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清、面健、油香、蔥綠,這碗讓人念念不忘的陽春麵!

2021-02-16 淘最上海

關於「面」,我們之前也已經向大家介紹了很多種面,像鱔絲面、大排面、大腸面等等,對於上海人來說,麵條更是美食的代表。

上海人不光喜歡吃上海本幫面,就連蘇州的蘇式面、蘭州的拉麵、河南的燴麵,甚至是陝西的油潑麵、新疆的拉條子...可以說是全國各地的面都不放過!有的人更是說,一天不嗦面就感覺渾身不得勁。

據不完全統計,某點評搜索「面」就有近30000家店,那到底上海人為什麼那麼喜歡吃麵呢?我也倒是想知道答案!

話先說回來,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家挺有意思的麵館。到處都是對聯和標語不說,而他們家做的面可是很少有人做的,看似平平無奇卻比大多數的面都有來頭!接著往下看吧,最後文末還有福利送給大家!不要錯過哦!

先看門口的這幅對聯,「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烹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這句話引用了《同仁堂》的古訓,老闆將原句中的「炮製」改成了「烹製」。向同仁堂製藥的精神去做這家麵館,當然面也可以說是餐飲界最講究最難做的,老闆在這碗面上也同樣是花了不少的功夫。

再看看上面的另一幅對聯「壹碗清水,五錢豬油」,麵館當然說的是和面有關的,那到底是什麼面呢?

它相比於其他的上海本幫面來說更是簡單價廉,而且每一步都要做的一絲不苟,才能讓食客在沒有任何澆頭的情況下把面吃乾淨,可是要花盡心思。有的朋友可能已經猜到了,說的就是這一碗——陽春麵

這家店的老闆可是很愛吃麵的,因為以前老闆的家人也是做麵館生意的,也倒是有一部分情結在裡面。這家小麵館其實1997年就有了,只不過之前一直開在別的地方,最近才搬到金橋這裡。店開的是稍微偏僻了一些,但還是有很多人慕名而來。

就這一碗8塊錢的陽春麵,甚至都有人專門驅車、坐地鐵從市區趕到這裡來吃,吃完還打包回家的那種,更有誇張的是,還有人找同城配送,吃麵都能按月結!這樣的食客可不在少數。

前面說到的,這家店到處都是標語和對聯,這老闆對陽春麵可是說是情有獨鍾。這店內第一眼看見的就是這滿牆的 《一碗陽春麵》這篇文章,陽春麵這碗光面可能真的沒有什麼特別大的講究。在以前,其實就是平民吃的面,調味料就是加點醬油,甚至是加一勺豬油,陽春麵本就是一碗充滿人情味的面。

就算它再怎麼接地氣,甚至能讓我回憶起以前,但是我也是不願意在40度的高溫天氣跑去金橋特地去吃這一碗。

「老闆,都說你家陽春麵做的好吃,不就是一碗光面,到底好吃在哪裡?」

這短短8個字看似簡單,但是想做好卻是要經過千錘百鍊的。難怪有人會講,陽春麵看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是非常難的,你看這八個字,不就是面面俱到嗎。

看這裡!「18種食材,6小時熬煮,3道工藝」,這也就是陽春麵湯底的製作步驟。

18種食材指的就是老母雞、豬骨、鱔骨、蝦殼、蟲草花、松茸...等等,俗話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食材也一樣,葷素搭配味道更鮮。

而且松茸的加入可以讓湯底出色又出味。而最終選擇的這些食材,也是老闆經過很多年反覆嘗試得出來的,這些食材熬製湯底,可以看出湯底很濃但是很清。

6小時熬煮,顧名思義就是每天半夜熬煮6小時。3道工藝有些朋友可能看不懂了,上面給大家講到的湯底食材分葷素,所以一鍋葷湯一鍋素湯,要按一定的比例一定的火候熬出來,最後再放在一起調配,才是一碗優秀的麵湯。

現在回過頭來想一想,怪不得老闆要在門口寫這幅對聯「半夜熬湯,三更做面」,沒看錯吧?沒錯,真的是!

很簡單的講法,講的就是麵條的面芯是硬的,但是外面一層還是有筋道的。這裡用到的面可是和人家籤保密協議單獨定製的,甚至是多付了點錢讓人家多壓幾遍,所以才會如此的筋道,嘗嘗就知道了!

① 油香=豬油香+醬油香

② 陽春麵+豬油才是標準搭配

③ 豬油必須得是自己熬得

眾所周知,陽春麵是要放豬油的,優秀的豬油其實是很香的,老闆都是自己熬製的。

油香還有第二重意思,就是醬油香!老闆為了這醬油香,前前後後挨個試了幾十種醬油,海天醬油搭配生抽老抽等等,反覆的搭配比例,最後才確定下來這款秘制醬油。

上面說到的蔥,一定要選用上海本地的小蔥,真正的蔥香味十足,撒上這靈魂蔥花,這才是一碗真正的陽春麵。誰能想到一碗麵和湯,一點澆頭都沒有的東西,竟然要經歷那麼多的步驟,濃縮起來雖然只有八個字,但是這背後可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

這一碗湯喝下去,菌菇的鮮味和葷湯的肉香味,很香很香。再嗦一口麵條,因為是特別定製的,上面掛滿了湯汁,這碗面正如老闆所說的是一碗優秀的陽春麵。

最後再來看看這幅標語,「一碗麵→半勺豬油→淋自製醬油→高湯衝開→放自製麵條→撒蔥花」。

看似簡單,做起來卻十分複雜,能真正將它做好的麵館少之又少,你記憶中的陽春麵是什麼樣的呢?最後文末還有福利送給大家!不要錯過哦!

當然啦,這裡不光有陽春麵,他們家還有另一個讓老闆自豪的就是蔥油拌麵,用到的蔥油也是自己熬製的!和別家不一樣的地方就在這裡用到的是紅蔥頭,毫不誇張的說,我們那天去的時候,旁邊隔了兩張桌子的食客在吃這個蔥油拌麵,香的不得了!

除此之外,店裡菜單的選擇也非常的多,有面有飯有餛飩甚至還賣羊肉,共有近30種面,上海本幫口味的濃油赤醬現炒澆頭!

最便宜的是蔥油拌麵、陽春麵8元,最貴的是黃魚面38元,同樣也有冷麵供應!不喜歡吃麵沒關係,這裡還有10種蓋飯,而且本地白切羊肉這裡也有,羊肉用的都是來自崇明的羊肉哦!

大城小店·第四季

/11/ 徐風拂面·本幫麵館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佳林路134號

營業時間:06:30-21:00

人均:20元

#我記憶中的那碗面#

快來積極留言和我們互動呀~

老闆請大家去店裡嗦面咯!

小編將揪10位幸運粉絲的走心留言

每人2份 「陽春麵/蔥油拌麵(二選一)」

抽獎時間:8.25中午12:00

使用日期:2020.8.25—2020.9.25

適用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佳林路134號

相關焦點

  • 一碗最好吃的陽春麵
    「陽春麵」這一名字的來源有好多種說法,也不知孰真孰假。我只道這「陽春」二字取得真好。清湯出細面,天然無雕飾,潔淨素雅,此為「陽春白雪」。湯麵蕩漾些許油花,翠綠小蔥星星點點,蓬勃清新,此為「陽春三月」。「陽春」二字真正道盡這一碗光面的妙處。越是簡單,越見功夫。
  • 陽春麵的香湯做法講究,那麼香湯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陽春麵又稱光面、清湯麵或「清湯光面」,湯清味鮮,清淡爽口。陽春麵能上大酒店的餐桌,關鍵是碗汁所用的蔥油和「香湯」。香湯的做法相當講究。1、準備香湯的材料。到這陽春麵的「香湯」製作完畢。陽春麵是麵條中最實惠的一種面,經濟、味美、吃飽肚子。做法超簡單。一、豬大板油上鍋熬成油,熬稍老點香,裝碗中作每次吃麵用。二、碗裡放蔥花,鹽、胡椒粉、雞精、生抽、一勺豬油備用。三、鍋燒開水將三兩細面放入鍋中燒開加一點涼水再煮開。
  • 早餐試試這個陽春麵,3分鐘就做好,湯清味鮮,喝一碗全身暖洋洋
    很多人都知道我是北方人,最喜歡吃麵食,尤其是各種麵條,然而我們早餐卻很少吃麵條,基本上都是包子、胡辣湯、豆腐腦、油條等等,或者有時候會做些烘焙,比如蛋糕、麵包之類的。不過這些早餐都吃了一遍又一遍了,最近想做點不一樣的,想試一試南方人常吃的陽春麵。
  • 陽春麵不是「醬油麵」,學會幾個陽春麵的訣竅,老廚師也說好吃
    初識陽春麵,是在中學課本裡,感人至深的故事沒怎麼記住,只記得那碗盪氣迴腸的陽春麵,放學回家便央求父母給做一碗「陽春麵」,可土生土長的北方人又怎麼會知道陽春麵是何物,末了還是一碗撈麵條把我打發了。陽春麵名字起得頗為大氣,總讓人聯想到「陽春白雪」之意,但有著「高貴」的名字,卻幹著「下裡巴人」的活。這面最早叫「清湯光面」,除了面和湯,再無其它,吃麵之人本就不怎麼富裕,這「光面」就很不吉利了,本來就窮,豈能還吃「光」?聰明人想到給這面改個名字,陰曆十月叫小陽春,這面也是十文一碗,乾脆就借得「陽春」二字,起名為陽春麵,好讓吃了這碗面,生活也變的陽光一些。
  • 陽春麵是碗什麼面
    陽春麵做法簡單,價鈿便宜,上海人做搿面一絲不苟,有標準,有操守。像1934年16個銅板一碗個陽春麵,佐料就有麻油、醬油、蔥、雞蛋皮、蝦皮咾啥,一個人吃足夠飽了。1955年,市政府對大餅、油條等14種純糧製品實行統一規格搭仔定價,其中就有陽春麵。規定每碗標準粉生面125克,十年後,改富強粉是每碗生面100克。
  • 「小二,來碗陽春麵!」「好咧!陽春麵一碗」,吃完之後美滴很麼
    (那一口滿嘴的豬油香~~)做陽春麵最重要的就是炸蔥油,紫皮洋蔥的味道比較香,炸出的蔥油味道非常濃鬱,而炸成金黃色的洋蔥酥同樣也非常美味,下酒、拌涼菜時加入,做炒飯、煲仔飯等等時放入一嘬,味道瞬間就變得很特別了豬板油 150克 生面 一人份 生抽 兩大勺 老抽 大半勺 糖 1/4小勺 高湯 300--400毫升 大蒜葉或蔥花
  • 早晨起來,教你3分鐘做陽春麵,香噴噴的,一碗下肚超舒服,好吃
    早晨起來,教你3分鐘做陽春麵,香噴噴的,一碗下肚超舒服,好吃。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很多人早晨都懶得起床,甚至懶得做早飯了,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飯是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一定要吃好,還要吃有營養的。下面小編教給大家的是陽春麵的做法,湯清味鮮,清淡爽口,是江南地區著名的傳統麵食小吃,做法簡單,幾分鐘就可以做好,簡簡單單的一碗陽春麵,足夠讓味蕾滿足,在天冷的季節吃上一碗陽春麵,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暖胃又舒服,一起來看看小編怎麼做的吧陽春麵By 髏小彬配料:
  • 江蘇特色陽春麵,湯清味鮮清淡爽口
    陽春麵是蘇式湯麵的一種,又稱光面、清湯麵或清湯光面,湯清味鮮,清淡爽口。是江南地區著名的傳統麵食小吃,是上海、蘇州、無錫、揚州、淮安等地的一大特色。陽春麵最大的特點就是湯清味鮮,比較清淡爽口,所以很瘦,飲食清淡的南方人的喜愛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陽春麵的製作方法。
  • 陽春麵是碗什麼面?
    發一二塊錢,還有一碗陽春麵吃;他回憶道:「我高興死了。」在上海,經營陽春麵等面點的稱「麵團業」。起初肩擔走街串巷,有麵館是在1828年(清道光八年),隆順館開業縣城隍廟大門旁。至上世紀20年代,湖北麵館成為該業主角。陽春麵簡單便宜,上海人做這面一絲不苟,有標準有操守。那1934年16個銅板一碗的陽春麵,佐料就有麻油、醬油、蔥、雞蛋皮、蝦皮等,一人吃足夠。
  • 陽春麵不僅僅只有醬油,掌握幾個技巧,保準在家也能做得香!
    麵條很多人都吃過,特別是北方人,一個星期要吃好幾頓麵條,甚至有些家庭每天都要吃麵條,最簡單的做一碗湯麵條,放一些青菜,一個荷包蛋,稍微複雜一點,做一碗臊子麵、炸醬麵,總之一說到麵條自然會聯想到北方一些城市,比如說陝西,沒錯這裡的人確實很喜歡吃麵,一碗簡單的油潑麵非常美味,只有麵條、
  • 蘇氏湯麵特輯之怎麼成功做出一碗陽春麵?
    悠久的吃麵歷史當然也吃出了各種的製作花樣,發展出杆、抻、切、削、揪、壓、搓、撥、捻、剔、溜等等的製法,以及蒸、煮、炒、煎、炸、燴、滷、拌、烙、烤等的調製法,而演變成各地的風味麵條,如河南的燴麵、北京的打滷面、揚州的陽春麵、山東的伊府麵、山西的刀削麵、陜西的臊子麵、四川的擔擔麵、湖北的熱乾麵、福建的八寶面、廣東的蝦蓉面、貴州的太師面、甘肅的清湯牛肉麵、岐山的臊子麵
  • 做法最簡單的傳統名面-陽春麵,湯鮮味美,5分鐘就能上桌
    因農曆十月別稱為小陽春,時間久了人們就用陽春來代表十數之意,而陽春麵當時的售價正是十文錢一碗,故人們把它叫做「陽春麵」。最傳統的陽春麵做法簡單至極,碗裡放點豬油、小蔥蔥花,一點醬油和鹽,舀上一勺子清湯衝開,將麵條撈進去,湯清而鮮,潤而不油,香而不膩,美哉!三五分鐘就能吃到嘴裡了。現在多地都有陽春麵,在傳統的基礎上做法略有不同。
  • 素麵朝天陽春麵,古裝劇裡的經典主食這麼簡單,在家10分鐘搞定
    陽春麵成品圖陽春麵其實是蘇式湯麵的其中之一,又稱為光面、清湯麵或清湯光面,因其湯清味鮮,而又清淡爽口,被廣大食客青睞。如果你很忙沒時間做飯,那咱們抽出10分鐘,就能做成這碗陽春麵,怎麼說也比方便麵要來的健康實惠,是吧。咱們今天分享的陽春麵食譜其實並不算正宗,但我覺得做法非常簡單好吃。一眼看到底的食譜,來試試吧。
  • 這兩碗面都與乾隆相關,為啥陽春麵要比銀絲面出名?|睡前分享
    柔婉的笑語喚起人對銀絲面的渴望,連皇上也深陷美味的誘惑。這碗銀絲面,源出江南常州府,算得上江南麵條中的精品。記得第一次吃銀絲面是在無錫崇安寺的新萬鑫麵館,我領了一筆工資,約了幾位長輩和朋友,到這家麵館點了幾個冷菜熱炒,一瓶花雕酒,一人一碗銀絲面。銀絲面是江南麵條中價格比較貴的,那時陽春麵9分錢一碗二兩,銀絲面是1角2分錢一碗二兩。平時去麵館吃麵大都選擇陽春麵,很少會去吃銀絲面。
  • 陽春麵,做成醬油麵就錯了!教你正宗做法,面滑湯鮮,比牛肉麵香
    後來上大學到了外地,終於吃到了真正的陽春麵,面裡的確放了醬油,但是和外婆做的醬油麵又有一些區別,更鮮更香,我也沒吃出多加了些啥。陽春麵是江南地區的傳統麵食小吃,也叫清湯光面。聽說過「陽春白雪」吧,陽春麵有一個「高雅」的名字,卻沒什麼「內涵」,這碗面只有面和湯,真的是很「光」。陽春麵名字的由來很意思,一說因為此面十文一碗,而市井以十為陽春,因此叫陽春麵。
  • 做好吃的陽春麵,第一步很關鍵,湯汁中多加1種料,麵筋湯鮮美
    老話說的好「北方面、南方米」,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北方人愛吃麵,南方人愛吃米,但今天想和大家說的並不是北方的面,也更不是南方的米,而是南方人喜歡吃的一道美味陽春麵,味道清淡,湯汁清爽,面勁道,真是南方少有好吃的一碗麵。記得第一次去上海的時候,當時在早餐上給我上了一碗陽春麵,作為一名北方人愛吃麵的人,當時就讓我吃了一驚,南方人愛吃米,怎麼會早餐上有面呢?湯汁又這麼的清淡,會好吃嗎?
  • 陽春麵的做法,很多人不注意這一步,難怪口感不滑嫩
    之前的陽春麵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只是白白的麵條加上幾點蔥花而已 ,陽春麵的湯可以用醬油加些熱水做成,蔥花並且切的又細又小,可以充分地激發蔥花的香氣,而最後的豬油才是陽春麵最主要的,是刺激我們味覺的關鍵所在,如果你路過一家麵館的話,可以選擇坐下來嘗嘗當地的手藝,把碗裡面夾滿湯汁,然後面熟撈出放到碗裡面,最後撒上蔥花,一碗陽春麵就這樣端在你的桌前,可謂是賞心悅目。
  • 上海陽春麵
    用「陽春白雪」來命名一碗「下裡巴人」的面,這是上海人的斯文。你若不懂陽春麵的奧妙,就說明你還沒進入上海人的生活。有些人喜歡吃硬面,一入水就撈起來,面芯子還是白的,他圖的是嚼勁;老人牙齒沒了,就愛吃爛面。湯則有寬湯、緊湯之分,還有「幹挑」,一點湯也不要,一筷面碼在碗底,整整齊齊賽過一隻大包頭,「頭勢」極其清爽。用筷子抖開,享受麵條的嚼勁和滑爽,體貼的麵館還會附送一小碗清湯給你潤喉。蔥或蒜,給陽春麵增光添彩,故而有「香頭」之稱。老客人門帘一撩進來,高呼一聲:「重香頭。」夥計就會抓上一把蔥蒜撒上。
  • 一碗用了心思的陽春麵,做法材料都簡單,味道讓人夢回江南
    說到這裡,可能會說未免給這碗面說得太過華麗。是的,陽春麵本是百姓普通人家的一碗普通的麵食,因為在那個年代,肉不是常能吃到的,所以加豬油來增香,並沒有其他繁瑣的工藝和配料,本是簡簡單單的一碗麵而已。那麼為什麼要說這碗面對於我來說代表了淮揚菜的味道?
  • 秋天,常給家人做這碗湯,湯清味鮮,清淡美味又營養
    分享給大家這道湯菜,毛豆子榨菜肉絲湯,它是用毛豆子,豬肉絲以及榨菜絲搭配一起烹飪而成的。做法不難,值得一提的是,毛豆子直接入湯不容易入味,所以先要用煸炒加鹽入味,經過煮製相融,成品看似清淡,味道卻鮮美無比,特別適合這個時候享用。毛豆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豆菜,色澤碧綠,口感鮮嫩,不僅好吃,營養也十分的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