卯);蘇軾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著名的老夫聊發少年狂就是這個時候寫的。十四、42歲(丁巳):調任徐州知州,遇黃河水患治理得當,深受百姓愛戴。十五、49歲(壬戌):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自號東坡居士。十六、52歲(丁卯):以七品官銜再回開封,為翰林學士,除侍讀。復遷知制誥。十七、55歲(庚午):被舊黨排擠出京。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十八、59歲(甲戌):再遭打擊,知定州。落兩職,追一官,知莫州,尚未到任,再貶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已經貶到廣東了)。十九、62歲(丁丑):責授瓊州別駕,昌化軍安置。二十、65歲(庚辰):五月大赦。最後被任命為提舉成都府玉局觀,任便居住。二十一、66歲(辛巳):在歸途中,五月行至真州,痔毒大作,突然病倒,中止於常州。七月二十八日死於毗陵。在夢中完成最後一首詩作。

01丙辛話悽涼,唯有淚成行——坎坷的情路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是蘇軾為悼念亡妻王弗而寫的《江城子》。我一直反感詞學研究者們,硬要把蘇軾分為豪壯派的詞人。好像蘇軾只懂得「大江東去」似的。就以上引的這首詞來說,真情之婉約哀切,就是與婉約派最好的詞作相比,也絕對是上乘之作。在這裡當然不是要討論詞學研究,而是要從命理學的角度研究蘇軾的感情世界和婚姻。

為了看起來方便,我把蘇軾的四柱再列一下:丙子 辛丑 癸亥 乙卯

首先,我們看看蘇軾四柱的特殊性:年月日地支三會北方水,年幹丙火與月幹辛金合化為水。從納音看,年柱丙子澗下水,日柱癸亥大海水,時柱乙卯大溪水,辛丑雖是壁上土,早被淹沒得蕩然無存。

不難看出時柱乙卯,是他旺水的喜神。這就讓我們看到了蘇軾風流倜儻、名士風範在命理上的反映了。他能高聲喊出「大江東去」,也能泣而無聲地低吟令人柔腸寸斷的「相顧無言,唯有淚乾行」。略懂命理的人都知道,以食傷為喜的人,都是重情重義之人,這在蘇軾的一生行事中有足夠的證明。

蘇軾深愛著他的妻妾,他的妻妾也都深愛著他。但是,我們又看到了他前後的三個妻子都死在他的前面,這對蘇軾的精神打擊太大了。

這在命理上有沒有徵兆呢?應該說是有非常顯著的徵兆的:

第一,日主身旺,比劫也旺。這是嚴重克妻的徵兆之一。第二,日柱地支是妻宮,妻宮臨絕地,是克妻的又一個嚴重徵兆。第三,水主腎。蘇軾命局中的水處於大旺的狀態,說明他對性生活的要求也非常人所能想像。第四,蘇軾四柱唯有被合化的丙火妻星具有熱量。據此,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地了解他對夫妻之愛的渴望。

從這裡,我們還可以看到所謂的夫妻相剋,除了有形的吵架、對抗、不相容的情況以外,還有一種相剋,就是因為深愛而被克。這種克的特點是,因為兩方的能量場懸殊,最終是弱的一方因為強的一方的深愛,而吸乾了自己的生命之能,蘇軾和他的妻妾就屬於這種情況

02一入官場禍端起,遠離,此心安處是吾鄉——艱難的官途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裡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蘇軾的烏臺詩案牽連的人很多,其中處罰最重的,被貶謫最遠的便是他的好友王鞏,主犯蘇軾也才被貶到黃州(今湖北黃岡),而從犯王鞏被貶到遙遠的嶺南濱州。多年後王鞏奉詔北歸,與蘇軾再度重逢,隨即寫下了這首定風波。

像蘇軾這樣的命局,我們已從理論到實踐,在前文論說了他的所喜、所好。那麼,什麼是他之所忌?其實不難得出結論:土是他的命局之大忌,土者官也

如此一來,我們對蘇軾,如此聰明浚智的人,為什麼竟然不能周旋於官場,而是既受新派打擊,也受舊派排擠呢?按理說,無論王安石,還是司馬光,都是很賞識他的朋友呀!所以,我們又揭開了蘇軾命局的又一個秘密就是:成也朋友,敗也朋友。

從蘇軾的一生看,他雖然常常被排擠出開封,然而他的貶官生涯,他的流浪生活,過得也並不壞。你看在杭州,他就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的好心情。再看他在密州,更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豪情雅致。為什麼屢遭政治打擊的蘇軾居然還不懂同僚相輕、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呢?還是用蘇軾自己的一句詩來說明吧:」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從命局看,蘇軾生於丑月,這醜雖然被三會水局,但只能說明水勢汪洋,醜土雖然不能犯水,但是卻有混水的作用。

這樣,我們又可以明白如下幾點:

一,蘇軾一生為官不順,但終歸有官。只要命局中的醜土不去,他想不為官也不行。二、蘇軾遠離官場是非無禍,一旦進入官場中心,大禍則旋踵而至。三、蘇軾在東南之地為官過得很瀟灑,一到京城則不順心,這是因為中央乃戊己土所居,而蘇杭則是木火之地。

所以,到51歲行丙寅流年運的蘇軾,立即被皇上恩寵有加,從七品芝麻官驟然升到翰林學士、知制誥。54歲行己巳流年運,立即遭貶、滾出京城。像象蘇軾這樣的命局,不怕戊土,最怕已土。現在己土坐旺支,混水之力大增,而流年地支巳更是衝了日柱地支亥,使原來的三會格局破了,真正是大禍天降,命局以及流年大運變化而導致

03一時的朋友很多,一世的朋友極少——摯友和密友

西江月 · 中秋和子由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蘇軾一生交友廣泛,據學者統計,他的朋友圈好友近千人。他自己也曾不無得意地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不好人。「但是,他一生所遇所交的朋友真的都是好人嗎?

在蘇軾一生眾多的朋友之中,比較特殊的我覺得有兩位,一個是他曾經的摯友章惇,另一個是他終生的密友王鞏。

蘇軾與章惇同在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參加科舉考試,兩人都是牛人,所以都考上了。兩人交情深厚,但是政治見解上的分歧很大。在熙寧變法這個事情上,北宋官場分成了兩派,以司馬光為首的不主張變法的舊黨陣營,還有以王安石為首的主持變法的新黨陣營。章惇與蘇軾分屬新舊兩黨,兩人友誼的小船,隨著變法的開始到新法的被廢除,再到新黨重新上臺,經歷了過山車一樣的變化。都說相逢一笑泯恩仇,他們兩人直到晚年恩仇早已逝去了,只是沒有機會再相逢了,章惇被貶雷州大約半年後,蘇軾在常州去世。

前文中提到了蘇軾的」烏臺詩案「,也提到了他這個密友王鞏,受烏臺詩案牽連處罰最重的人。患難見真情,生死定知交。兩人的友情由烏臺詩案走上到了新階段,此後從黃州一直到惠州的宦海沉浮,蘇軾與王鞏的聯繫未曾斷絕。

王鞏後來說:平生交友,十年升浮,惟子瞻(蘇軾字子瞻)為耐久。耐久兩個字用的妙極了,我們可以想像兩個人友情的保鮮期很長,長到了終生質保;也可以想像蘇軾不厭其煩,反反覆覆規勸好友的樣子。人生得遇王鞏,蘇軾足矣。

那麼從蘇軾的命局上如何看待呢?蘇軾的四柱:丙子 辛丑 癸亥 乙卯。他的日柱與時柱的空亡都是子和醜。我們知道地支子和醜中都藏有天幹癸水,癸水為蘇軾日幹的比肩,比肩是什麼?通俗來說比肩就是指肩並肩一邊高的同性的人,古人很是聰明,用這個詞來形容兄弟和朋友。子和醜落空亡代表著在十神六親的兄弟與朋友上,很難得力或者得到幫助,也代表著難以有知心之友。

他曾經的摯友章惇,他終生的密友王鞏,這兩個在他的朋友圈扮演了不同角色的人,在蘇軾的一生中很重要,他成也朋友,敗也朋友。

相關焦點

  • 讀書|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讀蘇東坡有感
    讀書 |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感嘆浮生變幻,我們嘆:「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經歷過變故、動蕩與漂泊,我們感動於「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這樣精準的譬喻。
  • 蘇軾最悽涼的一首詞,令人感慨萬千,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蘇軾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有名的大才子,他一生寫過了無數的詩詞,他的那些詩詞,到現在早已成為了我們中華文化,最為重要的一部分。相信人們只要一提起蘇軾,那麼一定是會豎起大拇指來。縱觀古今,那些詩人,還真沒有那一位在名氣上能夠與蘇軾一較高低,他的很多詩詞,連小學生,那都是能夠倒背如流。
  • 大江東去浪淘盡,人生幾度秋涼,4個詞牌寫盡蘇軾一生
    都說"詩言志,詞緣情。"宋詞以抒情居多。詞都是按照詞牌的固定格式來填寫的,所以我們稱之為填詞。宋詞詞牌名共有一千多個,所以有很多詞牌名都沒有佳作流傳下來。但是也有一些詞牌名是非常有名的,而且還有個有趣的現象,某些詞人寫了一首非常好的詞,跟著這個詞牌名也出名了。比如:《水調歌頭》、《聲聲慢》等等。
  • 三寸人間: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至於王寶樂和冥宗的這段關係,怎麼說呢,用蘇軾的這句詞其實可以很好地概括: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從一開始,王寶樂從夢中拜師於冥坤子,到後來和自己的師兄相認並得到幫助,尤其是在和裂月神皇一戰中,更是得到了天大的造化,在到最後和師兄分道揚鑣,最終成為陌路人。
  • 秋詩20首: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賞析:秋涼或者可以不畏,深夜獨臥之人難免惆悵!  西江月 宋·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賞析:蘇軾的這首詞,和另一首中秋詞《水調歌頭》相比,更加低徊婉轉,有悲苦之音,充滿了對人生的深沉思考。
  • 10首經典的《西江月》詞,世事一場夢人生幾度秋涼
    一、《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北宋·蘇軾)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這是一首寫於中秋佳節之際的詞,當時的蘇軾被貶黃州。
  •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如果你不快樂,讀讀蘇東坡吧
    先看這首詞:世事一場大夢,人的一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九引《古今詞話》云:「東坡在黃州,中秋夜對月獨酌,作《西江月》詞。」的寫作背景理應可信,確實是中秋,也確實是獨酌,身在流放之地,偏逢中秋團圓之日,又只能獨飲,難怪他悲傷。
  • 處暑|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圖|夢冬 ©封面圖|愚濁 ©處暑,暑去天漸涼處暑,一個帶著「過渡」意味的節氣人間逃離炎熱,靜候新涼萬物停止野蠻生長,沉澱出成熟本色世間清爽,萬物放鬆人生路漫漫,總要遭遇幾段過渡之期再豐滿的理想也會於碰到瓶頸人間有團聚就會有離別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過渡」不是結束而是又一次的重新出發
  •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如果你不快樂,讀讀蘇東坡吧!
    詩人余光中曾說:「如果要去旅行,我不要跟李白一起,他不負責任,沒有現實感;杜甫太苦哈哈了,恐怕太嚴肅;可蘇東坡就可以做很好的朋友,他真是一個很有趣的人。」先看這首詞: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九引《古今詞話》云:「東坡在黃州,中秋夜對月獨酌,作《西江月》詞。」
  • 所有悲秋之詞都在這裡了: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南唐後主李煜的嘆秋之詞膾炙人口:《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莊子說:「且有大覺,而後知其大夢也」,蘇軾起句就用到這句的含義,有洞穿世事的徹悟之嘆。與秋風吹葉的秋日典型景象相映襯,愈發引出人生的短暫的悽涼之感。下闋寫自己在黃州的境地:生活艱難、朋友稀少,猶如明月被烏雲遮蓋,世態炎涼的感喟沒有明說但能感知得到。結拍是詞人思念親人,卻只能獨酌的寂寞。秋日的蕭瑟、明月的被掩,與被貶之後少有人靠近的現實並置在詞人眼前時,確乎是很讓人感到悽涼的。
  • 辛棄疾與蘇軾的巔峰對決,悠然與悽然,誰的《西江月》更能打動你
    蘇軾生活於北宋時期,仕途坎坷卻樂觀曠達,"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他的這種精神感染鼓舞了不少後人,而《西江月》裡,卻也透露出人生如夢的悽然之感。
  • 蘇軾失眠寫下千古名作,多年後辛棄疾寫下同名詞,水平高低難辨
    辛棄疾比蘇軾晚出生103年,同為宋代頂級詞人,兩人所處的年代雖不同,但經歷卻差不多。他們的起點都很高,蘇軾21歲靠文採名揚京城,而辛棄疾也是20歲出頭揚名沙場。可是過了高光時刻後,他們的人生卻充滿了坎坷。
  • 蘇軾的這10首詞,寫盡人生各種滋味,值得反覆品味
    在每天一首古詩詞的序列文章裡,我推薦過很多蘇軾的詞,因為蘇軾,是我最喜歡的文人,他的詞,讓人百讀不厭。下面,我輯錄十首蘇軾寫人生感悟的詞,與大家分享,這十首詞,寫盡了人生中的各種滋味,值得大家細細品味。
  • 蘇軾用這10句詩,說盡了「所有人」的人生,有經歷的人看過想流淚
    蘇軾用這10句詩,說盡了「所有人」的人生,有經歷的人看過想流淚大家好,這裡是文化宮,今天來和大家說一說蘇軾。蘇軾是一個一生都非常波折的人,但是又因為他本身的灑脫,留下的詩詞多是感悟,而不是憤世嫉俗。對我們現代人來說,蘇軾這樣的感悟卻比杜甫那樣的大破大立、為國擔憂的詩句更加讓人感觸頗深。很多人都說,看過蘇軾的詩就像走完了一輩子,想流淚。1、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逆旅」就是旅居,常用以喻人生匆忙短促。
  • 蘇軾的一生最優秀的十首詞,你讀過幾首?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根據傅藻《東坡紀年錄》記載,這首詞應當作於宋元豐元年,作者蘇軾當時任徐州知州。看到「響繰車」、「賣黃瓜」等農村初夏的生活景象,作者創作了這首富有小情趣的詞。
  • 宋詞的高手對決:蘇軾辛棄疾睡不著各寫了首《西江月》,難分高下
    先看蘇軾之作:《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北宋·蘇軾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這首詞是蘇軾被貶黃州的時候,在中秋之夜寫給蘇轍的。詞的開篇便慨嘆世事如夢,詞人歷盡滄桑,又有幾度秋涼之問,風葉鳴廊,忽覺人生短暫,更驚繁霜侵鬢,深感生命如夢境般荒謬與無奈。
  • 蘇軾十首秋詞,寫出秋天10種不同味道,寫盡人生百態
    身為唐宋八大家,精通詩詞歌賦、音樂繪畫的蘇軾,他眼中的秋天又是怎樣一幅情景呢?一千個讀者眼中,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蘇軾僅憑一人,用十首描寫秋天的詩詞,卻寫出秋天10種不通過的味道,寫盡人生百態。夢·世間事,夢一場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西江月》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恍惚間,時光流轉,歲月不居。
  • 與中秋節有關的四首經典詩詞,蘇軾竟然佔了一半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與中秋有關的四首經典詩詞,蘇軾竟然佔了一半。這首詞是在蘇軾於中秋節懷念其弟蘇轍時所作,詞人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像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了作者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現出作者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這首詞自誕生以來,便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與中秋節有關的經典詞作。
  • 誰道人生無再少?暢達人生,從讀東坡詞開始
    雖然也有「十年生死兩茫茫」的哀傷,也有「缺月掛疏桐」的淡淡憂傷,然而在蘇軾的世界當中,更多的依然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從容,是「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的高遠。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在這些詞作之外,蘇軾還有一首詞,堪稱其呼喚青春的人生之歌,寫出了蘇軾超然曠達的生活感悟。這首詞被後世評論家陳廷焯給予高評價:「愈悲鬱,愈豪放,愈忠厚,令我神往。」
  •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詩詞中的15個「人生」名句,說盡人生百味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北宋·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人生就是一趟艱難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過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棧停了又走,走了又停。這句是蘇軾對友人的慰藉與勉勵,也是蘇軾豪放性格、達觀態度的集中體現。然而在這些曠達之語的背後,仍能體察出詞人對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悵,以及對身世飄零的深沉慨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