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2018年12月1日(周六)下午,由廣州市社科聯、廣州塔主辦,文仕文化博物檔案館(廣州市社科普及基地)承辦的「塔上廣州城」主題系列活動第一場——《廣州城的地圖故事》講座在廣州塔505會議室成功舉辦。
《十七世紀荷蘭使團繪製的廣州城圖》
現場有超過100名市民朋友到場參與本次講座活動。講座上,主講人廣州市檔案館編研處調研員林貴添先生以文仕文化博物檔案館(廣州市社科普及基地)館藏的《十七世紀荷蘭使團繪製的廣州城圖》為對象,深入詳細地分析了這幅珍貴舊地圖的歷史背景,詳解地圖上重要建築的歷史變遷,向現場參與者科普傳播更多有趣的歷史知識。這幅廣州城圖是1656-1657年來華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使團繪製。林貴添先生結合當時「海上馬車夫」荷蘭在全世界遠洋貿易領域的重要地位,點明荷蘭使團帶著與中國自由通商使命來華的歷史背景。地圖上標明的五層樓、大北門、海珠石等重要地點或建築,林貴添先生結合後來的地圖、舊照片及繪畫,講述這些廣州地標在不同歷史時期中的變遷,有的地標雖然已經消失,但也有很多歷史地標歷經時間的考驗仍有所保留。
主講人林貴添先生
講座圓滿結束後,聽眾們來到廣州塔首層環形通道,參觀由廣州市社科聯、廣州塔主辦,文仕文化博物檔案館(廣州市社科普及基地)承辦的「塔上廣州地圖故事——近代城市變遷」展覽。聽眾們結合講座上收穫的歷史知識和自己在展覽中所見的600多年來各類廣州地圖,在展覽中得到更多新的收穫。
位於廣州塔環形通道首層的「塔上廣州地圖故事——近代城市變遷」展
位於廣州塔環形通道首層的「塔上廣州地圖故事——近代城市變遷」展
(大洋網記者李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