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散文】石乾華‖桃園村攬勝 武勝好去處——華封桃園村

2021-02-17 嘉陵瞭望

陽春三月,春光明媚,鳥語花香,春意盎然。下鄉返程路過華封鎮桃園村,曾在華封鎮工作過的同事提議去看看桃園村12社的鄧家寨,那裡有多處文物古蹟,頗有文史研究價值。同車的都對古蹟有崇拜和愛好,欣然同往。

桃園村是武勝縣華封鎮轄的一個行政村,距縣城3公裡,在省道304旁邊。我們在桃園村支部活動室壩子將車子停泊,沿著新鋪的便民路拾級而上,來到位於半坡上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石佛寺。石佛寺廟堂的宏偉已不存在了,但保存的摩崖造像石佛讓人嘆為觀止。

▲頭像被盜的接引大佛

摩崖造像石佛分布在一長約7米、高4米的巖石上,有造像石佛數十尊,呈東、西、南三面布局,東面的巖石上似乎刻有佛經,風化不便認讀;西面和南面巖石上雕刻著大大小小數十尊佛像,小的佛像經風年殘蝕,面目全非,不好辨識。保存較好的是南壁造像的接引佛(阿彌陀佛)和西壁造像的水月觀音像。

接引佛為主尊大佛,高約3米,沒有頭像,身穿佛衣,赤足站在蓮座上。佛像面朝南方,似在禮迎從大道上進廟的朝聖者。據文物部門考古初始記錄資料顯示:「桃源村石佛寺接引佛高3.5米,頭上有密集的螺髻,身上穿著雙領下垂佛衣,赤足踏仰蓮座;面帶微笑,雙目俯視,和藹可親。右手持說法印,左手持與願印,似在普度眾生;橢圓形火焰紋樣的頭光一直連接到洞窟的頂部,頭兩旁有紋樣裝飾。造像的臉型圓潤,膚質細膩,眼睛也都是向下俯視流露出仁慈的情懷,鼻梁挺拔,嘴巴偏小,下巴往內收,形成下頜線。體形是修身平胸,體態含蓄自在,氣質清麗典雅。」

倡導同遊的同事介紹,20年前他在華封工作時,攜妻兒來朝拜,就不見大佛有頭像。聽說佛像頭被盜後,公安局還立了案,只是未能破案。頭像身在何處,至今仍然是迷,成為信眾遺憾。

▲水月觀音菩薩像

西壁的水月觀音菩薩造型充滿濃鬱世俗氣息、貼近百姓生活,深得朝聖者崇拜,信眾在菩薩身上掛了許多的紅綢膜拜。

具當地老人回憶,當年的石佛寺有上下兩殿,穿鬥瓦房,朝聖的香客居多,每逢觀音菩薩生日,上香者絡繹不絕,非常興旺。自從上世紀文革「破四舊」後寺廟遭到破壞,廟堂被拆,菩薩裸露在陽光下,遭受風吹雨打,損毀嚴重。欣慰的是:我們去觀賞時,見到佛身巖石被地方政府搭建成彩鋼架雨棚遮擋,避免菩薩被日曬雨淋,突顯地方政府對文物保護的積極態度。

沿石佛寺往上爬坡300米,就到了山梁的頂部,這裡是另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鄧家寨。

從石佛寺走向寨子的路長滿雜草,荊棘滿坡,行走困難。我們花了很大會功夫才靠近寨牆。

▲鄧家寨西門

我們尋著西門入寨。西寨門保存完好,沒有門板。寨門上部是傳統的半圓形拱門,下部是長方形正門,裝門的木方還沒有朽爛。一條石砌的階梯通向寨門口,門口是條石層砌的半圓形平臺,平臺外圍高3米有餘,與寨牆連為一體。經過半圓形平臺,才能進入寨內。這樣的建築布局,顯見建造者是把半圓形平臺作為山寨的第一層防禦工事設計的。跨進寨門有約3米的甬道,甬道的前端是平坦的,後端有8步石階。跨上8步階梯又有一道內門(裝門的痕跡還在),跨過內門才能進入寨內。

寨內分上下兩平臺,平臺上下落差1米左右。我們進寨巡視一遍後發現,寨牆基本完好,牆上的防禦垛眼都還存在。沿著寨牆邊緣有1米寬的護寨巡邏通道,也保存的較好。

▲寨牆上的巡邏通道

巡視寨牆,發現寨子的東面和南面比較陡峭,西面和北面相對平緩。南面和東面的寨牆較高,有10多米高,西面和北面近10米高,上臺的東牆處有一道門,寨門已經不存了,躋身在雜草叢生中的石階路和兩顆古老的黃桷樹能讓人感受到這裡昔日的繁華。居高臨下,可以看到寨子下方不遠處的嘉陵江;還可以憑眺遠望高樓林立的武勝縣城和嘉陵江對岸美麗的田野村莊;並可觀賞到由遠而近的滿山遍野的菜花、挑花、李花和翠綠景色。

寨內保存的幾座民房顯得有點荒廢,其中一座一樓一底的樓房還貼了外牆瓷磚,看上去還有些現代農房氣息,一個叫鄧超的單身漢獨居在那座幾百平方米的樓房裡。他是寨子裡唯一的留守者。他的父親早年是當地知名的石匠,或許是看好老寨的風水,當年他的父親花了一生的積蓄修造這幢樓房,不幸中年得病去世。父親去世後,母親改嫁,帶走了妹妹,家道中落,留下他一個人住在寨子上,至今未結婚。鄧超說,解放后土改時寨子上分來兩姓人家,一戶姓鄧,一戶姓蔣,共有8戶人居住在寨子上。上世紀70年代的一場大火燒毀了寨子上原有的穿鬥老房子,其他幾戶就搬遷到寨子下邊去了。

寨子裡開闢有菜地,種有少些蔬菜,幾顆桃樹、李子樹開滿了鮮花。

愛美的寨子主人還將縣城美化環境的花草移植幾株在自己的小花圃裡,正開著鮮豔的花朵。

寨子建造石材的選料,工藝的打造比較嚴謹,寨牆石疊砌牢固,紋路細膩,雖經歷代風雨,仍然條紋清晰,可供觀瞻。

鄧家寨的南面和西面的坡地上有許多條石砌成的墳墓,西門外的農舍亦是條石修建的石瓦房。觀察中筆者感嘆當地居民的文物保護意識,修建墳墓和房屋居然沒有撬拆打造規矩的寨牆石,損毀文物古蹟,讓古寨得以保留下來。

▲寨內保存的樓房

鄧家寨原為普安寨,是那位業主修建,無從考證,只是寨子上居住的鄧姓人口居多,當地居民習慣稱為鄧家寨。據文物部門考古發現,鄧家寨修建於清朝鹹豐十年,即1860年。當時的社會動蕩不安,匪亂猖獗。時值李永和、藍朝鼎領導的雲南農民起義軍在四川攻城掠寨,其隊伍龐大,分成多股勢力四處襲擾,每股勢力都在萬人以上,其所經之處,民宅若無險可拒,很難得以保全。在這一歷史背景下,寨子的主人為確保平安,不得不籌資修寨,舉家遷入寨內。

 鄧家寨正好位於一條南北走向的山脈(龍脈)之上,山脈北高南低,最南端是狹窄的巖石,如同龍頭。在這龍頭處的巨石上刻有摩巖石佛,成就石佛寺的香火。一條南北走向的官道(大路)經石佛寺沿著鄧家寨去向祝家場(今華封場),是周邊居民和嘉陵江對岸的居民趕祝家場的必經之路。可見當年鄧家寨的地理位置之重要。

▲神秘桃園洞

出鄧家寨西門往北下溝,溝裡有一個洞穴名叫桃園洞。這是一個奇特的洞窟,環壁與穹頂均有石刻,以人物為主,花卉樹木為輔,仔細察看,似乎有講經、對弈、吟詩、彈琴、觀畫等故事。據說這些石刻把四川大學考古系的教授都難住了,至今沒有對石刻的年代和內容給予定性。

鄧家寨——石佛寺——桃園洞是武勝縣華封鎮桃園村的三張名片,該處景點離縣城只有約3公裡路程,整體連線進行旅遊開發,將有可觀的開發前景。遊客登臨古寨,領略古寨風情,遠眺湖光山水,觀賞嘉陵江兩岸的優美風景,同時欣賞石刻古蹟,感受佛教文化。是久居城市群體的休閒觀光好去處。

寫此,意在引導更多的有識之士前往觀光考察,為開發旅遊景點獻計獻策,一則更加保護好文物,二則為遊客提供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石乾華,筆名蹉跎歲月,武勝縣黑爾場黑塘溝人,高中文化。羨慕文人,喜好讀書,閒暇時也寫點感觸見於報刊,寫些文史類文稿供地方文史研究之用,是為廣安市政協文史研究員。

相關焦點

  • 關於開展徵集桃園村老照片活動的公告
    為全面展示桃園村的發展歷程和豐碩成果,完整保存桃園村經濟社會發展全貌及民風民俗等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老照片,決定在全村範圍內開展「桃園記憶」老照片徵集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1.反映桃園村經濟社會發展及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活動、重大工程建設的老照片;2.反映桃園村老辦公大樓、老桃園路、老房子、老學校、老工廠、老民居、老字號變遷等內容的老照片;3.反映我村地形地貌、山川河流、自然景觀以及重要建築、歷史文化遺蹟等歷史風貌和時代變遷的老照片;4.反映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中央省市各級領導到桃園村視察工作的照片
  • 尋訪潮鄉桃園村的美麗足跡 看海寧美麗鄉村建設
    美麗的桃園村新住宅如別墅5月18日一大早,「大美潮鄉」全國網絡媒體海寧行的採訪團來到了鹽官鎮桃園村,感受全國文明村的魅力。    「通過文明創建,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桃園村黨委書記金正華說,早在2004年,桃園村成功創建了浙江省文明村,從那時起,全村的文明創建腳步一直沒有停歇。
  • 武勝萬隆鎮飛來石村發生的真人真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武勝老家群」再點擊「關注」
  • 【移風易俗】桃園村定製「桃園菜單」 為宴席「瘦身」
    「這些年,我們村的節儉辦宴風氣越來越好,可個別喜酒仍是花費不菲,有些高檔菜最好不上桌……」近日,在鹽官鎮桃園村,
  • 重走貧困村系列報導——棠棣鎮桃園村:產業扶貧鋪就致富路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手抓防控一手抓脫貧的重大戰略部署,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收官戰,進一步提振貧困群眾的脫貧信心,鼓舞貧困群眾的脫貧鬥志,為全市脫貧攻堅全面勝利提供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精神動力,詩畫安陸系列專欄節目《重走貧困村》,今天推出來自棠棣鎮桃園村的報導。
  • 安徽桃園「觀眾」變成「主角」 村民自治促民風正村興旺
    原來,以前桃園村的環境整治主要是政府要求幹,村民們則在「旁邊看」,誰料想,村莊一天更比一天美,村民們得了真「實惠」,也都跟著一起幹了。  桃園村位於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該村在鄉風文明建設過程中,廣泛吸納村民參與,讓他們從「觀眾」變成「主角」,從「旁邊看」到「一起幹」,參與環境治理的熱情一浪更比一浪高。
  • 桃園洞村小記
    在我們平度有一個村莊叫做桃園洞,是不是很近乎於陶淵明心中的美好田園生活。不錯就是這麼一個小山村 ,風景秀麗,有山有水的好地方。桃園洞村,立村於明朝,先是李姓先人,隨明朝徐達將軍北擊元朝時候,因為負傷在此療傷,後來在此安家落戶,再後來又高姓搬來,再後來來了李姓孫姓。
  • 桃園關村的「生態旅遊夢」
    本報訊(商丘觀察記者王平劉夢珂通訊員閆佔廷)4月26日,寧陵縣柳河鎮桃園關村十字街口,街道兩旁的花牆令人耳目一新,牆角曬暖的老人顯得平和悠閒。    「桃園關因桃樹享有盛名。古時候寧陵十景『桃園春帆』指的便是這兒。」
  • 桃園村「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授牌儀式暨首屆美食大賽圓滿落幕
    桃園村「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授牌儀式暨首屆美食大賽圓滿落幕走進桃園五色谷風景區只見人流如潮,
  • 寧陵:桃園關村的「生態旅遊夢」
    原標題:桃園關村的「生態旅遊夢」近日,寧陵縣柳河鎮桃園關村十字街口,街道兩旁的花牆令人耳目一新,牆角曬暖的老人顯得平和悠閒。「桃園關因桃樹享有盛名。古時候寧陵十景『桃園春帆』指的便是這兒。」
  • 【鄉村振興】東田鎮組織到桃園村召開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會
    為促進全鎮人居環境整治提檔升級,推動鄉村振興工作力度再加大,11月30日上午,東田鎮組織黨政領導、村主幹、駐村工作隊、相關部門負責人到桃園村召開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會。
  • 航拍純池桃園村,真的唯美了一番
    唐宣宗大中九年七月九日,銀青光祿大夫許延二被劉姑司饞言迫害,謫楚州山陰縣令,後棄官歸隱,由河南固始縣白馬渡新安村攜家眷七十餘人南遷至政和縣澄源鄉上洋村。唐末,其三子國紀生四男,長男元一遷居純池下坂村,三子元三遷居疇溪,即今桃園,繁衍至今,歷時一千多年。
  • 鄉村振興一線行|秦皇島山海關區望夫石村:桃園果飄香 景美客常來
    桃園果飄香 景美客常來——山海關區望夫石村的鄉村振興路9月18日,走進山海關區孟姜鎮望夫石村,一幅美麗的鄉村圖景在面前展開——桃樹疊翠,滿目綠意蔥蘢;白牆黑瓦的民房,錯落分布,別致而潔淨;村後山崗上的孟姜女廟,靜靜佇立。
  • ...在音樂節蹦迪,於桐鄉桃園村體驗傳統與潮流並存的世外桃源之旅
    夏天到了,相信很多朋友們都在尋找避暑度假的好去處,如果你想要去一個既能體驗絕美自然的鄉村風光,還能品嘗到中國頂級水果的世外桃源,又一個寶藏打卡旅遊勝地要藏不住了!它就是位於浙江省桐鄉市梧桐街道的桃園村。最近,第二屆桐鄉槜李文化節嘗鮮季,即將開幕。
  • 【蘇州】周莊四季|蟠桃結子知多少,香村桃園等你採
    收穫果實的季節如約而至,  香村桃園走過了桃花滿陌千裡紅,  迎來了八月枝頭滿香彌。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隱於尋常百姓家的桃園坐落於周莊古鎮的香村祁莊內,四月的香村桃園,明媚、慵懶,美的似一幅油畫。
  • 白羊峪桃園農莊十六景
    白羊峪桃園農莊十六景中國鄉村旅遊網消息:白羊峪景區南側新三撫公路邊有一個美麗的農莊——桃園農莊,主編整理了桃園十六景,今天分享給大家。二,黑熊望鄉(桃園農莊西山黑熊石)桃園農莊進門西側山梁上的一棵大松樹下,有一塊聳立的褐色巨石,巨石頂部呈橢圓型凸起,上面有一個圓形黑圈和長條黑紋,就好像欲下山來的黑熊,傳說這是一隻來自大興安嶺的黑熊
  • 桃園文博會的設計太好看了吧!!!
    並選址具有歷史意義的中壢「馬祖新村」眷村為場地,打造2020 桃園文博「走桃花RUNNING TAOYUAN」。DM設計紙張經過計算折起後,可以變成一黑銀雙色小外封,這是一張收納了「走桃花」、「結桃子」、「大桃林」三大展區的DM,專色印刷,翻轉主視覺前後對應關係,小外封展開後可當小海報張貼使用
  • 蕪湖灣沚鎮桃園村:閒不住的「和事佬」
    俯瞰灣沚鎮桃園村。陳若天攝 走進桃園村村部的一間會議室,牆上粘貼的「老前輩調解工作室」幾個大字,格外醒目。「這裡就是調解室的『根據地』,村裡有個大事小情的,調解工作室的幾位老人都會在這碰個面,說道說道。」
  • 東田桃園村的竹形石門聯工藝有何講究?邀你一起來探討
    親,請在WIFI情況下觀看視頻   眼前的這座古厝外觀已有些破落,可走至門口一看,你會發現它的門聯與眾不同,為原本毫不起眼的古厝增色不少。只見古厝的門聯雕刻採用的是一筆合成的書寫方式,而且一筆一划都是竹葉的形狀,而主幹筆畫則以竹子代替,從遠處看,就猶如兩枝竹子浮雕於門欄上。
  • 涼山冕寧:陽春三月桃園村 桃紅又見一年春
    陽春三月,相約冕寧縣石龍鎮桃園村去賞花踏青,天不見亮就驅車前往,總是要趕在第一縷陽光照進山村時去看日照花山的場景。 冕寧縣石龍鎮桃園村位於108國道旁的山溝裡,沿著山溝向裡行駛,一陣陣春的氣息迎面撲來。一進入桃園村,就被滿山的櫻桃花所吸引,一個山坡連著一個山坡,全是櫻桃花,仿佛真走進了桃花源,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恰似世外桃源。