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和其他三位導演比差在哪?實力不是問題,觀念才是最大差距

2020-12-11 評綜談影

目前,第二季《演員請就位》已經播出過半,還有三期將迎來總決賽。

不過,對於很多觀眾來說,總決賽什麼的其實已經不重要了,因為現在大家看《演員請就位》,焦點根本沒在演員身上,而全放在了導演身上。原因很簡單,因為在節目中,導演之間的大戲,比演員們的比賽精彩得多。

尤其是郭敬明,幾乎每一期他都會想盡辦法展示自己的「才華」。要麼是站在鄙視鏈上鄙視電視劇和話劇,說演員的表演不是電影式的表演;要麼就是努力秀專業實力,說一大堆乍一聽好像很有道理,但其實並沒什麼用的專業術語。

比如上一期節目中,郭敬明說自己的「表演體系」和臺上的演員不同,但被爾冬陞一句「你學的是什麼表演體系」直接問蒙。這些專業術語糊弄一下外行還可以,但遇到內行還要秀,那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而且,就專業實力來講,在《演員請就位》的四位導演中,郭敬明的專業水準絕對是最低的一個。甚至包括主持人大鵬在內,專業實力都比郭敬明強。身為導演,最能體現實力的,不是你懂多少專業術語,而是你拍過什麼樣的作品。

第一,作品有差距

毫不誇張的說,郭敬明拍的所有電影裡,即使是分數最高的一部,其水平也只是和其他三位導演拍的分數最低的作品,是一個檔次。甚至是大鵬的導演處女座,口碑奇差的《煎餅俠》,都比郭敬明導演的分數最高的電影口碑好。

至於其他三位導演,陳凱歌的《霸王別姬》,一直到現在都是華語電影的天花板。而且除了《霸王別姬》之外,陳凱歌其實還有很多好電影,比如《黃土地》《孩子王》等,都是非常優秀的電影作品。

爾冬陞的《新不了情》《門徒》和《旺角黑夜》等作品,這些電影即使在香港電影最輝煌的年代,也光芒四射。而且,爾冬陞拿金像獎的時候,金像獎的含金量和影響力,也比現在要高得多。

趙薇是導演,但同時她也是個演員,而且是個正經科班出身的演員。所以在表演上,她是有話語權的。另外,在導演能力上,趙薇的處女座《致青春》口碑也不錯。最重要的是,在《演員請就位》的舞臺上,觀眾也都看到了趙薇對藝術的追求。

所以,在導師席上的四位導演中,郭敬明的處境極其尷尬。比實力實力不行,比口碑口碑不行,比作品作品也不行。當然,最關鍵就是作品不行,作品不行說啥都白說,專業術語懂得再多也沒用。

第二,實力有差距

什麼都可以作假,但實力做不得假,作品擺在這裡,這就是實力。從這方面來說,郭敬明在實力上的確不如其他三位導演。當然,這話可能說的有點多餘,因為誰都知道郭敬明執導的幾部電影,水平到底有多差。

至於其他三位導演,通過他們的作品,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實力了。尤其是陳凱歌和爾冬陞,都屬於拿獎拿到手軟的那種導演。雖然陳凱歌有《無極》這樣的敗筆,但即使《無極》口碑再怎麼差,評分也有5.4,比郭敬明評分最高的《小時代2》評分高出0.4分。

這就是實力差距。

第三,審美有差距

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的第二期,郭敬明給了何昶希一張S卡,趙薇當時就說了一句,小四導演的審美一直都是這樣(大概是這個意思)。這句話其實可以當成是開玩笑,也可以當做是調侃,甚至可以當成是諷刺。

如果何昶希還不能證明什麼的話,那麼當郭敬明的戰隊第一次成型之後,大家可以看的更清楚。兩張S卡分別是何昶希和王楚然,四張A卡分別是晏紫東、丁程鑫、孟子義和李溪芮。六位演員,全都是俊男靚女。

而且,大家看出來了嗎?這個陣容完全可以去拍《小時代5》和《爵跡3》了。這就是郭敬明的審美,他只要表面的東西,根本不在意內裡。這就和他的作品一樣,表面看起來非常華麗,但其實都非常空洞。簡單來說,就是華而不實,沒有內容也沒有什麼思想。

這就是審美差距。

第四,觀念有差距

在拍電影的觀念上,郭敬明和其他三位導演,有著本質的區別。簡單來說,就是其他三位導演,甚至包括大鵬在內,他們在拍電影時,重點都會放在我想表達什麼上面。唯獨郭敬明,他拍電影的重點,在觀眾想看什麼上面。

所以,郭敬明才會在《演員請就位》中炫技,正是因為炫技,他執導的那幾個短片排名才會這麼高。就拿《畫皮》來講,根本就算不上一部電影,很多觀眾都吐槽這是PPT。但不得不承認,就是有觀眾喜歡看這樣的PPT。

郭敬明非常善於用表面的美,或者用最直接的情緒刺激,來遮蓋自己作品思想深度上的欠缺。他拍電影,從來不會考慮怎樣讓自己的作品更充實,讓自己的電影更有深度,而是想盡辦法,讓作品的表面更光鮮華麗。

就像在《演員請就位》中,他不是想著怎麼教演員,讓演員演技變得更好,而是用一些技術手段,把演員的演技藏起來。比如《畫皮》,郭敬明用碎片化的剪輯,避免讓演員暴露演技上的不足。在這樣的剪輯方式下,演員的表情幾乎是定格的,誰也看不出演員的演技好還是差。

另外,在《畫皮》中,不但鏡頭是碎片化的,臺詞也都是碎片化的。短片中的鏡頭短,但是臺詞更短。而且大家聽臺詞可以發現,短片中的三個角色,說臺詞的方式都一樣,語調也幾乎一樣,都是那種壓低聲音,故作深沉。

在第九期節目中,《我的星星》這個片段,郭敬明用最直接情緒去刺激觀眾,讓觀眾沉浸在那種場景和情緒中,從而忽視演員的表演。但如果大家仔細看,會發現何昶希在短片中的表情,其實和站在臺上就收點評時的表情,幾乎一模一樣。

郭敬明其實知道何昶希的演技不行,但他不是去教何昶希怎麼演的更好,而是選了《畫皮》和《我的星星》這樣的劇本,用討巧的方式,讓觀眾不去注意演員的演技。所以,他的幾個短片分數都很高。

或者,我們可以做個對比。何昶希和賀開朗,他們兩個在第一次的表演中,幾乎是一個級別,都屬於慘不忍睹的那種演員。但是現在再看,何昶希還是那個從頭到尾只會一個表情,且目光呆滯的何昶希,但是賀開朗早已經不是那個哭不出來的賀開朗。尤其是《三替公司》,賀開朗簡直改頭換面。

在作品方面,其他三位導演執導的短片,不管質量怎麼樣,但至少是有主題的。就是說,導演拍這個短片,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表達的內容,也有想和觀眾探討的東西。唯獨郭敬明,他拍短片,唯一的目的就是獲得評委的認可,為此,他會用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手段和方法。

放在電影上面,郭敬明和其他三位導演的差距,也在這裡。郭敬明拍電影,出發點是票房,對他來說,這部電影的唯一意義,就是賺錢。但其他三位導演拍電影,首先考慮的是自己要表達什麼,會考慮這部電影的現實意義是什麼,對他們來說,電影是一個表達自己觀點的載體。

當然,拍電影時誰都會考慮票房,無論是陳凱歌還是爾冬陞,都不例外。區別就在於,有些人會儘量考慮票房,但有些人則是只考慮票房。

這就是觀念差距。

正是這三方面的差距,導致郭敬明和其他三位導演,永遠無法平起平坐。尤其是觀念上的差距,會讓他們的距離拉得越來越遠。

相關焦點

  • 《演員請就位2》:又一場郭敬明和流量的勝利
    但是,郭敬明給何昶希S卡的原因真是因為他「美」,或是如他所說想提攜新人那樣簡單嗎?更大的可能是他看到了這個人身上潛在的流量。流量,一直是郭敬明最重視的東西之一,這從他的過往經驗中便可窺見一二。 郭敬明一直以來都是擁有資本和話語權的代表,早前他是作家、後來他是導演,可他更是位操控資本的好手。
  • 李誠儒採訪表示不去《演員請就位》,以後看不到和郭敬明互懟了
    《演員請就位》現在的熱度越來越高,當然之中少不了看到李誠儒,他並不是導演,只是一位去評價演員的演員,卻也變成了一位評論導演的演員。說起來,我們看這個節目的最初目的,不是來欣賞幾位業內的導演們互吹的,更不是看她們幾個各自打掩護,毫無底線地捧人的。既然標榜演技類競賽綜藝,還是要回歸到演技的比拼上,至於說顏值、努力什麼的,不該成為主要的衡量標準。精彩的表演應該才是這個舞臺實力象徵。
  • 「斜槓青年」韓寒,郭敬明的一生之敵,兩個人的差距越來越遠
    ——《觀棋》 無敵是多麼寂寞,棋逢對手方能走得長遠,譬如相愛相殺的郭敬明和韓寒。郭敬明近些年事業的發展風生水起,他不僅從文壇跨越到影視界,還從作家逆襲為導演。 他的人生是成功的,至少在流量當道的社會中,他碾壓了實力相當的對手「斜槓青年」韓寒。
  • 臺下說好一團和氣,臺上卻直接批評導演?難怪爾冬陞把郭敬明懟哭
    對郭敬明更是不用說,基本每句話火氣都非常大,最後還憤而離場,郭敬明被懟得當場落淚。就看這一幕,會覺得爾冬陞盛氣凌人,郭敬明很可憐,表面上看郭敬明批評爾冬陞的作品,也是自己的權利,但爾冬陞卻不能接受而大發脾氣,頗有點「我的作品你不能說差」的一言堂風範。
  • 「如鯁在喉,如芒刺背」,痛批郭敬明的李成儒,揭開了行業遮羞布
    在這裡也並非是踩誰捧誰,只是李成儒做了其他導演「不敢、不想、不願意」的事情。 郭敬明和李成儒的「恩怨」可以說是由來已久。 在演出結束之後,所有的導演包括郭敬明在內都給出了「差」的判斷,然而隨後郭敬明便甩出了一張的S卡。 S卡是節目中評級最高的卡,40個人來爭奪8張S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誰演技好,誰實力強,就可以拿到這張S卡。
  • 「反李聯盟」說垮就垮,爾冬陞懟哭郭敬明事件,說明了什麼問題?
    我說這話絕對不是信口胡言,大家請看這九期節目,有哪一期的話題不和導演有關?從最初李成儒與郭敬明間的明爭暗鬥,陳凱歌陰陽怪氣內涵李成儒、再到本期爾冬陞懟哭郭敬明,這些事疊加在一起,讓我們仿佛覺得,該節目不應該叫《演員請就位》,還不如改名叫《導演請就位》更合適。
  • 鄧倫卻不是C位,「茶藝大師」郭敬明有話說
    而該電影目前已經確定了定檔時間了,在12月25號正式登陸各大影院,如果喜歡看電影 的小夥伴可以去看看這部電影哦,畢竟出自於郭敬明大導演之手,想必應該是很有《小時代》內味的。02鄧倫卻不是C位但正因為大家看到海報後,卻發現了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鄧倫居然不是C位?而且連主演之一的趙又廷都不是C位!
  • 郭敬明的強大,被屁股的「厚」墊子破了功
    郭敬明應該算是娛樂綜藝節目喜歡的嘉賓吧。 理由自然並不是他強大的實力,而是他總能讓節目以某種特殊的方式引起關注。 郭敬明自身就是一個爭議點。 從初二開始,他就在全國公開刊物上發表詩作,還得到了10元的稿費,自此開始寫文生涯,成為品學兼優的孩子。
  • 王晶導演評價《晴雅集》頗為「圓滑」:郭敬明果然是郭敬明
    其中,導演王晶的一句話:郭敬明果然是郭敬明,讓網友議論頗多。其中,知名導演王晶對電影的評論令網友議論紛紛。王晶表示:「我覺得畫面、影像很伶俐,很多對白我很喜歡,郭敬明果然是郭敬明。」大家都清楚,現場的商業「互吹」是不可避免的,王晶的發言也沒有什麼問題,可是回過頭來仔細想想,這段話確實內涵豐富。
  • 郭敬明被爾東升懟哭!等了大半季的導師大戲終於上演了?
    後來爾東升自我批評的時候把作品的問題講得很透徹:演員之間沒有形成共鳴,導致所呈現的表演不在一個體系之內,出現了互相掣肘的情況。雖然這些問題都可以調整,但是有限的準備時間不允許他們這麼做,完成作品是第一位的。從節目播出效果看,也不是那麼差。
  • 評價演員還是評價導演?立場不同惹怒爾冬陞後,他卻先淚灑當場
    由於最終一場演出順序的問題,導致著哪怕評選團的成員相同,也不能保證在一個打分體系下產生完全公平公正的結果。而四位導演也都想到了這一點,在賽前的時候已經約定好點評演技而不參雜其他的內容。郭敬明後來和爾冬陞的衝突中也提到了這一點:希望私下溝通而不是在臺上就開始說一些極大程度上會影響比賽結果的東西。既然是郭敬明參與討論並且沒有提出異議的,其他三位導演也就自然認為大家都認可這個說法了,於是便拋下其他的想法,開始認真指導演員的演技以及現場調度工作。
  • 最萌身高差?郭敬明和鮮肉男團同框似誤入巨人國,笑容開懷心情好
    12月5日,在最後一期《演員請就位》中,郭敬明和時代少年團成員一起走紅毯,明顯的身高差引起網友熱議。時代少年團的成員們都是00後,最大的也不過18歲,卻都比37歲的郭敬明要高整整一個頭左右。郭敬明的胸口和旁邊人的腰部高度差不多,堪稱最萌身高差,乍一看郭敬明像是誤入巨人國一般。但他並沒有在意身高被碾壓,反而滿臉都是笑容,心情大好。網友們都被這個合照逗笑了,紛紛表示這個反差好萌啊,還有人調侃他們是七個"巨人"和一個白雪公主。
  • 落落郭敬明合作電影上映,郭導親信導演出道,娛樂圈是遊樂園嗎?
    落落郭敬明合作電影上映,郭導親信導演出道,娛樂圈是遊樂園嗎?在《演員請就位》這一檔節目中,已經從作家轉型成為導演的郭敬明不知道給人以多少的驚喜,當然啦,可能對於大部分的觀眾們來說郭敬明給的是驚不是喜。只不過能夠從數量眾多的新生代導演中被挑選出來和眾多實力不俗的導演們走到一起,其實毋庸置疑就是郭敬明自己的一種能力了。當年的郭敬明無非就是從四川自貢的小城中走出來的小孩兒,他通過「新概念」作文大賽成為了年輕人心中的榜樣力量,他自己更是積極把握住了機會成就了自己如今的一番事業。
  • 狂人李成儒,怒懟郭敬明!他到底有多牛?
    對於這一點,其他導師包括後臺演員和觀眾對這樣的表演都不認可! 唯獨郭敬明,卻任性的將能珍貴的S卡(40個演員,S卡只有8張)直接給了何昶希!且美其名曰鼓勵新人小白。但郭敬明接下來又說了,如果是自己為電影選角,一定不會選何昶希!
  • 都說爾冬陞的作品差,到底「差」在哪裡?
    第九期《演員請就位2》因為爾冬陞懟郭敬明一事登上了熱搜,吃瓜觀眾也迅速分成兩隊,一隊站爾冬陞,覺得他氣憤是有原因的,面對郭敬明背後插刀的事情,他敢於說出來,就是很「剛」!也有人站郭敬明,覺得爾冬陞的作品就是差,憑什麼不讓別人批評。那他的作品到底「差」在哪裡呢?
  • 郭敬明技能終露餡?導戲漏洞百出還去挑刺爾冬陞,被懟一點不冤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一向對導演十分和氣的爾冬陞,也忍不住在最後發飆,直接懟哭郭敬明。一直擦淚的郭敬明讓人看著頗有些心疼,凡事若只看表面,那郭敬明的確很委屈。但是看下來一整期之後才明白郭敬明被懟一點兒也不冤。
  • 郭敬明不受影視圈歡迎?惠英紅不找他拍戲,秦昊誇導演直接無視他
    就在近日《演員請就位2》最新一期以直播的形式播出了,節目中很多引發網友熱議的片段,比如秦沛、姜大衛和爾冬陞三兄弟合體,肖戰登臺演唱等等,其中陸川導演作為嘉賓,也拍了一部短片,幫助被淘汰的曹駿、王楚然等人逆襲。而在節目中,一處細節卻透露出郭敬明在演藝圈明星們心中的地位。
  • 「郭敬明老師,我的演技可以拿一張S卡嗎?」只玩梗的你很傻
    在《演員請就位》裡,何昶希和張逸傑搭檔帶領大家重溫了《陳情令》,然而效果並不好。演技不足、表情僵硬,通篇給人一種念臺詞的感覺,兩位演員也沒有任何眼神交流,確實不及原版的肖戰和王一博。演技不好就是不好,奈何郭敬明導演還是給了何昶希一張S卡,理由也說得頭頭是道,這樣的「神操作」讓陳凱歌導演大為吃驚,李誠儒老師更是直接和郭敬明懟起來了。從網友們的反響來看,大部分都不支持郭敬明!如今郭敬明也有了一個梗,那就是「郭敬明老師,我的演技可以拿一張S卡嗎?」
  • 鄭爽和郭敬明上節目,對比兩人的冰箱差距太明顯!貧窮限制了想像
    通過在節目中公開明星們的冰箱,就能夠了解到他們每個人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性格!在下期的節目預告中就邀請到了郭敬明和鄭爽前來做客,雖然兩人在工作中是導演和演員的關係,但其實私下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雖然說一起合作了很多次,但是卻從來沒有一起參加過這樣的真人秀,這次兩人終於有機會同框,並在節目中相互吐槽彼此,想想就覺得看點十足,真的是太令人期待了!
  • 郭敬明還在霸屏,但我已經恨不動了
    但從流量和流水來看,除了於正,怕是再難有第三個像郭敬明這麼能打的老營銷家了。無奈嗎?是挺無奈的。可是對於觀眾來說,看郭敬明鬧騰了這麼些年,是著實沒什麼心力懟了。甚至連不看,也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鄧倫粉絲請醫護人員看《晴雅集》。 一個郭敬明站起來多少個創作者沒錢賺郭敬明可恨嗎?在那156位聯名抵制的編劇眼中,顯然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