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故宮博物院遇到臺北故宮博物院兩「掌門」暢談文創

2020-12-11 環球網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周功鑫

央廣網寧波4月16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杜金明)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朕知道了」膠帶,「故宮貓」手機殼,印有「萬萬歲」字樣的口罩,還記得這些紅極一時的有趣產品嗎?如果您對中國的博物館稍有了解,就會知道,這些創意是源自兩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 這些產品創意新穎,或形象呆萌,或美觀別致。但不知您有沒有注意,這些有趣的產品還有一個共同特點,都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提到這些創意,就不得不提到兩個人,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周功鑫。

這兩位被認為是中國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的重要推動者,巧的是,二人昨天在浙江寧波相遇了。兩位大家相遇,兩地博物館文創的發展自然是躲不開的話題,兩個「掌門」到底擦出了怎樣的火花?

是不期而遇,還是早有安排,反正這二位是相遇了,還坐到了一起,暢談中華文化,探討博物館與文化創意。

上身穿亮色繡花短款西裝,下身著黑色長裙,穩重大氣的周功鑫一上臺,掌門人的霸氣外露,甚至讓大家忘記了她在2012年就卸任了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一職。談到博物館與文化創意產業,周功鑫的聲名遠播。臺北故宮博物院出品的「翠玉白菜」、「肉形石」吊墜、「朕知道了」膠帶成了名噪一時的經典,其中不少產品都是周功鑫親自操刀。

在文創產品開發上,周功鑫更傾向於市場化合作。比如, 由她主導的「文化創意產業研習營」,更像是一種高級別的學習班,每一期都集結了從事不同產業的企業高管,圍繞博物館文化創意,進行跨領域合作。

周功鑫介紹,參與的產業,包括文化產業,創意產業,科技產業,工業產業,甚至傳統紡織產業。讓他們懂得跨領域合作,讓我們的產品與眾不同,多元多樣。

周功鑫的每一次發言,都能看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創意產業綜合實力能走在世界前列絕非偶然。周功鑫有一個觀點,她認為文化產品的價值在於讓參觀者把美好記憶帶回家,而融合了博物館文化的文創產品,更需要有這樣的吸引力,「讓產品具有故事性,以及文化認同感,這就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價值和它的附加價值。」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與周功鑫大氣幹練的風格形成對比,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保持了一貫的幽默風格。「鄭院長做了一件偉大的事,他用了10年時間,把當初盤踞在故宮博物院的13個單位一家一家搬走了。我做了10年國家文物局長,一個工作就是幫助鄭院長搬7家文物局下屬單位。沒有想到最後一家搬走以後,第二年我到故宮博物院工作了。所以我的感觸很深,一個人要多做好事,最後可能落到自己身上。」用原院長鄭欣淼的事跡做開場白,單霽翔的自我調侃一下拉近了與臺下觀眾的距離。隨後,他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他說,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開發思路,是讓參觀者「把博物館文化帶回家」。很顯然,與周功鑫女士幾乎相同的表述,觀眾很難再看到兩種觀點針鋒相對,或者二人的交鋒沒了火藥味兒。但單霽翔還是不忘調侃一下,「趁著周功鑫院長不在我說一下,好多人都以為我們好的東西都去了臺灣了,但是經過清理以後,去年年底,故宮博物院的藏品達到了1862690件套。今天全國有4670家博物館,收藏國家珍貴文物一共有401萬件,其中收藏在故宮博物院的有168萬件。」

雄厚的家底讓單霽翔覺得自豪,但他同時也承認,如何讓故宮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走進千家萬戶,這方面是故宮博物院過去的短板。

在不斷的研討和探索中,故宮博物院逐漸認識到,在文化創意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以社會公眾需求為導向,以文化創意研發為支撐。說白了,就是要搞文化創意的供給側改革。

在單霽翔看來,「我們進行文化創意,進行文化產品研發,最重要的就是我們一定研究人們的生活,人們在過什麼日子,生活中需要什麼,人們在用什麼手段接收信息,來研發實用性強的的產品。」

於是,一系列「宮廷配方」的文化創意產品不斷問世。如「故宮貓」手機殼,印有「正大光明」的移動電源、「宮廷寶貝」系列手錶,小太監書籤等,讓故宮文化真正走進百姓日常。單霽翔通過PPT現場展示了不少富有創意的文化產品,也講述了不少有趣的故事,「我們要從這些藏品資源中,深入挖掘他們的文化內涵。乾隆皇帝騎白馬,我們把乾隆皇帝放一邊,把白馬提取出來,做成領帶。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來的時候我就代表故宮博物院送給他一條黃色領帶。」

單霽翔還透露,以後這些文創產品不一定非要參觀故宮博物院才能買到。在故宮的外面建立故宮文創館,這些文創館今年7月1日將開館。同時要在更多的地方,比如王府井、澳門的博物館、北京的奧林匹克塔購買故宮的文創產品。還可以通過故宮淘寶、故宮微店、故宮商城使人們更便捷地購買故宮的文創產品。

兩個小時的會面結束,臺下觀眾早已按捺不住,有的拉著單霽翔求籤名,有的拉著周功鑫拍照。在人群中,記者搶到了一次採訪周功鑫的機會。她認為,兩地對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功能都有著相同的認知,就是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她希望兩地博物館在文創方面有更多的交流。「其實兩個各有其長,臺北故宮產業面大,全世界銷售。故宮的產品,一般民眾接觸比較大,面也是一樣在擴展。」

來源:央廣網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博物院攜文創衍生品首次亮相上海
    ,臺北故宮博物院每年僅翠玉白菜的文創衍生品就帶來幾千萬元的銷售額。近日,臺北故宮博物院攜2000多件文創商品亮相上海,讓上海民眾無需遠行就能買到創意十足的臺北故宮的文創商品。   臺北故宮博物院自4月5日至8日,帶領10家臺灣品牌授權廠商參加 「2012年上海臺灣名品博覽會」,以展現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數位推廣成果和文創藝術商品。
  • 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開班傳授「文創秘籍」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開班傳授「文創秘籍」  新華網臺北1月22日電(記者許雪毅 陳斌華)臺北故宮博物院22日宣布,將於3月至12月舉辦第六屆文創產業發展研習營,延續前五屆成功培植文創合作團隊經驗,秉持「為青年及產業找出路」的目標,邀集臺灣文創13個領域的頂尖師資,向學員傳授文創商品設計實務經驗和產業合作開發秘籍。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創意
    一款「朕知道了」的膠帶紙,今夏意外風靡兩岸四地,掀起一股臺北故宮的新熱潮。作為臺北故宮首推的皇帝硃批紙膠帶,該文創品取自博物院典藏康熙真跡,創意設計簡單明了又霸氣十足。以黃白紅三色為一組,售價200元新臺幣,讓眾親諸粉大呼過癮,直贊「故宮文物不再不能親近」。
  • 臺北故宮博物院將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共慶建院90年
    新華社臺北1月10日電(記者 許雪毅、陳斌華)今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9日披露,該院將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攜手舉辦一系列院慶活動。她說,兩院現已籤約的一個重要活動是將在今年10月推出的「郎世寧來華300年特展」,到時將向北京故宮博物院借8張郎世寧的作品,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同時將舉辦第五屆兩岸故宮博物院學術研討會,主題為文化交流,包括東西方文化交流、亞洲文化交流等。
  •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 2008年07月03日 09: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坐落在臺灣省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
  • 將典藏與生活結合打開文創之路——訪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
    原標題:將典藏與生活結合打開文創之路——訪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  新華網臺北10月9日電(記者孟昭麗 陳鍵興)10月1日至7日,臺北故宮商店營收突破2000萬元(新臺幣,下同),而今年前九月營收累計高達5億4855萬元。
  • 臺北故宮博物院宣布調整票價 臺北故宮博物院票價多少
    臺北故宮博物院27日宣布,從2018年1月1日起,位於臺北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普通參觀券價格由250元(新臺幣,下同)調高至350元,團體票價格由230元調高至320元;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南院)參觀券價格由250元調整為150元。
  • 臺北故宮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位於臺灣省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
  • 漫步臺北故宮博物院
    中國的藝術瑰寶在20世紀前,多集中於皇宮內府,20世紀初集中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在20世紀中葉,一宮國寶紛飛兩岸,「故宮博物院」也隨之有了兩個: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分別庋藏著中華民族的國寶。  國寶遷往海島  故宮,顧名思義,舊王朝的宮殿,指的是坐落在北京的紫禁城。1924年,愛國將領馮玉祥發動北平事變,強令「皇帝」溥儀出宮。
  • 臺北故宮博物院三大鎮館之寶
    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對於大陸的大多數人而言,臺北故宮博物院久聞其名,卻難見其真容。 ——白巖松 熟悉兩岸文化的人也許都有這個印象:北京故宮的建築世界第一,臺北故宮的藏品世界第一。
  • 參觀臺北故宮博物院
    □李建新  我是帶著北京故宮、瀋陽故宮的既有印象和概念造訪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希望的是能夠尋找一種對應或者類似,結果是從一開始就產生了比較大的落差,而參觀結束後則是那些落差基本消解。  臺北故宮博物院坐落在臺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鎮外雙溪,始建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佔地面積1.03萬平方米。
  • 媲美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玉器珍品名錄
    臺北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48年,前身是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參訪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六多的藝術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105萬件),大部分是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
  • 臺北故宮博物院門票多少錢 臺北故宮在哪裡
    臺北故宮  臺北故宮在哪裡:臺北故宮位於臺灣省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 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臺北故宮藏傳世哥窯精品賞
    南宋 哥窯米黃釉葵花式洗 故宮博物院藏我們考察收藏傳世哥窯最主要的三處博物館分別是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哥窯器南宋 哥窯青釉雙魚耳爐 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哥窯器的收藏故宮博物院已經公開發表的有五十八件,器型包括膽瓶兩件、貫耳瓶七件、弦紋瓶一件、小罐一件、魚耳爐三件、雙耳爐兩件、三足爐三件、花盆一件、葵口洗五件、菱口洗一件、圓口洗一件
  •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世今生
    今日,海峽對岸,位於臺北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擁有65 萬5 千多件耀眼藏品。據臺灣《商業周刊》一篇報導估算,其中,光郎世寧的《百駿圖》至少8 億元。一件宋代汝窯杯可以蓋一座故宮:1965 年故宮花費6000 萬落成,物價換算後,相當於現值84 億元,而故宮擁有21 件汝窯杯,價值上千億。
  • 參觀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稀世之寶
    臺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已達69.6萬餘件文物。
  • 巔峰PK: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誰更厲害?
    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其實是一母同胎。抗戰爆發前夕,國民政府計劃將重要文物南遷。敗退臺灣之時,所運走的文物,便是其中的相當一部分。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對比,吵了許多年。紫禁城北京故宮,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殿宇重重,樓閣座座,千門萬戶,巍峨莊嚴。宮殿本身就是博物院的一大寶藏。
  •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周功鑫:讓博物館「活」起來
    專訪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周功鑫: 讓博物館「活」起來  20多歲進入臺北故宮博物院,從講解員一路成長為院長,她自嘲是「入宮」30年的資深「宮女」。銳意改革後,臺北故宮博物院變得越來越「年輕」——周末的全民派對、爆款刷屏的文創產業和「朕知道了」的表情包。
  • 臺北故宮博物院裡的那些奇珍異寶們
    臺北在我心中一直是一個很文藝的城市,這裡不僅有美味的食物,還有數不盡的展覽。我一直很想去臺北故宮博物院 ,對那裡的文創產品垂涎已久 。對,是垂涎已久,都說中國的故宮文物一半在北京,一半在臺北 ,那麼臺北之行一定要來到這裡。
  • 臺北故宮博物院簡介
    【新館建設】1948年底,解放戰爭勝利在即,國民政府令故宮博物院挑選貴重文物以軍艦轉運臺灣。原故宮博物院文物分3批運走2972箱。一起運臺的還有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852箱及其他單位文物。新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歲誕辰,命名為中山博物院。臺灣「行政院」公布了《國立故宮博物院臨時組織規程》,規定設置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由故宮博物院保管使用,將來國家統一後,遷臺文物仍交回原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