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秋節剛過,迎來昆明走進自然戶外群周末徒步活動,今天的內容是反走三尖山,我們從大凹子村出發,經過麥地塘村、北大村、三尖山,到達回龍村結束,活動區域位於昆明東北部,屬於盤龍區的地界。手機軟體記錄徒步距離為16公裡,81名夥伴參加活動。
3年前我們曾走過這條線路,領隊凌翼天翔告訴我們反走說法的由來:一般情況驢友們走這條線,是從龍頭街出發走到大凹子村或是哈馬者(由西向東),而我們的路線正好反過來,由東南向西北。
三尖山位於松華壩水庫的東南面,植被茂密、風景如畫,在密密樹木中的林蔭小道中行走,享受天然大氧吧的體驗特別舒服。今天的線路強度相對較弱,對於經常參加活動的友友來說,屬於休閒走的類型。
近期昆明下了幾場頗有力度的降雨,大家一度擔心中秋假期的天氣,沒想到老天還挺給力,昨天中秋節,昆明的天氣已轉晴,一輪圓月讓昆明人的中秋沒有留下遺憾。今天的天氣就更加晴朗,藍天白雲始終陪伴著我們,稍顯有些炎熱,卻讓我們的視野裡充滿了一幅又一幅美好的畫面。
今天活動的區域位於盤龍區雙龍社區一帶,早上8點10分在金殿公園乘坐147路公交車前往大凹子村。147路公交車每間隔40分鐘才有一趟車,加之是周末,乘客非常多,車內很是擁擠,也有很多友友是包乘中巴車前往。徒步活動終點是回龍村,即北京路的最北端,有Z1路公交車返回市區,活動的起點、終點都有非常便捷的公共運輸,這是自然群活動的一大特點。
今天所走線路位於昆明松華壩水庫東南方向,我們在圓寶山、三尖山一線穿越,上山、下山的交替是戶外活動的常態。這一帶是雲南省木材戰略儲備示範基地,種植有大量榿木、華山松、櫻桃等樹種,見得最多的是松樹,目測有好幾個品種,都是高大挺拔的模樣,有的樹幹被綠色藤蔓纏繞,像是給松樹披上了一層流蘇,透過樹葉灑下的陽光,將密密森林照耀得靈動起來,甚美。
我們在林中穿越,腳下是厚厚松針與腐殖土填實的林蔭小道,長滿了密密的各式青草、野花,有倒伏的老樹攔住道路、有密實的刺棵長成拱門狀、有1人多高的野草陣,都沒有給我們造成太大的麻煩,幸運的是這個季節的鬼針草還未形成煩人的尖刺,沒有讓行走其間的我們作「草船借箭」狀,要知道,3年前反走三尖山留給我們最深刻的記憶之一就是滿身的鬼針草了。
當然,每次行程中都會有一些小插曲,迷路、找路是常有的事,即使走的是同一條線路,卻會因為天氣、路況、人員等等因素發生著變化,所以每一次走山都會有不同的遇見。因為領隊凌翼天翔極強的戶外經驗、因為夥伴們的互幫互助,就算是碰到問題,我們都能迎刃而解。
林中小道,是走山人最喜歡的路段。
山裡的野花,靜靜綻放著屬於它獨特的美麗。
視野裡的白雲悠悠。
遠眺松華壩水庫,這是昆明主要的水源地。
在上壩村龍川橋上遠眺松華壩水庫大壩。目測好像是不能進入大壩的,我們走到了龍川橋森林公園的盡頭仍無法進入,被鐵柵欄圍住。能夠理解,畢竟這裡是昆明人的水源地。從水庫流下的水進入盤龍江河道,水量不大,卻很清澈。
今天徒步活動軌跡、海拔升降示意圖。反走三尖山,起點:大凹子村,終點:回龍村。
(2019年9月14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