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網際網路消費信貸與消費信託、消費眾籌穩促擴升旅遊消費

2020-12-06 消費新時代研究資訊

在11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和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確定適應消費升級需求支持「網際網路+旅遊」發展的措施。「促銷費」再次成為國常會重要議題。而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首要引擎也是穩促擴升消費。近年來,我國內需對經濟的總體貢獻率均在70%以上(2019年為89%,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7.8%,亦是經濟三駕馬車之首)。

因此,即使面對經濟結構性下行壓力加大疊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逆全球化等逆流,只要消費穩,則經濟民生基本盤就不會出大問題。

在疫情影響下,全球經濟進入衰退期,不少消費者心理預期下降甚至悲觀,出現「供給端復工復產復商復市,需求端不敢消費、不願消費」,加之文旅商康養等消費場所對人流限制,呈現出消費抑制、消費需求重振滯後於供給復甦、穩促擴升消費滯後於投資擴容提速的態勢。

01 經濟下行,旅遊上行

旅遊飄紅。在《2019年旅遊市場基本情況》顯示,2019年,中國國內旅遊人數達60.0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8.4%;入出境旅遊總人數3.0億人次,同比增長3.1%;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6.6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10.94萬億元人民幣,佔GDP總量的11.05%。

出境遊回流,國內遊仍有增量空間。中國旅遊研究院在線《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報告2020》顯示,2019年我國出境遊規模達到1.55億人次,出境遊客境外消費超過1338億美元。據有關專家預測,新冠肺炎疫情有望在疫苗上市後逐步得到有效控制,也許2022年人們可以重新背上行囊出境旅遊。換言之,對於不少周遊列國的中國遊客而言,未來1-2年的時間依然只能在國內愉悅身心,這也對國內旅遊城市、旅遊景區、旅遊從業者而言也是重要的窗口機遇期,如何保住國內遊基本盤、吸引出境遊回流,成為疫下解危見新局的關鍵。

網際網路+旅遊成為新增量。新冠肺炎疫情為數位化按下「快進鍵」,在我國經濟遭遇疫情非常態失速時,唯有數字經濟成為超常規的增長動能。居家戰疫使得越來越多人適應和習慣非接觸式服務、在線辦理業務、在線消費、行動支付等智慧生活。5G、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VR(虛擬實境)、AR(增強現實)等新一代數字科技在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得到大規模場景應用。直播帶貨、數字景區、數字博物館、數字景區預約、行動支付、網絡借貸等網際網路+旅遊新業態、新應用、新服務迅速風靡。

長尾客戶旅遊消費潛力巨大。我國長尾用戶規模大,智能投顧在中國未來可期。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中國人均年收入是3萬元,但是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是1000元。另外,中國繳納公積金的人群只有1.4億;中國大學生的比例只有8%;中國有5.5億農村常住人口;2019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30773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6523元。我國過億的市場主體絕大部分是小微企業。長遠看,長尾客戶始終是支撐穩促擴升消費的主要動力。

需要關注的是,長尾客戶也可以認為是「沉睡」的消費者,由於手上「餘糧」不多,計劃消費、吃穿住行等基本消費佔比較高,但有限次的嘗鮮類消費訴求高,規模效應顯著,所以東南亞一些旅遊國家、國內一些旅遊城市往往會為長尾客戶提供旅遊優惠價格,滿足其對零售價格高、海島遊等新奇旅遊的需求。

傳統金融主要服務20%的頭部客戶(大中型企業、富裕個人),服務佔比80%的長尾客戶(小微企業、普通公眾)則面臨著獲客難、風險甄別難、操作成本高的挑戰。新技術、新金融讓長尾用戶也能平等享受金融服務。近年來網絡借貸風行就是明例。

02 網際網路消費信貸與消費信託、消費眾籌的機會

消費金融戰疫勝疫。我國金融市場正處在半管制狀態向全面市場化開放轉變階段,正經歷經濟金融化和金融數位化的雙期疊加進程。而消費也在經歷消費金融化和金融生活化的雙期疊加進程。消費金融以小額、分散、精準、高效、救急(應急)為顯著特點,是消費產品服務促銷工具和金融增值手段,核心是改變傳統貨款兩清商品交易方式,通過消費金融化、金融生活化運作,實現消費和金融兩種資源跨越時間、空間配置產生便利、高效、額外收益等增值,讓消費者得便宜佔實惠,讓商家去庫存增收益,徹底扭轉消費者與商家的傳統對立對抗關係,使得商家、金融機構、消費者成為共享互惠的利益共同體,逐步實現「按需定製、精準營銷、批量獲客」,則快樂生產、快樂消費不是奢求。

目前消費金融有信用卡、消費貸、消費分期、現金貸、消費類資產證券化、消費信託、消費眾籌、消費返還、消費責任保險等九大模式。

網際網路消費信貸促進長尾客戶旅遊消費。由於圍繞旅遊+的文旅商康養、吃住遊購娛等消費場景具有體驗性、消費金額較高、真實消費等特點。金融機構可以為若干旅遊消費場景提供消費信貸利率優惠、減免,引導更多金融機構用戶到某些旅遊城市、旅遊消費場所消費,相關商家返傭給帶來流量的金融機構,實現共享利益、讓利消費者的多贏。同理,若干旅遊消費場景指定為某些金融機構用戶提供價格優惠和服務便利,也能為金融機構業務擴容導流。通過降低一次性消費成本,有望為旅遊消費場景增加一大批中低收入旅遊消費者,穩促擴升旅遊+綜合消費。

另外,金融機構可以探索開發特定旅遊+網絡借貸產品,將機票、酒店發票、景區門票、旅遊購物發票等消費憑證和旅遊文明記錄作為重要徵信依據,提高遊客在shopping時在線申請獲批消費信貸的效率和體驗性。數字人民幣消費分期、行動支付+消費信貸+商戶返傭等新模式也可在試點試驗。

消費信託、消費眾籌聚中高端消費者。在一些中高端酒店公寓及集預防、特色醫療、健康管理、康復、養老、養生於一體的康養基地探索消費信託或者消費眾籌,嫁接預付型儲值卡和分時度假等理念,吸引更多中高端投資者參與,進而促進傳統地產項目由簡單居住或者旅居功能轉向為真實消費需求的投資者提供「消費權益和投資收益」複合回報

百家號編輯:川博士(感謝閱讀,歡迎關注百家號和交流合作)

作者 劉洋研究員,消費金融學派發起人,消費新時代與金融科技、產業金融研究專家,廣義消費金融、消費新時代、消費區塊鏈等理論提出者,2017十大新金融暢銷書作者,暢銷書新經濟新金融三部曲(《區塊鏈金融:技術變革重塑金融未來》《消費金融論》《網際網路消費金融》),《實戰理財:讓你的財富滾起來》《股民隨身寶》《2016浙非產能合作發展報告》等10多部財經暢銷書作者,20多家科研院所、行業協會、政府機構、新聞媒體聘任的專家顧問、研究員、兼職教授、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區塊鏈與產業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數字經濟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近年來承擔各類研究諮詢智庫項目200多項,報刊雜誌發表文章100多篇,自媒體發發表原創文章400多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光明日報、財經、中華工商時報、經濟等幾百家媒體轉載、採訪和報導其學術觀點,培訓、演講500多場,學員百萬人次。

相關焦點

  • ...的《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提出:加大旅遊年票、一卡通...
    14部門聯合出臺的《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提出:加大旅遊年票、一卡通發行力度和旅遊宣傳推廣 2020-10-30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信託公司參與消費金融的五大業務模式
    這一模式下,信託公司直接與消費者籤訂個人消費信託貸款合同,消費金融服務機構作為貸款中介服務機構,一方面提供B端商戶和C端客戶推薦及資質審核服務,另一方面協助信託公司提供貸前、貸中與貸後全流程理。 「助貸」模式又分為現金消費貸及受託支付兩種。
  • 日華光暖向陽枝——白山市促消費穩增長紀實
    原標題:日華光暖向陽枝 7月1日晚,白山市委書記王冰、市長馬堅共同走進拼多多「大美白山·助力脫貧」白山市專場直播間,化身「網紅主播」,與廣大網友密切互動,介紹白山市情、產業發展等情況,推介白山全域旅遊和綠色有機農產品,展示白山魅力、助力消費扶貧; 「四級書記」代言的60餘類170餘種優質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燃爆全場」;
  • 引領消費信貸 期待更多政策支持
    其中福建交通龍卡和陝西三秦通龍卡作為首批行業應用試點項目已成功上市發行;世界旅行信用卡向商旅、留學、旅遊類客戶提供豐富的特色權益,進一步提升了境外消費體驗。  同時,建行抓住國家擴內需、促消費的經濟政策,把握汽車、住房等行業機會和居民消費熱點,不斷豐富信用卡分期產品種類和功能,目前已形成購車分期、安居分期、商戶分期、帳單分期和郵購分期等同業中最齊全的分期產品體系,基本覆蓋汽車、安居、車險、旅遊、培訓、留學、百貨等民生領域。
  • 吉龍出行·啟動儀式&張掖夜市-促消費擴內需穩增長專項系列活動
    張掖市特色旅遊街區—張掖夜市目前已開展文旅促消費「送」張掖景區門票·融合夜間經濟「領」夜間融合張掖夜市10萬元現金券活動季、提振經濟「品牌系列車展」促消費·擴內需活動季、文旅融合夜間經濟萬張門票·夜市特色美食券贈送中高考學子一朝圓夢專項活動季、首屆金張掖特色美食節·美食大賽活動、農特產品專題營銷·產銷對接系列活動季
  • 廈門十大「組合拳」促消費:直播電商、夜間經濟、創新消費……
    此次《方案》,明確直播電商、文化旅遊、夜間經濟、特色節慶、樂購惠民、創新消費、出口拓內銷、會展招商、健康生活、消費扶貧十大專項行動,打出促消費、穩增長的「組合拳」。   關鍵詞:直播電商   8月8日至10月8日,將上線「2020廈門直播帶貨節」,通過全城直播讓世界感受魅力廈門。
  • 「網際網路 旅遊」提振國內旅遊市場 促消費潛力釋放
    為促進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旅遊業健康發展,11月1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支持「網際網路 旅遊」發展的措施。會議指出,旅遊消費潛力巨大,要支持建設智慧旅遊景區,普及電子地圖、語音導覽等服務,打造特色景區數字展覽館,鼓勵景區加大線上營銷力度,引導雲旅遊等新業態發展等舉措。
  • 「網際網路+旅遊」提振國內旅遊市場,促消費潛力釋放
    本報記者 王晶晶為促進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旅遊業健康發展,11月1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支持「網際網路+旅遊」發展的措施。會議指出,旅遊消費潛力巨大,要支持建設智慧旅遊景區,普及電子地圖、語音導覽等服務,打造特色景區數字展覽館,鼓勵景區加大線上營銷力度,引導雲旅遊等新業態發展等舉措。旅遊數位化、智慧化迎來了新一輪政策利好。「網際網路+旅遊」供需兩側良性互動促消費科技與文化正在成為旅遊業發展的主動能,新的旅遊消費需求正在積聚,而「網際網路+旅遊」的融合創新成為強大的推進器。
  • 中國文旅新消費順義共識:以新文旅新消費新科技賦能疫後文旅振興
    其中指出,以「新文旅、新消費、新科技」賦能疫後文旅振興。9月22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政府、北京市順義區委宣傳部指導,北京市順義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執惠集團承辦,以「新文旅 新消費 新科技」為主題的「2020北京順義第三屆文旅發展高峰論壇」舉辦,並發布上述共識。
  • 信都區啟動「迎『雙節』、慶豐收、促消費」活動
    信都區啟動「迎『雙節』、慶豐收、促消費」活動20條惠民措施促消費本報訊(記者周林通訊員王聚芬)9月23日上午,信都區啟動「迎『雙節』、慶豐收、促消費」活動。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穩定器作用,釋放消費潛力,該區制定了9方面20條促消費措施。開展旅遊惠民活動。人民教師、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持有效證件,可免轄區內景區門票。「雙節」前一周,遊客到大峽谷景區售票處購買10元公眾意外險可免景區門票。
  • 旅遊消費新熱點在哪裡?專家看好「網際網路+旅遊」
    會議確定了四項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政策措施,包括:改善旅遊消費環境;發展個性化、特色化旅遊,支持旅遊自主創業;挖掘旅遊消費新熱點;加大政府投入,調動社會力量,拓寬旅遊企業融資渠道,鼓勵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  會議還特別提到了一個關鍵詞就是「網際網路+」,要求放寬在線度假租賃、旅遊租車等「網際網路+」新業態的準入和經營許可,發展旅遊商品創意研發和旅遊裝備製造。
  • 一季度消費數據該如何看待?
    本文中,我們只討論消費數據。整體上看,一季度消費數據大體符合市場預期,主要原因在於疫情期間居民普遍居家隔離,線下的餐飲、旅遊、酒店、體育賽事、文藝演出等領域的消費都受到強烈衝擊,這也使得1-2月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了20.5%。
  • 多地政府發放消費券刺激消費,京東、衣邦人、國美等企業的消費補貼...
    面對經濟發展,要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做到「三促一穩」——著力促投資、全力促運行、積極促消費;要千方百計穩增長,堅持目標不變、任務不降、標準不減!其中在「促運行」、「促消費」方面,強調要給企業送政策、送服務、解決實際困難,推進復工企業達產達效!並落實好各項發展政策措施,充分釋放市民群眾被抑制的消費潛力,轉「危」為「機」!
  • 餐飲消費活力再現(消費視窗)
    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認為,餐飲收入增速由負轉正也說明在我國經濟發展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下,就業改善、收入增加,居民消費逐步恢復。不久前,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積極支持餐飲業恢復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不影響周邊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有序恢復咖啡店、餐飲店等經營,因地制宜,放寬臨時外擺限制。河北、江蘇、雲南等省份以及南京、蘇州等城市商務主管部門積極探索引導餐飲企業創新經營模式,組織社會餐飲企業向團餐需求單位提供集體用餐配送服務。
  • 分期消費當量力而行(消費視窗)
    分期消費火起來  除了實物商品,分期消費已嵌入旅遊、運動、健身等服務領域  「一張1.8米寬的意式真皮軟床,兩隻北歐簡約風格床頭櫃,這是我『雙11』的收穫。」不久前,家住山西晉城的郭然浩正忙著添置家具,趕上購物節有優惠,他毫不猶豫下了單。「這種大物件,我都用『花唄』支付,5472元,分三期還款,碰上搞活動,還能免息免手續費,挺合算!」
  • 王東京:提振消費的機理與政策選擇
    我曾多次說過,「投資、消費、出口」並非三駕馬車,三者合起來是一駕,其中消費是「馬」,投資是「車」,出口是車上的物品。這是說,投資要以消費為牽引,若消費不振,擴投資只會增加庫存或過剩產能。需要研究的是:投資由消費拉動,消費由什麼拉動呢?回溯經濟學說史,從亞當·斯密到馬歇爾,經濟學家大多認為消費由收入決定。用經濟學行話說,消費是收入的函數。
  • 國辦促消費20條的具體內容是什麼?促消費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時候
    國辦促消費20條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央視網消息: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20條穩定消費預期、提振消費信心的政策措施。
  • 年貨嘉年華 聚力促消費
    「年貨」節慶促銷作為本次促消費的重磅活動,將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促消費活動,營造節慶消費氛圍,擴大節慶消費。活動以「直播配套+美妝+生活用品」為主題,舉辦新品推介、美業直播節、年貨新國潮品牌展銷等活動,線上線下共同發力,讓利打折、精品爆品、展銷促銷等多種形式,拓寬消費渠道,帶動消費潮流。
  • 怎樣擴內需、促消費...
    在擴需求、促消費方面,商務部還將在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推進步行街改造提升、發展生活服務業等方面下功夫。擴大企業信貸規模,幫助企業解決資金難的問題。擴大信用保險覆蓋面,中國信保已經為11萬家企業提供了幫助。除了財稅金融方面,政策還鼓勵外貿企業的產品出口轉內銷。鐘山表示,原來多數外貿企業是單一做出口的,出口受阻之後,政府支持他們出口轉內銷。這項工作現在見到了成效,4月份出口企業內銷額增長17%,這說明優質的外貿產品同樣受到國內消費者的歡迎。
  • 南京:700萬補貼帶動演出行業文化消費
    在可見的廣闊的藍圖下,宏觀與微觀的熱情與改變交錯在這塊試驗田上上演。文化消費補貼項目一經公布,就獲得了南京本地一批企業和劇院的積極響應,並成為由下向上託舉的力量。在這對「黃金搭檔」的共同努力下,幫助更多的市民走進劇場,把文化惠民和培育文化市場有機結合起來,以惠民促市場,以市場反哺觀眾,引導更多的市民改變消費習慣,通過自己購票走進劇場,在家門口享受一場視覺聽覺的文化饕餮盛宴。而在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也助力企業進入良性生態發展模式,豐衣足食,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