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勸朋友戒色,寫了一首詞,連用三個典故,讀完會心一笑

2020-12-17 小咖話歷史

在現在的社會上,我們總被教會,為人處世要圓滑一些,能夠誇讚別人的時候,就不要輕易說別人不好的地方。大家總喜歡聽好聽的話,其他人對我們讚美有加的話,而不是成天被挑剔毛病,被指出這裡不好,那兒做得也不行。

所以,「規勸」、「勸告」別人的話,大多時候,我們都是能避免就避免。而在古時候,一些古人講話可就不是這樣,尤其是一些文人,詩人、詞人,他們會將對別人的規勸話語直接寫出來,甚至是刻在某個地方。

蘇軾,就有過這樣的做法。在勸告好友的時候,直接把勸誡詞刻在了石柱上。一點兒面子都不給朋友留下。

這似乎跟我們所認識的蘇軾很不一樣。在我們的印象中,蘇軾是豁達樂觀的,正如「一蓑煙雨任平生」。

又像林語堂的書中所概括的蘇東坡樂天派、月下的漫步者、悲天憫人的道德家、心腸慈悲的法官、官場上的堅持己見者、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種種的秉性結合起來,都說不上蘇軾是一位愛挑別人毛病,喜歡規勸他人的人。

樂觀豁達的蘇軾,在勸誡有人時,也會用風趣幽默的方式。比如這首勸朋友戒色的臨江仙·贈王友道》,很多朋友讀完會心一笑。

這首詞,其實放到現在來讀,不同性別之人,讀起來的感受還是大不一樣的呢。男子讀完了之後會嘻嘻笑,而女子卻怒氣顯露。

上片:誰道東陽都瘦損,凝然點漆精神。瑤林終自隔風塵。試看披鶴氅,仍是謫仙人。

詞的上片,蘇軾接連用了三個典故,一句一典。說出了好友高潔與清新脫俗。其中第一句的典故是指的昔日東陽為了求得官名而日漸消瘦,但後面接著就寫到好友了,眼睛炯炯有神,像極了在畫上點了漆墨一樣的,黑白分明。

而下一句「瑤林終自隔風塵」的典故,是指的東晉時候的大將軍王恭,有些區別於常人的風韻,帶著與世隔絕的仙人氣質。而第三句的典故,「謫仙人」,這裡就更加明顯了。蘇軾把好友比做成披著鶴毛鬥篷的李太白。

從這上片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蘇軾在規勸好友的時候,還是有一定的技巧在裡面的。光是這三句,其實還不能夠看出是一首「勸誡詞」。因為誇獎的力度一句勝過一句。

下片:「省可清言揮玉塵,真須保器全真。風流何似道家純。不應同蜀客,惟愛卓文君」。

勸誡詞的下片,才是勸。不過還是委婉了一些。用了老莊的休養生息的方式來勸阻好友。接下來就比較直接了,「風流何似道家純」。那些風流的事兒,哪有和自己一同修身養性來的純淨。

最後一句,就是這首勸誡詞中寫得最為精妙的,也是後世爭議最大的。「不應同蜀客,惟愛卓文君」。「卓文君」這個女子,相信我們都知道,堂堂一代才女,而且她和司馬相如之間的愛戀,也是千古流傳的絕世感情。

而在這一句中,「同蜀客」,實際上也就是指的司馬相如。說的是,司馬相如對於卓文君是一世的寵愛,但好友不應該像他這樣,過分寵溺女子。

對於男子來說,對情愛方面的憧憬,實屬正常的事情。而對於女子而言,看到這最後一句,說不能像司馬相如一樣,惟愛卓文君。

不就是指的其中的錯誤是因身為女子的卓文君而起的嗎?這樣一來,女子讀了自然氣不打一處來了。

即使在文壇上,一直都在流傳的司馬相如之死,正是因為「悅文君之色」,不過按照倆人的出身與最後的逝世,還是不應該歸咎於卓文君的。

蘇軾的這首詞運用了眾多的史典,託出了詞人於己於友以道治身的美好思想,道出了貌美身健與高潔脫俗、不為仕途所困擾的哲理關係。構思新奇,結構獨特,語言中充滿了道學色彩。

了解一位詞人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便是欣賞他的詞作。《蘇軾詞傳》主要以他一生所作的詞為主。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讓你多一分書卷氣,感受詩詞的飄逸和靈氣。

小咖話歷史總結:

蘇軾的這首勸誡詞,雖說寫得非常精妙,要勸也會先誇一誇,而且還用了不少的典故在其中,但詞中的意思,卻是爭議不小。總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不過這種規勸他人的方式,我們也可以適當借鑑借鑑。

相關焦點

  • 辛棄疾見到朋友侍女,寫了一首詞,用了6個「笑」字,讀完心動
    而這些軍伍經歷,自然而然的也就影響了他們的詩詞創作,哪怕是寫的其他人、其他事物,其中對於家國之情的描寫也是無法避免的。例如辛棄疾的《浣溪沙·贈子文侍人名笑笑》:儂是嶔崎可笑人,不妨開口笑時頻。有人一笑坐生春。
  • 蘇軾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7位詩人名言,堪稱枕邊哄妻典範
    其實蘇軾寫給王弗的不止這首詞,在他們新婚時,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連用7位詩人名言,將妻子誇上天,被認為是蘇軾最肉麻的一首詞,堪稱枕邊哄妻典範。這首詞寫於蘇軾和王弗的新婚之時。彼時的蘇軾意氣風發,和王弗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婚後兩人如膠似漆,過著「願作鴛鴦不羨仙」的日子。這首詞便是兩人甜蜜生活的真實寫照。詞的上半闕連用四句名言,極力誇讚了王弗的才貌。
  • 辛棄疾為堂弟寫送別詞,用五個典故寫「別恨」,讀完讓人淚流滿襟
    暮年時曾替堂弟茂嘉填過一首送別詞,因此名為《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全詩打破了詞作常用的寫法,不用上、下闕。連用了五個歷史典故,以三女二男,五位歷史名人事跡,來表達遠離故國,杜鵑泣血似的長天遺恨。讀來聞之,淚流滿襟。
  • 蘇軾寫了首很是肉麻的詞,連用四句名言,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大家都說,蘇軾是最「乾淨」的一位詩人,蘇東坡給世人留下的印象多是狂放不羈、豁達樂觀。其實,蘇東坡一生飽經憂患,嘗遍了酸甜苦辣、人情冷暖。除了這些,蘇軾還是個非常浪漫的詩人。他一生鍾愛過三位女子:王弗、王閏之、王朝雲。
  • 李煜常被忽視的一首詞,蘇軾連寫了4首同類型的,都不敵他這一首
    所謂寫詩詞的招式,其實無非就是這幾樣:第一樣,華麗的辭藻,工整度、韻律美一樣不缺;第二樣,就是名人名句以及典故的引用,這一點做得最好的是辛棄疾,他在《破陣子·擲地劉郎玉鬥》中曾6句連用6個典故;第三,就是各種唯美意象的合用,花、月、霧、雨、葉、亭臺樓閣,各種意境混在一起,讓作品搖曳生姿,代表的有範仲淹的經典作品《蘇幕遮·懷舊》。
  • 蘇軾平生最得意的一首詞,一個狂字貫穿全篇,專門寫信向朋友炫耀
    累了的時候,就吃上一碗東坡肉,讀上一首蘇軾的詞吧!作為宋代詞壇的一哥,他的詞充滿了魅力,讓人愛不釋手。用「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來形容一個男子總覺得有些不妥,但事實卻又當真是如此!於是後世總希望用一些標籤,給他的詞定個義,但卻發現太難了。
  • 蘇軾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7位詩人名句,把新婚妻子誇「上了天」
    蘇軾的這一句曾經感動了很多人,但你知道這句詩是蘇軾寫給誰的嗎?這是蘇軾在愛妻王弗去世十年後寫下的一首悼亡詞,纏綿哀傷,千年來打動了無數人。大家都說,蘇軾是最「乾淨」的一位詩人,蘇軾給世人留下的印象大多是狂放不羈,豁達樂觀。其實蘇軾的一生飽經憂患,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人情冷暖。
  • 好友喜得貴子,蘇軾送上一首詞,祝福中透著調皮,被後世津津樂道
    好友喜得貴子,蘇軾送上一首詞,祝福中透著調皮,被後世津津樂道一提起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宋詞代表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的一生在文學上的造詣非常高,但是在仕途上卻是跌宕起伏。但蘇軾最大的魅力就在於,他對人生的樂觀和豁達,蘇軾並不是我們定勢思維中的那種刻板書生的形象,縱觀他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蘇軾是一個非常幽默而且「調皮」的人。
  • 蘇軾寫的最悽美的一首詞:灑落的不是花,而是伊人離別之淚
    文/孟浪蘇軾寫的最悽美的一首詞:灑落的不是花,而是伊人離別之淚說到蘇東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他人生過得很是大氣,他的詩很多都大氣磅礴,廣為流傳。在筆者的中學時代就學過了不少蘇軾的詩,但我們今天說的這首詩卻是蘇軾平生少有的悽婉的詞,這首詞非常經典,堪稱蘇軾寫的最悽美的一首詞,但蘇軾當年卻藏著不讓別人看,所以這首詞到底是什麼樣的,就讓小編來帶您一起來看看吧。
  • 太守請他吃飯,蘇軾隨手寫了一首詞,既有離別感傷,又有豁達心態
    由此可見蘇軾是一個幽默風趣,而且很討人喜歡的人。這都歸功於他那純潔的心,而這份純潔經常體現在詩句裡面。作為一代文豪,筆下詩篇無數。而蘇軾是一個很重感情的人,對於朋友更是如此。所以在一次與朋友分別的氣氛之下,寫下這篇《減字木蘭花》以表達自己的感情。
  • 太守請他喝酒,蘇軾臨場寫了一首詞,短短八句,盡顯豁達心態
    在茫茫人海中,我們會遇到更多的人和事。在你結交的一些朋友中,有些人可能會成為一輩子的朋友,有些人卻註定只能成為你人生的過客。也無需在乎,畢竟你沒辦法保證每個人都喜歡你。在古人所創作的詩詞中,蘇軾的詩詞最為著名,而在蘇軾寫的《減字木蘭花》,詞中僅僅八句,讓後人無可挑剔,簡直完美無瑕。究竟是怎樣的心境,讓蘇軾寫了這麼一首驚豔的詞呢?
  • 蘇軾被貶海南,作一首描寫春光的絕美之詞,詞中含有七個「春」字
    這首詞的上、下兩闕開頭兩句,都是在寫春天的事物和春風。海南島自古人煙稀少,是朝廷流放重犯之地。海南島居民大多是從內地遷徙過來的,所以把內地立春的習俗也一併帶過來了。比如在立春到來的時候,男子們會豎起綠色的春幡,婦女會剪戲為戲,或剪戲來做頭上的裝飾。蘇軾也跟著大家一起飲酒作樂,忽然來了一陣春風把酒吹醒了。
  • 蘇軾被朝廷召回,和朋友告別,寫了一首離別詞,卻盡顯豪放不羈
    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父親和弟弟都是在文學史上很重要的人物。古代的文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做官來造福百姓,工作一定會有不如意的地方,這也是他們創作的靈感。現在又有誰能像我一樣,帶著我那顆沒有功名利祿的心安詳地變成一個白髮蒼蒼的老翁。這首詞的前半部分都是蘇軾在感慨世事難料,後面就是寫朋友參寥子。現在要回到朝廷,前途未知就像曾經那樣,只是現在的自己已經淡然了。
  • 蘇軾被朝廷召回,和朋友離別,寫了一首詞,全篇一氣呵成
    直到有一天,蘇軾被召回京任職翰林學士,在即將告別杭州的時候,蘇軾大筆一揮寫下了一首詞,送給自己的好友道淺。告別詩在古時候時非常常見的,因為那時候的別離說不定就是一輩子了,所以感情會格外的深厚,別離會格外的傷感,今天讓我們來讀一讀蘇軾別離時寫給好友的一首詩詞-----《八聲甘州·寄參寥子》有情風萬裡卷潮來,無情送潮歸。
  • 蘇軾作一詞慶賀好友喜得貴子,引用2個典故,逗得眾人開懷大笑
    每每談到蘇軾,都有一個令大家無法忽視的頭銜,那就是「宋詞一哥」。而在大部分人對蘇軾的印象之中,除了超高的文學造詣,那就是他那不太順暢的為官之路了。這些印象雖然都是根據史實得來的,但其實在有些時候難免會讓人覺得有一絲沉重和死板。
  • 看到朋友美麗的妾室,蘇軾寫了一首動人的詩,感動了世界近千年
    看到好朋友王鞏漂亮的妾室,蘇軾想為她寫一首詩,感動了所有人。丈夫被降職,妾室跟隨,蘇軾問:「你為何不離不棄?」,她說我的心在哪,那裡就是我的家鄉,蘇軾說:我想為你寫一首詩。在北宋時期,蘇軾是一位文學領袖。
  • 蘇軾被朋友妻子趕出門,一氣之下,寫了一首詩,造就了一個成語
    而接下來要說的這件趣事,則是蘇軾為某位神交好友寫了一首詩。無意中對另一位好友的家庭地位進行了調侃,沒想到其中一個詞竟然「火」了千年,至今被人們使用。《寄吳德仁兼陳季常》此詩作於公元1085年,也就是蘇軾49歲時,此時他已從黃州貶得回來。
  • 蘇軾為送別友人,寫下一首詞,最後兩句百讀不厭,驚豔千年
    不過也有一些文人,在面對離別的時候,能夠以曠達的態度以處之,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本文就讓我們通過一首詞《臨江仙·送錢穆父》,來共同感受一下蘇軾面對離別時的曠達。顧名思義,這首詞是蘇軾為送別友人錢穆父而作。那麼這位錢穆父是何人呢?蘇軾又是在何種時代背景下寫出的這首詞呢?《宋史》卷三一七《錢勰傳》載:「勰(xié)字穆父,彥遠之子也」。可見錢穆父即錢勰。
  • 蘇軾最有哲理的一首詞,讀懂了受益終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說起宋詞有一位大文豪那是怎麼也繞不過去,也就是北宋大名鼎鼎的蘇軾,他的一生可謂是堪稱傳奇,無論是他的文學作品,還是他的人生經歷,那都是為後人所津津樂道,而他筆下的文學作品,也是一首比一首經典,其中很多的詞作也是充滿了深刻的哲理,譬如他的這首《臨江仙·送錢穆父》,也是一首很抒情,同時又充滿了哲理的作品,通篇看似寫得漫不經心,蘇軾也是信手拈來,可是那一份深厚的哲理
  • 小和尚隨手在牆上寫了首妙詩,蘇軾不服氣特意來看,讀完心服口服
    神宗微微一笑,表示:論文採蘇軾可能比不上李白,但論學識還是蘇軾略勝一籌。宋神宗說這話時,顯然是自豪得很的。一位文人能讓皇帝都引以為榮,可見他在當時的地位。事實上,神宗說的確實是大實話。蘇軾是文壇難得的全才,詩、詞、書、畫,他都精通,而且都是頂級高手。這樣的高手,身上就難免有一個特質:狂!一:年輕的蘇軾寫了副對聯吹牛蘇軾的狂,是年輕時就有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