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心實腹」是健身氣功鍛鍊的要領。習練健身氣功要想取得良好效果,應領會並掌握這一要領。
「虛心實腹」出自《老子三章》:「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虛心」有二義:一為虛無,二為寧靜。虛無是指淡泊名利的那種曠達的思想境界。寧靜是指在一定時限內排除雜念,保持一種恬淡、寬鬆的心態,讓大腦皮層處於相對的抑制狀態。
那麼,在健身氣功鍛鍊中怎樣才能達到「虛心實腹」的狀態呢?
一、先談「虛心」。要做到「虛心」,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平時要加強自我修養,涵養道德,逐漸達到寧靜、曠達的思想境界。這是實現「虛心」的思想基礎。在這樣的思想狀態下,人會持續出現一種平和、恬適的心境。在這種心境下習練健身氣功,容易使人快速進入松靜自然的狀態。
(二)在練功的過程中,要摒除雜念,讓全身上下內外都處於松靜的狀態。摒除雜念不能急躁、勉強,應該用三調的方式,來輕輕收回離散之心。隨著功法動作的熟練,可以達到形意結合,逐漸排除雜念,並將注意力引導到機體內部來。
(三)收心斂神,要用「正念」來統攝寧靜的心態。「虛心」要求虛無、寧靜,但這並非昏沉,清代黃元吉在《道德經注釋》中指出:「空而無狀,即屬頑空。」一個人睡意很濃,全身鬆軟,什麼也不想,這是昏沉,並不是「虛心」。「虛心」應該是在虛無、寧靜的基礎上仍然保持著一點「清醒」。從現代心理學觀點來看,「正念」就是降至最低或接近最低閥限的自我意識。潛在地保持這種微弱的自我意識,能夠明確練功時的心理定向,讓心理活動沿著一個既定的方向進行,不分心,不離心,不鬆懈,不昏沉。
吐納功對「虛心」的要求則不同。吐納功主要靠運用主動性的呼吸運動,來促進體內的氣機變化。因此,練功時保持柔緩的慢節律呼吸,使之與寧靜的心態和諧地結合在一起,便成為吐納功的最大要求。如健身氣功六字訣,它屬於吐納功,但它不是單純的吐氣做功,而是吐氣結合發聲和導引動作,因此不僅要讓柔長勻細的發聲吐氣同寧靜的心態結合在一起,還要讓舒緩圓活的導引動作同虛無的心態結合在一起,要讓這幾方面配合得和諧協調。
這樣,練功過程才能保持「虛心」的狀態。如果吐氣急促,或時有雜念,或發聲過重,或動作僵硬,都會削弱甚至破壞虛靜的心態。再如健身氣功八段錦、易筋經、五禽戲,都是以肢體運動為主,它們通過各種姿勢的變換,一方面起到有規律地拉伸肌肉、關節和按摩內臟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激發體內氣體,促進內氣流向全身氣脈,後者正是健身氣功同現代體操的根本區別所在。因此,健身氣功在演練過程中便要十分注重動作的柔和、連貫和協調。只有「導氣令和,引體令柔」,不斷地和寧靜心態保持平衡,才能在練功過程中始終保持著「虛心」的狀態。
二、再說「實腹」。要做到「實腹」,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練功時要似有意似無意地意守腹臍(氣沉丹田)部位。健身氣功中的調心內容可概括為「意守」二字,即意念歸一,是非強制性的注意力集中。實腹就是通過氣沉丹田,有節律地配合呼吸,達到養生康復的目的。
(二)應聯繫各種功法的特點,讓各種練功手段很好的發揮實腹的作用。傳統氣功常採取「凝神氣穴」、「意守丹田」等手段,來激發丹田氣機。吐納功則常採取「氣沉丹田」的方法,吸氣時膈肌下降,腹肌收縮產生的振動波、諧振波和內壓力,不斷對腹臍部位進行激惹。吐納功中以呼氣為主的功法如健身氣功六字訣,又有不同。健身氣功六字訣採取逆腹式呼吸,並配合舒緩圓活以腹臍為中心的升降開合動作。把吐氣發聲同逆腹式呼吸配合好,是習練健身氣功六字訣的關鍵。
這裡應特別留意,在發聲呼氣時,意念要跟隨膈肌下降、腹肌舒張,體會從喉部、胸部直至腹部逐步放鬆和充實的感覺。這樣,不僅深呼吸時腹肌收縮產生的內壓力,對腹臍部位起了激惹作用,更重要的是,發聲呼氣所產生的振動波和諧振波,能激蕩臟腑,激發內氣,打通氣脈,從而使腹臍精氣充實。而健身氣功八段錦、易筋經和五禽戲,均是以形體鍛鍊為主的功法。
它們通過各種姿勢和動作的變換,牽拉人體各部位的大小肌群、筋膜和關節,促使這些部位軟組織的血液循環,從而提高骨骼、關節、肌肉等組織的活動功能。這些功法的習練要求動作松靜自然,柔緩連貫,鬆緊結合,剛柔相濟,且不少姿勢或動作都能直接對丹田、命門、會陰等重要部位進行激惹,所以還起到調動內氣、促進腹臍氣滿的作用。
比如健身氣功八段錦的「調理脾胃須單舉」一式,其兩掌捧於腹前,指尖相對,便能對腹臍部位產生激惹作用。又如健身氣功易筋經的左右「摘星換鬥勢」,分別要求左右手背輕貼命門,同時意守命門;健身氣功五禽戲鹿抵時要求加大腹臍部的擰轉幅度,兩掌向上劃弧擺動時吸氣,會陰部提起,向後伸抵時呼氣,會陰放下等等,這些姿勢和動作均能對腹臍部位產生激蕩作用。
(三)練健身氣功時做好預備勢和收勢,對「實腹」有重要意義。如健身氣功五禽戲預備勢的松靜站立,意守丹田;健身氣功八段錦預備勢的腹前抱球,均有啟動腹部氣機的作用。再如健身氣功五禽戲收勢的兩掌在腹前劃平弧,意將氣息合抱引入丹田;健身氣功八段錦收勢的兩掌相疊置於丹田處,並氣沉丹田;健身氣功易筋經收勢的上肢上抱下引氣回丹田等,都有鞏固內氣、加強「實腹」的作用。
三、「虛心」和「實腹」二者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虛心」是「實腹」的前提和先決條件。沒有「虛心」就不可能有「實腹」。這是因為:
(一)「虛心」為功法習練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礎。心無雜念,清靜無為,祥和安定,這就容易做到意念自控,呼吸柔緩,動作圓活,進展自然。
(二)「虛心」為體內氣機的運行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內經上古天真論》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清代黃元吉說:「欲招天元氣伏養於身中,必凝其神,調其息,適至後天息平。先天胎息見,似有似無之內,先天元氣寓焉。」(《道德經注釋》)這是因為「心機無為,天極自轉」,「身心無為而神氣自然有為」。
(三)「虛心」還能不斷提高「實腹」的品質。維持寧靜的心態,可使內氣不斷強化,不斷循經運行。從現代科學觀點看,大腦虛靜,可使中樞神經處於保護性的抑制態,從而提高了大腦皮層特別是額葉部分的有序度,提高了人體這個巨系統的自控功能,進而大大強化了受植物神經支配的內臟活動。這是內氣產生的生理基礎。
「實腹」也能提高「虛心」的品質和層次。腹臍部位精氣充盈,能反饋到大腦,促使大腦加速深層意識控制乃至自動化控制的實現。從現代科學觀點看,人體的下腹部位是太陽神經叢及性腺神經的部位。人體許多植物神經集中在太陽神經叢中,內氣萌發,小腹精氣充盈,必然引起腹部神經機能的活躍,於是腹部至腰部的血管和毛細血管也隨之活躍起來,他們能將營養物質源源不斷輸送至大腦,從而提高大腦的活動能力。
再則,性腺還與腦垂體發生連鎖性的條件反射,小腹內氣充盈,能活躍性腺功能,進而反饋到下丘腦的植物神經中樞,增進植物神經功能。另一方面,「實腹」還能對全身進行良好的雙向調節,促使生命體實現穩態平衡。腹臍部位精氣充盈,能有力激發並強化這個生命力中心,能大大促進生命體各系統、各部位、各層次之間的連結和聯繫,促使它們協同運作,實現穩態平衡。這種穩態平衡的實現,既是「虛心」得以維繫的重要生理基礎,又是「虛心」向更高層次推進的物質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